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环境社会学第七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27746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1.4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社会学第七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环境 社会学 第七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第七章 环境行为环境行为l 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的、有助于环境状况改善与环境质量提升的行为。环境行为具有个体性、惯常性、模糊性、正向性等特征,可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类型区分。l 侧重心理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着重探讨环境认知、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关心、信念、规范、责任归属、个性等因素对环境行为意向与环境行为的影响,旨在揭示实施环境行为的复杂的内在过程与心理机制。其具体研究模式包括计划行为理论、环境素养模式、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多因素整合模式等。本章要点本章要点l 内外因素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模式着重关注社会人口特征、情境等外在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

    2、作用以及对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其具体研究模式包括ABC模型、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情境分析模型等。l 借鉴生活环境主义,基于我国社会实际,结合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从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构筑合理的阶层结构、塑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等方面积极培育环境行为。本章要点本章要点u环境行为u计划行为理论u环境素养模式u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关键概念关键概念u 价值-信念-规范理论u 生活者的致害者化u 生活环境主义目录第一节 环境行为概述第二节 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第三节 环境行为的培育第一节环境行为概述环境行为概述 环境行为到目前为止尚无

    3、明确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学者对其有着不同的称呼。如负责任的环境行为、具有意义的环境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生态行为等。较具代表性的理解与界定有以下几种。海因斯等将负责任的环境行为界定为:基于个体责任感和价值观而有意识实施的行为,从而避免或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一)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的理解与界定一、环境行为的概念一、环境行为的概念 斯特恩则从影响和意向两个取向来界定具有意义的环境行为:影响取向强调人的行为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改变环境物质或能源有效性的程度,或者改变生态系统或生物圈结构与动力机制的程度;意向取向强调行为者是否具有改善环境的主观意图。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指

    4、出,若要更好地辨认目标行为及其不同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影响取向的界定;若要更好地理解和改变目标行为,则应采取意向取向的界定,以聚焦于信念、动机等心理性因素。亲环境行为是指有意识地减少自身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费、使用无毒产品以及垃圾减量等。环境友好行为、环境保护行为、生态行为则侧重强调有利于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的个体行为结果。(二)国内学者对环境行为的理解与界定(二)国内学者对环境行为的理解与界定(1)从宏观层面和社会管理视角对环境保护行为加以界定: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

    5、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2)从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以及政府管制、法律惩处、经济制裁、技术创新与应用、公众参与等多种手段来理解和界定环境保护行为或环境行为:环境行为是国际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对环境直接和间接施加影响的活动之总称,而依活动影响性质与作用其又可分为积极环境行为与消极环境行为,依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又可分为直接环境行为和间接环境行为。(3)从生活实践以及行为的积极影响来理解环境行为:环境行为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产生积极作用并与环境直接相关的行为。环境友好行为就是指人们试图通过各种途径保护环境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4)从环境行为的

    6、研究内容加以理解:广义的环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而狭义的环境行为则仅为个体层面的行为或环境保护行为。二者皆具片面性,且难以给出明确定义。环境行为实则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相关,且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三)环境行为的主要特征(三)环境行为的主要特征1.个体性2.惯常性3.模糊性4.正向性 1.1.五分法或六分法五分法或六分法 亨格福德等较早将环境行为区分为五类:(1)说服行动;(2);(3)生态管理;(4)法律行动;(5)政治行动。史密斯塞巴斯托对环境行为做了与之类似的六类划分:说服行动、经济行动、日常身体力行行

    7、动、法律行动、公民行动、教育行动。(一)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基本类型的划分二、环境行为的基本类型二、环境行为的基本类型2.四分法四分法 斯特恩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区分的基础上,结合激进与否的考虑,将环境行为分为以下四类:(1)激进的环境行为;(2)公共领域的非激进环境行为,;(3)私人领域环境行为;(4)其他环境行为。3.两分法两分法 亨特等将环境行为区分为私人领域环境行为与公共领域环境行为两种类型。廷德尔等则将环境行为区分为环境行动主义与环境友好行为,前者是指“由环境组织发起与推动的具体的运动支持活动”,后者指的是“以不同方式旨在保护环境的日常行为”。另有研究者从理性衡量角度出发,依据实施成本

    8、将环境行为区分为低成本环境行为与高成本环境行为。(二)我国学者对环境行为基本类型的划分(二)我国学者对环境行为基本类型的划分 我国学者多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对环境行为类型进行划分。如有学者将公众环保参与行为由易到难划分为三个层面: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的参与、公众自身的环境友善行为、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执法的监督。2006年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则从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参与方式两个方面对公众环保行为进行考察。2007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调查则将环保行为分解为环保宣传行为和环保参与行为两种类型。2018年,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

    9、试行),则将生态环境行为区分为10类: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我们曾基于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环境行为可区分为私人领域环境行为与公共领域环境行为两类。第二节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 计划行为理论是对理性行为理论的继承与拓展。阿杰恩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完全自主的,而往往处在资源、机会或特殊技能等的控制之下,进而在理性行为理论架构之上增加了“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变量,包括个体对自身完成预期行为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个体对行为实施与否的控

