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汇(提纲 素材)(全册打包).rar.rar
第一单元1.人体对刺激的反应1.耳、眼、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2.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光刺激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眼睛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材料:小镜子、台灯。实验步骤:(1)一位同学手持台灯,两位同学手持镜子站在距离台灯大约 20-30 厘米处的地方。(2)持台灯的同学打开台灯,一段时间后关掉台灯,另两位同学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开台灯后,瞳孔缩小;关掉台灯后,瞳孔扩大。实验结论:眼睛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4、人体对刺激的一些反应刺激物感觉器官刺激反应柠檬舌酸唾液增多光线眼睛强弱瞳孔大小变化凉水皮肤凉鸡皮疙瘩鞭炮声耳刺耳耳朵不舒服、捂耳朵生活垃圾鼻异味恶心、捂鼻子5、实验活动二:蒙眼走直线实验材料:红领巾、粉笔、软尺。实验步骤:(1)在空旷的地上画两条长长的直线。(2)让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条线的一端,用红领巾蒙眼走直线。(3)记录员观察现象并记录。安全员注意在不干扰活动的情况下保护蒙眼同学的安全。实验现象:蒙上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无法走直线。实验结论: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视力的缺失会让我们遇到很多危险,会让我们走许多弯路。6、损害感觉器官的行为。(1)用眼过度会伤眼睛。(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等。7、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1)不用硬物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长期待在嘈杂环境中。(2)注意用眼卫生和学习姿势。(3)不用力抠鼻子等。第二节 人体指挥部脑1、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错觉。2、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 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 小脑 脑干。3、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4、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6、大脑损伤的启示:大脑具有控制情绪、记忆的功能。7、实验活动一:抓尺子实验实验活动 1 眼疾手快抓尺子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2)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3)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同时背诵古诗。(4)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边背诵古诗边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实验记录:记录数据 抓住尺子时,尺子落下的距离(厘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专心抓尺2215196边背诗歌边抓尺40384537实验结论:(1)抓尺子的反应过程是当我们看到尺子下落时,眼睛把尺子落下的信息传给脑,脑发出命令,手抓住下落的尺子。(2)一心二用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时间。8、实验活动二:实验步骤(1)观察图 1,看看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是否一样。将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周围的黑色圆遮挡住,再比较大小。(2)观察图 2,看看两条黑线是否平行。将黑色线周围的线遮挡住,再次观察两条黑色是否平行。实验现象用眼睛看。感觉紫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大,将周围黑色的圆遮挡住后,发现他们一样大。用眼睛观察,感觉两条黑色不平行。将黑色周围的线遮挡住后,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实验原理:眼睛像个照相机一般如实地记录刺激,把刺激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的认知判断出现了问题,于是就有了错觉。9、实验活动 3:双眼的立体视觉实验步骤: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位置,比较现象的不同。实验现象:双眼观察到这根手指的位置与单眼观察到的有点不同。实验原理: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第三节 保护我们的大脑1、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大脑。2、颅骨对我们的大脑具有重要保护作用。3、保护大脑的方法:1剧烈运动时戴头盔,防止脑受伤。2劳逸结合。3保持充足的睡眠。4、2017 年 12 月,我国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中小学生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5、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第二单元 沉与浮第一节 谁沉谁浮1、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易沉。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水槽、水。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至少能完全淹没所有的物体)。(2)将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等一一缓慢按入水中后再松开,观察它们各自的沉浮情况(稳定后,触底不动为沉,不触底为浮)并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材料苹果梨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记录数据抓尺要求沉浮情况浮浮浮浮沉浮沉实验结论:物体放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4、实验活动二:实验活动二: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实验材料: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垫圈(重物)、镊子。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实验步骤:(1)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载多少重物而不沉。(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松木板、塑料板、泡沫板漂浮能力有强有弱漂浮能力由强到弱为:泡沫板、松木板、塑料板。第二节 改变沉浮1、当潜艇主压载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候,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2、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3、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2: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 实验猜想:改变橡皮泥球的形状或将橡皮泥球绑在漂浮能力强的物体上可以让橡皮泥球浮起来。实验材料:实心橡皮泥球、乒乓球、带盖塑料瓶、水槽、水。实验步骤及现象:实 验步骤(1)将橡皮泥球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槽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情况。(2)将橡皮泥捏成薄片,然后覆盖在乒乓球上。将乒乓球放入水槽中,观察沉浮情况。(3)将橡皮泥球装在带盖塑料瓶中,将塑料瓶放入水槽中,观察沉浮情况。实 验现象橡皮泥球捏成有些形状可以浮在水中,如船状。橡皮泥浮起来。橡皮泥浮起来。实验结论:通过一些方法,我们可以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4、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答: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物体上捆绑重物、在物体中装重物等方法让浮的物体下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将物体和漂浮能力强的物体捆绑在一起等方式让沉的物体上浮。第三节 制作航道浮标1、航道浮标的结构和功能:航道浮标浮于水面,锚定在指定水域,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浅滩及碍航物等。结构:航道浮标上轻下重、重心低,水面以上部分中空才能直立。如果是金属材料,上部中空才能漂浮,锚系才能稳定。2、实验活动 设计制作航道浮标实验材料:空矿泉水瓶、沙子、铁质螺母、锚系用的线、水桶、水。实验步骤:(1)往空矿泉水瓶里加一些沙子,然后拧紧瓶盖。漂浮时承载的垫圈数形状和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松木板777塑料板445泡沫板101011(2)将线的一端系在瓶子的瓶口,另一端系几个螺母。(3)将做好的航道浮标口朝下放进装满水的桶中。实验现象:矿泉水瓶保持在水面竖直漂浮不倒。3、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规定:船舶从海上驶近或进入港口、河口、港湾或其他水道时,称为 顺航道 航行,左舷为航道左侧,右舷为航道右侧。航道左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红色,航道右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绿色。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在变化1、地表风光各异,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海洋等。2、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8848.86 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3、鱼龙是 1.5 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4、改变地表的力量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的力量。自然力量有地震、火山、流水和风等。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修路等活动。第二节 地震1、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 形态。2、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3、1976 年 7 月 28 日在我国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 7.8 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多被毁,周围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缝带。4、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8 级大地震,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5、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1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2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的墙角躲避。3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4在室外躲避选择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第三节 火山1、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2、.