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3764524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植被与土壤 人教版 2019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册 第五 植被 土壤 单元测试 答案 解析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图1为某地景观图,图2为旗状树冠图片。读图,完成12题。图1图21.关于两图所示植被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图1天然植被B.图1草原C.图2人工植被D.图2森林2.造成图2中树冠呈旗状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不均B.地形崎岖C.风力作用D.人为砍伐下图为某地森林树种分布示意图,图中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树种。读图,完成34题。3.此森林最可能属于()A.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的国家是()A.日本B.巴西C.芬兰D

    2、.俄罗斯读某地景观图,完成56题。5.该景观图反映的植被是()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6.该景观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巴西高原D.东非高原广玉兰原产于北美洲东南部,花大、白色、芳香,是美丽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读图,完成78题。7.该树属于()A.常绿林B.落叶林C.针叶林D.灌木丛8.该树理想的生存环境特点是()A.干冷B.干热C.暖湿D.冷湿读我国植被分布图,完成910题。9.甲、乙、丙三类植被分别是()A.森林草原荒漠B.森林荒漠草原C.草原森林荒漠D.荒漠草原森林10.造成甲、乙、丙三类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土壤C.

    3、水分D.热量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根据颜色命名土壤是重要的命名法则。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地区中,根据黑色命名土壤的是()A.东北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12.关于土壤颜色与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红色B.南方地区蓝色C.四川盆地青色D.北方地区黑色和黄色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至代表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土壤形成过程中,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B.C.D.14.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

    4、.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1516题。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1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D.树木根系越深,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越多16.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C.成土母质的化

    5、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718题。17.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D.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18.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B

    6、.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C.基岩性质D.降水多少20.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A.富士苹果B.山丁子C.久保桃D.山桃二、综合题(共40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胡杨是生长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树种。科学家以胡杨年生长季始于春季日均温稳定5 ,止于秋季日均温稳定5

    7、的标准,确定胡杨年生长季的起始日、终止日。研究表明,若3月均温每升高1 ,起始日提前2.21天;10月均温每升高1 ,终止日推迟2.76天;3-10月均温每升高1 ,生长季延长7.78天。由此可见,胡杨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下图是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起始日、终止日空间分布图。(1)据图描述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近50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的趋势,但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如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变长的趋势不明显,而格尔木所在地区终止日推迟明显。试推测两地出现差异的直接原因。(4分)2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熊本县阿苏山的代表

    8、性观光胜地是一片富饶的草原(阿苏草原),上千年来该草原都是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每年阿苏草原都会定期烧荒,很快新草就会破土而出,造就阿苏山大草原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观。但一年一度的烧荒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比如火势可能会蔓延到附近森林,盲目点火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图1为阿苏草原烧荒景观图,图2为阿苏草原位置示意图。图1图2(1)指出阿苏草原所在地气候和所对应的植被类型。(2分)(2)分析阿苏草原每年烧荒的时间及原因。(4分)(3)简析阿苏草原烧荒对草场自身的作用。(4分)(4)说明应如何确保烧荒安全。(2分)23.(8分)读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框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空缺的

    9、植被类型。(4分)A,B。(2)以热带雨林地区和荒漠地区为例,说明气候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4分)2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改良后的土壤剖面示意图。图1图2材料二甲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土质瘠薄,20世纪50年代通过开采深层地下水和土壤改良技术以及70年代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和温室水培农业(即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放在塑料袋内作为植物生长的“土壤”)快速普及,使其成为“欧洲蔬菜之都”,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1)人类改良后的耕作土壤与自然土壤相比,有什么优势?(4分)(2)结合图说明甲地区经改良后的土壤

    10、结构特征。(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解析:第1题,图1为人工植被;图2为天然植被,为森林。第2题,旗状树冠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3.D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在1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10种左右的树种,说明树种丰富,属于热带雨林。第4题,巴西有热带雨林分布,且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分布区。5.B6.D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树木高大稀疏,草原广阔,且主要动物为斑马等大型动物,因此为热带草原。第6题,图示景观为热带草原,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和巴西高原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但图中有斑马,因此该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东非高原。7.A8.C解析:第

    11、7题,北美洲东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植被主要为常绿林。第8题,由其原产地的气候特征可知,该树理想的生存环境特点是暖湿。9.A10.C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甲类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该区域降水较多,为森林;乙、丙两类植被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丙类植被所在地距海更远,因此乙为草原,丙为荒漠。第10题,造成三类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11.A12.D解析:第11题,东北地区黑土广布,黑土是根据土壤的颜色为黑色命名的。第12题,华北地区的土壤用黄色命名,南方地区的土壤用红色命名,四川盆地的土壤用紫色命名,北方地区的土壤用黑色和黄色命名。13.C14.A解析:第13题,地质、地形是土壤

