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考研真题643地史学2003-2017真题参考答案.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3752770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PDF
  • 页数:28
  • 大小:1.7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考研真题643地史学2003-2017真题参考答案.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西北大学 地质 学系 考研 643 史学 2003 2017 参考答案
    资源描述:

    1、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大学考研真题 643643 地史学地史学2003-20172003-2017 真题参考答案(整编)真题参考答案(整编)三、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1.埃迪卡拉动物群埃迪卡拉动物群(2010)(2010):新元古代冰期结束后出现的最早的软躯体后生动物群,主要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以及一些分类地位不明的物种。最早发现于澳洲南部的埃迪卡拉。2.小壳动物群小壳动物群(2015)(2015):埃迪卡拉纪末期出现的具外壳的多门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寒武纪初期大量繁盛。包括软舌螺、腹足类、腕足类、单板类、海绵及一些分类地位不明的物种,是最早的带壳动物。六、生物与环境3.指相化石指相化石

    2、(2009)(2009):指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七、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和古地理4.沉积相沉积相(2003,2011,2013,2014)(2003,2011,2013,2014):特定的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综合。5.相变相变(2003,2011,2014)(2003,2011,2014):沉积相在横向(空间)上的变化。6.瓦尔特相律瓦尔特相律(2015)(2015):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相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的依次变化是一致的,即可以根据相邻沉积相在纵向上或横向上的变化预测其在横向

    3、上或纵向上的变化。)7.纵向堆积作用纵向堆积作用(2012)(2012):指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8.原始水平性原理原始水平性原理(2004,2011)(2004,2011):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岩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岩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现在人们看到的非水平地层都是后来构造作用改造的。9.地层叠覆原理地层叠覆原理(2004,2005,2006,2008,2012,2016)(2004,2005,2006,2008,2012,2016):沉积地层的原始状态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如果这种顺序被改变,说明有构造作用的改造。10.横向堆积作用横向

    4、堆积作用(2008)(2008):指沉积物的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而沉积下来。11.超覆超覆(2003,2004,2005,2006,2010,2011,2012,2015)(2003,2004,2005,2006,2010,2011,2012,2015):海进过程中地层形成向大陆方向的上超,自下而上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同时新岩层分布面积大于老岩层。12.退积退积(2003)(2003):指海进时在滨岸地带,岩相带向陆地方向发生海侵式迁移的现象(指岩屑又被送回到源区)。特别在三角洲发育地区更为明显。13.退覆退覆(2016)(2016):海退过程中地层形成向海洋方

    5、向的退却或下超,自下而上沉积物的颗粒由细变粗,同时新岩层分布面积小于老岩层。14.进积进积(2003)(2003):指海退时岩相带向海的方向发生海退式迁移的现象(指陆地上的岩屑被送回到沉积区)。15.高水位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2013,2014)(2013,2014):是全球海平面的高水位期沉积下来的体系域,是在海平面上升后期,稳定期和下降早期沉积的。16.旋回沉积作用:旋回沉积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用过程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地层沉积单元纵向上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17.穿时普遍性原理:穿时普遍性原理:在所有横向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地层必然是穿时的

    6、。八、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8.地层结构:地层结构:指组成地层的岩层在时空上的组构方式。19.岩层:岩层:由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20.地层地层(2008,2015)(2008,2015):指地球表面保存的层状岩石的综合,包括沉积岩地层、火山岩地层和变质岩地层。121.地层划分地层划分(2011)(2011):依据不同的地层物质属性将相似和接近的地层组构成不同的地层单位。22.地层对比:地层对比:将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空间对比和延伸。九、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23.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地层分层,建立起地层系统和层序而划

    7、分出来的地层单位。24.组组(2003,2004,2013,2014)(2003,2004,2013,2014):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25.群群(2012)(2012):根据岩性的相近、成因的相关、结构类型的相似等原则将组联合而成的比组高一级的地层单位。26.段:段:比组低一级的地层单位,为组的再分,一般是一个由岩性相同或相近、一种结构类型、成因相关的岩层组成的地层单位。27.层:层: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有两种类型:一是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岩层组合,或相同结构的基本层序的组合,其可以用于野外剖面研究时的分层;二是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

