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临床药理学课件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25050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PPT
  • 页数:69
  • 大小:755.0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临床药理学课件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临床 药理学 课件 培训
    资源描述:

    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临床药理学的定义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借助于药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作用规律,阐明药物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不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推动新药与上市药的临床评价,促进合理用药。这是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药理学研究的最后综合阶段。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临床药理学研究范围 1药效学研究 旨在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健康者、患者和特殊人群)的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与临床疗效,阐明药物作用原理

    2、。我们将从分子水平阐明病因,并从受体水平分析疗效。2药动学研究 即研究药物在正常人和患者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亦即人体对药物的处置。常用房室模型进行模拟。应用药动学原理来研究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速度和程度,以评价药物制剂的有效性即为生物利用度研究。3毒理学研究 即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4临床试验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等,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5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引起的药物效应强度和性质的变化。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是药效的增强或减

    3、弱,作用时间的延长或缩短,从而或产生有益的治疗效果,或引起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我们通常所讲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后者。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临床药理学的任务 临床药理学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其中主要是药物的临床评价和改善医疗效果。1药物的临床评价从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两个方面对药物(包括新药和老药)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确定:新药能否成为一个用于治疗某种病症的药物以解决某一治疗难题。提供新药的合理使用方案;评价老药是否疗效肯定或因疗效不明确、不良反应严重而需淘汰或开发新的应用途径及范围。2改善医疗效果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最大程度

    4、改善患者的病理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少诸如副作用、过敏反应、依赖性等带来的危害。还要进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进行评价的日标是有效、安全、合理、经济。3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4开展临床药理服务。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尽管药物的种类繁多,作用各异,但其作用多是在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基础上产生的。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如肌肉收缩、酶活性增强等。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如肌肉松弛、心率减慢等。药物的基本作用就是指药物这种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即

    5、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1药物的选择性作用 药物进入机体后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但并不是对各组织器官都产生同样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显作用,此被称为药物的选择性作用或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例如,地高辛,对心肌有很强的选择性,很小剂量就有正性肌力作用,而对骨骼肌和平滑肌,即使应用很大剂量也无作用。产生药物作用选择性的基础是:药物分布不均匀、药物与组织亲和力不同、组织结构有差异、细胞代谢有差异。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在理论上可作为药物分类的

    6、基础,在应用上是临床选药治疗疾病的依据。一般的说,选择性高的药物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但应用范围窄;而选择性低的药物针对性差,不良反应多,但应用范围广。同时应注意,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目前还没有只有一种作用的药物。用药剂量也会影响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会降低,不良反应增多。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是指药物吸收入血以前,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如:碘酊用于皮肤的消毒作用、口服氢氧化铝中和胃酸作用等。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7、如:口服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肌注青霉素的抗感染作用等。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称为直接作用;而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称为间接作用。例如酚妥拉明有降低血压和加快心率两种效应,前者是酚妥拉明阻断血管平滑肌上的a受体引起血管扩张的结果,属于直接作用,而后者是血压降低引发升压反射的结果,属于间接作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具有两重性,既可呈现对机体有利的治疗作用,又町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

    8、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病原微生物。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或称治标。如高热时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来退热。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通常,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对症治疗却是必不可少的。对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哮喘及心功能不全、心跳暂停等,对症治疗比对因治疗可能更为迫切和重要。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这是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9、,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药物反应称为不良反应。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副作用一般都较轻微,是可逆性的功能变化。其产生原因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作用广泛,当其中一种作用作为治疗作用时,其他的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可随着用药目的不同而互相转化。如阿托品具有抑制腺体分泌、松弛平滑肌、加快心率等作用,当其用于麻醉前给药时,其抑制腺体分泌作用为治疗作用,而松弛平滑肌、加快心率等作用是副作用;当用于治疗胃肠绞痛时,其松弛平滑肌作用为治疗作用,而抑制腺

    10、体分泌、加快心率等作用就成为副作用。副作用是药物的固有作用,通常是可预知和难以避免的,但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设法纠正,如用麻黄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时有中枢兴奋作用,可引起患者失眠,若同时服用催眠药可纠正。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用药后立即发生者称为急性毒性:长期反复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而缓慢发生者称为慢性毒性。毒性反应对病人的危害性较大,在性质和程度上也与副作用不同。毒性反应的表现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及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

