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患者 治疗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脂的概念和存在形式血脂的概念和存在形式n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ide,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n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FFA)和磷脂等。n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n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脂质的
2、作用能量储存能量产生甘油三酯胆固醇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脂蛋白的结构胆固醇磷 脂载脂蛋白胆固醇酯甘油三酯ECB-100VLDLVLDL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
3、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乳糜微粒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1CM: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TG近90%,因而其密度也最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M时,因其颗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血液外观混浊。将含有CM的血清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表面,
4、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VLDL:VLDL是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n由于CM和VLDL中都是以含TG为主,所以将其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n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l2h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39mmol/L(3O0mg/d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LDL:LDL由V
5、LDL转化而来,LDL颗粒中含胆固醇酯40、游离胆固醇10、TG6、磷脂20、蛋白质24,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n血液中的胆固醇约60是在LDL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n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n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
6、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HDL: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I为主。nHDL是一类异质性的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均不相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将H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n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
7、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DL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血糖升高使脂蛋白,载脂蛋白及一些酶的氨基酸残基糖化,Apo-B糖基化引起LDL的化学修饰,修饰后的LDL易于氧化,且与其受体结合减少,而转为“清道夫”途径代谢,被巨噬细胞吞噬沉积在动脉壁上,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O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nTC:TC是
8、指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造成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TG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
9、值可能有较大差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nUKPDS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LDL-C升高,HDL-C降低,以及TG,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空腹血糖的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nStrong Heart Study发现:LDL-C升高10mg/L(1mmol/L=38.4mg)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2%;HDL-C降低10mg/L,冠心病危险性增
10、加2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HDL所含成分较多,临床上目前尚无方法全面地检测HDL的量和功能,故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多少。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文档仅供参
11、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为什么要调脂?为什么要调脂?n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下领域的研究已证实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研究。(3)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4)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大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的结果。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DL-C的危害的危害
12、n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大量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持续发生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然而,LDL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DL-C的益处的益处nHDL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因为HDL可将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给肝脏进
13、行分解代谢。也有研究提示,HDL还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n大量的流行病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加0.40mmol/L,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若HDL-Cl.55mmol/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nHDL-C的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浆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而少至中量饮酒和体力活动会升高HDL-C。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
14、C。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TG的危害的危害n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CM和VLDL残粒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n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或HDL的结构,而具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分类n继发性或原发
15、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LDL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高脂蛋白血
16、症的表型分型法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型法分型分型TCTCTGTGHDL-CHDL-C相当于相当于WHOWHO表型表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增高增高增高增高降低a、b、V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疾病名称疾病名称血清血清TCTC浓浓度度血清血清TGTG浓浓度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apo B缺陷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中至重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中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轻至中度升高正常或升高正常
17、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中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或升高中至重度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脂异常的检出血脂异常的检出 n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n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n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n哪些病人需要查血脂?哪些病人需要查血脂?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
18、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者化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黄色瘤或黄疣者黄色瘤或黄疣者重点人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哪些人要检查血脂哪些人要检查血脂n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
19、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n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4)有皮肤黄色瘤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n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者化者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有早发动脉粥样硬
20、化家族史者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 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黄色瘤或黄疣者黄色瘤或黄疣者n哪些病人需要查血脂?哪些病人需要查血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血脂水平分层标准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分层分层TCTCLDL-CLDL-CHDL-CHDL-CTGTG合适范围合适范围边缘升高边缘升高升高升高降低降低5.18 mmol/L5.186.19 mmol/L6.22 mmol/L3.37 mmol/L3.37 4.12 mmol/L4.14 mmol/Ll.
21、04 mmol/L1.55 mmol/L 1.04 mmol/L 1.70 mmol/L1.702.25mmol/L2.26 mmol/L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胆固醇的临床标准胆固醇的临床标准n我国队列研究分析结果显示:TC从3.63mmol/L(140mg/dl)开始,随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T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转折点。诊断高胆固醇血症的切点只能人为制定。当TC增至5.186.19mmol/L(200230mg/dl)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较TC3.63mmol/L(
22、140mg/dl)者增高50左右,当TC增至6.22mmol/L(240mg/dl)以上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较TC3.63mmol/L(l4Omg/dl)者增高2倍以上,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综合以上资料,对我国人群TC分层的合适切点建议下:TC5.18mmol/L(2OOmg/dl)为合适范围;TC5.186.1gmmol/L(200239mg/dl)为边缘升高;TC6.22mmol/L(240mg/dl)为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LDL-C的临床标准的临床标准nLDL-C: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
23、相对危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及程度与TC相似。LDL-C的分层切点应与TC的分层切点相对应。根据我国资料,LDL-C3.37mmol/L(130mg/dl)与TC5.18mmol/L(2OOmg/dl)的10年发病率(绝对危险)接近,LDL-C4.14mmol/L(16Omg/dl)与TC6.22mmol/L(240mg/dl)的人年发病率(绝对危险)接近,说明对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影响程度相当。LDL-C分层诊断的切点建议如下:LDL-C3.37mmol/L(13Omg/dl)为合适范围;LDL-C3.374.12mmol/L(130159mg/dl)为边缘升高;LDL-C4.14mmol/L(
24、160mg/dl)为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HDL-C的临床标准的临床标准nLDL-C:随着LDL-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及绝对危险上升的趋势及程度与TC相似。LDL-C的分层切点应与TC的分层切点相对应。根据我国资料,LDL-C3.37mmol/L(130mg/dl)与TC5.18mmol/L(2OOmg/dl)的10年发病率(绝对危险)接近,LDL-C4.14mmol/L(16Omg/dl)与TC6.22mmol/L(240mg/dl)的人年发病率(绝对危险)接近,说明对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影响程度相当。LDL-C
25、分层诊断的切点建议如下:LDL-C3.37mmol/L(13Omg/dl)为合适范围;LDL-C3.374.12mmol/L(130159mg/dl)为边缘升高;LDL-C4.14mmol/L(160mg/dl)为升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甘油三酯的临床标准甘油三酯的临床标准n我国现有队列研究表明,随TG水平上升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有所升高,但由于结果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并考虑到TG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议仍沿用1997年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即1.7Ommol/L(l5Omg/dl)以下为合适范围,1.7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