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 1000 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和一些气体。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3、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4、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活动活跃。6、实验活动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铁盆、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护目镜。实验步骤:(1)在铁盆中,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层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从铁盆底部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喷出来。实验结论:地下的岩浆在一定条件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火山喷发。注意:给土豆泥加热时要戴护目镜,小心烫伤!第四节 地球内部1、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2、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3、实验活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实验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实能步骤;(1)按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制作地球结构模型。(2)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实验现象:内部结构分为三层,中心红色的一层为地核,中间黄色的一层为地幔,最外面蓝色一层为地壳。4、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之上。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第五节 塑造地表的巧手1、实验活动 1 模拟流水对土地的影响实验猜想:流水冲刷形成沟壑。实验材料:泥土、无盖塑料盒、支架、塑料瓶、水、锥子。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的瓶盖上均匀地扎一些大小一致的孔,做成喷壶。(2)用适量的砂、石与土在塑料盒内堆成一个斜坡。(3)将支架放在塑料盒一端,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固定在支架上让水从“坡”上流下来。实验现象:流水把土层冲出了小沟,并带走部分泥沙,使水变得浑浊了。实验结论:流水冲刷形成沟壑。2、2000 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3、实验活动 2:温度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小石头、酒精灯、护目镜、夹子、烧杯、冷水。实验步骤:(1)用夹子夹一块小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将热石块立刻放入冷水中。(2)接着再烧,再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小石头上渐渐出现 裂缝,并有小颗粒脱落。实验结论:温度变化会让岩石渐渐破裂注意:实验时要戴好护目镜,防止烫伤,防止飞溅。4、水、温度、风、植物等都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5、钟乳石的形成。酸性的地下水把岩石溶蚀出了一个个的溶洞。溶蚀后产生的液体,从洞顶逐渐往下淀积,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钟乳石。第六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1、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1)开挖河道。(2)修建水库。(3)填海造田。(4)绿化沙漠。2、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破坏和保护。(1)破坏:人类活动使黄土高原地区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2)保护:在黄土高原开展了以大范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主的”,使这里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3、围湖造田的利与弊围湖造田带来的好处:湖泊滩地土层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适合种植粮食。4、围湖造田的弊端。围湖造田会让水域面积减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会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循坏系统,加剧土地荒漠化。第四单元 物质变化第一节 燃 烧1、水可以变成冰,蜡块在加热后可以变成蜡液,生面团发酵烘烤后可以变成面包。2、折成纸飞机或剪碎的纸的形状变了,但还是纸。3、纸燃烧时发光、发热,燃烧后的纸灰和纸不一样,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4、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产了水、二氧化碳等。5、实验活动实验活动: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干冷的烧杯、火柴、燃烧皿、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湿毛巾。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用火柴点燃一支蜡烛,观察现象。(2)将一只干冷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观察现象。(3)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蜡烛发光发热;蜡烛变短,有融化的蜡流下来,烧杯上生成水雾,杯壁较烫,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罩在蜡烛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6、科学家经过精确实验,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氮气占 78%,氧气占 21%,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占 1%。7、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我们称作(物理变化),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我们称作(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第二节 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1、小苏打呈白色粉末状,是一种碱。2、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闻起来酸酸的。3、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量筒、烧杯、托盘天平、玻璃片、火柴、小木棒。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将大约 60 毫升白醋倒入 500 毫升容量的烧杯中。(2)用天平称量 5 克小苏打。(3)将小苏打加入装有白醋的烧杯中。(4)盖上玻璃片,观察烧杯中的现象。(5)打开玻璃片,将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的烧杯里和充满空气的空烧杯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装有白醋的烧杯中后,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泡发出“滋滋”的声音。将燃烧的小木棒伸进小苏打与白醋的烧杯里,小木棒熄灭了;将燃烧的小木棒伸进充满空气杯里,小木棒没有熄灭。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烧杯中产生白色泡沫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气体。将小木棒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烧杯里,小木棒熄灭了,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这种新物质不支持燃烧。3、科学家通过其他方法确定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新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检验物体的酸碱性。5、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小苏打溶液和二者混合后的液体中,有什么象?这说明了什么?答: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中后,液体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汁滴入小苏打溶液中后体变成了绿色;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小苏打混合后的液体中,液体没有改变。这说明白醋呈酸性,小苏打呈碱性,白醋、小苏打混合后的液体是不同于白小苏打的新物质。第三节 生锈1、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铁片铁锈颜色银白,有光泽红褐色有韧性比较脆能被磁铁吸引不能被磁铁吸引能导电不导电2、实验活动 2:铁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 实验材料:铁丝 细砂纸、吸水纸、塑料盘 实验步骤:1先用细砂纸将铁丝擦一擦,看一看铁的颜色。2将一根铁丝放在垫有潮湿吸水纸的塑料盘中,另一根铁丝放在干燥的塑料盘中。3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两根铁丝发生的变化,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 结论:铁 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3、铁生锈的原因:铁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铁与空气接触容易生锈 铁与酸、碱、盐接触后容易生锈。4、铁生锈的危害:机械生锈后无法工作 车链条生锈后断裂 铁刀生锈后不在锋利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避免铁与潮湿的环境接触。例如涂油、油漆 等。在钢铁表面用电镀上一层 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镀镍、镀锌等。保持洁净和 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6、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7、有些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 快,如蜡烛的燃烧、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如铁的生锈。第四节 生活中的物质变化1、实验活动: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可乐中的气体实验材料:半瓶可乐、导气管、橡皮靠,思清的石灰水,试管。实验步骤:(1)将半瓶可乐用带有导气营的橡皮塞塞紧。(2)将导气管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3)轻轻摇动可乐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可乐瓶中出现气泡,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实验分析:在摇动可乐瓶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导气管传入试管中,使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可乐中有二氧化碳 气体。2、什么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3、碳酸饮料能消暑解渴的奥秘:生产时,二氧化碳与水生成 碳酸;饮用时,打开瓶盖,二氧化碳气体又从碳酸中分解出来,使得碳酸饮料具有独特的消暑解渴的作用。