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辨证 医学知识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医辨证学医学知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识培训绪论绪论以八纲辨证为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卫气营血、六经及三焦辨证为目,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总论第一章 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1.1.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八纲”一词最早出现于祝味菊著伤寒质难中。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2.2.六经辨证六经辨证3.3.脏腑辨证脏腑辨证4.4.温病辨证温病辨证第二章 审症、辨证、诊病的中医诊断体系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自学)总论总论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象。总论总论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
2、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总论总论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疾病一般包括致病因素、病理性质、临床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后等。总论总论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第一章第一章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八纲辨证 阴 阳归纳疾病类别 表 里辨别疾病部位的深浅 寒 热疾病性质 虚 实邪正斗争的盛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第一节第一节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中医辨证
3、学医学知识培训9 表 里 体表 脏腑 六腑 五脏 经络 脏腑 三阳经 三阴经 皮肤 筋骨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0【临床表现】表 里病位 皮毛、肌腠、经络 脏腑、骨髓 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1一、表证一、表证定义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的证候。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2病因感受六淫之邪,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之邪等。景岳全书传忠录:“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燥火,气有不正,皆是也。”一、表证一、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3【临床表现】寒热 恶寒(或恶风)发热 (或自觉无发热)、头身 头身疼痛、苔脉 舌苔薄白,脉浮,兼呼吸
4、道症状鼻塞流涕,咽喉痒或痛,喷嚏,微有咳嗽。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4发病特点表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1.起病急 2.病情轻 3.病程短 4.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的特点。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5(一)风邪袭表证(一)风邪袭表证【概 念】风邪袭表证主要是因感受外界风邪所产生的证候。【病 因】起居不慎,汗出当风。【辨证要点】发热恶风,汗出,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6【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塞流涕,微咳,苔薄白,脉浮缓。【证候分析】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发热恶风,汗出;风邪上受头痛肺气失宣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表(一)风邪袭表证(一)风邪袭表证中医
5、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7(二)寒邪束表证(二)寒邪束表证=表寒证表寒证【概 念】寒邪束表证又称表寒证,多因感受阴寒之邪,体内阳气未能御制寒邪所出现的证候。【病 因】衣单感寒,冒雨涉水,贪凉饮冷。【辨证要点】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8【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微咳,苔薄白,脉浮紧。【证候分析】寒邪束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重发热轻,无 汗。寒邪郁于经脉头痛,身痛;肺失宣降鼻塞微咳;寒袭于表,脉气鼓动于外,脉道拘急脉浮紧。(二)寒邪束表证(二)寒邪束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19(三)暑邪伤表证暑邪伤表证【概 念】暑邪伤表证是指夏月炎暑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
6、的证候。【病 因】炎夏之季,烈日曝晒或高温环境中劳作。【辨证要点】夏季恶寒发热,汗出,疲乏,苔薄,脉濡数。【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薄白或黄,脉象濡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0【证候分析】暑邪伤表卫气不能宣发恶寒。暑性炎热,蒸腾津液恶热,汗多而口渴,尿黄。暑病多汗,气随汗泄疲乏而脉濡数。暑挟湿邪,湿犯上焦苔白或黄。(三)暑邪伤表证暑邪伤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1【证候鉴别】伤暑既暑邪伤表证,此证严重者谓中暑,属里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2(四)湿邪遏表证(四)湿邪遏表证【概 念】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于肌腠的证候。【病 因】居处卑湿,冒受雾露,淋
7、雨涉水。【辨证要点】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肢体困重,苔白薄腻。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3【临床表现】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口不渴,肢体困重或酸痛,周身倦怠,舌苔薄白腻或滑,脉濡或缓。(四)湿邪遏表证(四)湿邪遏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4【证候分析】湿邪遏表属外湿,亦称伤湿。湿郁遏肌腠,阻滞经络头胀,肢体困重,微恶寒热。湿邪缠绵,困遏清阳困重、闷胀、酸楚、腻浊。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5(五)燥邪伤表证(五)燥邪伤表证【概 念】燥邪伤表证多见于外界气候干燥,燥邪外袭,侵犯肺卫所表现的全身干燥的证候。【病 因】秋令干燥或居北方干旱少雨之处。【辨证要点】恶寒发热,皮肤、口、鼻、咽干燥。中医辨证
8、学医学知识培训26【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口唇、鼻窍、咽喉干燥失润,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舌苔干燥,口渴欲饮。或见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象浮等。(五)燥邪伤表证(五)燥邪伤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7【证候分析】“燥胜则干。”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症状。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8(六)热邪犯表证(六)热邪犯表证【概 念】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病 因】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辨证要点】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29【临