    8、,其可以作为标志层或区域地质填图的特殊层。28.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2015)(2015):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体,这种单位代表地史中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地层,而且只代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29.宇:宇: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与时间“宙”对应,是根据生物演化最大的阶段性,即生命物质的存在及方式划分的。30.界:界:第二级年代地层单位,与时间“代”对应,是根据生物界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地壳演化的阶段性划分的。31.系:系:低于界的年代地层单位,与“纪”对应,主要划分依据是生物界演化的阶段性。32.统:统:系内的次级地层单位,与“世”对应,一般一个纪可以依据生物界面貌划分为两

    9、到三个世。33.阶阶(2009)(2009):年代地层的最基本单位,与“期”对应,主要是根据科、属级的生物演化特征划分。34.时带:时带:年代地层单位中最低的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时”相对应,指一个“时”内所有的地层记录,根据属、种级生物的演化划分。35.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2004,2005,2006,2008)(2004,2005,2006,2008):根据地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划分的地层单位,是以含有相同的化石内容和分布为特征,并与相邻单位化石有别的三度空间地层体。36.延限带延限带(2011)(2011):指任一生物分类单位在整个延续范围之内所代表的地层体。代表该生物分类单位从“发

    10、生”到“绝灭”所占用的地层。37.顶峰带:顶峰带:指某些化石属、种最繁盛时期的一段地层,不包括该类化石最初出现和最终消失时的地层。38.组合带:组合带:指特有的化石组合所占有的地层。该地层中所含的化石或其中某一类化石,从整体上说构成一个自然的组合,并且与相邻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组合有明显区别。39.间隔带:间隔带:指位于两个特定的生物面之间的地层体。该带不一定是某一个或几个生物分类单元的分布范围,而是通过这些生物界面限定的生物面来定义的。40.谱系带:谱系带:是含有代表进化谱系中某一特定化石的地层体。既可以是某一化石分类单元在一个演化谱系中的延限,也可以是该化石分类单元后裔分类单元出现前的那段延限

    11、。41.哑层哑层(2009)(2009):因缺少化石而无法建立生物地层单位的地层。42.层型层型(2004)(2004):在地层划分和建立地层单位的过程中,为新建的地层单位指定一个代表该单位的地层模式,该模式即层型。43.单位层型单位层型(2009,2010)(2009,2010):指一个地层单位所依据的模式剖面。它的上下限为界线层型所限定。244.界线层型界线层型(2005,2006,2010,2016)(2005,2006,2010,2016):给两个地层单位之间的地层界线下定义的特殊岩层序列中的一个特定点。45.穿时穿时(2003,2005,2006,2008,2012,2014,201

    12、6)(2003,2005,2006,2008,2012,2014,2016):又称时侵,指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不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的现象。十、历史构造分析和古构造46.沉积组合:沉积组合:又称沉积建造,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47.补偿盆地补偿盆地(2016)(2016):指沉积基底下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大体一致,致使古水深不变,岩相类型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沉积盆地。48.非补偿盆地非补偿盆地(2010)(2010):指沉积基底下降速率高于沉积速率,致使水深加大,得不到沉积物补偿充填,虽然地质时间很长,但沉

    13、积物很薄的沉积盆地。49.超补偿盆地超补偿盆地(2010)(2010):指沉积物的沉积速率高于沉积基底下降速率,致使海水水深变浅,沉积物厚度大于沉积基底下降幅度的沉积盆地。50.前陆盆地前陆盆地(2016)(2016):介于克拉通与造山带前缘的沉积盆地。又称山前坳陷、前渊。51.极移曲线极移曲线(2015)(2015):由同一板块不同地质年代所得到的古地磁极位置连成的曲线叫做极移曲线。52.生物区系生物区系(2003,2013)(2003,2013):指在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两大因素影响下经较长时期形成的在生物分类和演化体系上具有重要区别的地理区划。53.华莱士线华莱士线(2016)(2016)

    14、:位于亚洲和澳洲之间的东洋界大区和澳洲界大区两个生物分区之间的分界线。54.威尔逊旋回威尔逊旋回(2003,2004,2005,2006,2010,2012,2015)(2003,2004,2005,2006,2010,2012,2015):大陆板块离合和大洋盆地演化的发展旋回模式。十一、中国古大陆的形成和生物记录55.曹庄岩系曹庄岩系(2003,2011)(2003,2011):时代属古太古代。主要分布于河北省迁安杏山、黄柏峪、脑峪门东山等地新太古代花岗岩体的表壳岩包体,属有层无序岩石体,主要岩石为各种片麻岩、片岩、斜长角闪岩和铁英岩。变质程度达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56.阜平运动:阜平运动

