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诊法医疗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20748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PPT
  • 页数:71
  • 大小:345.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诊法医疗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法医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法定义诊法定义 正确的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 诊法也称察病的方法,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法内容诊法内容四诊四诊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闻诊: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询问病之发生发展、诊治过程 现在症、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切诊:脉诊和按诊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望望 诊诊

    2、望诊,望诊,是凭借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进行了解的过程。望舌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法之一 望诊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自望诊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自然光线为佳。然光线为佳。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望诊望诊一、一、全身望诊全身望诊二、局部望诊二、局部望诊三、三、望排出物望排出物四、四、望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全身望诊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病人的精神、气色、形体、姿态等整体表现,来对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总体的认识。本文

    3、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望一、望 神神神的概念:神的概念: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主要是辨别: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色形态、呼吸意识“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目”是望神的重点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得神得神 神志清楚,语音清晰,双目精彩,面色红润,表情自然,思维有序,反应灵敏,动作灵活,气息平稳,肌肉不肖正气充足,脏腑功能未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少神少神 面色少华,精神不振,动作迟

    4、缓,饮食不佳,正气轻度损伤,或体质虚弱。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失神:失神:面色晦暗/鲜艳暴露;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呼吸异常,形体消瘦;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脏腑精气虚衰,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假神假神病情危重,突然出现“好转”的假象;精神萎靡,突然振奋,言语不休;神智不清,突然清醒;本无食欲,突然大增;面色晦暗,苍白无华,突然“面赤如妆”。脏腑精气衰竭,阴阳离决的先兆。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5、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望色二、望色色指皮肤颜色和光泽色指皮肤颜色和光泽脏腑气血的表现。脏腑气血的表现。面色:面色:诸经气血皆上注于面,面部皮肤薄嫩,色泽易于显露,便于观察,故为重点。望色以面部气色为主,兼顾肤色、目睛、爪甲等部位,还应当对痰、二便等排出物颜色。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常色:常人色泽(又称有气之色)特点有二红黄隐隐(有神气)、明润含蓄(有胃气)。主色:终生不变之色。客色随季节气候、情绪及运动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如:天热面红。病色 疾

    6、病反映于外之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鲜明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善色系五色虽出现异常变化,但尚且明润含蓄提示病情较轻,大多预后良好;恶色指五色晦暗枯槁,或病重反见鲜明暴露之色五脏精气衰败,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色主病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所五色主病是指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所主病症,也就是从五色的变化测知病位、病性。主病症,也就是从五色的变化测知病位、病性。青色,为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所致。主寒、主痛、主血瘀、主风。如寒甚可致经脉拘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肤色青紫;阳气不足,不能温

    7、运血脉,运行迟缓或气机壅滞,出现青色;小儿面色青,多属肝风内动。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赤色赤色 面色发红,因热而面部脉络充实之象 主热证:满面通红属实证;两颧潮红娇嫩,属虚证。戴阳证,指面色苍白时时泛红。黄色黄色 脾胃之本色,黄色不明润含蓄乃病色 主脾虚、湿。萎黄萎黄:淡黄无华,脾胃虚弱气血不充;黄胖黄胖:色黄虚浮,脾失运化水湿内停;黄疸黄疸:湿热蕴结,熏蒸肝胆,胆汁外溢;阳黄/阴黄/瘟黄。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白色白色 指发白而无华,为气血不荣之

    8、象,主虚、寒/淡白、晄白、苍白。面色淡白是指面色泛白而没有血色,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症。面色晄白是指面色白得发亮,没有血色,多属阳虚证,晄白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是指面色白而隐含青色或灰色,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黑色黑色 面部色黑,乃肾色外露或气血瘀滞之象,主肾虚、水饮、瘀血和寒证。面色黧黑,多为寒证和肾阳不足;面黑而焦,多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熏;眼眶发黑,肾虚水泛或寒湿带下;面黑而肌肤甲错,为瘀血内阻。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

