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任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36074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PPT
  • 页数:77
  • 大小:1.6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任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任务 单向 板肋形 楼盖 课件
    资源描述:

    1、任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任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模块二混凝土结构模块二混凝土结构学习情境二现浇楼盖学习情境二现浇楼盖楼盖形式楼盖形式v肋型楼盖肋型楼盖传力体系:板次梁主梁柱传力体系:板次梁主梁柱子基础子基础v井式楼盖柱网接近正方形,不存在主梁次井式楼盖柱网接近正方形,不存在主梁次梁之分梁之分v密肋楼盖减少井式楼盖中的梁间距和密肋楼盖减少井式楼盖中的梁间距和 板厚板厚度度v无梁楼盖无梁,板直接支撑在柱上无梁楼盖无梁,板直接支撑在柱上现浇肋型楼盖的梁格布置现浇肋型楼盖的梁格布置v主梁一般沿横向布置(增加侧向刚度)主梁一般沿横向布置(增加侧向刚度)v为了满足集中通风要求,在某些工业厂房中为了满足集中通风要求

    2、,在某些工业厂房中可采用纵向布置可采用纵向布置v单向板单向板的经济跨度:的经济跨度:1.53m,双向板的跨,双向板的跨度:度:46m,次梁跨度:,次梁跨度:46m,主梁的跨度主梁的跨度58m。板的分类板的分类v当当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计算v当当 时,应按双向板设计。时,应按双向板设计。v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介于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介于2和和3之间时之间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3/12lln21/2n

    3、ll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v肋形楼盖中的板和次梁大多分别支承于次梁肋形楼盖中的板和次梁大多分别支承于次梁及主梁上。计算时一般将他们视为典型铰支及主梁上。计算时一般将他们视为典型铰支座,板和次梁视为多跨连续梁。主梁支承在座,板和次梁视为多跨连续梁。主梁支承在砖墙上时,也视其为铰支座;砖墙上时,也视其为铰支座;v超过五跨的连续梁,若各跨所受荷载相同,超过五跨的连续梁,若各跨所受荷载相同,跨度相差不超过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按五跨连续梁计算。时,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对于跨数小于对于跨数小于5跨的连续梁,按实际跨数计算跨的连续梁,按实际跨数计算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钢

    4、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v计算理论:弹性和塑性理论计算理论:弹性和塑性理论v弹性:将钢筋混凝土梁看成弹性材料,内力弹性:将钢筋混凝土梁看成弹性材料,内力计算按结构力学方法进行,取最不利位置计计算按结构力学方法进行,取最不利位置计算算v塑性理论:考虑混凝土的塑性性质,内力重塑性理论:考虑混凝土的塑性性质,内力重分布,破坏依据是整个梁成为可变体系(机分布,破坏依据是整个梁成为可变体系(机动体系)调幅法动体系)调幅法弹性理论的计算范围弹性理论的计算范围v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v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构件v采用无明显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的构件采用无明

    5、显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的构件v重要构件,如重要构件,如主梁主梁等等v板、次梁一般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板、次梁一般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塑性理论计算内力调幅法塑性理论计算内力调幅法v板和次梁常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板和次梁常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即调幅法法即调幅法v在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图基础上,适当进行在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图基础上,适当进行弯矩的调整弯矩的调整v调幅目的:节约钢筋、减少支座处的负弯矩调幅目的:节约钢筋、减少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钢筋调幅法的条件调幅法的条件v调幅值和转动能力有关,配筋率越大,转动调幅值和转动能力有关,配筋率越大,转动能力越小,所以,要求含钢特征值(混凝土能力越小,所以

    6、,要求含钢特征值(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大于0.35v塑性内力重分布过程中不发生其他脆性破坏塑性内力重分布过程中不发生其他脆性破坏v调幅值一般不能超过调幅值一般不能超过30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单向板的计算和配筋 v板通常按塑性理论计算。板通常按塑性理论计算。1.截面尺寸截面尺寸v取单位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即取单位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即b1000mm。板厚板厚h 以以10 mm为模数,可按下式选取:为模数,可按下式选取:简支单向板简支单向板两端连续单向板两端连续单向板v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且满足最小厚度要求,eg工业建筑楼盖工业建筑楼盖70mm。35/1/lh40/1/lhB4