    15、:指太古宙末期(26-25 亿年)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该地区太古宙活动类型沉积物固化、硅铝质地壳增大,形成华北古陆核。57.吕梁运动吕梁运动(2010)(2010):指古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太古宙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华北原地台华北板块的雏形。58.晋宁运动晋宁运动(2008)(2008):中元古代末和新元古代后期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构造运动,它使扬子板块两侧、东南缘及下扬子地区与扬子古

    16、板块一起构成了稳定区,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扬子大陆板块。59.蓟县群蓟县群(2003)(2003):属中元古界中部,分布于华北地区,代表滨浅海、泻湖至潮间带环境的沉积。60.南沱组南沱组(2012)(2012):属南华系上统,分布于中国康滇古陆两侧。为灰紫色至紫红色砂泥质杂砾岩,砾石成分复杂,颗粒无分选,具块状层理或水流交错层理,砾石上有冰川擦痕,代表大陆冰川和近岸冰海沉积。61.陡山沱组:陡山沱组:属中国南方震旦系上统中部,分布于滇东、桂北、黔东、川西、湘北、鄂西及大巴山等地,以碳酸盐为主,岩石呈灰-灰黑色中-薄层状,内碎屑较少,普遍含黄铁矿、燧石,含有三射式钙质海绵骨针,反映了一种较深水滞流沉

    17、积特征。62.灯影组:灯影组:属震旦系上统上部,主要分布于鄂西、黔中、滇东、川西、陕南等地,以碳酸3盐为主,下部代表高能富氧的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滩沉积,中部夹暗色沥青灰岩及硅质灰岩,上部代表碳酸盐潮坪及泻湖环境,为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沉积。十二、早古生代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63.加里东运动:加里东运动: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泛指早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64.馒头组馒头组(2014)(2014):属寒武系下统,分布于华北地区,为紫红色钙质页岩夹泥质灰岩,泥裂、雨痕、岩盐假晶、波痕和鱼骨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属于热气候条件下的滨浅海沉积。65

    18、.龙马溪组龙马溪组(2014)(2014):属下志留统下部,分布于鄂、湘、滇、黔、川、陕,该组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代表滞流、非补偿海盆;上部为蓝灰色、黄绿色泥质或粉砂质页岩,含少量笔石,反映沉积加快,逐渐转化为补偿盆地。十三、晚古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66.安加拉植物区安加拉植物区(2005,2006,2008,2016)(2005,2006,2008,2016):石炭纪时分布于北亚、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及东北北部的植物区,以草本真蕨和种子蕨为主,木本植物具明显年轮,代表北温带气候,其代表有匙叶等。67.冈瓦纳植物区冈瓦纳植物区(2004)(2004):石炭纪时分布于冈瓦纳大陆的以舌羊齿植

    19、物群为代表的植物区,特征是植物种类单调,反映了南半球中高纬度区较寒冷的气候。68.华夏植物区:华夏植物区:二叠纪时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植物区,又可分为北方亚区和南方亚区,以大羽羊齿和单网羊齿大量发育为特征。69.欧美植物区:欧美植物区:二叠纪时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东部的植物区,完全不见大羽羊齿植物群的踪迹。70.海西运动:海西运动:指晚古生代造山运动。海西运动使西欧的海西地槽、北美东部的阿帕拉契亚地槽、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天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此时北半球各古地台之间的地槽带变为剥蚀山地,海西构造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71.泥盆

    20、系象州型泥盆系象州型(2005,2006,2010)(2005,2006,2010):是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沉积类型,分布于地台区,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及横县六景、郁江沿岸的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的上泥盆统为代表。72.泥盆系南丹型泥盆系南丹型(2003,2013,2014)(2003,2013,2014):是中国南方海相泥盆系的一种远岸、缺氧、水体平静的海盆地沉积类型,发育于地台区,以广西南丹、罗富的中、上泥盆统为代表。73.山西组山西组(2013)(2013):属中二叠统,分布于华北地区,下部为具交错层理的含砾石英砂岩,上部砂页岩中夹可采煤层,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并有厚仅