9、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脉象浮数。(六)热邪犯表证(六)热邪犯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0【证候分析】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咽喉痒痛。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热邪上扰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1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同性,温为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热之渐,火为热之极。(六)热邪犯表证(六)热邪犯表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2(七)疫疠证候(七)疫疠证候疫疠又名瘟病、毒气、乖戾之气、疠气等,是由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具有严重传染性的证候。中
10、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3二、里证二、里证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4里证的成因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等,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致病。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5附:半表半里证附: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称为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
11、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6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7第二节第二节 寒热辨证寒热辨证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热,阴胜则寒。”素问素问调经论说: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虚则内热。”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8一、寒证一、寒证【概 念】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寒证包括表寒证、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等。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39【病 因】1.外感阴寒邪气;过服生冷寒凉2.久病伤阳 【特点】1.形寒2.寒
12、不消水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0【临床表现】冷冷 体温、按诊 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稀稀 排泄物 大便溏薄,(五更泻),小便清长,痰稀白,清涕。淡淡 色诊 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苔灰黑 而润),阴黄(寒湿)。润润 津液未伤 口不渴,苔白滑。静静 望神、动态、脉诊 倦卧,脉迟、紧。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1二、热证二、热证【概 念】疾病本质属热,由于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热证包括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实热证等。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2【病 因】1.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2.七情过激,郁而化热;3.饮食不节,积蓄为热;4.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
13、亢。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3【特点】1.身热2.津亏(热盛伤津,阴亏)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4【临床表现】热热 体温、按诊 发热,壮热,五心烦热(皮肤、咽喉、齿龈红肿热痛)稠稠 排泄物 大便干结,(或大便黄褐如糜而臭 湿热),小便短赤,黄脓涕,黄粘痰。深深 色诊 面红目赤,(颧红、潮红)舌质红绛,苔黄(苔灰黑而干),阳黄(湿热)。干干 津伤 口苦口臭,口干喜冷饮,鼻燥咽干,苔干燥。动动 望神、动态、脉诊 烦躁不宁,新病鼻翼煽动,数脉、洪脉、滑脉,出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色鲜红)、灼痛。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5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证 热证 寒热恶寒喜热
14、恶热喜冷口渴口不渴 渴喜冷饮面色面色白 面色红四肢按之冷 按之热痰涕清稀 黄稠二便大便溏薄 大便干结 小便清长 小便短赤舌象 舌淡、苔白腻 舌红、苔黄 脉象 脉迟或紧 脉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6第三节第三节 虚实辨证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 夺则虚。”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7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而生。”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8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有邪
15、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辐辏,百病丛集。”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49一、虚证一、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特点: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0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难经四十八难“缓者为虚”、“出者为虚”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1(一)气虚类证(一)气虚类证1.1.气虚证气虚证【概 念】元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脏腑组织机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2【病 因】1.久病体虚久病多虚2.劳累过度劳则耗气3.年老体弱肾的精气衰退4.生成不足先天不足
16、、后天饮食失调【辨证要点】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活动时诸症加剧,脉虚。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3【临床表现】1.精神神疲乏力2.声息少气懒言,或声音低微,呼吸气短3.头目头晕目眩,自汗,易感冒,活动时 诸症加剧。4.舌脉舌淡嫩,脉虚无力。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4 【证候分析】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头晕目眩;肺的呼吸功能减弱声音低微,呼吸气短。气虚卫外不固自汗;劳则耗气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舌淡嫩;气虚运血无力脉按之无力。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52.2.气陷证气陷证【概 念】气陷证是气虚无力升举而反 下陷的虚弱证候。【病
17、 因】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气。【辨证要点】内脏下垂+气虚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6【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或内脏位置下垂,或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胃腑下垂脐腹中部坠胀感肝肾下垂少腹两侧重坠感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7【证候分析】气陷证的病理特点清阳之气不升反降,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8本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头晕目眩,少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等。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气陷于下久泄久痢。脱肛多见久泄久痢中气下陷之象,或小儿正气未充,或大便干燥,排便时 用力过度。2.2.气陷证气陷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593.3.