    11、等方面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为药物毒性反应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且一般是可预知的,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并针对所用药物的特定毒性反应症状密切观察,尽量避免毒性反应的发生或及早发现以便采取补救措施。致突变、致畸及致癌作用是药物损伤细胞遗传物质所致慢性毒性中的特殊毒性反应,常用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指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致敏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也可以是药物的代谢产物或药物制剂中的其他物质。变态反应的常见表现有皮疹、发热、血管

    12、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样反应等,严重时可有哮喘、肝肾功能损害、过敏性休克等,发生时,可只有一种症状,也可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变态反应与用药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药理效应无关,一般是不可预知的。对于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无用药过敏史,并按有关规定确定是否需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有关药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如服用长效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现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停药后出现持久的肾上腺

    13、皮质功能低下。5)停药反应:是指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又称反跳现象。例如长期应用可乐定降血压,突然停药可出现血压骤升。6)继发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称继发反应,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服用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7)药物依赖性:是指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后病人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连续用药的现象。若停药后仅表现为主观上的不适,没有客观上的体征表现,称为习惯性或精神依赖性;若用药时产生欣快感,而停药后不仅会出现主观上的不适,还会发生严重生理功能紊乱的戒断症状,称为成瘾

    14、性或生理依赖性。8)特异质反应:是指少数患者因遗传异常而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异常反应。例如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患者,应用伯氨喹、阿霉素和一些磺胺类药物以及新鲜的蚕豆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特异质反应的性质与常人不同,只在极少数人中发生,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特异质反应有时很小剂量即可发生,但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两重性作用,临床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治疗需要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产生作用的原理,研究

    15、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结合而发挥作用。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明确药物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药物产生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本质,从而为提高药物疗效和防止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解离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有关,通过酸碱反应、渗透压改变、络合作用等发挥疗效。例如,静注20甘露醇溶液,利用其高渗透压对周围组织产生的脱水作用,可消除脑水肿;口服硫酸镁后,由于Mgso4。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盐溶液,可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而导泻;口服氢氧化铝等抗酸药可中和胃酸,治疗消化性溃

    16、疡;口服碳酸氢钠可使尿液碱化,促进巴比妥类等酸性药物的排泄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它们通过改变酶、离子通道、受体等的功能,从而诱发一系列生理、生化效应。大多数药物属于此类药物,为结构特异性药物。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如Fe2+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可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D参与钙磷代谢,可治疗佝偻病。巯嘌呤可干扰嘌呤代谢而呈现抗癌作用。2影响酶的活性 如依那普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降低血压;氯解磷定能使因有机磷酸酯类失去活性的胆碱酯酶复活

    17、,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3影响离子通道 如利多卡因作用于心肌,阻滞钠通道,开放钾通道,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局麻药阻滞神经细胞上的钠通道,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硝苯地平阻滞血管平滑肌的钙通道,从而舒张小动脉,降低血压。4影响物质转运 如麻黄碱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大剂量碘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起抗甲状腺作用;丙磺舒竞争性抑制尿酸从肾小管重吸收,增加排泄,可治疗痛风。5影响免疫功能 如环孢素能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抗排异作用。6影晌核酸代谢 如利福平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是强效的抗结核病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抑制DNA回旋酶,使DNA复

    18、制受阻,产生杀菌作用;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通过阻碍DNA、RNA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受体理论 1受体和配体的概念 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识别、结合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生物大分子。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配体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配体包括神经递质、激素、活性肽、抗原、抗体、代谢物等:外源性配体有药物和毒物。与配体结合的仅是受体大分子中的一小部分,这个部位称为结合点或受点。2受体的特性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必须具有下列特性。1)灵敏性:受体与配体有高亲和力,多

    19、数配体在很低浓度时(1 pmolLl nmolL)就能产生明显的效应。2)特异性:特定的受体只能与它的特定配体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受体只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结合,即具有结构专一性。有些具有光学异构体的配体与受体结合,还具有立体选择性,即不同的光学异构体与受体的亲和力相差很大。3)饱和性:当配体达到某一浓度时,因受体数量有限,其最大结合值不随配体浓度增加而加大。4)可逆性: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从配体受体结合物中解离出的配体仍为原来的形式,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可被其他特异性配体置换。5)区域分布性及多样性: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区域受体的类型及密度不同,产生的效应不同,受体的多样性是受体