    21、 2.6m、含舌形贝等化石的海相夹层。代表海退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热带潮湿气候条件。74.东吴运动:东吴运动:晚二叠世早期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一次构造运动,它引发了华南地区的海水进退、沉积旋回、岩相变化、生物变革及火山活动。十四、中生代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75.印支运动:印支运动:中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之间发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的一次构造运动,改变了中国在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使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由浅海转为陆地。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76.燕山运动燕山运动(2015)

    22、(2015):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构造运动,又称老阿尔卑斯阶段。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77.喜马拉雅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指新生代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构造运动,使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对接碰撞,青藏高原抬升;古亚洲大陆东缘形成沟-弧-盆体系,大陆内部出现活跃的弧后或陆4内裂陷作用。78.延长群延长群(2011)(2011):属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以灰绿、黄绿色砂岩及页岩为主,下部夹黑色油页岩,顶部含煤层,总厚度达 2000m,为温带半潮湿气候环境的大型凹陷盆地。79.延安组延安组(2008)(2008):属中侏罗世,主

    23、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下为宝塔山砂岩段,主要由灰白、肉红色块状斜层理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底部为含细砾的粗砂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夹灰黑色泥质粉砂岩及页岩;富含煤。80.松花江群松花江群(2004,2005,2006,2012)(2004,2005,2006,2012):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广泛分布于松辽平原地区,为淡水湖相沉积。十五、新生代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构造81.山旺组山旺组(2011,2012,2016)(2011,2012,2016):属中新世中期,仅见于山东临朐东部,为火山口湖沉积,上部为黄色粗砂岩夹砾岩;下部为黑色、白色、棕色纸状页岩夹硅藻土。82.三趾马红土三趾马红土(

    24、2014)(2014):北方特别是晋陕一带广泛堆积的上新统棕红色、鲜红色黏土,含三趾马及大唇犀等化石,旧称三趾马红土。因在山西保德最为典型,又称保德红土。十六、地质历史时期的重大地质事件83.冈瓦纳大陆冈瓦纳大陆(2009,2015)(2009,2015):又名南方大陆,石炭纪-二叠纪联合古陆位于南半球的部分,包括现代的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半岛、印度、中国的西藏、澳洲和南极洲。84.劳亚大陆劳亚大陆(2009)(2009):又名北方大陆,石炭纪-二叠纪联合古陆位于北半球的部分,包括现代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大部。主要沉积相类型主要沉积相类型85.具板状交错层理的砂岩:具板状交错层理的砂岩:沉积物

    25、多由粗砂、中砂组成,分选、磨圆好,层理向一个方向倾斜,倾斜方向指示了水流方向,是河流环境特有的沉积特征。86.富含陆生生物组合的页岩:富含陆生生物组合的页岩:岩石成分为粘土质(有时为硅藻土),水平纹层发育,富含淡水双壳类、鱼、叶肢介、昆虫和蛙类化石,并见植物茎、叶化石,保存比较完整。淡水生物组合说明为陆相水体的沉积环境,化石保存很好,甚至一些细微的结构也保存下来,指示为静水环境。而沉积物细且具水平纹层,也指示水体平静,并且搬运距离远。一般应为潮湿气候条件下浅水湖区的较深部分至深水湖区(湖泊中心地带)的沉积。87.含植物化石的黑色页岩:含植物化石的黑色页岩:岩石的岩石为黑色,粒度细,为粘土质,含

    26、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植物化石的大量保存说明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埋藏后,经过了脱水作用,保存下炭质,导致岩石呈黑色。细粒沉积物反映地形平坦,搬运距离较远。因此含植物化石的黑色页岩代表了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平原沼泽沉积。88.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岩石具扁长的碳酸盐质砾石,砾石从纵剖面观察类似竹叶,磨圆较好,有的竹叶状砾石表面可氧化成黄色或褐色。不定向排列或略具定向,钙质胶结。竹叶状灰岩的成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先沉积的碳酸钙在尚未固结或刚刚固结的情况下,由于风暴浪的 影响而被击碎,并由波浪冲击而磨圆(因不坚硬,很容易被磨圆),随后又被新沉积的碳酸钙胶结成岩,具同生砾岩的性质。砾石表面的