4、物质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弊端,有些甚至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人为排放造成酸雨。我们应趋利除弊。第五单元 热的传递1、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材料:金属条、酒精灯、火柴、凡士林(遇热会熔化)实验步骤:(1)把涂有凡士林的火柴依次等距离粘在金属条上。(2)用酒精灯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看哪边的火柴先掉下来。实验现象:金属条上的火柴从被加热的一端开始依次掉落。实验结论:热在金属条中是按一定的方向传递的,由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2、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2: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材料:金属片、蜡、酒精灯、铁架台、火柴、盘子。实验步骤:(1)先将金属片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金属片要平稳。(2)将蜡熔化在盘子中。(3)将蜡液均匀倒在金属片上。(4)待蜡液完全凝固后,用酒精灯在金属片正中间加热,观察蜡熔化的过程。实验现象:观察到金属片上的蜡液从被加热的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四周熔化。实验结论:热从金属片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3、热从物体温度较 高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4、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3:测量变化的水温实验材料: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铁架台。实验步骤:(1)将两支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2)在大烧杯中装小半杯冷水,在小烧杯中装小半杯热水。测出它们各自的温度。(3)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里面,再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浸入两杯水中,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时间一天后两天后三天后四天后潮湿的托盘中有少许铁锈生成生成的铁锈增加出现更多铁锈有很多铁锈干燥的托盘中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实验现象:大烧杯中的水的温度逐渐上升,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逐渐下降,最后两个烧杯的水温度一样。实验结论:热会从温度较 高 的物体传向温度较 低 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5、热传导:热从物体温度 高 的部分传到温度 低 的部分,或者从温度高 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传导。第二节 谁的传热本领强1、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 比较各种材料的传热本领实验方法: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物体的长短、粗细、水的温度。改变的条件:构成物体的材料。实验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带盖塑料盒,锥子。实验步骤:(1)用锥子在塑料盒盖子上等距离打四个孔。(2)在塑料盒中装大半盒热水,盖上盖子。(3)同时将四根小棒的一端通过塑料盒盖上的孔插入水中。(4)一段时间后,同时触摸四根小棒的相同部位,比较它们的传热快慢。实验现象:四根小棒都变热了,铁棒的温度最高,玻璃棒第二,塑料棒第三,木棒的温度最低。实验结论:各种材料都能传热,只是不同材料传递热的快慢不同。铁棒的传热能力比玻璃棒、塑料棒、木棒强。2、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3、实验活动 2 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实验材料:塞子、装有空气的玻璃管、金属棒、火柴、酒精灯、铁棒、凡士林。实验步骤:(1)用装有空气的两头带有塞子的玻璃管把两段金属棒连接起来,里面的铁丝不连接。(2)在木塞一边的金属棒上用凡士林等距离粘三根火柴。(3)同时用酒精灯在木塞另一边给金属棒加热。观察并记录火柴掉落的情况。实验现象:火柴一直没有掉落。实验结论:空气不易传热。3、空气不易传热的应用:棉袄、羽绒服中也含了大量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个量快速向外散发,所以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飞机的放窗、双层玻璃门窗和双层波离杯能保温,是因为其中夹有空气层,利用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第三节 热对流和热辐射1、探究水的传热本领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 加热水实验材料:烧瓶、冷水、烧瓶夹、温度计、铁架台、绳子、酒精灯、火柴。实验步骤:(1)在烧瓶中装大半瓶水。(2)将烧瓶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温度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计的下端固定在烧瓶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瓶底和侧壁。(4)用酒精灯给烧瓶的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测出烧瓶底部的水温。实验现象:烧瓶下部的水温要比上部的水温低很多。实验结论:水传导热的本领一般。2、实验活动 2 探究热水会下沉还是会上升实验材料:玻璃杯、玻璃杯盖片、热水、冷水、红墨水。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一瓶染红的热水染红的热水紧紧套在另一瓶冷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2)将一瓶冷水紧紧地套在另一瓶染红的热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1)将一瓶染红的冷水染红的冷水紧紧套在另一瓶热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2)将一瓶热水紧紧地套在另一瓶染红的冷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将染红的热水套在冷水上,抽开隔板后,冷水和热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将冷水套在热水上,抽掉隔板后,冷水渐渐变红了,瓶壁温度升高;热水颜色变浅,瓶壁温度变低。将染红的冷水套在热水上,抽开隔板后,热水渐渐变红,瓶壁温度降低;冷水颜色变浅,瓶壁温度升高。将热水套在冷水上,抽掉隔板后,冷水和热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实验结论:热水放置在上面,热水和冷水之间不会发生流动;热水放置在下面,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沉。3、观察水的热对流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3 观察水的热对流实验材料: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绳子、木屑。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装大半杯水,将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2)在烧杯里放一些木屑(方便观察)。(3)将温度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浸入烧杯中,测量上部水温。(4)点燃三脚架下面的酒精灯,每两分钟测量一次水温,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随着加热,水面的温度持续上升;水中的木屑从中间上升,又从烧杯四周下降。实验分析:水面的温度持续上升,说明热水从杯底升到了上部;木屑从中间上升,又从烧杯四周下降,说明中间的热水上升,上面四周的冷水沉到了杯底。实验结论: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水会 上升,冷水会下沉,形成对流。4、随着水的流动,热由 高 温处传到低温处,这种热的传递方式称为热对流。5、空气也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空调装房屋上方,冷气向下运动;暖气装下方,且一般装窗户下方,冷空气加热向上运动。通过对流使整个房屋凉爽或温暖。6、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宇宙空间是真空,没有介质,阳光也可以传到地球,靠的热辐射我们感受炉火、白炽灯的热,是通过空气介质的,但空气传热很慢,而我们感受到这些热却很快,说明它们是穿过空气直接到达我们身体的。7、这种不需要介质直接传递热的方式,就是热辐射。第四节 制作保温装置1、热水瓶的保温原理:热水瓶有塑料外壳,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热不容易传导出来。木头的瓶塞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热传导,还能减少热对流。热水瓶里面有两层玻璃,中间抽成了真空,没有了介质,也阻止了热向外传导。里面有银白色且光滑的“反光层”,阻止热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2、热可以用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的方式进行传递。如果较少热的传递就能达到保温的效果。第六单元 信息的传递(第一节)1、语言的最早使用,发生在距今 10 万-5 万年前。使用语言交谈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2、用语言交谈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优缺点。优点:便捷、快速、信息内容丰富。(2)缺点:受到 距离约束;语言不同或表达差异,会导致听不懂或理解错误。3、古今传递信号的方式结绳、烽火台、跑步、漂流瓶、飞鸽传书、信号弹、书信传递、手机、电脑、红绿灯、广播、电视、防空警报等等。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1、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人类的记忆能力有限。于是产生了用 岩画 符号 文字 记录传递信息的方法。2、中国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 象形文字 系统之一,中国早期的 甲骨文 石刻文 和 金文,都是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 图画 和“表意符号”产生出来的。3、大约在公元前 3500 年人类发明了文字。4、我国最开始的文字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龟板)上,后来又书写在青铜、帛绢、羊皮、竹简5、东汉时期,我国的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人们可以将更多的信息方便地书写在纸上。6、雕版印刷的优点:一部书版可以连续印刷,比手抄书省时、省力、方便。缺点:每印一页就得刻一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7、北宋时的毕昇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大大缩短了排版时间 提高了印刷效率。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读中记载了这种技术。8、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的作用。(1)更好地传播了文化,保存了文明。(2)增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3)促进了世界其他国家印刷术的改进。第三节 电与通信1、1837 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 电报机。2、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它是 1844 年由美国的一位画家 莫尔斯 设计出的既好用且简单的电码。(2)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电码符号由两种 基本信号和 间隔时间 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长信号“一”,读“哒”,时间长度约为“”的 3 倍。