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pdf》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知识点 规律 大全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或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 反应如 2Na+ C122NaCl(有电子得失)、H2+ C122HCl(有电子对偏移)等反应均属氧化还 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特 征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某一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则该反 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
2、剂与还原剂 概 念 含 义 概 念 含 义 氧化剂 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 反应物 还原剂 反应后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 反应物 被氧化 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 过程 被还原 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 过程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的夺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 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氧化反 应 元素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 还原反 应 元素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 氧化产 物 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后 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 物 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后 得到的产物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互关系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处在最高价的物质只能得到电子,只具有氧化性,
3、只能作氧化剂(注: 不一定是强氧化剂)。重要的氧化剂有: 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X2(卤素单质)、O2、O3等。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或较高价时的氧化 物,如 MnO2、NO2、PbO2等。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如浓 H2SO4、HNO3等 所含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如 KMnO4、KClO3、K2Cr2O7等金属阳离子等,如 Fe3 、Cu2 、Ag、H等过氧化物,如 Na 2O2、H2O2等特殊物质,如 HClO 也具有强氧化性 (2)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处在最低价的物质只能失去电子,只具有还原性,只能作还原剂(注: 不一定是强还原剂)重要的还原剂有: 活泼金属单质,如 Na、K、Ca、Mg、Al
4、、Fe 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C、H2、Si 等 所含元素处于低价或较低价时的氧化物,如 CO、SO2等所含元素处于低价或较低价时 的化合物,如含有 2 S、 4 S、 1 I、 1 Br、 2 Fe的化合物 H2S、Na2S、H2SO3、Na2SO3、HI、HBr、 FeSO4、NH3等 (3)当所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 H2O2、SO2、Fe2 等 (4)当一种物质中既含有高价态元素又含有低价态元素时, 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 如,盐酸(HCl)与 Zn 反应时作氧化剂,而浓盐酸与 MnO2共热反应时,则作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
5、(1)不同反应物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MnO2+ 4HCl(浓) MnCl2+ C12+ 2H2O 绝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属于这一类 同种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H2S+ SO23S+ 2H2O KClO3+ 6HCl(浓)KCl+ 3C12+ 3H2O 在这类反应中,所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物质,这类氧化还原反应又叫归中反应 (2)同一反应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同一反应物中,不同元素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KClO32KCl+ 3O2 同一反应物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NH4NO3N2O+ 2H2O 同一反应物中,同种元素同一价态间的氧化还原
6、反应例如: C12+ 2NaOHNaCl+ NaClO+ H2O 3NO2+ H2O2HNO3+ NO 在这类反应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有一部分升高了,另一部分则降 低了这类氧化还原反应又叫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由图可 知: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用带箭头的 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 指向化
7、合价降低的元素, 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 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 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 “得” 、 “失” 字样 (2)双线桥法表示在反应物与生成物里,同一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 向 在氧化剂与还原产物、 还原剂与氧化产物之间分别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前的有关元素 指向反应后的该种元素,并在两条线的上、下方分别写出“得” 、 “失”电子及数目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规律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单质(
8、原子)的还原性也越强,而其离子的氧 化性越弱如还原性:MgFeCuAg;氧化性:Ag Cu2Fe2Mg2 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 特殊情况;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为:HClOHClO3HClO4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般而言, 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朝着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 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在一个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 弱关系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反之,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可以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动进行 反应条件的难易不同的氧化
9、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 则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 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H 浓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氧化剂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则溶液中 H 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 (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一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 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而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但须注意, 若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含最高价态 元素和最低价态元素时,则该化合物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 HCl 价态不相交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相
10、互反应生成两种价态不同的产物时, 化合价升高 与化合价降低的值不相交, 即高价态降低后的值一定不低于低价态升高后的值, 也可归纳为 “价态变化只靠拢、不相交” 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 元素间隔中间价态,发生归中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规律:当一种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相遇时, 该氧化剂(还原剂)首先与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发生反应, 而只有当还原性(氧化性)最强 的物质反应完后,才依次是还原性(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发生反应 (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 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11、等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这一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配平的基础。 2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都称为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类型和发 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减小 (2)离子反应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互换(复分解)反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以使反应朝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即离子反应就会发生 a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u2 + 2OHCu(OH) 2 注意:注意:当有关离子浓度足够大时,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也能发生如: 2Ag + SO 42 Ag 2SO4 Ca2 + 2OHCa(OH) 2 或者由微溶物生成难