    9、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望形态三、望形态 指通过观察病人形体与姿态以察病的方法。望形体:形体壮实,活动正常是正气充盛;形体消瘦,倦怠喜静是气血不足;望姿态:肢体颤动,热病发痉或血不养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属中风证;坐卧不宁,多是烦躁或疼痛;坐而仰首,喘粗气促,属肺实证;坐而俯首,少气懒言,属肺虚或肾虚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四、望排出物四、望排出物 排出物是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总称。排泄物是人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大、小便,呕吐物);分泌物指官窍分泌的液体(痰、涎、涕、唾)。望排出物主要观察其形、色、质、量的变化一

    10、般来讲,色淡、白,质清稀,多属寒证;色深、黄,质稠浊,多属实热证。“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望痰 痰清有泡沫为风痰;色白清稀为寒痰;痰黄稠粘为热痰;痰色白而易咯出者,多为湿痰;痰少不易咯出属燥痰;咳唾腥臭脓痰或脓血的是肺痈;劳 嗽久咳,咯吐血痰多为虚火损伤肺络。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望呕吐物 胃热则呕物稠浊酸臭;胃寒则吐物清稀无臭;食滞则呕吐酸腐;胃络伤见呕血;呕吐黄绿苦水,多

    11、为肝胆湿热。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望小便 小便清澈而长为寒;赤涩短少为热;偶有砂石为石淋;浑浊如米泔为膏淋;小便见血色,热涩刺痛为血淋。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望小儿指纹五、望小儿指纹 小儿食指络脉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根据络脉在三关的显露部位,判断邪气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临床意义可概括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透关射甲:络脉有命关至指甲端,病情凶险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12、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闻闻 诊诊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听声音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变化的临床意义。嗅气味包括口气、汗气、鼻臭、身臭和病室气味(腐尸味、尿臊味、烂苹果味、血腥味)。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听声音一、听声音 包括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一般来讲,声音高亢有力者为正常或实证;声音低弱无力者多为虚证。实证和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虚证和寒证声音轻细低弱,静默懒言。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

    13、站或本人删除。1.1.语言(语言错乱)语言(语言错乱)谵语 神智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主实热;郑声 神智不清,语多重复,断续低弱主虚证。独语 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便止。多为 心气不足或痰浊蒙蔽心窍所致。狂言 精神错乱,骂唳号叫,语无伦次,不避亲 疏。多为痰火扰心或热入心包。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2.呼吸呼吸 喘 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分实喘和虚喘。发作急剧,声高而气粗,呼出为快。多为病邪 壅塞肺气所致,属实喘;来势较缓,喘声低微,气怯声低,吸入为快,动辄加剧。为肾不纳气或肺气虚衰,属虚喘。

    14、哮 呼吸急促,喉中如有哮鸣声,哮证有寒热之别,时发时止,反复难愈。上气 气促咳嗽,气逆喉间。多为痰饮内停,或阴虚火旺,气道壅塞。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3.咳嗽(测肺病寒热虚实)咳嗽(测肺病寒热虚实)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咳声重浊为肺实;咳声低弱少气或久咳声哑多为虚证;咳声阵作,终止时作鹭鸶叫为百日咳;若咳声如犬叫,可见于白喉。4.4.呕吐呕吐 有胃内容物自口而出为呕吐。呕吐来势较缓,声低物清,属虚证或寒证;呕吐来势较猛,声亮物浊,属实证或热证。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

    15、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5.呃逆呃逆 胃气自喉间冲逆而上,不能自已,即“打呃”。呃逆频频,连续有力,高亢而短,属邪热客胃。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多属脾胃虚寒。呃逆在临床上是观察胃气存亡的重要指标之一,久病、重病出现呃逆为胃气将败的危重征兆。“久病闻呃尤可惊”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嗅气味二、嗅气味包括身体、口腔、呼吸和各种排泄物、分泌物的气味。气味臭秽或腥臭多为实证热证;气味清淡者多为虚寒。了解病程长短、病邪轻重及寒热属性。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