3、1873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贝尔、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音传向远方的念头,1876年 3 月 7 日,贝尔贝尔成为了电话发明的专利人。3、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第四节 信息工程1、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购物、通话、订票、付费、拍照、导航、闹钟、学习等。2、现在被广泛推广的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提供三种业务,即位置、速度、时间。3、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有 4 个,分别是美国 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其中北斗 系统是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度上也更具优势。4、2018 年 12 月 27 日,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5、互联网的优点。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准确。人们开始实现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之城,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需要改进的地方:(1)安全性不高,容易泄露隐私。(2)信号不稳定,容易掉线。(3)形成依赖,人们玩手机成瘾!(4)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等。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次是 文字的使用,它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是印刷技术的应用。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术和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后,书籍 和 报纸 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电作工电话、广播 由 文明的进步。第四次是 电话 广播 电视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具有音像信息等特点。速度快 传播距离远、能传递们开始了用第五次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 互联网 卫星通信 第一单元1.人体对刺激的反应1.耳、眼、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2.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光刺激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眼睛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材料:小镜子、台灯。实验步骤:(1)一位同学手持台灯,两位同学手持镜子站在距离台灯大约 20-30 厘米处的地方。(2)持台灯的同学打开台灯,一段时间后关掉台灯,另两位同学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开台灯后,瞳孔缩小;关掉台灯后,瞳孔扩大。实验结论:眼睛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4、人体对刺激的一些反应刺激物感觉器官刺激反应柠檬舌酸唾液增多光线眼睛强弱瞳孔大小变化凉水皮肤凉鸡皮疙瘩鞭炮声耳刺耳耳朵不舒服、捂耳朵生活垃圾鼻异味恶心、捂鼻子5、实验活动二:蒙眼走直线实验材料:红领巾、粉笔、软尺。实验步骤:(1)在空旷的地上画两条长长的直线。(2)让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条线的一端,用红领巾蒙眼走直线。(3)记录员观察现象并记录。安全员注意在不干扰活动的情况下保护蒙眼同学的安全。实验现象:蒙上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无法走直线。实验结论: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视力的缺失会让我们遇到很多危险,会让我们走许多弯路。6、损害感觉器官的行为。(1)用眼过度会伤眼睛。(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等。7、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1)不用硬物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长期待在嘈杂环境中。(2)注意用眼卫生和学习姿势。(3)不用力抠鼻子等。第二节 人体指挥部脑1、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错觉。2、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 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 小脑 脑干。3、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4、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6、大脑损伤的启示:大脑具有控制情绪、记忆的功能。7、实验活动一:抓尺子实验实验活动 1 眼疾手快抓尺子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2)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3)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同时背诵古诗。(4)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边背诵古诗边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实验记录:记录数据 抓住尺子时,尺子落下的距离(厘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专心抓尺2215196边背诗歌边抓尺40384537实验结论:(1)抓尺子的反应过程是当我们看到尺子下落时,眼睛把尺子落下的信息传给脑,脑发出命令,手抓住下落的尺子。(2)一心二用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时间。8、实验活动二:实验步骤(1)观察图 1,看看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是否一样。将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周围的黑色圆遮挡住,再比较大小。(2)观察图 2,看看两条黑线是否平行。将黑色线周围的线遮挡住,再次观察两条黑色是否平行。实验现象用眼睛看。感觉紫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大,将周围黑色的圆遮挡住后,发现他们一样大。用眼睛观察,感觉两条黑色不平行。将黑色周围的线遮挡住后,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实验原理:眼睛像个照相机一般如实地记录刺激,把刺激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的认知判断出现了问题,于是就有了错觉。9、实验活动 3:双眼的立体视觉实验步骤: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位置,比较现象的不同。实验现象:双眼观察到这根手指的位置与单眼观察到的有点不同。实验原理: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第三节 保护我们的大脑1、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大脑。2、颅骨对我们的大脑具有重要保护作用。3、保护大脑的方法:1剧烈运动时戴头盔,防止脑受伤。2劳逸结合。3保持充足的睡眠。4、2017 年 12 月,我国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中小学生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5、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记录数据抓尺要求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在变化1、地表风光各异,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海洋等。2、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8848.86 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3、鱼龙是 1.5 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4、改变地表的力量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的力量。自然力量有地震、火山、流水和风等。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修路等活动。第二节 地震1、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 形态。2、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3、1976 年 7 月 28 日在我国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 7.8 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多被毁,周围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缝带。4、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8 级大地震,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5、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1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2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的墙角躲避。3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4在室外躲避选择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第三节 火山1、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2、.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 1000 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和一些气体。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3、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4、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活动活跃。6、实验活动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铁盆、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护目镜。实验步骤:(1)在铁盆中,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层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从铁盆底部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喷出来。实验结论:地下的岩浆在一定条件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火山喷发。注意:给土豆泥加热时要戴护
收藏
编号:37209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1.94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10-07
10
文币
- 资源描述:
-