    20、亚型分类的基础。6)生物体内存在内源性配体:如内源性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亲和力和内在活性 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时,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受体激动药、部分受体激动药和受体阻断药。(1)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既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受体激动药。(2)受体阻断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称为受体阻断药或受体拮抗药。受体阻断药本身不能引起效应,但其占据受体

    21、后,可阻碍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结合,从而对抗受体激动药的作用。根据它们与受体结合是否可逆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阻断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竞争性阻断药:竞争性阻断药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能通过增加激动药的浓度来与阻断药竞争受体,最终达到激动药原来的最大效应。当存在不同浓度的竞争性阻断药时,激动药的量效曲线逐渐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图12.1)。如酚妥拉明是竞争性一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2)非竞争性阻断药:非竞争性阻断药与受体的结合相对是不可逆的,或它能引起受体构型的改变,从而干扰了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此时增加激动药的浓度也不能达到其

    22、原来的最大效应。存在非竞争性阻断药时,激动药的量一效曲线右移,斜率降低,最大效应降低(图1.21)。如酚苄明是非竞争性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B)图12.1 竞争性受体阻断药(A)和非竞争性受体阻断药(B)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6受体调节 受体的数量、分布、亲和力及效应力在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改变称为受体调节。(1)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若受体的数量增多、亲和力增加或效应力增强称为向上调节,如长期应用受体阻断药,可使相应受体数量增多即为向上调节,成为某些药物长期应用突然停药出现反跳现象的原因之一。例如,长期应用一肾上

    23、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突然停药,会发生血压骤升和诱发心绞痛。若受体的数量减少、亲和力降低或效应力减弱称为向下调节,如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可使相应受体数目减少即为向下调节,此现象使药物作用逐渐减弱,成为某些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2)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使自身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发生变化称为同种调节,如肾上腺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血管紧张素II受体、胰岛素受体都存在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特异性受体,使另一配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发生变化称为异种调节,如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可调节肾上腺素受体;苯二氮革类药物可调节GABA受体。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

    24、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就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并阐述药物机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药物的体内过程与药物在体内血液中浓度的形成和维持关系密切,影响药物作用开始的快慢、作用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进而影响疗效。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直接影响着药物起效的快慢和作用强弱。而药物吸收的多少和快慢又因给药途径不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吸收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共性

    25、因素。扩血管药物吸收快,缩血管药物吸收慢,就是因为他们改变了吸收部位的血液循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口服给药 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大多数药物口服后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被吸收的。小肠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剂型、药物颗粒大小、服药时的饮水量、饭前饭后、胃肠道的pH值、胃肠蠕动、胃肠内容物以及胃肠内正常存在的酶和菌群等都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首关消除是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从胃肠道内进入肠壁细胞和经门静脉系统首次通过肝脏时被部分代谢灭活,使进

    26、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首关代谢或首关效应。首关消除高的药物,机体对其可利用的有效药量少(即生物利用度低),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加大剂量。但加大剂量,代谢产物会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因此,对于首关消除高的药物,当决定通过增大口服剂量来达到治疗浓度时,应先了解其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和消除过程。对于首关消除高的药物,改变给药途径是常用的解决方法。口服给药的优点是:应用方便、经济、较注射给药相对安全、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和药物。其缺点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多,吸收慢而不规则,个体差异大,不适用于急救;不适合用于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如昏迷、呕吐、抽搐及不合作者;不适合易被消化液破坏的

    27、药物;不适合需产生吸收作用而在胃肠道不易吸收的药物。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舌下给药 将药物含于舌下,通过舌下丰富的毛细血管迅速吸收。此法给药起效迅速,应用方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故有些首关消除高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可采用舌下给药。但舌下给药吸收面积小,仅适用于脂溶性高,且用量少、无异味的药物。3直肠给药 药物经肛门灌肠或使用栓剂置入直肠或结肠,经直肠或结肠黏膜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首关消除,药物吸收较快。此法较适合小儿给药,以避免小儿服药时的困难和胃肠刺激。但目前国内适合小儿直肠给药的药物制剂还很少,限制了其应用。多数直肠给药

