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适宜 技术培训 医学知识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节 稻农皮炎【治 疗】一、治疗原则 以外治疗法为主,一股不需内服药物。二、外治方法 1、五倍子液:五倍子250g 明矾120g 白酒1000ml。浸泡上述药物1-2天后外搽,3-4次/日。2、石榴外洗液:石榴皮120g 五倍子、地榆各60g 明矾250g。煎水后泡洗,2-3次/日。3、复方茶叶液:茶叶30g 明矾60g。煎水外洗敷。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4、花椒10g 食盐适量。煎水外洗,2-3次/日。主要用于尾蚴皮炎。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5、散剂外敷:炉甘石、冰片、青黛各10g。共研细末,局
2、部外扑。本方用于渗液较多者。三、内治方法 如继发感染,发生急性皮下淋巴管炎、甲沟炎、丹毒等时,加用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治疗,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注意事项】1、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水田袜,戴手套;或用上述外治药物在下田前后浸泡手足,让其自行干燥。2、上述外治方法各药,不得内服。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节 手足癣 【治疗】一、治疗原则 以外治为主,一般不需内治。二、外治方法 1、皮损以水疱为主,选用皂矾、枯矾、地骨皮、儿茶、黄精、侧柏叶各20克、薄荷10克,水煎冷确后外洗;2、皮损以丘疱疹、鳞屑为主,选用土槿皮酊(土槿皮10克、75%酒精100毫升,浸泡
3、一周)外搽;3、皮肤枯厚、皲裂为主,选用柳酸软膏、大枫子油外涂。4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三、内治疗法 若出现淋巴管炎及丹毒等继发感染,可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如出现湿疹样变,可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不穿公共拖鞋,不用公共浴盆、浴巾等。脚部多汗者,鞋袜要勤洗勤晒,保持干燥。2、彻底治愈自身癣病,家庭中患有癣病者应同时治疗。5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一、中医辨证 主症:耳下腮部肿胀疼痛,张口困难,咀嚼不便。1热毒袭表:伴有恶寒发热、咽红等全身轻度不适。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2火毒蕴结:伴壮热、头
4、痛、烦躁、咽喉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3热毒攻心:伴高热,头痛,烦躁不安,神疲嗜睡,颈项僵强,呕吐,甚则神昏不语,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4毒邪下注:腮部肿胀,发热,烦躁,口苦咽干,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舌红、苔黄,脉弦数。6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中医治疗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体针疗法 治治 法:法:泻火解毒、消肿止痛,针用泻法。针灸处方:针灸处方:以手足少阳、阳明经腧穴为主。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内庭,足临泣。穴位加减:穴位加减:热毒袭表加中渚、关冲清热解表、疏风散毒;火毒蕴结加大椎、曲池泻火解毒、软坚散结
5、;热毒攻心加百会、水沟醒神开窍、熄风镇痉;毒邪下注加太冲、大敦、归来疏泄厥阴之气、化痛止痛。针刺操作:针刺操作:各腧穴均按常规针刺;大椎、关冲、百会等穴可点刺出血 7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其他疗法其他疗法 灯火灸法:灯火灸法:取角孙穴。将穴区周围的头发剪去,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后,对准 穴位迅速点灸皮肤,一点即起,听到响声即可。若未出现响声,应复点灸1次。局部敷药:局部敷药: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温水调匀,敷于患部。或用新鲜仙人 掌去刺,切薄片或捣烂敷于患部。皮肤针法:皮肤针法:取合谷、耳门、颊车、翳风、外关、胸14夹脊。先叩刺耳门经 过颊车至翳风,然后叩刺合谷、外关
6、、胸14 夹脊,使皮肤潮红或微微出血。耳针疗法:耳针疗法:取腮腺、面颊、皮质下、相应区域压痛点。毫针强刺激;也可埋针、药丸按压。8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用板蓝根注射液2ml,每次选12穴,每穴注入0.51ml。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 热毒袭表:治宜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加减。火毒蕴结: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热毒攻心:治宜清热解毒,醒神开窍,方用普济消毒饮加紫雪丹。毒邪下注:治宜清热解毒,疏肝利湿,方用普济消毒饮合龙胆泻肝汤加减。三、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腮腺炎效果明显,有并发症者应及时对症治疗。2、本病传染性很强,患病儿
7、童应注意隔离。3、发病期间宜卧床休息,清洁口腔,清淡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9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 面神经炎 一、治疗方法 1、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常规针刺疗法:常规针刺疗法:治治 法:法:祛风通络、疏调筋经。针灸处方:针灸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阳白、下关、迎香、翳风、合谷、曲池,颊车透地仓,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随证加减:随证加减:风寒证加风池、外关;风热证加风池、曲池;抬眉困难加攒竹;体 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针刺操作:针刺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面部穴位多取透穴刺法,初期面部穴位