第一单元1.人体对刺激的反应1.耳、眼、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2.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光刺激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眼睛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材料:小镜子、台灯。实验步骤:(1)一位同学手持台灯,两位同学手持镜子站在距离台灯大约 20-30 厘米处的地方。(2)持台灯的同学打开台灯,一段时间后关掉台灯,另两位同学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开台灯后,瞳孔缩小;关掉台灯后,瞳孔扩大。实验结论:眼睛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4、人体对刺激的一些反应刺激物感觉器官刺激反应柠檬舌酸唾液增多光线眼睛强弱瞳孔大小变化凉水皮肤凉鸡皮疙瘩鞭炮声耳刺耳耳朵不舒服、捂耳朵生活垃圾鼻异味恶心、捂鼻子5、实验活动二:蒙眼走直线实验材料:红领巾、粉笔、软尺。实验步骤:(1)在空旷的地上画两条长长的直线。(2)让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条线的一端,用红领巾蒙眼走直线。(3)记录员观察现象并记录。安全员注意在不干扰活动的情况下保护蒙眼同学的安全。实验现象:蒙上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无法走直线。实验结论: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视力的缺失会让我们遇到很多危险,会让我们走许多弯路。6、损害感觉器官的行为。(1)用眼过度会伤眼睛。(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等。7、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1)不用硬物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长期待在嘈杂环境中。(2)注意用眼卫生和学习姿势。(3)不用力抠鼻子等。第二节 人体指挥部脑1、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错觉。2、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 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 小脑 脑干。3、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4、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6、大脑损伤的启示:大脑具有控制情绪、记忆的功能。7、实验活动一:抓尺子实验实验活动 1 眼疾手快抓尺子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2)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3)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同时背诵古诗。(4)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边背诵古诗边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实验记录:记录数据 抓住尺子时,尺子落下的距离(厘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专心抓尺2215196边背诗歌边抓尺40384537实验结论:(1)抓尺子的反应过程是当我们看到尺子下落时,眼睛把尺子落下的信息传给脑,脑发出命令,手抓住下落的尺子。(2)一心二用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时间。8、实验活动二:实验步骤(1)观察图 1,看看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是否一样。将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周围的黑色圆遮挡住,再比较大小。(2)观察图 2,看看两条黑线是否平行。将黑色线周围的线遮挡住,再次观察两条黑色是否平行。实验现象用眼睛看。感觉紫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大,将周围黑色的圆遮挡住后,发现他们一样大。用眼睛观察,感觉两条黑色不平行。将黑色周围的线遮挡住后,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实验原理:眼睛像个照相机一般如实地记录刺激,把刺激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的认知判断出现了问题,于是就有了错觉。9、实验活动 3:双眼的立体视觉实验步骤: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位置,比较现象的不同。实验现象:双眼观察到这根手指的位置与单眼观察到的有点不同。实验原理: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第三节 保护我们的大脑1、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大脑。2、颅骨对我们的大脑具有重要保护作用。3、保护大脑的方法:1剧烈运动时戴头盔,防止脑受伤。2劳逸结合。3保持充足的睡眠。4、2017 年 12 月,我国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中小学生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5、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第二单元 沉与浮第一节 谁沉谁浮1、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易沉。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实验材料: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水槽、水。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至少能完全淹没所有的物体)。(2)将苹果、梨子、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等一一缓慢按入水中后再松开,观察它们各自的沉浮情况(稳定后,触底不动为沉,不触底为浮)并记录下来。实验现象:材料苹果梨蜡烛松木块小石块塑料尺回形针记录数据抓尺要求沉浮情况浮浮浮浮沉浮沉实验结论:物体放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4、实验活动二:实验活动二:比较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的漂浮能力实验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实验材料: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水槽、水、垫圈(重物)、镊子。实验方法:对比实验。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实验步骤:(1)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垫圈轻轻加在松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载多少重物而不沉。(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同形状和体积的松木板、塑料板、泡沫板漂浮能力有强有弱漂浮能力由强到弱为:泡沫板、松木板、塑料板。第二节 改变沉浮1、当潜艇主压载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候,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2、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3、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2: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怎样让实心橡皮泥浮上来 实验猜想:改变橡皮泥球的形状或将橡皮泥球绑在漂浮能力强的物体上可以让橡皮泥球浮起来。实验材料:实心橡皮泥球、乒乓球、带盖塑料瓶、水槽、水。实验步骤及现象:实 验步骤(1)将橡皮泥球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槽中,观察橡皮泥的沉浮情况。(2)将橡皮泥捏成薄片,然后覆盖在乒乓球上。将乒乓球放入水槽中,观察沉浮情况。(3)将橡皮泥球装在带盖塑料瓶中,将塑料瓶放入水槽中,观察沉浮情况。实 验现象橡皮泥球捏成有些形状可以浮在水中,如船状。橡皮泥浮起来。橡皮泥浮起来。实验结论:通过一些方法,我们可以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4、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答: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在物体上捆绑重物、在物体中装重物等方法让浮的物体下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将物体和漂浮能力强的物体捆绑在一起等方式让沉的物体上浮。第三节 制作航道浮标1、航道浮标的结构和功能:航道浮标浮于水面,锚定在指定水域,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浅滩及碍航物等。结构:航道浮标上轻下重、重心低,水面以上部分中空才能直立。如果是金属材料,上部中空才能漂浮,锚系才能稳定。2、实验活动 设计制作航道浮标实验材料:空矿泉水瓶、沙子、铁质螺母、锚系用的线、水桶、水。实验步骤:(1)往空矿泉水瓶里加一些沙子,然后拧紧瓶盖。漂浮时承载的垫圈数形状和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松木板777塑料板445泡沫板101011(2)将线的一端系在瓶子的瓶口,另一端系几个螺母。(3)将做好的航道浮标口朝下放进装满水的桶中。实验现象:矿泉水瓶保持在水面竖直漂浮不倒。3、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规定:船舶从海上驶近或进入港口、河口、港湾或其他水道时,称为 顺航道 航行,左舷为航道左侧,右舷为航道右侧。航道左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红色,航道右侧标的标体、顶标、灯光均为绿色。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在变化1、地表风光各异,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海洋等。2、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8848.86 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3、鱼龙是 1.5 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4、改变地表的力量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的力量。自然力量有地震、火山、流水和风等。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修路等活动。第二节 地震1、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 形态。2、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3、1976 年 7 月 28 日在我国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 7.8 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多被毁,周围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缝带。4、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8 级大地震,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5、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1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2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的墙角躲避。3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4在室外躲避选择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第三节 火山1、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2、.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 1000 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和一些气体。