    27、褐黄色晕圈通常反映这些砾石曾一度暴露水面经受氧化,表面的 Fe2+被氧化成 Fe3+而呈现褐黄色,它反映了海水浅且能量高的滨岸环境。89.具石盐假晶的紫红色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具石盐假晶的紫红色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岩石呈紫红色、红色,成分为粉砂或黏土,在层面上可见立方体状石盐假晶。石盐的形成和干旱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水分大量蒸发、水体中盐度不断增加,当含盐度达到饱和时石盐就结晶出来。岩石中所见石盐假晶多数为孤立零星而分散的晶体,推测当时形成石盐时不是整个海盆干涸结晶的,只发生在一些浅水区段。石盐晶体长成之后被沉积物覆盖,又由于海水含盐度的降低而溶解,留下的空隙被粘土质成分充填

    28、,从而保存了石盐的晶体形态,故称590.91.92.93.94.95.96.石盐假晶。岩石主要为细粒沉积物,说明当时地势平坦,代表干旱气候条件下滨海或滨湖地带的沉积。通常根据这套岩石及其上下地层中所含化石来判断其环境,如果含有海相化石则可能为滨海沉积,如含陆相湖泊生物组合,则应为滨湖沉积。鲕状赤铁矿:鲕状赤铁矿:岩石为铁红色,基本成分为赤铁矿(Fe2O3),具鲕状结构,鲕粒直径0.52mm 左右,有时可见其中含有生物化石碎片。鲕状赤铁矿代表温热潮湿气候条件下,铁可呈胶体存在于酸性水中(水体含有腐殖酸而呈酸性),然后被河流带到海滩、浅海地带,在水体动荡的条件下,以砂砾或骨屑粒为核心凝聚沉淀。推测

    29、它代表了湿热潮湿气候条件下动荡的浅海高能环境。含三叶虫碎片的鲕状灰岩:含三叶虫碎片的鲕状灰岩:灰岩中具不同含量的鲕粒,粒径1mm 左右。伴生有较多的三叶虫碎片。当温暖的海盆中碳酸钙含量达到过饱和时,波浪一旦搅起海底的沙粒和生物屑,碳酸钙就会围绕着他们呈同心状凝聚而沉积,并形成鲕状结构,三叶虫碎片也是波浪冲击的结果。代表了温暖动荡的浅海高能环境。礁灰岩:礁灰岩:岩石主体由造礁生物组成。生物含量一般占 50%以上,造礁生物有珊瑚、层孔虫、藻及钙质海绵,还有一些喜礁和附礁生物与灰泥一起充填于造礁生物的空隙中。造礁生物一般都生活在水温 20 度左右的热带清澈正常浅海中,水深不超过 5070m,而以 3

    30、0m 最盛,故礁灰岩反映了热带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底面具印模或槽模的砂岩:底面具印模或槽模的砂岩:和泥岩呈韵律互层,每个韵律层厚度不大,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砂岩基质含量较高,具递变层理。砂岩底面上往往发育槽模,沟模,工具模等印模及深水遗迹化石,可见明显或不太明显的鲍马序列,泥岩中可见浮游生物化石(如笔石等)。代表典型的浊流(重力流)沉积。含游泳型菊石的硅质、泥质岩:含游泳型菊石的硅质、泥质岩:黑褐、褐红、灰黑色薄层至中层铁锰质硅质岩、硅质泥岩(页岩)、灰黑色薄层泥灰岩及含炭钙质页岩,水平层理,产菊石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化石,未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较深水低能环境。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2004,20

    31、08,2013,2014,2016)(2004,2008,2013,2014,2016):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壳相壳相(2011,2012,2013)(2011,2012,2013):多由具有厚重外壳的底栖生物:腕足、双壳、腹足、三叶虫等密集堆积形成的生物相称为壳相。它反映了气候温暖,水体不太深且动荡的滨浅海环境。简答题简答题1.1.地史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地史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2003)(2003)地史学的研究对象为形成于地史时期的地层,所谓地层是指地球表面保存的层状岩石的综合,包括沉积岩地层、火山

    32、岩地层和变质岩地层。地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生物的演化、古地理的变迁、板块的离合以及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等。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3 个方面:一是研究地层的形成顺序、时代、划分地层单位、建立地层系统和进行地层时空对比(地层学);二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分、沉积相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地层形成的古环境、古地理及其演化(沉积古地理学);三是根据地层的沉积组合、沉积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古气候、古地磁及其他构造标志恢复地层形成的古构造背景、古板块分布格局及其离合史(历史大地构造学)。其研究任务包括:(1)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形成和发展的生物进化史(有机界);(2)研究地史时期古地理变迁的沉积