8、不宜过重,多轻刺浅刺;恢复期可加灸法。10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其他针灸疗法:其他针灸疗法:皮肤针法:皮肤针法:取患侧阳白、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地仓、颊车、牵正,用 轻叩法,以局部微红为度。后期可使轻微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10分钟,至局部皮肤微紫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型各期。温针灸法:温针灸法:适用于风寒型及气血不足型。取颧髎、下关、曲池、三里、外关等 穴,加艾灸行温针灸。或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拔罐疗法:拔罐疗法:适用于风寒型和气血不足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不要刺激太 强,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1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
9、中医药治疗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太阳、牵正、下关、翳风及双侧 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兰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体穴12ml/穴。每次取34穴注射,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敷贴疗法:敷贴疗法:取患则太阳、颊车、地仓、颧髎、牵正、下关、阳白等穴,将马钱 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用白附子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1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电针疗法:电针疗法:颊车与地仓、
10、阳白与四白各为一组,各接电极一头,以断续波刺激 1020min,通电15分钟,通电量以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为度。电针宜于后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适用于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针灸推广技术针灸推广技术“经筋刺法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麻痹技术 急性期是否针刺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西医学认为早期不宜针刺,若针刺会加重局部水肿。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早期针灸介入对于促进病情好转,预防慢性致残很有帮助,所以一旦发病可立即应用“经筋刺法”进行治疗。该法适应于各期周围性面瘫神经麻痹。无特殊禁忌症。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治治 法:法:疏调经筋 针灸取穴:
11、针灸取穴:主穴: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颧髎、太阳透地 仓。配穴:闭目露睛加四白两透、睛明;口歪甚者加下关;面瘫初起加风池、翳风、对侧合谷。针刺体位:针刺体位:基本要求是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持 久保持。本针刺法取穴方便,坐卧位均可。建议初次针刺者选用卧位,以防精神紧张、晕针等。14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操作:针刺操作:以上诸穴均每日针刺一次,留针20分钟。主穴:阳白四透:采用一穴四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上星、头 维、攒竹、丝竹空,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指两穴之间按照阳明经筋循行,采取多针浅
12、刺(以进入皮内为度)、排刺,每隔0.5寸1针,施捻转泻法。颧髎: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太阳透地仓: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寸,施捻转泻法。配穴:四白两透:采用一穴两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下关: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手法。风池: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翳风、合谷均直刺1寸,施捻转泻法。15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针刺方向与深度:太阳针刺宜透向地仓,进针2.5寸。透刺:阳白 四透: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白两透:采用一穴两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目内
