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思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小学教研组长工作的思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教研 组长 工作 思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 一、工作的几个切入点 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三、积极开展教育叙事研究2一、工作的几个切入点一、工作的几个切入点(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家园意识)园意识)(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目标意识)(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研究意识)(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发展意识)(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责任意识)3(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一)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家园意识)(家园意识)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要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让教研组步入“个人为集体发展作贡献,集体为个人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的
2、良性循环轨道。强化组内教师的集体认同意识需要组内同行自觉做到三个三个“多一点多一点”三个三个“少一点少一点”和三个和三个“互相互相”。4三个三个“多一点多一点”三个三个“少一点少一点”是:是:干实事多一点,说空话少一点;真诚待人多一点,虚情假意少一点;替集体着想多一点,计较个人得失少一点。三个三个“互相互相”是:是: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生活上互相关怀。5组内要提倡学做五种人:组内要提倡学做五种人: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本事的人: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6组教师应追求
3、这样四种专业精神:组教师应追求这样四种专业精神:拼博精神拼博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实精神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如果持之以恒地做好上述工作,组的每一位成员一定可以感受到来自组的家园般的温暖,一定会把组视为自己的家。7(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二)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和追求(目标意识)(目标意识)一个科组如果想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园,必须确立为大家所公认的教学理想,教学追求。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理想并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该有“三观”管理
4、理念,即: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81.宏观上宏观上 力求将确立的教学理想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让每一名教师都力求使自己充满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再去鼓舞、激发学生,提升学生的精神和智慧。92.中观上中观上 研究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力求把一节课分成三个板块:课前预习,解决疑难,发展创造。花大力气抓早自习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老师则有针对性地备课,对常规教学内容提炼浓缩,答疑解惑,给学生以句号;10 又依据课文,设计有创意的教学形式,采取讨论、争辩、练习、读写结合等多种活动方式,给学生人格成长、精神提升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己
5、用句号回答问号,从而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第一个板块突出“恒”字,第二个板块突出“实”字,第三个板块则突出“活”字。113.微观上微观上 力求牢牢抓住几个基本教学环节和关系,如课内与课外,检查与督促,阅读与写作,预习与上课,普及与提高,做人与作文等等,提倡优质课堂教学。12(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三)发展、丰富和完善学科的教研方式(研究意识)(研究意识)教研组必须发挥教研功能,要组织全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要真正抓“教教”姓“研研”。教研组长要让教研组“返朴归真返朴归真”,回到组织的本原上来,变行政的“传声筒”为教师教学中问题“诊所诊所”,
6、凸显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习、研究学习、研究”。13 组内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教研组长由组织对教学问题的筛选,确定有研究价值和能进行研究的“真问题真问题”。再按照对问题的关切程度和兴趣,自愿组成课题组,将问题转化为有一定假设和具体操纵方案的课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讲座、读书会、行动研究、课例研究、课堂观摩和研讨会等研修方式进行以问题解决为本的“学学”与“习习”。14 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
7、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15 教研组长要提倡“问题教研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同时要提倡“务实教研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16 要防止组内出现“研教分离”的情况。倡导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帮助组内老师树立的问题意识,让老师们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在教研时与组内
8、老师进行交流,然后,教研组择选共同的、较难的、有价值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大课题进行后续研究。同时关注新问题的生成,不断充实课题的内容。17 作为一个教研组长应该明确规定,组内教研课不能无目的的上,每一节课都应围绕课题展开,这节课究竟研究哪一方面的问题,运用哪些策略,取得的效果怎样,都应是组内教师关注的重点。公开课之后展开的评课、经验交流也必须联系这一问题,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共识,决不能就这堂课论这堂课。如果确定了一些研究课题,要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和完善。18 在此期间,组内的老师们都要全面地了解课题的进展,所以必须坚持人人写“阶段总结”,把大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共识
9、上升为理论,再用这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教改实践,决不能忽略他人的、集体的经验。由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经验有强弱、多少的差异,单兵作战很难胜任教改的实验,所以就应发挥群体智慧,取长补短,互相配合。19 同伴互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交流心得,资源共享;解决问题,互相配合;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新教材、新教法,集思广益至此,教研就不再是组长或某个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需要,共同的责任。20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教研组长可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一是从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
10、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在组内教研时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二是邀请本地区的“名师”指导组的工作,如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等。21 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时,形式不能呆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跨校式教研跨校式教研。与其它学校联系,结成对子,避免学校校本教研的盲目探索,让教师互动、教学观点碰撞,打开了教研工作的新思路。这种取长补短的校本研修活动符合当今开放时代的需要,能人让教师不会做井底中的青蛙。沙龙式教研。针对自己教学上的困惑自由讨论,没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可长可短,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22 这种沙龙式教研活动,延伸了校本研修的时空,
11、弥补了常规研修活动的不足,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群体的发展。网研式教研网研式教研。建设属于教研组的网络教研阵地,形成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资源共享、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科研新格局。校本式教研。采用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品味,定期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例,感受名师教学的风格,开展一课多上等形式的课例探讨,通过灵活多变的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本组教师专业水平。23(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四)夯实科组几项基础工程(发展意识)(发展意识)1.1.基础工程之一:教师专业成长。读基础工程之一:教师专业成长。读书、培训、推介书、培训、推介。教研组工作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组内教师的群体素质
12、。教研组长应要求教师在“六知六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读书。24“六知六知”包括:包括:研究个人,做到研究个人,做到“知己知己”。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劣势有哪些?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自身特长如何?这些特长如何在教学中得到发挥?自己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怎样去及时“充电”?什么时间去“充电”?用什么方式去“充电”?25 研究学生,做到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知彼”;研究教材,做到研究教材,做到“知书知书”;研究教学,做到研究教学,做到“知法知法”;研究考试,做到研究考试,做到“知考知考”;学习同行,做到学习同行,做到“知容知容”。要积极争取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外出听课,参加学科研究,培训