12、溶物的反应也能生成如当石灰乳与 Na2CO3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 Ca(OH)2 + CO32 CaCO 3+ 2OH b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即弱电解质)如:H + OHH 2O H + CH 3COO CH 3COOH c生成挥发性物质(即气体)如:CO32 + 2HCO 2+ H2O NH4 + OH NH3+ H2O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和弱还原剂,即 反应朝着氧化性、还原性减弱的方向进行例如: Fe + Cu2 Fe2+ Cu Cl 2 + 2Br 2C1+ Br 2 2MnO4 + 16H+ 10C12Mn2+ 5C1 2+ 8H2O 书写离子方
13、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电解质在非电离条件下(不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虽然也有离子参加反应,但不 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因为此时这些离子并没有发生电离如 NH4Cl 固体与 Ca(OH)2固体混 合加热制取氨气的反应、浓 H2SO4与固体(如 NaCl、Cu 等)的反应等,都不能写成离子方程 式相反,在某些化学方程式中,虽然其反应物不是电解质或强电解质,没有大量离子参加 反应,但反应后产生了大量离子,因此,仍可写成离子方程式如 Na、Na2O、Na2O2、SO3、 Cl2等与 H2O 的反应 (2)多元弱酸的酸式盐,若易溶于水,则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可拆开写成离子的形 式,而酸根中的 H
14、 与正盐阴离子不能拆开写例如 NaHS、Ca(HCO 3)2等,只能分别写成 Na 、HS和 Ca2、HCO 3 等酸式酸根的形式 (3)对于微溶于水的物质,要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当作反应物时?,微溶物要保留化学式的形式,不能拆开 当作反应物时,若为澄清的稀溶液,应改写为离子形式,如澄清石灰水等;若为浊液或固 体,要保留化学式的形式而不能拆开,如石灰乳、熟石灰等 (4)若反应物之间由于物质的量之比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即反应物之间可发生不止 一个反应时,要考虑反应物之间物质的量之比不同,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例如,向 NaOH 溶液中不断通入 CO2气体至过量,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
15、CO2+ 2OH CO32 + H 2O(CO2适量) CO2+ OH HCO 3 (CO 2足量) 在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方法: 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实质上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若离子间不发 生反应,就能大量共存;否则就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若发生下列反应之一,就不能大量共 存 (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 Ca2 与 CO 32 、SO 42 、OH;Ag与 C1、Br、I、SO 32 , 等等 (2)生成气体如 NH4 与 OH;H与 HCO 3 、CO 32 、S2、HS、SO 32 、HSO 3 等 (3)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如 H 与 C1O、F、C
16、H 3COO 生成弱酸;OH与 NH 4 、 A13 、Fe3、Fe2、Cu2等生成弱碱;H与 OH生成 H 2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有氧化性的离子(如 MnO4 、 ClO、 Fe3等)与具有还原性的离子( 如 S2 、I、SO 32 、Fe2等)不能共存应注意的是,有些离子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 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大量共存,如 SO32 与 S2,NO 3 与 I、S2、SO 32 、Fe2等 *(5)形成配合物如 Fe3 与 SCN因反应生成 Fe(SCN) 3而不能大量共存 *(6)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因易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 Al3 与 HCO 3
17、 、 CO32 、A1O 2 等 说明:说明: 在涉及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问题时, 要注意题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条件: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 如 Cu2 (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 4 (紫色) 在强酸性溶液中在强酸性溶液中,与 H 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在强碱性溶液中在强碱性溶液中,与 OH 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因此,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是存在自由移
18、动的离子)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等单质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因为非电解质归属于化合物, 故如 C12等不导电的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区 别 能否导电 溶于水后或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不能导电 能否电离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能电离产 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能电离,因此没有自由移动的离 子存在 所属物质 酸、碱、盐等 蔗糖、酒精等大部分有机物,气体 化合物如 NH3、SO2等 联系 都属于化合物 说明 某些气体化合物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 但其原因并非该物质本身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 的离子,因此这些气体化合物属于非
19、电解质例如;氨气能溶于水,但 NH3是非电解质氨 水能导电是因为 NH3与 H2O 反应生成了能电离出 NH4 和 OH的 NH 3H2O 的缘故,所以 NH3H2O 才是电解质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一部分分子能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代表物质 强酸:如 H2SO4、HNO3、HCl 等强 碱:如 KOH、NaOH、Ba(OH)2等盐: 绝大多数可溶、难溶性盐,如 NaCl、 CaCO3等 H2O弱酸:如 CH3COOH、HF、 HClO、 H2CO3等
20、弱碱: NH3 H2O、 A1(OH)3、Fe(OH)3等 电离情况 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电离不可 逆)电离方程式用“”表示 如:HNO3H + NO 3 不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存在电离平 衡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 如: CH3COOHCH3COO + H十 水 溶 液 中 存 在 的 微 粒 水合离子(离子)和 H2O 分子 大部分以电解质分子的形式存在, 只有少量电离出来的离子 离 子 方 程 式 的 书 写 情况 拆开为离子(特殊: 难溶性盐仍以化学式 表示) 全部用化学式表示 注意注意: (1)在含有阴、阳离子的固态强电解质中,虽然有阴、阳离子存在,但这些离子不能 自由移动,
21、因此不导电如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注意:不是取决于自 由移动离子数目的多少)溶液中离子浓度大,溶液的导电性就强;反之,溶液的导电性就 弱 因此,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但在相同条件(相 同浓度、相同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所谓实际参加反应的离 子,即是在反应前后数目发生变化的离子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 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 OHH 2O 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
22、成 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2)“拆” :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开改写为离 子形式;而难溶于水的物质(难溶性盐、难溶性碱)、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弱碱)、氧化 物、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 :将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包括个数)删去,并使各微粒符号前保持最简单的整数 比 (4)“查” :检查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左右相等 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总是朝着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的方向进行具体表现为
23、: (1)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如:Ba2 + SO 42 BaSO 4 (2)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水、弱酸、弱碱)如 H + OHH 2O (3)生成气体如:CO32 + 2HCO 2+ H2O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 热量 + 其他形式的能量 放热反应可以看成是 “贮存” 在反应物内部的能量转化并释放为热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的反 应过程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 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