    33、发展史;(3)研究地史时期大陆和海洋板块的格局、板块离合过程、构造演化历史的构造运动史。2.沉积环境判别的主要标志。沉积环境判别的主要标志。(2003)(2003)由于在一个特定沉积环境内存在着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因此就形63.4.5.6.成独特的沉积特征组合。我们把这些能反映沉积环境条件的沉积特征称为相标志。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生物标志、物理标志和岩矿地球化学标志3 大类。生物标志(1)指相化石;(2)形态功能分析;(3)群落古生态分析。物理标志(1)沉积物颜色;(2)沉积物结构;(3)原生沉积构造:层面构造、层理构造、准同生变形构造、生物及化学成因构造。岩矿标志(1)沉积物结构组

    34、份;(2)自生矿物。其他标志(1)沉积相的纵向变化序列;(2)沉积相的横向变化关系;(3)沉积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常见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类型。常见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类型。(2003,2014)(2003,2014)陆地环境沉积相类型(1)冰川沉积:包括冰碛沉积、冰水沉积、冰海砾泥沉积;(2)河流沉积:包括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天然堤沉积、决口扇沉积、河漫滩沉积、河漫湖沉积、河漫沼泽沉积、牛轭湖沉积;(3)湖泊沉积:包括碎屑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相:一般指三角洲环境(1)三角洲平原(2)三角洲前缘(3)前三角洲海洋环境沉积相类型(1)陆源碎屑滨浅海沉积:潮坪沉积、障壁沙坝-泻

    35、湖沉积;(2)浅水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潮坪沉积、生物礁沉积、陆棚碳酸盐沉积;(3)次深海深海沉积:远洋半远洋背景沉积、海洋重力流事件沉积。河流相沉积特征。河流相沉积特征。(2013)(2013)(1)底层沉积(河床粗粒)和顶层沉积(堤岸、漫滩细粒)的垂向叠加的二元结构,同时二元结构具有多旋回性;(2)山间河流河道较直、流速大、切割深,主要保存河粗碎屑沉积;(3)平原区河流流速小、河谷宽、河曲发育,主要有河道、砂坝和泛滥平原沉积。三角洲沉积的主要特征。三角洲沉积的主要特征。(2014)(2014)(1)沉积相在平面上大致呈环带状分布;(2)从三角洲平原到前三角洲其粒度由粗变细,植屑和陆上生物化石减

    36、少,而海相生物化石增多,同时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变为较单一的水平层理。湖泊相沉积特征。湖泊相沉积特征。(1)水体封闭,水动力为波浪和湖流;(2)从滨湖到深湖,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层理类型从交错层理变为水平层理;(3)潮湿气候区湖泊以细砂岩、粉砂岩及黏土岩为主,湖滨出现粗碎屑沉积,常存在7特有的湖生生物组合;(4)干旱气候区湖泊多化学沉积,滨湖常见干裂等构造,一般化石稀少。7.试述横向堆积作用和纵向堆积作用以及它们的特征。试述横向堆积作用和纵向堆积作用以及它们的特征。(2011,2015)(2011,2015)(1)纵向堆积作用指沉积物在水体中自上而下降落,依次沉积在沉积盆地底部的沉积作用。纵向堆

    37、积作用形成的地层具以下特征:沉积地层的时间界面一般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它与岩性界面是平行或基本平行的;(2)横向堆积作用指沉积物的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而沉积下来。横向堆积作用形成的地层具以下特征:沉积地层的时间界面一般是非水平的,地层的时间界面与岩性界面一般是不一致或斜交的。8.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和方法。(2003,2004,2005,2006,2010,2012,2014,2016)(2003,2004,2005,2006,2010,2012,2014,2016)地层划分指依据不同的地层物质属性将相似和接近的地层组构成不同的地层单