13、眦、目外眦;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排刺:以患侧面部经筋为主,多针浅刺、排刺,针刺深度为23分,以进入皮内为度。注意要点:注意要点:针刺手法应轻柔,以防皮下出血。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 加疼痛感和感染机会及使病人产生恐惧感而畏针不能接受治疗。起针时应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16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 风寒型:治宜祛风牵正、温经散寒通络,方用牵正散加减。风热型:治宜疏风牵正、清热通络,方用桑菊牵正散加减。体虚型:治宜祛风牵正、益气活血通络,方用牵正散和补阳还五汤加减。二、注意事项 1、饮食:忌生冷、辛辣、腥发之品。2、调护:面部避免吹风受
14、寒,用温水漱口、洗脸,必要时可带口罩、眼罩防护。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夜间可涂眼药膏,以保护暴露之角膜,防止暴露性角膜炎。17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治疗】一、天灸治疗技术 天灸治疗法通过药物敷贴穴位,使药物由表及里,循经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体现内病外治之功。天灸疗法对于本病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适应症:适应症:1、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症”诊断标准。2、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及轻、中度者。18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治疗方法
15、:1、药物制备: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上。2、取穴:(1)肺俞、胃俞、志室、膻中(2)脾俞、风门、膏肓、天突(3)肾俞、定喘、心俞、中脘 背部穴位均取双侧。1次1组,3组交替使用。3、方法及疗程: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1小时,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共9次。19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皮肤局部水泡或溃烂
16、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搽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如症状严重前来医院处理。20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辨证论治 哮喘治疗,应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时治标,攻邪为主,分寒、热而施;缓解期治本,扶正为主,别肺、脾、肾而治。1、发作期(1)热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高气粗,张口抬肩,痰黄稠胶黏,胸闷烦躁,或发热面赤,口干便秘。治宜清热化痰,降气平喘。常用定喘汤加减。(2)冷哮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膈满闷如窒,痰白稀或黏,或伴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紧。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常用射干麻黄汤或冷哮丸加减。2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
17、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2、缓解期(1)肺气亏虚证: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面色淡白,平素自汗,怕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宜补肺固卫。常用玉屏风散加减。(2)脾气亏虚证: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平素痰多。舌淡胖,苔白,脉弱。治宜健脾化痰。常用六君子汤加减。(3)肾虚证: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膝酸软。肾阳虚者则恶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肾阴虚者则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苔少,脉细数。阳虚者温肾纳气,常用金匮肾气丸。阴虚者滋肾纳气,常用七味都气丸加减。2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注意事项】1、缓解期应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
18、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避免受凉等,预防复发。2、采用天灸治疗法时,应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等,贴药当天避免冷水浴。2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六节 落枕 【治疗】一、手法治疗 常用手法有滚法、指揉法、拿法、弹拨法,可辅以针灸治疗。1、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侧或患侧。颈项疼痛较甚者,可先指揉列缺、后溪诸穴。在远端穴位作指揉法的同时,可嘱患者头部自主地向各个方向作缓缓地活动约12分钟。2、在颈项疼痛周围用轻滚法,逐步向主痛部位移动,待患者病痛稍有缓解后,一手继续施以滚法,而另一手要扶住患者的前额、下颌或头部缓缓地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19、约5分钟。24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3、继以上体位指揉风池、肩井、阿是诸穴,尤其是阿是穴在指揉时要轻重交替,同样要配合颈部的各项被动运动,约5分钟。指揉法和滚法可交替应用。4、当颈痛有所减轻,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的基础上,可对有痉挛的肌肉施以弹拨法,力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要因人而施,在患者能忍受的情况下对痉挛的肌肉弹拨35次;而后再局部施鱼际揉法以缓解手法之痛。25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针灸治疗: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肢体远端穴位。疼痛集中在颈部,不能屈伸者,多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有关;颈痛及肩、头颈强直弯曲向患侧偏斜者,多