    7、板,四周与梁整接,跨中弯距支座板,四周与梁整接,跨中弯距支座负弯距均折减负弯距均折减20B1B1B2B1B3B2B1B3B4单向板的计算简图单向板的计算简图v将板看成是以墙体或次梁为不动铰支承的多跨连将板看成是以墙体或次梁为不动铰支承的多跨连续梁,多于续梁,多于5跨的,按跨的,按5跨计算,少于跨计算,少于5跨的,按跨的,按实际跨数计算。实际跨数计算。v荷载:均布荷载恒载楼面活载(荷载:均布荷载恒载楼面活载(1m)v跨度:边跨:跨度:边跨:中间跨:中间跨:blln0/2/2nnlalh01l弯矩计算弯矩计算v塑性理论计算公式塑性理论计算公式:考虑拱的有利作用,对于四周与梁整体浇筑的板考虑拱的有利

    8、作用,对于四周与梁整体浇筑的板,中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弯矩折减系数为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弯矩折减系数为0.8。20)(lqgM配筋要求受力钢筋配筋要求受力钢筋 v连续板的钢筋布置一般采用分离式。跨中承受正弯连续板的钢筋布置一般采用分离式。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矩的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v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常用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常用HPB235、HRB335和和HRB400钢筋,直径通常采用钢筋,直径通常采用614;间距一般为;间距一般

    9、为70200,规范规范规定: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规定: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时,不宜大于当板厚时,不宜大于200 mm;当板厚时,不宜大;当板厚时,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于,且不宜大于250 mm。v支座顶部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不小于支座顶部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不小于a的距离处切断,的距离处切断,a的取值如下:当的取值如下:当q/g3时,时,a=l0/4;当当q/g3时,时,a=l0/3。配筋要求构造钢筋配筋要求构造钢筋 配筋要求构造钢筋配筋要求构造钢筋v在长跨方向支座附近,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负弯矩在长跨方向支座附近,需配置一定数量的负弯矩钢筋,钢筋,规范规范要求其数量不得

    10、少于短跨正弯矩要求其数量不得少于短跨正弯矩钢筋的钢筋的1/3,至少,至少8200的分布筋。的分布筋。v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因沿支承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因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v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构造钢筋,v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

    11、减少。据经验适当减少。v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列表计算求板内力列表计算求板内力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1/11-1/141/16-1/16M=(g+q)l23.31-2.602.23-2.23截面配筋计算截面配筋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12251225M3.312.62.230.82.232.230.82.23As选配钢筋81506/815081506/815081506/8150配筋面积选钢筋注意事项选钢筋注意事项v满足构造要求满足构造要求v如果采用弯起钢筋,钢筋连续,要能排得下如果采用弯起钢筋,钢筋连续,要能排得下v注意受力

    12、钢筋、构造钢筋的方向及位置注意受力钢筋、构造钢筋的方向及位置板配筋构造板配筋构造v简支板,悬臂板:简支板,悬臂板:直径一般在直径一般在612mm之间,间距不大于之间,间距不大于200mm(板厚不大于板厚不大于150mm时时)至少有至少有1/3As,间距不大于,间距不大于400的钢筋伸入支座,的钢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不小于锚固长度不小于5d。分布筋的面积不小于分布筋的面积不小于15As,且不宜小于该方,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向板截面面积的0.15,也不得小于,也不得小于6250(与受力筋垂直,在板的下部)(与受力筋垂直,在板的下部)连续板的配筋构造连续板的配筋构造v受力筋形式:分离式和弯起

    13、式受力筋形式:分离式和弯起式v分离式:施工简单,费钢筋分离式:施工简单,费钢筋v弯起式:施工复杂弯起式:施工复杂,节约钢筋,节约钢筋v可以采用典型钢筋布置(否则需按内力包络可以采用典型钢筋布置(否则需按内力包络图来布置钢筋)图来布置钢筋)v板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板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小于0.1配筋构造要求配筋构造要求1v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钢筋时,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钢筋时,跨中正弯距钢筋跨中正弯距钢筋 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距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距图并距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距图并且满足钢

    14、筋锚固的要求且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v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当板厚150mm时,时,不宜大于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250mm配筋构造要求配筋构造要求2v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v板板上部的构造钢筋上部的构造钢筋连续板上部的构造筋连续板上部的构造筋1、考虑长跨受力,存在支座负弯距,需配置至少、考虑长跨受力,存在支座负弯距,需配置至少1/3的受力钢筋,至少的受力钢筋,至少8200的分布筋的分布筋