18、气脱证气脱证【概 念】气脱证是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的危重证候。【病 因】1.久病气虚的进一步的发展;2.大出血后,气随血脱。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0【辨证要点】气息微弱欲绝,汗出不止,二便失禁,手撒身软等气脱的特证。【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或见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苔白润,脉微欲绝。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1【证候分析】气脱证病理特点元气亏虚至极,失于固摄。气脱肺失摄纳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气脱无以养心神失所养可见昏迷或昏扑。气脱失于固摄汗出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气脱无以鼓动血脉脉微欲绝。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2(二
19、)血虚类证(二)血虚类证1.1.血虚证血虚证【概 念】血液亏少,脏腑、经络、组织失于濡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3【病 因】一、生成不足 1.化源不足营养缺乏 2.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3.气虚不能生血二、消耗过多 1.各种急慢性出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2.久病耗气伤血3.七情内结,用心过多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4【辨证要点】体表肌肤粘膜组织颜色淡白+全身虚弱(四不养)【临床表现】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衍期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1.1.血虚证血虚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5【证候分析】血少不荣于色面白无
20、华或萎黄,眼睑、唇色淡白,爪甲苍白。血不养头目头晕眼花濡养功能减退 血不养心心悸、失眠 血不养经脉手足发麻 血不养冲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62.2.血脱证血脱证【概 念】血脱证是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血液亡脱的危重证候。【病 因】多因突然的大出血所致,或由血虚发展而来。【辨证要点】大出血+亡阳(轻症)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7【临床表现】大出血呕血、便血、崩漏、外伤亡阳(轻症)晕厥 面色苍白,舌色枯白,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脉微或芤。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8(三)阳虚证(三)阳虚证【概 念】体内阳气虚衰,温煦、推动、蒸腾、气化作用不足所导致的一种虚寒性证候。中医
21、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69【病 因】1.久居寒处2.过度劳倦3.久病伤阳4.年老火衰5.过服寒凉【辨证要点】畏寒+气虚重症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0【临床表现】冷 畏寒肢冷或腹痛喜按喜温 稀 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 淡 面色淡白,舌质淡嫩 润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静 脉微或沉迟无力气虚重症 精神不振,神疲乏力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1【证候分析】该证的病理特点寒象明显且气虚程度较重。阳气虚,推动、气化功能不足精神不振,面色淡 白,少气乏力,舌质淡嫩,脉微或沉 迟无力;阳气虚温煦不足畏寒肢冷,或心腹寒痛,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2(四)阴虚证(四)阴虚证【概 念】体内阴液亏虚,
22、其滋润、濡养、宁静的功能减退所致的证候。【病 因】热病伤阴或房劳、五志过极。【辨证要点】阴液不足+虚火上炎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3【临床表现】阴液不足口咽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虚火上炎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 红少苔少津,脉细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4【证候分析】阴液耗损人渐消瘦。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扰心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火上升两颧红赤,咽干口燥,舌红少苔。阴血不足脉细内有虚热脉细兼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5(五)津液不足证(五)津液不足证【概 念】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伤。津液不足证因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濡润滋养而出现的证候。该证候属内燥证。中医辨证
23、学医学知识培训76【病 因】生成不足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津液生化减少。过分限制饮食及噎膈、反胃等,使津液 化生乏源。丧失过多热盛伤津耗液 大汗、吐泻、泄利太过【辨证要点】口、咽、唇、舌、皮肤皆干燥,尿少便 干。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7【临床表现】皮肤干枯无泽,目眶凹陷,口燥咽干,唇燥而裂,渴欲饮水,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8【证候分析】脏腑组织失于滋养濡润。上不能滋润口咽口燥咽干,唇燥而裂;外不能濡养肌肤皮肤干燥枯槁;下不能化生小便,濡润大肠溲少便干。津血亏虚致生内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79二、实证二、实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
24、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特点邪气壅盛而正气未虚。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0临床一般是新起、暴病多实证;病情激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难经四十八难有“急者为实”、“入者为实”类经疾病类:“见外入之病多有余,如六气所感,饮食所伤之类也。”二、实证二、实证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1病因一、外邪侵入人体二、脏腑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2(一)气滞类证(一)气滞类证气滞类证是指气机的运行失常所导致的里实证,常见有气滞证、气逆证和气闭证等。1.1.气滞证气滞证【概 念】气滞证或称气郁证或气结证,是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
25、不畅所表现的证候。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3【病 因】1.病邪内阻痰饮、瘀血、宿食2.七情郁结初病在气3.阳气虚弱,温运无力【辨证要点】胀闷疼痛或攻窜作痛。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4【临床表现】部位胸胁、乳房、胃脘等处的胀闷或疼痛。疼痛性质胀痛、窜痛、攻痛。疼痛时轻时 重,部位不固定,按之一般无形。兼症痛胀常随嗳气、矢气、叹息或情绪好 转而减轻,或随忧思恼怒而加重。脉象多弦,可无明显舌象变化。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5【证候分析】气滞证的病理特点为:气机运动受到阻滞而运行不畅。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限于局部的胀闷疼痛,或攻窜疼痛的不同表现,中医辨证学医学知识培训862.2.气逆证气逆证【概 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