    28、的制剂,其目的是产生局部作用。4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 (1)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药物通过皮下毛细血管吸收较快且完全,无首关消除,但注射量有限,以12 ml为宜,主要适用于水溶液制剂。刺激性药物不宜皮下注射,以免引起局部疼痛、炎症、硬结等。(2)肌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药物通过肌内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无首关消除。肌内注射一次量以l5 m1为宜,水溶液、混悬液、油溶液制剂均可肌内注射。因毛细血管壁的膜孔较大,多数药物可以通过,故其吸收速度主要与注射部位血流量、药物在组织间液的溶解度及注射药物剂型有关。肌肉组织血流量较皮下组织丰富,故肌内注射较皮下注射吸收快,且疼痛较轻。当休克时

    29、,因周围组织循环衰竭,无论是皮下注射还是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均显著减慢,此时宜采用静脉给药。药物在组织间液溶解越快,吸收就越快。水溶液制剂易溶于组织间液,故吸收快,而混悬液、油溶液等制剂吸收较慢。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 给药常用部位为手背或足背静脉,婴儿可用头皮静脉。药液直接注入血管,没有吸收过程,药物迅速而准确地直接进入体循环,可立即起效,特别适用于危重病症的治疗。此法给药危险性较大,对制剂、配伍用药和给药速度等均有严格要求,用药不慎易致严重不良后果。6吸入给药 药物经鼻、口吸入,从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因肺泡表面积大(

    30、达200 m。)且血流丰富,吸收极其迅速。气体、挥发性液体和气雾剂等均可通过肺泡壁而被迅速吸收。对呼吸道有刺激性是其常见不良反应。7皮肤、黏膜给药 传统上一些膏剂通过皮肤给药治疗肌肉和关节疼痛。近些年发现不少药物能透过皮肤吸收,而发挥长效作用。例如临睡前应用硝酸甘油透皮贴剂贴前臂内侧或胸前区可预防夜间心绞痛发作。如果在制剂中加入透皮剂如氮酮等,会加快吸收速度。黏膜的吸收能力较皮肤强,鼻腔内给药吸收迅速。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分布 分布是指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药物的分布与药物作用密切相关,如果药物的作用取

    31、决于其在靶器官的浓度j则分布过程就成为药物能否发生作用的关键。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影响因素如下:1血浆蛋白结合率 多数药物吸收入血后,可不同程度地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使药物以结合型和游离型两种形态存在,只有游离型药物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结合型药物有如下特点:药理活性暂时消失;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结合是可逆的,随游离型药物向血管外的转运而逐渐分离,两种形态保持动态平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低,西个或两个以上药物可竞争性与同一血浆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当这样的药物同时应用时,就会发生游离型药物增多,使药效增强甚至出现毒性反

    32、应;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血药浓度过高,血浆蛋白结合达到饱和时,游离型药物突然增多,可使药效增强甚至出现毒性反应。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局部器官血流量 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全身组织器官输送,而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是不均一的,所以药物首先到达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如肝、肾、脑、肺等,随后还可再向血流量少的组织分布。例如静脉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首先分布到血流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至麻醉作用迅速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因此,在其他因素相似的情况下,药物在血流丰富组织的分布

    33、远比血流少的组织迅速。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有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使其在该组织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使药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如碘在甲状腺中的浓度比血浆中浓度高约25倍,比其他组织高约l万倍;氯喹在肝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700倍,适用于治疗阿米巴肝脓肿。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是药物作用部位具有选择性的重要原因。但也应注意有些药物与组织可发生不可逆结合而引起毒性反应,如四环素与骨骼及牙齿中新沉积的钙形成络合物而影响小儿骨骼及牙齿的正常发育。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体液pH值 生理状态下细胞内液pH约为70,细胞外液

    34、pH约为7.4。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少,易通过细胞膜,故在细胞外液的浓度略高于细胞内液;弱碱性药物则在细胞外液的浓度略低于细胞内液。碱化血液,可促进弱酸性药物从组织向血液转移,而促进弱碱性药物从血液向组织转移。酸化血液,可促进弱碱性药物从组织向血液转移,而促进弱酸性药物从血液向组织转移。5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是位于血液与脑组织问、血液与脑脊液问、脑脊液与脑组织间三种隔膜的总称,其中前两者对药物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无间隙,且毛细血管外面还有一层星状细胞包围,这种特殊结构构成了血脑屏障,形成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血脑屏障使许多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不能进