    15、位置:位置:单向板的长向,单向板的长向,主梁上方主梁上方2、嵌固在墙内的单向板,存在负弯距,至少、嵌固在墙内的单向板,存在负弯距,至少8200的分布筋,伸入板内的长度至少的分布筋,伸入板内的长度至少l0/73、墙角处,配置、墙角处,配置双向分布筋双向分布筋,同,同2,l0/4沿板受力方向配置的构造筋,沿板受力方向配置的构造筋,As1/3 As,沿非,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筋,可适当减少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筋,可适当减少单向板下部分布钢筋单向板下部分布钢筋4v单向板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单向板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

    16、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v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直径不宜小于小于6mmv对集中荷载大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适当对集中荷载大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适当增加,间距部大于增加,间距部大于200mm12342受力筋受力筋次梁的计算和配筋次梁的计算和配筋v次梁截面尺寸估算:次梁截面尺寸估算:h=(1/121/18)L h/b=1.53.0主梁的截面尺寸估算:主梁的截面尺寸估算:h=(1/141/8)L h/b=1.53.0v次梁的计算简图次梁的计

    17、算简图v次梁的荷载:板传来的荷载、次梁自重等,次梁的荷载:板传来的荷载、次梁自重等,可不考虑板的连续性,取板的荷载乘以次梁可不考虑板的连续性,取板的荷载乘以次梁间距间距次梁截面次梁截面v 次梁与板整体浇注,板可以看成是次梁的翼次梁与板整体浇注,板可以看成是次梁的翼缘缘v翼缘宽度选取翼缘宽度选取bf=minl/3,b+snv正弯距作用下,正弯距作用下,T形截面形截面v负弯距作用下,矩形截面负弯距作用下,矩形截面次梁内力计算次梁内力计算v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等跨连续梁的内力计算:等跨连续梁的内力计算:M=(g+p)l2 V=(g+p)l0v计算宽度相差不超过计算宽度相差不超过10

    18、,可按等跨计算,支,可按等跨计算,支座截面负弯距和剪力计算时取相邻俩跨的较大座截面负弯距和剪力计算时取相邻俩跨的较大值计算值计算vl、l0计算跨度和净跨计算跨度和净跨次梁要求次梁要求v次梁的配筋率一般取次梁的配筋率一般取0.61.5v塑性内力重分布时,次梁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塑性内力重分布时,次梁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得大于不得大于0.35(0.35)v跨中,跨中,M+作用,作用,T形截面形截面 支座处,支座处,M作用,矩形截面作用,矩形截面次梁钢筋布置和构造要求次梁钢筋布置和构造要求v架立筋架立筋1/4As,且不少于且不少于2根根v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下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v上部钢筋截断位置:上

    19、部钢筋截断位置:v支座上部钢筋锚固长度支座上部钢筋锚固长度v弯起钢筋要求弯起钢筋要求v否则需按照内力包络图来布置钢筋否则需按照内力包络图来布置钢筋次梁计算举例次梁计算举例1、计算简图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计算跨度:计算跨度:边跨:边跨:l1=中间跨:中间跨:l2=次梁举例计算次梁举例计算2、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恒载恒载 由板传来:由板传来:次梁自重次梁自重 梁侧抹灰梁侧抹灰活载:活载:g+p=次梁计算次梁计算3、内力和配筋计算、内力和配筋计算,通常列表计算通常列表计算截面边跨跨中 边支座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1/11-1/111/16-1/16Mb(bf)As(As)4、剪力计算和箍筋计算类似与弯距作用

    20、下计算、剪力计算和箍筋计算类似与弯距作用下计算截面A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1/11-1/111/16-1/16V箍筋5、绘制次梁配筋图、绘制次梁配筋图v检查是否满足构造要求检查是否满足构造要求v钢筋布置可采用典型钢筋布置,一般不采用钢筋布置可采用典型钢筋布置,一般不采用弯起钢筋弯起钢筋v绘制次梁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钢筋详图绘制次梁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钢筋详图主梁的设计主梁的设计v1、主梁的计算简图和计算跨度等的确定、主梁的计算简图和计算跨度等的确定 主梁的计算跨中取中到中的距离主梁的计算跨中取中到中的距离v2、主梁的荷载计算:、主梁的荷载计算:次梁传来的集中恒载次梁传来的集中恒载G1:主梁