13、等。要动员各种力量,向兄弟学校,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推介学校名师、教学新秀。262.基础工程之二:基础工程之二: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广场建设。读书氛围营造,读书广场建设。教研组长首先要制定出本组教师的读书方案。试想:老师的心灵是一片沙漠,能企望他所培养的学生的心灵成为绿洲吗?老师境界高远、视野开阔、心态阳光、思维理性,其文化底蕴就越来越丰厚,给学生的影响就越久远。27 其次,要制定学生的读书方案。将阅读确立为课程,为阅读正名。让学生与古今名著对话,与中外哲人交流,精神与生命一起茁壮成长。可以成立各种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报告会、名著知识擂台赛、读书讲坛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秀出自己的色彩,
14、让思想与思想交锋,让智慧与智慧碰撞。这些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场,让精神与精神共振,让灵魂与灵魂相拥。283.基础工程之三:青年教师培养。基础工程之三:青年教师培养。教研组长要有这样的认识:组内的青年教师是一种教育资源,这种资源的优质度决定了科组可持续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深度、广度和指向,加强组内青年教师培养是锤炼这种教育资源优质度的有效手段。29要引导青年教师建立要引导青年教师建立“三个系统三个系统”。其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教学系统。其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教学系统。眼中有考试,眼中有专题,抬手能做题,张嘴能讲题,必须知道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怎么解,怎么答,考试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能力,这个能
15、力如何养成,如何提升。然后由此向“下”渗透: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体现,怎么化解。也就是说我们怎样把考试重难点化解在平时,解决在平时。30 其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教学系统。其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教学系统。这里的“下”就是低年级的教学,低年级的课的各种课型到底怎么上,如何让学生学得有味有趣,觉得有成就感,有满足感。如何保持好学生的学习热情。31 其三,建立一套横向辅助教学辅导系统。其三,建立一套横向辅助教学辅导系统。如何解决学生一系列的对学习产生的种种偏见、误解、曲解等等心态,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把课堂转移到生活,真正实现“大学习”。整理学习辅导的基本
16、思路,进行个案积累。遇到哪些问题进行怎么样的处理,这种处理的方法思想核心是什么。形成一些心得体会论文。32(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五)抓好几项常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责任意识)1.1.第一项常规工作:备、教、辅、改、考、第一项常规工作: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评等教学常规工作。教研组长不能陷于常规工作的事物堆中,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思考并提出实施新课改后,组应该怎样有效开展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常规工作。33(1)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以备课为例,教研组长可以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下指导性意见:备课不只是寻找传授知识的最佳状态,而且是为了达到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
17、备课不只是纸笔相加的教案撰写,而且是手脑并用的综合性操作。备课不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且是师生的互动生成。备课不只是课前的设计准备,而且是课中的改造与创新。备课应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34(2)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研组长应提出自己期待的目标:出自己期待的目标: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致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能力实现三维目标。它不是外在于教师精神生命的“怪物”,而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是教师构思教学的过程,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35 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是一部不
18、能划上句号的手稿,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始终充满悬念,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36 教研组长应要求青年教师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可以记教学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达到了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精彩处理),也可以记教学的遗憾之处(描述事实,对之进行分析),还可以记自己最深的感受,最想说的一句话。其他教学环节,教研组长也应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要体现有效性、建设性、科学性。372.第二项常规工作:教育科研工作。第二项常规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教研组长要确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把研究和教学融为一体,而不是分离的两张皮。要抓
19、好四个环节,即选题、研究、交流和推广应用,在准、深、活、实上下功夫。当教师打算“追踪”或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教师首先总是想方设法地“设计”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尝试性地将这个方案付诸“行动”;38 行动之后回头再“反思”原先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教学难题不可能一次性地被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再次“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次付诸“行动”,行动之后再次“反思”原先的方案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或修改。这就构成了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39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二、积极
20、开展校本教研(一)校本教研(二)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三)积极开展同伴互助(四)高度重视专业引领40(一)(一)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教研 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41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421、“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学研究制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
21、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在学校中”和和“基于学校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为了学校: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43“在学校中在学校中”: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学校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
22、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442、“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是一种研究方式“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区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行为的过程。它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行为的改善。453、“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教师反思性的实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从事的
23、实践教学就是研究教学就是研究。因为一方面一方面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像力的不同个体 学生,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46 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47 而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
24、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484、“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基本方式和特征(1)“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2)“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3)“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4)“校本教研”是一种“对话文化”495、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并探索规律。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表现为:50(1)基于学校)基于学校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教学行为研究的基地,其含义为:校长是校本研究的第一责任人,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学
25、校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参与教学研究是所有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学校就是研究中心,课堂就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是研究室,教师就是研究员。51(2)在学校中)在学校中 学校发展只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它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是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所以,校本教研植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过程,并为所有的教师所体验、所认同,其研究的成果将逐步沉淀为学校的传统和文化。52(3)为了学校)为了学校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