    35、入脑组织,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血脑屏障。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也会发生改变,当脑膜有炎症时,其通透性增加,使某些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量增加,这有利于抗感染药进入脑组织发挥治疗作用。如脑膜炎时对青霉素G的通透性增加,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小儿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容易通过,应予注意。(2)胎盘屏障: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因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别,几乎所有进入母体的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所以事实上胎盘屏障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因此,对孕妇用药要特别慎重,应禁用可引起畸胎或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其他药物也应十分审慎。文档仅供参

    36、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又称代谢,是指进入机体内的药物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代谢药物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肠、肾、肺等组织。1生物转化的意义 大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药理活性消失或减弱,且其代谢产物水溶性增加有利于排出体外,所以,药物的生物转化是药物自机体消除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也有些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代谢产物仍有药理活性或毒性。还有少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从无药理活性变为有药理活性或有毒理效应的代谢物。有药理活性药物在体内转化为无药理活性代谢物的过程称为灭活;无药理活性的前药在体内转化为有药理活性药物的过程称为活化。2生物

    37、转化的方式 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其转化步骤常分两相进行:(1)I相反应:即氧化、还原及水解反应;(2)II相反应:即结合反应。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药物生物转化酶系 体内药物的生物转化除少数药物可以不经酶促而自动发生外,绝大多数药物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体内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称为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药酶根据存在部位不同可分为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又可根据特异性不同分为专一性酶和非专一性酶。(1)微粒体酶:是指存在于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上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简称P-450),是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故简

    38、称肝药酶。它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其特点:选择性低,为非专一性酶,能催化多种药物代谢,药物间可发生竞争;变异性大,常因遗传、年龄、机体状态、营养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活性可变,受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2)非微粒体酶:存在于肝、肠、肾细胞的线粒体、细胞浆及血浆中,催化I及II相(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除外)化学反应。有些酶具有专一性,例如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单胺氧化酶氧化肾上腺素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酶诱导与酶抑制 某些药物可改变药酶的活性,因而影响该药本身及其他药

    39、物的代谢速度并可影响药物疗效,在临床合并用药时应注意。(1)酶诱导:酶诱导是指药酶活性增强。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药酶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耐受性、交叉耐受性、停药敏化现象、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等。如苯巴比妥与抗凝血药双香豆素合用,因苯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可使双香豆素的代谢加快,血药浓度降低,抗凝血作用减弱;突然停用苯巴比妥后,又可使双香豆素的血药浓度升高,抗凝血作用增强。连续应用苯巴比妥,可加速本身代谢而产生耐受性。(2)酶抑制:酶抑制是指药酶活性降低。凡能减弱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生成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西咪替

    40、丁、异烟肼等。药酶_抑制剂与被药酶代谢的药物合用,使该药物的药理活性增加,如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因肝是参与药物代谢的最重要器官,临床用药时,应了解忌者肝功能状况,对肝功能受损者,以肝脏代谢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的消除变慢,此时宜相应减!蛳萄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问隔时问,以免产生蓄积中毒。不以肝脏代谢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则无需减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四)排泄 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肾是药物排泄的最主要器官,胆道、肠道、乳

    41、腺、唾液腺、汗腺、肺等也有一定排泄药物的功能。药物的排泄是药物自机体消除的重要方式之一。各药的排泄速度及程度_不尽相同,因此,为了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应根据其排泄速度和程度,按一定的间隔时间应用一定剂量的药物。1肾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最重要的器官,很多药物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经肾脏排出体外。肾脏对药物的排泄方式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是肾脏对药物排泄的主要方式。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孔大,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物均可从肾小球滤过,其滤过速度受肾小球滤过率(即肾功能)

    42、和分予大小的影响。(2)肾小管分泌:有些药物可由近曲小管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自血浆分泌到肾小管内。近曲小管细胞具有两种非特异性转运机制,分别分泌阴离子(酸性药物离子)和阳离子(碱性药物离子)。两种转运各有其转运载体(弱酸性载体和弱碱性载体),这些载体的选择性不高,同类药物问可有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时,两药竞争肾小管细胞上的弱酸性载体转运系统,丙磺舒可抑制青霉素主动分泌,提高青霉素血药浓度,延长抗菌作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肾小管重吸收:肾脏主要在远曲小管以简单扩散的方式对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转运到肾小管内的药物进行