    16、,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口气口气 口腔发出的气味。口气酸腐,嗳气酸馊多为内有宿食,消化不良 口气秽浊多由胃中湿热停滞;口气腥腐可见于内痈或牙疳。2.2.鼻气鼻气 指鼻腔分泌物及由鼻呼出的气味 鼻涕腥臭黄稠为鼻渊;鼻气秽臭而鼻腔干燥,嗅觉减退,甚至不闻香臭,为鼻藁。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3.汗气汗气 由汗出过多而产生。汗有腥臭为湿热蕴蒸;瘟疫病人汗气臭秽为热毒甚;水肿患者汗出有尿臭味,为肾气衰败。4.4.排出物的气味排出物的气味 痰 咳吐浊痰腥臭,为热毒炽盛,多见于肺痈;痰液清稀而无腥臭为寒痰。二便 小便黄赤浊臭为

    17、湿热;小便清澈而臊臭为寒证。大便臭秽为湿热;粪便酸气伴未消化物多为食滞。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5.某些疾病的特殊气味 有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出现特殊的臭气。如肝昏迷的病人呼出的气体有氨味,称为肝臭;消渴病人危重阶段可有烂苹果的气味;尿毒症者有尿臊气;晚期肿瘤或危重病人会出现腐臭或戾臭等。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问问 诊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来了解疾病的开始、发展以及治疗经过、目前症状和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

    18、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的问诊内容与现代医学中“问病史”多相同,但有其独到之处,现介绍如下。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原版十问歌赋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新编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掺。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并胎

    19、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疹痘惊疳嗜食偏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问寒热一、问寒热 寒:怕冷的感觉。自觉寒冷得温不缓解者为恶寒;得温可缓解者为畏寒。热;发热,包括体温高,或自觉热,或他觉热三种。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主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为外感风寒;发热重而恶寒轻为外感风热;2.但寒不热 只觉怕冷而不发热,多为里寒证。新病畏寒多为实寒;久病畏寒多为虚寒。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但热不寒 但觉发热而不怕冷,多为里热证 壮热:高热不退,只恶热不恶寒

    20、主里实热证 潮热:定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有一定规律。阳明潮热:日晡潮热,热势高,伴腹胀便秘;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骨蒸潮热,伴盗汗;湿温潮热: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见头身困重 低热:轻度发热,热势低,多在37-38度;可见于温病后期或内伤杂病。4.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往来,为邪结半表半里,正邪交争之象,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问汗二、问汗 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常人进食辛辣,或体力活动,或情绪变化,或气温升高,或衣被过厚等均可使汗出增多。但当汗无汗或汗出过多或伴异常感觉时,则为病理现象。1.表证

    21、辨汗 表证无汗多为表实;表证有汗,为表虚证或表热证。2.里证辨汗 自汗:白天汗出,动辄尤甚,为卫阳不固;盗汗:睡时汗出,醒时自止,为阴虚内热;大汗:汗出量多,津液大泄,为实热或亡阳;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战汗:战汗: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安之佳象,汗出仍躁,脉来疾急,是邪盛正衰之危侯。3.局部辨汗 头汗可因阳热或湿热;半身出汗或痰湿或中风,无汗部位为病侧;心胸部位汗出多因心脾两虚;手足汗出者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而致。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

    22、网站或本人删除。三、问异常感觉三、问异常感觉 异常感觉多由病理变化而产生,可出现在机体各部分,为病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异常感觉往往是疾病最先出现的症状,包含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重要信息。应注意询问其特点、程度、部位、时间等,结合相应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等情况。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疼痛 疼痛而兼有胀满多由气滞所致;疼痛如针刺状为刺痛,是瘀血导致的特点;痛如刀割或疼痛绞,痛势剧烈为实邪内侵,气机闭阻;疼痛游走不定多为风邪偏胜或气滞所致;疼痛部位固定多属血瘀或寒湿偏胜;疼痛而有烧灼感多见火邪致病;疼痛而觉局部

    23、寒冷,得温则减为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所致;疼痛隐隐,绵绵不绝,痛处喜按,多有气血不足。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酸重麻木 酸指肢体、关节和肌肉酸楚无力;重指头身肢体感觉沉重,无力抬举;麻指皮下有蚁行感,按之不止;木是知觉消失,不知痛痒;病变在经络骨节和肌肤,为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利或气血不足所致。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眩晕 眩为眼目昏花,阵阵发黑;晕指有旋转感二者并见称为眩晕。有虚有实,虚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实则风火痰浊为患。4.耳鸣耳聋 耳鸣