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3、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4、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活动活跃。6、实验活动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铁盆、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护目镜。实验步骤:(1)在铁盆中,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层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从铁盆底部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喷出来。实验结论:地下的岩浆在一定条件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火山喷发。注意:给土豆泥加热时要戴护目镜,小心烫伤!第四节 地球内部1、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2、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3、实验活动: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实验材料: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实能步骤;(1)按照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制作地球结构模型。(2)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实验现象:内部结构分为三层,中心红色的一层为地核,中间黄色的一层为地幔,最外面蓝色一层为地壳。4、现代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之上。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第五节 塑造地表的巧手1、实验活动 1 模拟流水对土地的影响实验猜想:流水冲刷形成沟壑。实验材料:泥土、无盖塑料盒、支架、塑料瓶、水、锥子。实验步骤:(1)在塑料瓶的瓶盖上均匀地扎一些大小一致的孔,做成喷壶。(2)用适量的砂、石与土在塑料盒内堆成一个斜坡。(3)将支架放在塑料盒一端,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固定在支架上让水从“坡”上流下来。实验现象:流水把土层冲出了小沟,并带走部分泥沙,使水变得浑浊了。实验结论:流水冲刷形成沟壑。2、2000 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3、实验活动 2:温度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小石头、酒精灯、护目镜、夹子、烧杯、冷水。实验步骤:(1)用夹子夹一块小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将热石块立刻放入冷水中。(2)接着再烧,再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小石头上渐渐出现 裂缝,并有小颗粒脱落。实验结论:温度变化会让岩石渐渐破裂注意:实验时要戴好护目镜,防止烫伤,防止飞溅。4、水、温度、风、植物等都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5、钟乳石的形成。酸性的地下水把岩石溶蚀出了一个个的溶洞。溶蚀后产生的液体,从洞顶逐渐往下淀积,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钟乳石。第六节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1、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1)开挖河道。(2)修建水库。(3)填海造田。(4)绿化沙漠。2、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破坏和保护。(1)破坏:人类活动使黄土高原地区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形成了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2)保护:在黄土高原开展了以大范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主的”,使这里的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明显改善。3、围湖造田的利与弊围湖造田带来的好处:湖泊滩地土层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适合种植粮食。4、围湖造田的弊端。围湖造田会让水域面积减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会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循坏系统,加剧土地荒漠化。第四单元 物质变化第一节 燃 烧1、水可以变成冰,蜡块在加热后可以变成蜡液,生面团发酵烘烤后可以变成面包。2、折成纸飞机或剪碎的纸的形状变了,但还是纸。3、纸燃烧时发光、发热,燃烧后的纸灰和纸不一样,变成了一种新的物质。4、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产了水、二氧化碳等。5、实验活动实验活动: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变化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干冷的烧杯、火柴、燃烧皿、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湿毛巾。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用火柴点燃一支蜡烛,观察现象。(2)将一只干冷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观察现象。(3)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蜡烛发光发热;蜡烛变短,有融化的蜡流下来,烧杯上生成水雾,杯壁较烫,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罩在蜡烛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6、科学家经过精确实验,发现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氮气占 78%,氧气占 21%,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占 1%。7、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我们称作(物理变化),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我们称作(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第二节 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1、小苏打呈白色粉末状,是一种碱。2、白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闻起来酸酸的。3、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量筒、烧杯、托盘天平、玻璃片、火柴、小木棒。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将大约 60 毫升白醋倒入 500 毫升容量的烧杯中。(2)用天平称量 5 克小苏打。(3)将小苏打加入装有白醋的烧杯中。(4)盖上玻璃片,观察烧杯中的现象。(5)打开玻璃片,将燃烧的小木棒分别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的烧杯里和充满空气的空烧杯里,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装有白醋的烧杯中后,烧杯中产生了白色泡发出“滋滋”的声音。将燃烧的小木棒伸进小苏打与白醋的烧杯里,小木棒熄灭了;将燃烧的小木棒伸进充满空气杯里,小木棒没有熄灭。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烧杯中产生白色泡沫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气体。将小木棒伸进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烧杯里,小木棒熄灭了,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这种新物质不支持燃烧。3、科学家通过其他方法确定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新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4、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检验物体的酸碱性。5、用滴管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白醋、小苏打溶液和二者混合后的液体中,有什么象?这说明了什么?答: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中后,液体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汁滴入小苏打溶液中后体变成了绿色;将紫甘蓝汁滴入白醋、小苏打混合后的液体中,液体没有改变。这说明白醋呈酸性,小苏打呈碱性,白醋、小苏打混合后的液体是不同于白小苏打的新物质。第三节 生锈1、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铁片铁锈颜色银白,有光泽红褐色有韧性比较脆能被磁铁吸引不能被磁铁吸引能导电不导电2、实验活动 2:铁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 实验材料:铁丝 细砂纸、吸水纸、塑料盘 实验步骤:1先用细砂纸将铁丝擦一擦,看一看铁的颜色。2将一根铁丝放在垫有潮湿吸水纸的塑料盘中,另一根铁丝放在干燥的塑料盘中。3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两根铁丝发生的变化,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 结论:铁 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3、铁生锈的原因:铁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铁与空气接触容易生锈 铁与酸、碱、盐接触后容易生锈。4、铁生锈的危害:机械生锈后无法工作 车链条生锈后断裂 铁刀生锈后不在锋利5、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避免铁与潮湿的环境接触。例如涂油、油漆 等。在钢铁表面用电镀上一层 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镀镍、镀锌等。保持洁净和 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的方法。6、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7、有些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 快,如蜡烛的燃烧、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物质变化的反应速度较慢,如铁的生锈。第四节 生活中的物质变化1、实验活动: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可乐中的气体实验材料:半瓶可乐、导气管、橡皮靠,思清的石灰水,试管。实验步骤:(1)将半瓶可乐用带有导气营的橡皮塞塞紧。(2)将导气管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3)轻轻摇动可乐瓶,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可乐瓶中出现气泡,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实验分析:在摇动可乐瓶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导气管传入试管中,使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可乐中有二氧化碳 气体。2、什么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了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3、碳酸饮料能消暑解渴的奥秘:生产时,二氧化碳与水生成 碳酸;饮用时,打开瓶盖,二氧化碳气体又从碳酸中分解出来,使得碳酸饮料具有独特的消暑解渴的作用。4、物质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弊端,有些甚至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人为排放造成酸雨。