    21、的自重转化为集中恒载主梁的自重转化为集中恒载G2次梁传来的楼面活荷载次梁传来的楼面活荷载P 主梁设计主梁设计3、主梁的内力计算,弯距和剪力(弹性理论、主梁的内力计算,弯距和剪力(弹性理论计算,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计算,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4、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支座边缘处的支座边缘处的M=M-Vb/2主梁的有效高度:主梁的有效高度:h0=h-(5560)单排钢筋单排钢筋 h0=h-(8090)双排钢筋双排钢筋主梁设计主梁设计5、主梁的吊筋计算、主梁的吊筋计算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是间接荷载,需考虑设置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是间接荷载,需考虑设置单独的吊筋,以避免主梁梁腹出现水平拉裂单独的吊筋,

    22、以避免主梁梁腹出现水平拉裂缝缝 P229,公式,公式976、主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主梁的钢筋布置,按照内力包络图来确定、主梁的钢筋布置,按照内力包络图来确定双向板的设计双向板的设计v双向板的概念四边支撑的板,长短边之比双向板的概念四边支撑的板,长短边之比小于小于3,双向传力双向传力v弹性理论按照力学方法计算,考虑变形和弹性理论按照力学方法计算,考虑变形和受力协调受力协调v塑性理论塑性铰的形成,内力重分布塑性理论塑性铰的形成,内力重分布单跨双向板单跨双向板的弹性理论计算的弹性理论计算v单跨板荷载双向传递,双向承受弯距单跨板荷载双向传递,双向承受弯距Mx=(g+q)ly

    23、2My=(g+q)lx2v弯距系数与四边支撑情况有关弯距系数与四边支撑情况有关yxMxlx多跨双向板多跨双向板弹性弹性理论计算理论计算v荷载布置活荷载最不利位置荷载布置活荷载最不利位置求最大跨中正弯距,棋盘式布置求最大跨中正弯距,棋盘式布置求支座处最大负弯距,简化为满布求支座处最大负弯距,简化为满布求跨中最大正弯距(弹性理论)求跨中最大正弯距(弹性理论)vg+p/2作用:没有转角作用:没有转角 中间区格,简化为四边固定端单跨双向板,中间区格,简化为四边固定端单跨双向板,边区格:按实际情况考虑支承情况边区格:按实际情况考虑支承情况v+p/2作用:转角很大,简化为铰支座作用:转角很大,简化为铰支座

    24、 中间区格:四边简支单跨双向板中间区格:四边简支单跨双向板 边区格:按实际支承情况考虑边区格:按实际支承情况考虑egB3B1B2B1B4B3B4:g+p/2:四边固定端四边固定端 p/2:四边简支四边简支B3 g+p/2:一长边简支,其他边固定端一长边简支,其他边固定端 p/2:四边简支四边简支求支座处最大负弯距求支座处最大负弯距v活载满跨布置活载满跨布置v中间支座均视为固定端中间支座均视为固定端v边支座按实际情况考虑边支座按实际情况考虑例题: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例题: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vB4:跨中最大正弯距:跨中最大正弯距Mx:g+p/2 四边固定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弯距四边固定端的单跨双向板计

    25、算弯距 p/2 四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弯距四边简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弯距相加得:相加得:同理得同理得My=支座处最大负弯距支座处最大负弯距Mx=(四边固定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负弯距四边固定端的单跨双向板计算负弯距)同理得同理得My2.双向板的试验研究双向板的试验研究四边搁置无约束四边搁置无约束肋形楼盖肋形楼盖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方法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方法v四边简支双向板四边简支双向板v受到均布荷载作用时,短跨跨中出现受到均布荷载作用时,短跨跨中出现第一批裂缝(板底),继续加大荷载,第一批裂缝(板底),继续加大荷载,短跨跨中截面处钢筋应力首先达到屈短跨跨中截面处钢筋应力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变形继续增加