    24、是自觉耳中有鸣响,甚则妨碍听觉;耳聋为听力减退或消失。有虚有实,虚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实则风火痰浊有关。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5.心悸怔忡 心悸指自觉心跳不宁;严重时心慌剧烈,休作无时,称为怔仲;以虚证为多,也可因邪热入里,痰火内扰,或心血瘀阻,及水气凌心等病证。6.痞满 指自觉胸腹部胀满充实,甚至可以摸到包块。主要由于脏腑气机不畅或痰气交阻所致。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四、问饮食口味四、问饮食口味 内容包括:食欲好坏、食量多少、食后反应、口渴与饮

    25、水、口味偏嗜、冷暖喜恶等,临床意义:1)判断脾胃以及有关脏腑功能盛衰,2)分析体内津液的盈亏 3)了解津液的输布情况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食欲和食量 食少纳呆,多为脾胃气虚/内伤食滞/湿邪困脾;脘胀厌食,嗳腐吞酸,多为食滞胃脘;纳少厌油,黄疸发热,肢体困重,肝胆湿热/脾胃湿热;食欲不振,胸胁胀痛,抑郁易怒,为肝气犯胃;育龄妇女突然停经而厌食、呕恶,脉冲滑,应当考虑妊娠恶阻;消谷善饥,多为胃火炽盛,如伴有多饮多尿,见于消渴病;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6、。饥不欲食,常为胃阴不足;食入则吐,多属胃中实火上逆;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多因脾胃虚寒;吞咽艰涩,梗噎不顺者,可见于噎嗝 重病本不欲食,突然思食、多食,为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为“回光返照”之象;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2.口渴与饮水口渴与饮水 口渴喜热饮为寒湿内停;渴喜冷饮为热盛津伤;口渴而不欲饮者,或水入即吐,多见于水湿内停,或湿热内困,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可见于瘀血证;多饮多尿见于消渴。3.口味 口苦见于胃中积热或肝胆湿热;口淡多见于水湿内停,或脾胃虚寒;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27、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口酸多见于肝胃不和;口咸多见于肾虚内热;口腻多见于脾胃湿阻;口臭多见于胃火炽盛;病人喜食辛辣、热饮多为胃寒;相反喜食生冷者,多为胃中郁火。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问睡眠五、问睡眠 睡眠异常有失眠与嗜睡。不易入睡或易于惊醒,甚至彻夜难眠为失眠;时时欲睡,精神不振,头重困倦为嗜睡。病重嗜睡多为危象。虚证为心血不足,心失所养;阴虚火旺,内扰心神或气血不足,清阳不升;或心肾阳虚。实证为邪气(食滞)内扰,气机不畅或痰湿内盛等所致,本文档所提

    28、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六、问二便六、问二便问二便以了解脾胃、大肠、肺、肾及膀胱的情况。应当注意二便的次数、数量、性质、颜色、气味、以及有无疼痛、出血等伴随情况。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七、问小儿及妇女七、问小儿及妇女 问小儿时应当了解出生前后情况、出生后的预防接种、传染病史以及常易引起小儿疾病的因素如外感、饮食、惊吓等。妇女除常规的问诊外,应了解经、带、胎、产等情况。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9、。切切 诊诊 切诊是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某些部位(肌肤、胸腹、筋骨以及脉搏)进行触、摸、按、压,从而了解健康状态,诊察病情的方法。“切而知之谓之神”。切诊主要包括按诊和脉诊。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按诊一、按诊 医生运用手指、手掌在病人体表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扣击来诊察疾病的方法。目的:测知局部冷暖、软硬、润燥、压痛、痞块等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按诊的内容按胸胁、按脘腹、按皮肤、按手足、按腧穴按虚里:心尖