我们应趋利除弊。第五单元 热的传递1、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材料:金属条、酒精灯、火柴、凡士林(遇热会熔化)实验步骤:(1)把涂有凡士林的火柴依次等距离粘在金属条上。(2)用酒精灯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看哪边的火柴先掉下来。实验现象:金属条上的火柴从被加热的一端开始依次掉落。实验结论:热在金属条中是按一定的方向传递的,由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2、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2: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材料:金属片、蜡、酒精灯、铁架台、火柴、盘子。实验步骤:(1)先将金属片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金属片要平稳。(2)将蜡熔化在盘子中。(3)将蜡液均匀倒在金属片上。(4)待蜡液完全凝固后,用酒精灯在金属片正中间加热,观察蜡熔化的过程。实验现象:观察到金属片上的蜡液从被加热的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四周熔化。实验结论:热从金属片温度高的部分向温度低的部分传递。3、热从物体温度较 高 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4、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3:测量变化的水温实验材料: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铁架台。实验步骤:(1)将两支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2)在大烧杯中装小半杯冷水,在小烧杯中装小半杯热水。测出它们各自的温度。(3)将小烧杯放在大烧杯里面,再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浸入两杯水中,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时间一天后两天后三天后四天后潮湿的托盘中有少许铁锈生成生成的铁锈增加出现更多铁锈有很多铁锈干燥的托盘中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铁丝无明显变化实验现象:大烧杯中的水的温度逐渐上升,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逐渐下降,最后两个烧杯的水温度一样。实验结论:热会从温度较 高 的物体传向温度较 低 的物体,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同。5、热传导:热从物体温度 高 的部分传到温度 低 的部分,或者从温度高 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传导。第二节 谁的传热本领强1、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 比较各种材料的传热本领实验方法:对比实验。不变的条件:物体的长短、粗细、水的温度。改变的条件:构成物体的材料。实验材料:长度和粗细相同的木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热水,带盖塑料盒,锥子。实验步骤:(1)用锥子在塑料盒盖子上等距离打四个孔。(2)在塑料盒中装大半盒热水,盖上盖子。(3)同时将四根小棒的一端通过塑料盒盖上的孔插入水中。(4)一段时间后,同时触摸四根小棒的相同部位,比较它们的传热快慢。实验现象:四根小棒都变热了,铁棒的温度最高,玻璃棒第二,塑料棒第三,木棒的温度最低。实验结论:各种材料都能传热,只是不同材料传递热的快慢不同。铁棒的传热能力比玻璃棒、塑料棒、木棒强。2、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3、实验活动 2 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实验材料:塞子、装有空气的玻璃管、金属棒、火柴、酒精灯、铁棒、凡士林。实验步骤:(1)用装有空气的两头带有塞子的玻璃管把两段金属棒连接起来,里面的铁丝不连接。(2)在木塞一边的金属棒上用凡士林等距离粘三根火柴。(3)同时用酒精灯在木塞另一边给金属棒加热。观察并记录火柴掉落的情况。实验现象:火柴一直没有掉落。实验结论:空气不易传热。3、空气不易传热的应用:棉袄、羽绒服中也含了大量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个量快速向外散发,所以有很好的保温效果。飞机的放窗、双层玻璃门窗和双层波离杯能保温,是因为其中夹有空气层,利用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的性质。第三节 热对流和热辐射1、探究水的传热本领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1 加热水实验材料:烧瓶、冷水、烧瓶夹、温度计、铁架台、绳子、酒精灯、火柴。实验步骤:(1)在烧瓶中装大半瓶水。(2)将烧瓶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温度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计的下端固定在烧瓶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瓶底和侧壁。(4)用酒精灯给烧瓶的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测出烧瓶底部的水温。实验现象:烧瓶下部的水温要比上部的水温低很多。实验结论:水传导热的本领一般。2、实验活动 2 探究热水会下沉还是会上升实验材料:玻璃杯、玻璃杯盖片、热水、冷水、红墨水。实验步骤及现象(1)将一瓶染红的热水染红的热水紧紧套在另一瓶冷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2)将一瓶冷水紧紧地套在另一瓶染红的热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1)将一瓶染红的冷水染红的冷水紧紧套在另一瓶热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2)将一瓶热水紧紧地套在另一瓶染红的冷水上,快速地抽开中间的隔板,观察现象。将染红的热水套在冷水上,抽开隔板后,冷水和热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将冷水套在热水上,抽掉隔板后,冷水渐渐变红了,瓶壁温度升高;热水颜色变浅,瓶壁温度变低。将染红的冷水套在热水上,抽开隔板后,热水渐渐变红,瓶壁温度降低;冷水颜色变浅,瓶壁温度升高。将热水套在冷水上,抽掉隔板后,冷水和热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实验结论:热水放置在上面,热水和冷水之间不会发生流动;热水放置在下面,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沉。3、观察水的热对流实验活动实验活动 3 观察水的热对流实验材料: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绳子、木屑。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装大半杯水,将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2)在烧杯里放一些木屑(方便观察)。(3)将温度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浸入烧杯中,测量上部水温。(4)点燃三脚架下面的酒精灯,每两分钟测量一次水温,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随着加热,水面的温度持续上升;水中的木屑从中间上升,又从烧杯四周下降。实验分析:水面的温度持续上升,说明热水从杯底升到了上部;木屑从中间上升,又从烧杯四周下降,说明中间的热水上升,上面四周的冷水沉到了杯底。实验结论: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热水会 上升,冷水会下沉,形成对流。4、随着水的流动,热由 高 温处传到低温处,这种热的传递方式称为热对流。5、空气也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热。空调装房屋上方,冷气向下运动;暖气装下方,且一般装窗户下方,冷空气加热向上运动。通过对流使整个房屋凉爽或温暖。6、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宇宙空间是真空,没有介质,阳光也可以传到地球,靠的热辐射我们感受炉火、白炽灯的热,是通过空气介质的,但空气传热很慢,而我们感受到这些热却很快,说明它们是穿过空气直接到达我们身体的。7、这种不需要介质直接传递热的方式,就是热辐射。第四节 制作保温装置1、热水瓶的保温原理:热水瓶有塑料外壳,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热不容易传导出来。木头的瓶塞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热传导,还能减少热对流。热水瓶里面有两层玻璃,中间抽成了真空,没有了介质,也阻止了热向外传导。里面有银白色且光滑的“反光层”,阻止热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递。2、热可以用热传导、热对流或热辐射的方式进行传递。如果较少热的传递就能达到保温的效果。第六单元 信息的传递(第一节)1、语言的最早使用,发生在距今 10 万-5 万年前。使用语言交谈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2、用语言交谈的方式传递信息的优缺点。优点:便捷、快速、信息内容丰富。(2)缺点:受到 距离约束;语言不同或表达差异,会导致听不懂或理解错误。3、古今传递信号的方式结绳、烽火台、跑步、漂流瓶、飞鸽传书、信号弹、书信传递、手机、电脑、红绿灯、广播、电视、防空警报等等。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1、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人类的记忆能力有限。于是产生了用 岩画 符号 文字 记录传递信息的方法。2、中国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 象形文字 系统之一,中国早期的 甲骨文 石刻文 和 金文,都是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 图画 和“表意符号”产生出来的。3、大约在公元前 3500 年人类发明了文字。4、我国最开始的文字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龟板)上,后来又书写在青铜、帛绢、羊皮、竹简5、东汉时期,我国的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人们可以将更多的信息方便地书写在纸上。6、雕版印刷的优点:一部书版可以连续印刷,比手抄书省时、省力、方便。缺点:每印一页就得刻一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7、北宋时的毕昇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大大缩短了排版时间 提高了印刷效率。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读中记载了这种技术。8、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的作用。(1)更好地传播了文化,保存了文明。(2)增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3)促进了世界其他国家印刷术的改进。第三节 电与通信1、1837 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 电报机。2、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最早用的是“莫尔斯电码它是 1844 年由美国的一位画家 莫尔斯 设计出的既好用且简单的电码。(2)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电码符号组成的。电码符号由两种 基本信号和 间隔时间 组成:短促的点信号“”,读“滴”;长信号“一”,读“哒”,时间长度约为“”的 3 倍。3、1873 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贝尔、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音传向远方的念头,1876年 3 月 7 日,贝尔贝尔成为了电话发明的专利人。3、发收电报要经过“编码发送接收解码”的过程。第四节 信息工程1、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购物、通话、订票、付费、拍照、导航、闹钟、学习等。2、现在被广泛推广的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提供三种业务,即位置、速度、时间。3、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有 4 个,分别是美国 的 GPS、俄罗斯的 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其中北斗 系统是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度上也更具优势。