20、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有关。1、毫针(1)取穴:主穴风池、大椎、天柱、落枕、悬钟、后溪。配穴阿是穴、天井、外关、手三里、人中、阳陵泉、昆仑、绝骨。(2)方法:每次选3-5穴,先刺阿是穴,不留针,再刺落枕穴或悬钟穴,捻针时嘱患者活动颈项。26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3)手法:泻法,悬钟穴直针1-1.5寸,使局部及踝关节酸胀,若针感上传者更佳。落枕穴位于第2-3掌骨头之间,背侧进针,斜向掌侧,使酸胀、重感向上臂放射。2、梅花针(1)取穴:大椎、风池、阿是穴(1)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沿穴间连线叩刺。阿是穴重叩,使局部发红或微出血,叩后可抜火罐。3、灸法(1)取穴:阿是穴、天柱、肩中
21、俞、悬钟。(2)方法:常用艾条灸、艾柱灸,每穴灸10-20分钟或5-7壮,1日两次。高血压患者不宜重灸。4、刮痧:疼痛部位。27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三、封闭治疗 一般适用于对压痛点的治疗,选准固定而有明显的压痛点,用2%利多卡因2ml加曲安奈德或泼尼松龙2ml、维生素B122ml等,对压痛点进行封闭。四、功能锻炼 作头颈部的仰俯旋转活动,以舒筋活络,增强颈部肌肉力量。五、辨证论治 1、颈筋受挫型:主症:睡醒后出现颈部刺痛,活动不利,颈部有压痛点。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用和营止痛汤加减。2、风寒外侵型:主症:颈部疼痛重者,疼痛多向一侧放
22、射,时伴有肩背麻痛或伴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重着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28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七节 急性腰扭伤【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药物、固定和练功等治疗。一、理筋手法 1、患者俯卧位,术者用两手在脊柱两侧的骶棘肌,自上而下进行按揉、拿捏手法,以松懈肌肉的紧张、痉挛;2、接着按压阿是穴、腰阳关、命门、肾俞、大肠俞等穴,以静止痛;3、最后术者用左手压住腰部痛点用右手拖住患侧大腿,同时用力做反方向扳动,并加以摇晃拔伸数次。如腰两侧俱痛者,可将两腿同时向背侧扳动。在整个手法过程中,痛点应作为施术重点区,急性期症
23、状严重者可每日推拿一次,轻者隔日一次。29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二、脊柱旋转复位法:对椎间小关节错缝或滑膜嵌顿者,用脊柱旋转复位法。但本法具有一定难度,如不熟练,不得轻易使用。1、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方凳上,两足分开与肩等宽,以右侧为例,助手面对患者,用两腿夹住患者左大腿,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以维持固定患者的正坐姿势。术者坐或立于患者之后右侧,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绕过颈后,手指挟在对侧肩颈部,左手拇指推按在偏右棘突的后下角。当右手臂使患者身体前屈60到90,再向右旋转45,并加以后仰时,左拇指用力推按棘突向左,此时可感到指下椎体轻微错动,或可闻及复位的响声。3
24、0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最后使患者恢复正坐,术者用拇示指自上而下理顺棘上韧带及腰肌。2、斜扳法:对患者不能坐位施术者,可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髋、膝关节屈曲,健侧在下,髋、膝关节神直,腰部尽量放松。术者立于患者前侧或背侧,一手置于肩部,另一手置于臀部,两手相对用力,使上身和臀部作反向旋转,即肩部旋前,活动到最大程度时,用力作一稳定推扳动作,此时往往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腰痛一般可随之缓解。3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 三、三联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技术 1、三联疗法通过毫针刺、刺络拔灌、刮痧治疗急性腰扭伤。2、特色:方法简单、效果立竿见影、经济方
25、便;无副作用,无并发症,无痛苦,适应症广;能迅速被患者感知。3、治疗方法:(1)毫针刺:取穴腰痛穴,腰痛穴在手背侧,位于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一手两穴。每次针刺单手穴位,两手交替。选用0.30mm X 0.40mm毫针,嘱患者立位面向医者,在其患侧手背第4、5掌骨之间,掌指关节与腕背横纹连线中点处进针。快速进针后,针尖斜向腕关节方向提插,以患者感酸胀为宜,尤以有麻电感为佳。运针时搀扶患者做转腰、下蹲等动作,动作不宜过快,动作幅度根据患者缓解情况逐步增大。32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学知识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2)刺络拔罐:、令患者站立,暴露双委中穴,常规消毒。、用三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