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56604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PPT
  • 页数:22
  • 大小:427.2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病毒 感染 致病 机制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第21章章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 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一)水平传播(一)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含义: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含义: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 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动物咬伤动物咬伤途径途径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2(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含义:病毒从亲代传给子含义:病毒从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代的传播方式。途径:胎盘、产道、途径:胎盘

    2、、产道、母婴哺乳母婴哺乳 例如:例如:CMV,HBV,HIV,HSV,风疹病毒等,风疹病毒等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3 通过胎盘由母亲传给胎儿:如风疹病毒、巨通过胎盘由母亲传给胎儿:如风疹病毒、巨 细胞病毒、细胞病毒、HBV、HIV等等 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儿:上述病毒均可,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儿:上述病毒均可,HSV-2 其他:产后哺乳和密切接触:其他:产后哺乳和密切接触:CMV、HBV等等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4二二.病毒病毒感染的类型感染的类型(一)隐性感染(一)隐性感染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5(二)显性感染(二)显性感染 1、急性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acute viral infect

    3、ion)起病急,病程短,起病急,病程短,数天或数周,如流感,甲肝。数天或数周,如流感,甲肝。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6 2、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併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併发症。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7(1)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急性急性/隐性感染后,病毒没有彻底从体隐性感染后,病毒没有彻底从体内清除,而是长期存在于体内,疾病进内清除,而是长期存在于体内,疾病进展缓慢,呈慢性进行性或反复迁延,病展缓慢,呈慢性进行性或

    4、反复迁延,病程长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机体持续程长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机体持续或间歇性排出病毒。或间歇性排出病毒。如慢性乙型肝炎如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8(2)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含义: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长期潜伏于机体内,与机体保持含义: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长期潜伏于机体内,与机体保持相对平衡,病毒不增殖,机体相对平衡,病毒不增殖,机体 无症状,一般也不会排出病毒。无症状,一般也不会排出病毒。一旦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的病毒重新一旦受到某些因素刺激,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的病毒重新活化,大量增活化,大量增 殖并再次出现明显的症状。殖并再

    5、次出现明显的症状。例例 HSV-1引起的口引起的口唇疱疹,常反复发生。唇疱疹,常反复发生。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9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0(3)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含义:病毒感染后在体内缓慢繁殖,潜伏期含义:病毒感染后在体内缓慢繁殖,潜伏期可长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出现症状后可长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出现症状后常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常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例如:例如:HIV感染所致的感染所致的AIDS,朊粒感染朊粒感染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1(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

    6、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急性病毒感染后急性病毒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并发症。并发症。如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如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儿童时期感染麻疹病毒后,病毒),儿童时期感染麻疹病毒后,病毒在脑组织内持续增殖,到青春期才发病,一旦在脑组织内持续增殖,到青春期才发病,一旦发病则表现为亚急性进行性,常致死亡。发病则表现为亚急性进行性,常致死亡。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2 三三.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一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1.杀细胞性感染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的致细胞

    7、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2.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 (1)病毒感染后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病毒感染后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 (2)细胞膜融合)细胞膜融合 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33.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y,IB)的形成)的形成 含义: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光镜下可见胞含义: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光镜下可见胞浆、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大小、形态不一浆、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大小、形态不一 的的团块状结构称团块状结构称IB。意义:意义:鉴别病毒,辅助诊断。如狂犬病病毒包涵鉴别病毒,辅助诊断。如狂犬病病毒包涵体体狂犬病毒感染细胞内的狂犬病毒

    8、感染细胞内的“Negri body”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44.整合感染与细胞转化整合感染与细胞转化 病毒感染后,病毒的核酸与靶细胞的染色体整病毒感染后,病毒的核酸与靶细胞的染色体整合。整合感染可使靶细胞的遗传合。整合感染可使靶细胞的遗传 特性发生改变,细特性发生改变,细胞增殖缺乏接触抑制,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胞增殖缺乏接触抑制,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HBV,HPV,EB-V5.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病毒感染后,可激活细胞凋亡基因,导致细胞程病毒感染后,可激活细胞凋亡基因,导致细胞程 序性死亡。序性死亡。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5(二)(二)免疫病理损伤免疫病理损伤 1.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损

    9、伤或抑制:病毒感染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损伤或抑制:HIV.麻疹麻疹V 2.体液免疫病理损伤:体液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病毒Ag(膜上或可溶)膜上或可溶)+Ab-II、II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自身抗原暴露,诱导自身免疫自身抗原暴露,诱导自身免疫 3.细胞免疫病理损伤细胞免疫病理损伤 CTL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 CD4+Th 释放细胞因子激活释放细胞因子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杀伤靶细胞。吞噬杀伤靶细胞。(三)病毒的免疫逃逸三)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6 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 一一.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1.干扰素(干扰

    10、素(interferon,IFN)(1)概念: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概念: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 产生的一类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活性产生的一类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活性 的糖蛋白的糖蛋白.(2)分类:分类:IFN 白细胞白细胞 IFN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 IFN 细胞细胞I型型II型型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7()的产生和作用机制的产生和作用机制 病毒诱导剂病毒诱导剂 细胞产生细胞产生 细胞基因活化细胞基因活化 细胞合成细胞合成 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不能增殖)(病毒不能增殖)2-5A合成酶合成酶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抗病毒蛋白(antivira

    11、l protein)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8(4)IFN作用特点作用特点 有种属特异性有种属特异性 广谱抗病毒广谱抗病毒 免疫调节、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肿瘤 2.NK细胞:细胞:非抗体依赖杀伤、非抗体依赖杀伤、ADCC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9 二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也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也发挥重要作用(一)体液免疫(一)体液免疫 1.中和抗体中和抗体 由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可中和病毒的感染。由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可中和病毒的感染。(1)阻止病毒的吸附阻止病毒的吸附(2)调理作用调理作用(3)激活补体激活补体 局部抗体局部抗体抗病毒的再感染

    12、抗病毒的再感染(SIgA)血清抗体血清抗体阻止病毒的血行扩散(阻止病毒的血行扩散(IgG、IgM)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20 2.非中和抗体非中和抗体 主要是由病毒的内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不能中和主要是由病毒的内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但可发挥调理作用。病毒的感染,但可发挥调理作用。检测此抗体可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检测此抗体可辅助诊断病毒性疾病。(二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彻底清除靶细胞内的病毒彻底清除靶细胞内的病毒 .CTL .CD4+h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21l垂直传播?举例?垂直传播?举例?l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特点?持续性病毒感染的类型?特点?l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l干扰素?(含义、种类、作用特点)干扰素?(含义、种类、作用特点)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2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5660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