    30、搏动处,为宗气之所居。按脘腹:日本的汉方医学腹诊:心下、胃脘、大腹、脐腹、小腹、少腹。按尺肤:又称诊尺肤,上下滑动来感觉尺肤的寒热、滑涩、缓急。水肿、肤胀。按腧穴:找准穴。肺腧穴压疼示肺病、肝腧穴或其门穴压疼是肝病。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脉诊二、脉诊 又称切脉、持脉、把脉、候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特定部位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身体状况,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是中医最具特色的一种诊察方法。“巧匠”应当熟悉脉学原理、把握脉学基本知识、按照脉学基本要求与方法,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

    31、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脉象的产生心是形成脉象的主要动力: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脉管随之节律跳动,形成脉搏。气血是形成脉象的基础:气旺血充脉跳正常。脏腑协同是脉象正常的前提:肺朝百脉,脾气统摄,肝气调节,肾气的源动力协助。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脉诊的意义 血脉内联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息,所以脉为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测知脏腑气血盛衰;分析正邪消长的情况;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

    32、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切脉的部位和方法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为头,中部为手,下部为足,上中下三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三部九候诊法。三部诊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即诊“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寸口诊法:“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搏动。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寸口诊法: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以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每部各分浮、中、沉三候。寸口分候脏腑:左手寸、关、尺分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分候肺、脾、命门。本文档所提供的信

    33、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脉方法诊脉方法举、按、寻、循是诊察脉象的四种基本指法。轻轻按在皮肤上体察脉象为“浮取”,名“举”;用力较重,甚至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手指沿管径左右推寻为“寻”;手指沿管径方向上下移动为“循”。诊脉的方法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诊脉注意事项 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正常人的脉象应当一息4-5次。脉五十动:诊脉的时间不应少于50次脉搏跳动的时间。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的“斜飞脉”和“反关脉”,不属病脉。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

    34、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正常脉象(平脉)不浮不沉,不疾不许,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流利有力,节律整齐(不散乱);三部均有,沉取不绝,一息四到五至(相当于72-80次/分钟),并随生理活动、季节气候和环境不同而有相应变化。古人概括为为“有胃、有神、有根”。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脉象要素(构成脉象的基本因素)脉位:脉显部位的浅深;至数:脉搏频率;四五平、过五数、不足四为迟脉长: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长短;过则长不及短脉宽: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脉力:脉搏强弱;有力为实,无力为虚脉律:节律的均匀度

    35、;停歇的至数、时间规则否流利度和紧张度:滑涩、弦紧缓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按脉位深浅分:浮脉 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也主里证(虚阳外越)。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沉而有力为实证;沉而无力为虚证。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按脉的速率分:迟脉 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积;迟而无力为虚寒。迟而有力也主里实热证(

    36、阳明腑实)。数脉 脉来急促,一息六至以上。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按脉的搏动幅度分:洪脉 脉形宽大,应指浮大有力,大起大落。主热甚。微脉 脉细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阴阳气血虚甚。按脉道粗细分:细脉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劳损或伤寒、痛甚、湿邪为病。大脉 脉体宽大。可见于健康人。疾病时出现提示病情加重。大而有力为邪实;大而无力为正虚。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其他一些脉象:弦脉 脉形长而直,如按琴弦。主

    37、肝胆病、痛证、痰饮病。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主痰饮,食滞、实热,妇女妊娠可见。紧脉 脉形弦急,指感比弦脉更有力。主寒实、痛证。浮紧为表寒;沉紧为里寒。濡脉 浮而细软,应指少力。主虚证或湿困。弱脉 脉极软而沉细。为阳气衰微或气血俱衰。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涩脉 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芤脉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在大量出血时出现。节律不齐的脉象:促脉 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脉 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代脉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 散脉 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为元

    38、气耗散,脏腑精气衰竭的危重征象。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3.脉象的分析脉象的分析 病人的脉象常常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脉象同时出现,称为“相兼脉”。如脉浮数、沉紧、滑数等。相兼脉主病,往往是各种脉象的主病的综合。如浮数主表热证;沉紧主里寒证等。注意脉象与临床症状所提示的辨证意义是否一致,称为脉症相应。但有时二者表现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称为脉症不符。此时应当四诊合参,详析病机,正确判断,决定“脉症取舍”。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纽约萨拉纳克湖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诊法医疗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2074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