4、2018 年 12 月 27 日,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5、互联网的优点。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准确。人们开始实现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之城,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需要改进的地方:(1)安全性不高,容易泄露隐私。(2)信号不稳定,容易掉线。(3)形成依赖,人们玩手机成瘾!(4)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等。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次是 文字的使用,它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是印刷技术的应用。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术和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后,书籍 和 报纸 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电作工电话、广播 由 文明的进步。第四次是 电话 广播 电视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具有音像信息等特点。速度快 传播距离远、能传递们开始了用第五次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 互联网 卫星通信 第一单元1.人体对刺激的反应1.耳、眼、鼻、舌、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2.当受到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反应,这能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3.实验活动一实验活动一:光刺激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眼睛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实验材料:小镜子、台灯。实验步骤:(1)一位同学手持台灯,两位同学手持镜子站在距离台灯大约 20-30 厘米处的地方。(2)持台灯的同学打开台灯,一段时间后关掉台灯,另两位同学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瞳孔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开台灯后,瞳孔缩小;关掉台灯后,瞳孔扩大。实验结论:眼睛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注意: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注视强光。)4、人体对刺激的一些反应刺激物感觉器官刺激反应柠檬舌酸唾液增多光线眼睛强弱瞳孔大小变化凉水皮肤凉鸡皮疙瘩鞭炮声耳刺耳耳朵不舒服、捂耳朵生活垃圾鼻异味恶心、捂鼻子5、实验活动二:蒙眼走直线实验材料:红领巾、粉笔、软尺。实验步骤:(1)在空旷的地上画两条长长的直线。(2)让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条线的一端,用红领巾蒙眼走直线。(3)记录员观察现象并记录。安全员注意在不干扰活动的情况下保护蒙眼同学的安全。实验现象:蒙上眼后,同学们基本上都无法走直线。实验结论: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视力的缺失会让我们遇到很多危险,会让我们走许多弯路。6、损害感觉器官的行为。(1)用眼过度会伤眼睛。(2)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损伤听力等。7、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1)不用硬物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不长期待在嘈杂环境中。(2)注意用眼卫生和学习姿势。(3)不用力抠鼻子等。第二节 人体指挥部脑1、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错觉。2、第一张人脑解剖图是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根据人体的真实结构绘制的。1543 年,他发表著作人体的构造,对脑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人脑有三个主要结构:大脑 小脑 脑干。3、大脑可以指挥我们的身体,小脑可以帮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4、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脑。6、大脑损伤的启示:大脑具有控制情绪、记忆的功能。7、实验活动一:抓尺子实验实验活动 1 眼疾手快抓尺子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2)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3)乙同学竖直拿尺子,甲同学的手与尺子零刻度线齐平,同时背诵古诗。(4)乙同学突然松手使尺子掉下来,甲同学边背诵古诗边尽可能快地抓住尺子,记录抓到尺子的位置。实验记录:记录数据 抓住尺子时,尺子落下的距离(厘米)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专心抓尺2215196边背诗歌边抓尺40384537实验结论:(1)抓尺子的反应过程是当我们看到尺子下落时,眼睛把尺子落下的信息传给脑,脑发出命令,手抓住下落的尺子。(2)一心二用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时间。8、实验活动二:实验步骤(1)观察图 1,看看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大小是否一样。将黄色的圆和紫色的圆周围的黑色圆遮挡住,再比较大小。(2)观察图 2,看看两条黑线是否平行。将黑色线周围的线遮挡住,再次观察两条黑色是否平行。实验现象用眼睛看。感觉紫色的圆比黄色的圆大,将周围黑色的圆遮挡住后,发现他们一样大。用眼睛观察,感觉两条黑色不平行。将黑色周围的线遮挡住后,发现它们是平行的。实验原理:眼睛像个照相机一般如实地记录刺激,把刺激信息传给大脑,大脑的认知判断出现了问题,于是就有了错觉。9、实验活动 3:双眼的立体视觉实验步骤:先分别用单眼观察一根手指的位置,再用双眼观察这根手指的位置,比较现象的不同。实验现象:双眼观察到这根手指的位置与单眼观察到的有点不同。实验原理:脑要把双眼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的视觉。第三节 保护我们的大脑1、脑是指挥人体活动、产生思想、学习记忆的重要器官,我们要保护大脑。2、颅骨对我们的大脑具有重要保护作用。3、保护大脑的方法:1剧烈运动时戴头盔,防止脑受伤。2劳逸结合。3保持充足的睡眠。4、2017 年 12 月,我国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中小学生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5、人体各个器官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各项任务,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的整体。当某一个器官的健康受到影响时,也会波及到其他的器官的健康。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大脑,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记录数据抓尺要求第三单元 地表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在变化1、地表风光各异,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沙漠、海洋等。2、珠穆朗玛峰海拔约 8848.86 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3、鱼龙是 1.5 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4、改变地表的力量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的力量。自然力量有地震、火山、流水和风等。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修路等活动。第二节 地震1、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发生时,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 形态。2、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3、1976 年 7 月 28 日在我国河北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 7.8 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多被毁,周围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裂缝带。4、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 8 级大地震,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5、经国务院批准,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1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2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的墙角躲避。3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4在室外躲避选择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第三节 火山1、火山爆发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2、.火山喷发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 1000 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和一些气体。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3、火山喷发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但是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4、地球内部的热量促使熔岩运动,从而使板块慢慢地运动起来。5、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相邻的板块之间,就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活动活跃。6、实验活动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铁盆、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护目镜。实验步骤:(1)在铁盆中,用一些土豆泥堆出一座“小山”。(2)从“山顶”往下挖出一个深坑,填入番茄酱后,再用一层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3)隔着石棉网用酒精灯从铁盆底部加热“小山”,直到“火山喷发。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山口”会向外冒热气,过一会儿“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喷出来。实验结论:地下的岩浆在一定条件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形成火山喷发。注意:给土豆泥加热时要戴护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新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汇(提纲 素材)(全册打包).rar.rar》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精品
科学
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汇(提纲
素材)(全册打包).rar
新湘科版
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总汇
提纲
素材
打包
rar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