    10、制能力两部分,从而发展出新的理论模式计划行为理论。(一)计划行为理论一、侧重心理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一、侧重心理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 计划行为理论在环境行为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不过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其预设个体是理性的、自主的,其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实际上个体并非完全自主、理性的个体,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对日常生活中大量习惯性行为与模糊性实践关注不足。二是遵循态度与行为的经典路径,侧重关注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信念等对行为意向以及行为的相应影响,相对忽视知识、行为策略等认知类因素对其的调节作用。三是预设行为的实施依赖于行为意向的激活,忽视行为态度、

    11、主观规范等因素对行为的直接影响。(二)环境素养模式(二)环境素养模式“环境素养”一词最先由美国学者罗斯提出,用以辨认有环境素养的公民,以奠定解决环境问题与破除生态困境的基础。具有环境素养的人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了解自然系统如何运行的知识以及关心社会系统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与影响;了解各种地方、地区、国家、全球等层面的环境问题;具有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具有辨认、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积极主动地实施环保行为。亨格福德等为预测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提出了环境素养模式。此模式包含八个变量,这八个变量之间相互作用,且各自对环境行为产生影响。马西尼科斯基在梳理其他学者对环境素养

    12、模式中各因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模式做了修订。最大的变动,首先是将原有的“环境行为策略”更改为“公民行动”;其次是拓宽了对“态度”与“控制观”的理解;此外还提出与自然环境接触的直接经验能激发环境敏感性,替代的与间接的经验以及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等人的行为示范与影响亦对环境敏感性有着增强作用。(三)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三)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 海因斯等在借鉴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参照环境素养模式的基础上,对128篇环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元分析,并提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研究发现,环境议题知识、行为策略知识、行为技能、态度、控制观、个人责任感以及行为意向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有关,即环境议题知识

    13、丰富、对环境问题了解得多以及知道如何处理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内控观较强、富有责任感的个人较多地从事负责任的环境行为。(四)价值(四)价值-信念信念-规范理论规范理论 规范激活理论认为社会规范只有具体化为个人规范,方能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即个人规范激活是亲社会行为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个人规范能否激活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个体对行动结果的意识(AC)以及对这些行动结果的自身责任认定(AR)。由此,斯特恩在规范激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价值理论和新环境范式,以环境行为为例提出了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理论)。VBN理论从相对稳定的一般价值观发端,经过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信念(NEP),再到个体对行为

    14、负面结果以及有关降低行为结果威胁的能力之信念,最后激活个人规范,产生采取环境行为的责任感。(五)多因素整合模式(五)多因素整合模式 除将计划行为理论、环境素养模式、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以及VBN理论单独用于环境行为研究之外,有学者还尝试在同一研究中将其加以比较或结合使用。班贝克和莫泽在复制海因斯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对1987年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元分析,然后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提炼出包括问题意识、社会规范、内在归因、内疚感、感知到的行为控制、态度、道德规范、行为意向等八个因素在内的整合模式。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整个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行为意向在其他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中

    15、起着中介作用;态度、感知到的行为控制、道德规范是影响行为意向的三大因素;问题意识是行为意向重要但间接的影响因素。瓜纳诺德等在研究废品回收行为时提出预测环境行为的ABC模型。该模型将内在心理过程与外在条件加以整合,认为环境行为是个体一般与具体的环境态度和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经济动力等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外在因素的初步纳入二、内外因素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模式二、内外因素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模式 迪茨等认为,对环境主义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侧重探讨社会人口特征与环境主义的关系;二是着重探讨价值观、信念、世界观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变量与环境主义的关系。布莱克认为,绝大多数环境行为模式具有局限的原

    16、因在于其对个体、社会以及制度约束缺乏考虑,且往往假定人是理性的,能系统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其认为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个性、责任与可行性三个方面的阻碍。(二)更为综合的尝试(二)更为综合的尝试 布兰德认为,日常生活领域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的情境有关,首先最为一般的是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其次,环境问题有着建构的一面,大众传媒在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公共环境话语塑造着与环境问题认知以及环境行为有关的规范性标准。再次,日常生活世界的特殊情境对重现公共环境讨论与环境行为规范有着选择性作用。此外,环境心态的具体形态对日常生活的环境友好行为有着约束或者促进作用。在此基础

    17、上,作者提出一个旨在理解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多元、选择性情境化模型。克鲁摩斯与安格伊曼则对已有环境行为研究进行梳理,认为对亲环境行为产生积极或负面影响的因素有三类:一是包括性别和教育年限在内的人口学特征;二是外在因素;三是内在因素。他们提出一个较为复杂的分析框架图,重在探讨以下问题: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分别对环境行为的直接作用;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以及二者对环境行为的共同作用;内在动机缺乏、可行性不足以及之前的行为类型等阻碍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对环境行为产生单独或共同的影响;环境行为的实施对内在因素的反作用;等等。综上所述,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与探究环境行为。