    38、位。地层对比指将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空间对比和延伸。主要原则(1)地层的物质属性相当的原则;(2)不同地层单位的地层对比不一致原则。主要方法(1)岩石学的方法:岩性组合法、标志层法、地层结构对比法;(2)生物地层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3)构造运动面方法(4)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划分、对比(5)磁性地层对比9.9.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的接触关系。1.不整合接触(1)角度不整合:分隔下部被褶曲或掀斜地层和上部水平地层间的分隔面;(2)非整合:指沉积盖层和下伏岩浆岩或深变质岩之间的分隔面;(3)假整合:指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具有不规则的侵蚀和暴露标志的分隔面。2.整合接触(1)小间断

    39、:地层中由于沉积作用中断或沉积环境变迁造成的沉积间断面;(2)连续:指不间断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10.主要地层单位分类表。主要地层单位分类表。(2012)(201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生物地层单位:延限带、组合带、顶峰带、谱系带、间隔带。11.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2011,2016)(2011,2016)岩石地层单位指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地层分层,建立起地层系统和层序而划分出来的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

    40、层4 级单位。(1)群:比组高一级的地层单位,为组的联合。其联合的原则是:岩性的相近、成因的相关、结构类型的相似等。一般一个群是由岩性相似、结构相近、成因相关的组联合而成的。群的顶底界一般为不整合界线,或为明显的整合界线;(2)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对一致的岩性和具有一定结构类型的地层体。组的顶底界线明显,它们可以是不整合界线,也可以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但组内不能有不整合界线;8(3)段:比组低一级的地层单位,为组的再分。分段原则包括:组内岩性的差别、组内结构的差别、地层成因的不同等。段的顶底界线也应明显,一般是标志明显的整合界线;(4)层:最小的岩石地层单位。有两种类型:

    41、一是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岩层组合,或相同结构的基本层序的组合,其可以用于野外剖面研究时的分层;二是岩性特殊、标志明显的岩层或矿层,其可以作为标志层或区域地质填图的特殊层。12.年代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年代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年代地层单位指在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体,这种单位代表地史中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全部地层,而且只代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自高而低可以分为6个级别:宇、界、系、统、阶、时带,它们和地质年代单位的宙、代、纪、世、期、时相相对应。(1)宇:最大的年代地层单位,与时间“宙”对应,是根据生物演化最大的阶段性,即生命物质的存在及方式划分的;(2)界:第二级

    42、年代地层单位,与时间“代”对应,是根据生物界发展的总体面貌以及地壳演化的阶段性划分的;(3)系:低于界的年代地层单位,与“纪”对应,主要划分依据是生物界演化的阶段性;(4)统:系内的次级地层单位,与“世”对应,一般一个纪可以依据生物界面貌划分为两到三个世;(5)阶:年代地层的最基本单位,与“期”对应,主要是根据科、属级的生物演化特征划分;(6)时带:年代地层单位中最低的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时”相对应,指一个“时”内所有的地层记录,根据属、种级生物的演化划分。13.历史大地构造学分析方法。历史大地构造学分析方法。(2015)(2015)(1)沉积物组分和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地壳构造状态是不

    43、均一的,不同地区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不一,对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的迁移距离、分选程度和沉积速度都有重要影响,也必然会反映到沉积物组分上来;(2)沉积物厚度分析:沉积物的古环境和厚度分析是判断地壳垂向运动的幅度和速率的重要手段;(3)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既是地层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地层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的重要手段;(4)沉积盆地分析:沉积盆地的类型和特征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密切相关,大地构造状态决定了盆地的类型和特征;(5)构造运动面分析:构造运动面,即不整合和间断面是地壳运动的直接记录。不整合,不论是角度不整合还是平行不整合,都是地壳抬升,遭受剥蚀产生的

    44、结果。14.根据沉积盆地基底下降幅度、海水深度与沉积厚度关系,可将盆地分为几种类型?根据沉积盆地基底下降幅度、海水深度与沉积厚度关系,可将盆地分为几种类型?(2015,2016)(2015,2016)(1)补偿盆地:指沉积基底下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大体一致,致使古水深不变,岩相类型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沉积盆地;(2)非补偿盆地:指沉积基底下降速率高于沉积速率,致使水深加大,得不到沉积物补偿充填,虽然地质时间很长,但沉积物很薄的沉积盆地;(3)超补偿盆地:指沉积物的沉积速率高于沉积基底下降速率,致使海水水深变浅,沉积物厚度大于沉积基底下降幅度的沉积盆地。15.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