    43、重吸收。脂溶性高、极性低及未解离的药物易被重吸收,在尿中排泄少且慢;脂溶性低、极性高及解离型的药物不易被重吸收,在尿中排泄快。因此,通过调节肾小管内液体的pH值,可改变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从而加速或减慢药物排泄。碱化尿液可增加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减少其重吸收,促进其排泄;碱化尿液可减少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增加其重吸收,延缓其排泄。酸化尿液可增加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减少其重吸收,促进其排泄;酸化尿液可减少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增加其重吸收,延缓其排泄。药物经肾排泄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当肾功能受损时,以肾脏排泄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自肾排泄变慢,此时宜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问隔时间,以免产生蓄积中

    44、毒。不以肾脏排泄为主要消除途径的药物则无需减量。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胆汁排泄 许多药物和代谢物可从肝细胞转运到胆汁,由胆汁流入十二指肠,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有些药物随胆汁流入肠腔后可在肠腔内重新被吸收入血,这种现象称为肝肠循环或肠肝循环。肝肠循环使药物排泄减慢,作用时间延长。肝肠循环量多的药物在连续应用时,应注意防止发牛蓄积中毒。3乳汁排泄 药物经简单扩散的方式自乳汁排泄。由于乳汁偏酸性,故弱碱性药物(如吗啡、氯霉素、阿托品、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等)易自乳汁排出,故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雨,以免对乳儿产生不良反应。4其他 挥发性药物如麻醉

    45、药异氟烷、氧化亚氮等主要从肺排出。很多约物可从唾液排出,排出量与血药浓度有相关性如茶碱、安替比林等,故可通过测定唾液药物浓度,以代替检测血药浓度。胃肠也能排泄药物,如吗啡中毒时洗胃、导泻有一定治疗意义。某些药物也可从汗腺排泄。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百分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百分率不变,与血药浓度成正比。血率不变,与血药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减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减少。少。三、药物代谢动力

    46、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一)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消除是指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药理活性消失的过程。按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特征,可将药物消除动力学过程分为两类: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消除的量不恒定)消除的量不恒定)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恒定,不变,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恒定,不变,与血药浓度无关,为定量转运,以最大消血药浓度无关,为定量转运,以最大消除量进行消除;除量进行消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零级动

    47、力学消除能力有限,药物浓度超过零级动力学消除能力有限,药物浓度超过了消除能力,属主动转运,需能量和载体,少了消除能力,属主动转运,需能量和载体,少数药物属零级动力学消除。数药物属零级动力学消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半衰期(五、半衰期(Half-LifeHalf-Life,t t1/21/2)一般指血浆半衰期一般指血浆半衰期 Give 100 mg of a drug 1 half-life.50 2 half-lives 25 3 half-lives.12.5 4 half-lives 6.25 5 half-lives 3.12

    48、5 6 half-lives.1.5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因大多数药物是按恒比消除的,所以大多数药物的半衰期是定值。药物半衰期的意义:药物分类的依据:根据半衰期长短分为短效药、中效药、长效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半衰期短则给药间隔时间短,半衰期长则给药间隔时间长;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通常恒速静脉滴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经过5个半衰期,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通常停药时间达到5个半衰期,药量消除95以上即达到基本消除。应注意药物半衰期受肝。肾功能的影响。肝功能不全可使经肝生物转化药物的半衰

    49、期延长;肾功能不全可使经肾排泄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不管给药间隔与给药剂量的大小如何,经过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趋近稳定,6-7个半衰期后,达到稳态水平。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是指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血药浓度,并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升降的曲线。1一次给药的药一时曲线 一般可分为三期:潜伏期、持续期、及残留期。潜伏期是指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主要反映

    50、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静注给药无潜伏期。持续期是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残留期是指体内药物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残留期的长短与消除速率有关。残留期长,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慢,多次用药如不注意给药间隔时间,易引起蓄积中毒。药峰浓度(Cmax)是指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达峰时间(Tmax)是指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药物被吸收的速度可用血浆的药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来估计。单个剂量一次静脉或口服给药时,药-时曲线不同,其潜伏期、药峰浓度、达峰时间、药效持续时间均可有明显差别(图13.3)。单次静脉注射给药的药一时曲线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临床药理学课件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250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