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病理联系在诊断皮肤病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临床与病理联系在诊断皮肤病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病理 联系 诊断 皮肤 病变 _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如果一个病理学工作者既通晓组织学上的鉴别诊断,又熟知临床需要进行的鉴别诊断,那么他就能对炎症性皮肤病的镜下改变作出最准确的描述。病理学工作者除了要请临床医生提供患者年龄、性别和活检部位等资料以外,还必须请他们提供确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临床印象;当然,这并不是说皮肤病理学标本的诊断是不客观的,而是强调最终的病理诊断一定要密切联系临床。皮肤病变中除肿瘤、痣、病毒性皮肤病等少数具有形态学变化特征的病例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外,大部分病例需要和临床相结合,否则会误诊或漏诊。单纯依靠形态学诊断皮肤病变的局限性皮肤活检标本常常很小,且肉眼病变不明显同一疾病形态学表现多样或不同疾病形态学改变相似疾病缺乏特征
2、性形态学改变疾病早期病变不明显病理诊断的主观性较强 病例(一)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全身泛发皮疹20余年。患者20余年前颈部皮肤出现数个米粒大小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皮疹渐渐增多,并且波及全身,部分融合形成不规则斑块,自觉瘙痒,夏季时症状加重。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临床诊断:皮疹性质待查病例(一)肉眼检查:(颈部)0.4X0.4X0.3CM皮肤组织一块,表面呈褐色。病例(一)病例(一)镜下所见: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局部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和棘层见角化不良细胞(圆体和谷粒)棘层肥厚,局部松解,形成基底层上裂隙真皮层少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例(一)病理诊断:(颈部)毛囊角化病
3、。毛囊角化病又称Darier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角化不良性皮肤病,临床上较少。研究认为本病与编码肌浆内质网钙离子ATP2A2的基因突变有关(突变影响了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使细胞出现钙离子的转运异常,从而影响到细胞的分化与连接,产生角化不良及细胞间裂隙)患者通常于10-20岁发病,少数患者发病可较晚,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毛囊角化病临床表现为脂溢性部位(如头皮、前额、耳、鼻唇沟、颈肩、前胸和腋下等)的角化性丘疹,日晒、潮湿可加重病情特征性皮损为针尖至豌豆大的棕褐色密集丘疹,顶端覆以油腻性痂皮。如将痂皮剥除丘疹中央可见漏斗型小凹窝;丘疹增大可趋向融合,形成不规则疣状斑块毛囊角化病组织病理学
4、: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局部表皮可呈乳头瘤样增生特征性角化不良细胞,形成圆体和谷粒棘层松解,形成基底层上裂隙和隐窝被覆有单层基底细胞的乳头,即“绒毛”向上不规则增生,进入隐窝和裂隙内真皮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例(一)注明:本病需与脂溢性角化病、疣状痣、黑棘皮病、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病)等病鉴别,对于不典型病例,病理和临床相结合是确诊的关键。病例(二)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全身多发皮疹六年。患者六年前开始出现大片丘疹,呈肤色,绿豆大小,主要分布于前胸、腰部,无触痛,无压痛,触之光滑,其后间断消失和出现,并向周围扩展,消失后会有短暂色素沉着 临床诊断:皮疹性质待查病例
5、(二)肉眼检查:(胸部)0.4X0.4X0.3CM皮肤组织一块,呈灰白色。病例(二)病例(二)镜下所见:真皮内囊肿,内衬非角化性鳞状上皮,无颗粒层囊壁见少量汗腺成分囊腔内可见毳(cui)毛病例(二)病例(二)病理诊断:多发性脂囊瘤多发性脂囊瘤又称皮脂腺囊瘤,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角蛋白17(keratinl7。K17)突变有关多数发病于青春期,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为泛发的、大小不一的肤色或浅黄色丘疹、结节,常发生于头面部、躯干、外生殖器等处,常无自觉症状多发性脂囊瘤组织病理学真皮内囊肿,内容物为油脂状、奶酪状液囊壁内面衬覆复层鳞状上皮,可见角化层,
6、但无颗粒层囊壁与皮脂腺相连接,可见皮脂腺腺泡结构囊腔内偶见毳毛、皮脂腺碎片病例(二)注明:本例未结合临床前单纯依靠形态学极易诊断为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病例(三)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2岁,因“左大腿褐色色素沉着斑10年余”就诊。患者10年前发现左大腿巴掌大淡褐色斑片,其上毳毛较周围皮肤粗、黑、多。近几年斑片扩大、色加深,毳毛进一步粗、黑、硬,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做过治疗。临床诊断:左大腿皮疹性质待查。病例(三)肉眼检查:(左大腿)0.4X0.4X0.3CM皮肤组织一块,表面呈褐色,切面灰白色。病例(三)病例(三)镜下所见:表皮增生,上皮脚呈杵状或网脊状向下延伸轻度角化过度,毛囊角栓形成基底层
7、色素沉着增多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以小血管和毛囊周分布为主病例(三)病例(三)病理诊断:(左大腿)色素性毛表皮痣。色素性毛表皮痣又称Becker痣,多见于青少年,以男性多见,男女患病的比例为4:l到6:l可伴有其它组织的发育不良,如同侧的乳房发育不全、同侧的胸大肌发育不全、多阴囊畸形、短肢畸形或其他肢体异常、脊柱畸形、多乳畸形等,称为贝克痣综合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与真皮的成纤维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有关本病被认为与遗传有关,可能的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该病为后天性。色素性毛表皮痣临床特点:皮损一般呈单侧局限性分布,通常发生于肩,前胸或者是后背,大小、形状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