    18、(1)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学对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其预设个体是理性的、自主的,其行为是在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下做出的契合自身实际的选择,着重探讨环境知识、环境问题意识、环境行为策略与技能等认知类因素以及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关心、信念、敏感度、规范、责任归属、个性等心理性因素对环境行为意向与环境行为的影响。(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个体在诸多情形下并非完全自主的,进而关注外在因素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以及对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但对外在因素的探讨更多的还是基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种族、收入等社会人口特征以及时间、金钱、资源获取、实施机会等外在激励与

    19、刺激。(3)由于实际的环境行为需要借助观察法、实验法等方式进行测量,难以实施,故现有研究大都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着重探讨自我报告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4)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探讨一般意义层面的环境行为或废品回收、垃圾分类、节约能源、消费环境行为、减少使用汽车等日常生活具体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而一般意义层面的环境行为的复杂性与较难测量以及具体行为的特殊性,使得现有研究难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与解释。由于环境行为成因异常复杂,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因素在内的模式既不可行也无助益。第三节环境行为的培育环境行为的培育 在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旧严重的同时,伴随着消费主义、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展,生活污染已成为环

    20、境问题的重要方面,“生活者的致害化”愈发凸显,即“以前作为受害者和牺牲品的社区居民或劳动者、消费者,则变成了环境问题的发生源,在日常生活的各个侧面,有时是直接地、有时是间接地引起了环境的污染或环境的破坏。实际上,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需要公众广泛参与,调适与改变个体的日常行为有助于防范环境问题的发生以及促进环境状况的改善。一、生活者致害化与环境行为培育一、生活者致害化与环境行为培育 生活环境主义是由鸟越皓之、嘉田由纪子等日本社会学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总结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活环境主义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主体层面,强调生活者生活本身的重要性;

    21、二是环境现状与问题层面,即承认环境问题是现代化过程和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三是实践层面,即重视生活者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二、生活环境主义与环境行为培育二、生活环境主义与环境行为培育 生活环境主义模式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是所有论,它与环境权这一观点密切相联,基于日本社区内存在的对所有权和利用权的理解,并从中提炼出“共同占有权”这一概念,将“共同占有权”存在于各个社区里这一现实传授给执政机构,并告诉政府的执政人员,尊重这一权利,就能帮助当地居民过上好日子。第二是组织论,它主要关注的是居民意见中存在的分歧,即面对某一具体的环境问题,居民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这就是“说法

    22、”成立的前提,故需要通过考察各派别的理论和各派别构成人员的社会属性,并弄清居民的意见和组织的特性。第三是意识论,它主要是对生活意识的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模式,不可否认的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与社会转型的深化,其局限性日益明显。只有摒弃单一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模式,倡导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才能为公众环境行为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一)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三、环境行为培育的主要途径三、环境行为培育的主要途径 首先,继续改进并有效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这主要体现为:一是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23、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侧重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或牺牲环境保护”的情形;二是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积极维护公民的环境权对环境享有不受一定程度污染或破坏的权利,并充分发动公众参与环保执法,以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是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积极进行组织创新,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以及有效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等,最终实现公众环境保护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其次,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一是发动与依托公众,对环境保护立法、政府环境保护活动、企业生产活动等进行监督,促使政府与企业积极开展有利于环境状况改善

    24、与环境质量提升的活动;二是通过在单位内、社区内以及公共场所围绕环境主题开展教育、宣传以及互助等活动,增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凝聚力;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增强社会成员实施环境行为的自觉意识,并促使其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此外,公众在争取与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同时,应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一方面积极参与政府或民间组织发起的社会活动,以推动市民社会的培育与拓展,进而为环境保护的深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有意识的节约水电、回收利用废品、进行垃圾分类、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杜绝铺张浪费等将环境保护事业与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二)构筑合理的阶层结构与塑造可持续的生活

    25、方式(二)构筑合理的阶层结构与塑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首先,完善阶层地位获得机制,不断削弱家庭背景、户籍制度、性别等先赋性因素在地位获致中的作用,凸显教育水平、技能水平、个人能力、自身努力等自致性因素在地位获致中的作用。其次,政府应在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过程中,着重理顺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鼓励日益壮大的中间阶层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社会活动。此外,促使社会成员明确意识到物质主义的追求与消费主义的行为模式所带来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损害的客观后果,引导各阶层塑造适宜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首先,大众传媒应加强对环境信息的

    26、及时发布与披露。其次,鉴于环境问题具有建构性,客观的环境状况需经过较为复杂的建构过程才能为政府与社会所关注与认定,而媒体的曝光度,对于环境问题从某种状况转化为议题,进而成为政策关注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应注意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在受众方面的差异,将信息传达特质与环境教育、环境宣传、环境行为等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促使受众在信息获取与接收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环境素养。(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首先,从总体而言,我国大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尚比较低,而文化教育作为理解和接受环境知识与生态价值观、关注与探讨环境议题的基础,仍需加强。其次,国外的环境保护经验表明,民间组织依托专业素养与社会资源在环境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作为工作场所的单位以及作为生活场所的社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环境知识竞赛、生态旅游、环境设施参观、绿色社区建构等活动,通过环境体验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思考题思考题 1谈谈你对环境行为的理解与认识。2环境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试述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式。4试析生活环境主义的基本观点。5联系实际,试述如何培育环境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境社会学第七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277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