    45、法。(2003,2009,2012,2016)(2003,2009,2012,2016)9(1)地缝合线追踪法板块相互之间的碰撞和俯冲消减能留下其拼合碰撞的标志地缝合线,地缝合线本身是巨大而复杂的超岩石圈深断裂带,其两侧地块的地质发展史往往有大的差异。沿地缝合线则断续分布有蛇绿岩套、混杂堆积和高压变质带等特殊的地质记录;(2)古大陆边缘的识别在板块缝合线和大陆板块之间即为板块的大陆边缘部分,具有既不同于大陆板块内部稳定克拉通盆地,也不同于大洋盆地的沉积和构造特征;(3)古地磁学方法通过退磁技术可以恢复岩石形成时的磁化方向,从而计算出古纬度。根据采样点的位置,可以确定古板块当时的古纬度,通过对同

    46、一板块不同时期的古地磁古纬度分析,可以推断板块的运动方向和距离。通过古地磁研究也可计算出古磁极的位置,进而可以根据磁偏角和古磁极恢复古板块的方位。对不同板块不同时期的古磁极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得出各个板块不同时期古磁极的变化轨迹,即极移轨迹;(4)生物古地理生物古地理分区主要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隔离两大因素长期形成的生物分类和演化体系具重要区别的地理区划。被广阔洋盆分开的两个大陆往往有着差别较大的生物类群;(5)古气候分析古气候是指地史时期各种气候要素如降雨量、气温、风力和风向等的综合。由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前纬度差别很大的两个板块今天相撞在一起,必然出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的沉积物及生物圈彼此相

    47、邻,这为寻找板块边界提供了重要依据;(6)岩浆岩组合特征岩石圈内各种岩浆组合也受到不同构造环境的控制,洋壳、岛弧、稳定大陆板块内部都有着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分布,通过这些岩浆岩组合的空间分布格局,也能推测板块分布或地缝合线的位置。16.威尔逊旋回。威尔逊旋回。(2013,2014)(2013,2014)大陆板块离合和大洋盆地演化的发展旋回模式。(1)胚胎期:指在大陆板块内部伸展拉张形成大陆裂谷的时期,现代实例为东非裂谷;(2)初始洋盆期:指陆壳分裂形成狭长的海槽,局部出现洋壳,现代实例为红海;(3)成熟大洋期:由于大洋中脊的向外扩张,大洋边缘尚未出现俯冲消减,使大洋盆地迅速扩大,现代实例为大西洋;

    48、(4)衰退大洋期:大洋中脊持续扩张,但大洋边缘出现俯冲消减,使洋盆出现萎缩,面积缩小,现代实例为太平洋;(5)残余洋盆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洋壳快速消减,洋盆急剧萎缩,出现残留的小洋盆,现代实例为地中海;(6)消亡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碰撞,洋盆最终闭合,海域消失,形成造山带,沿碰撞带(古缝合线)残留洋壳残余(蛇绿岩套),现代实例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17.地质时期主要构造阶段的划分。地质时期主要构造阶段的划分。(2009,2012)(2009,2012)(1)加里东构造阶段:新元古代晚期志留纪(800Ma416Ma);10(2)海西构造阶段:泥盆纪初二叠纪末(416Ma254Ma);

    49、(3)老阿尔卑斯构造阶段:三叠纪初白垩纪末(254Ma65Ma);(4)印支构造阶段:早三叠世中三叠世(254Ma227Ma);(5)燕山构造阶段:晚三叠世白垩纪末(227Ma65Ma);(6)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新生代(65Ma);(7)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新生代(65Ma)。18.18.简述前寒武纪生物界特征。简述前寒武纪生物界特征。(2004)(2004)19.华北地区太古宙重大地质事件包括哪几个方面?华北地区太古宙重大地质事件包括哪几个方面?(2003)(2003)(1)变质热事件(2)岩浆作用(3)构造运动事件20.20.论述吕梁运动对我国的影响。论述吕梁运动对我国的影响。(2005,

    50、2006)(2005,2006)指古元古代末期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构造运动,伴随该运动发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同时地壳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剥蚀作用,该运动使太古宙分散的陆核进一步固化、联合成为更大的陆块:华北原地台华北板块的雏形。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21.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对我国的影响。加里东运动(广西运动)对我国的影响。(2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考研真题643地史学2003-2017真题参考答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527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