    26、,形成塑性铰服强度,变形继续增加,形成塑性铰线线四边连续板四边连续板的塑性铰线位置的塑性铰线位置v随着荷载增加,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顶面沿随着荷载增加,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顶面沿长边支座,第二批裂缝出现在板顶面沿短边长边支座,第二批裂缝出现在板顶面沿短边支座或短跨跨中。支座或短跨跨中。v塑性铰线出现的顺序是:短跨支座截面线屈塑性铰线出现的顺序是:短跨支座截面线屈服,然后短跨跨中截面屈服,长跨支座和长服,然后短跨跨中截面屈服,长跨支座和长跨跨中。跨跨中。1243 连续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连续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11、选定弯矩间的比例,长跨跨中和短跨、选定弯矩间的比例,长跨跨中和短跨跨中弯矩比值跨中弯矩比

    27、值;短跨支座和跨中弯矩;短跨支座和跨中弯矩比值,长跨跨中和长跨弯矩比值比值,长跨跨中和长跨弯矩比值。1/n2过低,支座截面弯矩调幅过大,裂缝过过低,支座截面弯矩调幅过大,裂缝过早开展设计时可取早开展设计时可取1.52.5连续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连续双向板塑性理论设计2如跨中钢筋全部伸入支座:如跨中钢筋全部伸入支座:P248公式公式917计算计算mx如跨中正弯矩钢筋在一定距离(距支座如跨中正弯矩钢筋在一定距离(距支座l/4处)截断或弯起一半,则处)截断或弯起一半,则P248公式公式918b四边简支板塑性理论设计四边简支板塑性理论设计v 0 0v简支板中正弯矩钢筋不能在距离支座边简支板中正弯矩钢筋不

    28、能在距离支座边缘缘l/4Ll/4L处弯起或截断。处弯起或截断。v其他同连续板其他同连续板连续双向板设计步骤连续双向板设计步骤v一般先从中间一般先从中间区格开始,然区格开始,然后计算边区格后计算边区格板,最后计算板,最后计算角区格板角区格板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双向板支承梁的计算v按下列方法近似计算,从板的四周做按下列方法近似计算,从板的四周做45度线,度线,将每一区格的板分为四块,每块面积内的荷载将每一区格的板分为四块,每块面积内的荷载传给与其相邻的支撑梁上。传给与其相邻的支撑梁上。v长边梁:梯形荷载长边梁:梯形荷载v短边梁:三角形荷载短边梁:三角形荷载v承受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的连续梁,可将实际荷承

    29、受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的连续梁,可将实际荷载折算等效的均布荷载,求得支座弯矩,后按载折算等效的均布荷载,求得支座弯矩,后按实际荷载分布按平衡关系求跨中弯矩实际荷载分布按平衡关系求跨中弯矩装配式楼盖装配式楼盖v圆孔空心板的厚度:按板的承载力和刚度要圆孔空心板的厚度:按板的承载力和刚度要求确定,并和砖的度数对于。轴跨求确定,并和砖的度数对于。轴跨2.13.9m的短向圆孔板的短向圆孔板h=180,预应力混凝土短向预应力混凝土短向圆孔板圆孔板h=130mm,轴跨在,轴跨在4.56m的预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长向圆孔板混凝土长向圆孔板h=180mm。v横墙承重体系:一般采用短向板方案横墙承重体系:一般采用短向板

    30、方案楼楼 梯梯v现浇楼梯: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现浇楼梯: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v板式楼梯:由踏步板、休息板和平台梁组成,板式楼梯:由踏步板、休息板和平台梁组成,适用于踏步板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适用于踏步板的水平投影长度小于3mv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休息板和平台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休息板和平台梁组成,适用于踏步段水平投影长度较大的梁组成,适用于踏步段水平投影长度较大的情况情况板式楼梯设计板式楼梯设计v踏步板:取踏步板: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简支板宽作为计算单元,简支与平台梁和楼层梁。与平台梁和楼层梁。Mql2/8v休息板:取休息板: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因为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因为休息板与踏步板和平台梁整体连接。休息板与踏步板和平台梁整体连接。Mql2/10 梁式楼梯梁式楼梯v踏步板:两端简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计踏步板:两端简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计算,可取一个踏步为一个单元,在配筋算,可取一个踏步为一个单元,在配筋计算式,近似取平均高度为计算高度计算式,近似取平均高度为计算高度v斜梁:简支与平台梁和楼层梁。斜梁:简支与平台梁和楼层梁。v平台梁:承受休息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承受休息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以及梁自重,按简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以及梁自重,按简支梁计算支梁计算 (a)踏步板截面计算高度图(b)平台梁计算简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任务一单向板肋形楼盖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360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