    12、形成过程中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较为活跃的因素。第14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主要提供有机质;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林地高。15.C16.C解析:第1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第16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17.C18.A解析:第17题,由材料“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

    13、品粮基地”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东北地区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故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第18题,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有利于保护土壤,恢复黑土肥力。19.C20.D解析:第19题,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判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土质颗粒影响土壤含蓄水源的能力,影响土壤湿度;基岩性质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第20题,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四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二、综合题21.(1

    14、)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最长,东北部和格尔木所在地区最短。原因:生长季长短取决于气温,自西南向东北纬度升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增强,故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特征;和田周边沙漠广布,夏季强烈升温后热量扩散较慢,整体较暖,故生长季长;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较高,积温较低,故生长季短。(2)影响生长季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趋势的原因应是全球变暖。但全球变暖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和田所在地区春秋季变暖都不明显,起始日提前、终止日推迟不明显,故生长季变长趋势不明显。格尔木所在地区春季变暖不明显,秋季变暖明显,终止日推迟,故生长季变长趋势明显。解

    15、析:第(1)题,胡杨年生长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趋势,同时要注意描述和田所在地区生长季最长,东北部和格尔木所在地区最短。生长季分布的长短取决于气温,自西南向东北纬度升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增强,故呈现由西南向东北生长季逐渐变短的特征;和田周边纬度较低且受沙漠影响,整体较暖,生长季长;格尔木所在地区地势较高,积温较低,故生长季短。第(2)题,影响生长季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近50年来中国绿洲胡杨年生长季普遍有变长的趋势的原因应是全球变暖,但全球变暖有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纬度越高、越寒冷的地区变化一般越大。和田所在地区较为温暖,故生长季变长趋势不明显。格

    16、尔木所在地区地势高,相对寒冷,但春季变暖不明显,秋季变暖明显,终止日推迟,故生长季变长趋势明显。22.(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冬末春初(3月)。此时,天气逐渐转暖,草原完全干枯,易于燃烧;早春,草还未发芽,烧荒不会危害嫩草的生长。(3)当地水热充足,草原很容易向灌木过渡,逐步演变成森林;烧荒可以维持草原植被;烧荒可以减少有机物的积蓄,变为草木灰(矿物盐),成为刚发芽的嫩草的肥料,确保新草破土而出;烧荒还可以烧死害虫病菌等,促进草的生长。(4)烧荒前,在草原和周边森林之间清理出隔离带;加强防火常识的宣传教育;烧荒时注意风向,应该在上风向点火;烧荒时应划出警戒

    17、区,加强安全巡逻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阿苏草原位于日本南部,结合气候界线可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由“每年阿苏草原都会定期烧荒,很快新草就会破土而出,造就阿苏山大草原那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观”可知,烧荒时间为冬末春初。此时,天气转暖,草原完全干枯,易于燃烧;早春,草还未发芽,烧荒不会危害嫩草的生长。第(3)题,烧荒对草场自身的作用,可以从草原的维护、提供肥料、杀害虫病菌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烧荒前需要在草原和周边森林之间清理出隔离带;烧荒时还需要注意风向,应该在上风向点火;烧荒时应划出警戒区,加强安全巡逻;平时还需要加强防火

    18、常识的宣传教育等。23.(1)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2)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润,因而发育了红色的呈强酸性的、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即砖红壤,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而荒漠地区气候干燥,发育了呈中性到碱性、有机质含量很低的荒漠土壤,生长着矮小多刺的耐旱植被。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A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发育有温带荒漠植被;B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发育有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第(2)题,结合热带雨林地区以及荒漠地区实际情况,可总结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润,因而发育了红色的呈强酸性的、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即砖红壤,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热带雨林;而荒漠地区气候干燥,发育了呈中性到碱性、有机质含量很低的荒漠土壤,生长着矮小多刺的耐旱植被。24.(1)耕作层土壤熟化,肥力高,作物产量高。(2)上层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渗并减少水分蒸发;中层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防止盐分上升。解析:第(1)题,改良后的耕作土壤肥力高,作物产量高。第(2)题,甲地区土壤改良后,土壤结构上层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渗,减少水分蒸发;中层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可以避免水分和养分流失,防止盐分上升。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64524.html
    wenku818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