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愚公移山》的意思)《愚公移山》知识点整理及练习(3).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718133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3.0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愚公移山》的意思)《愚公移山》知识点整理及练习(3).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意思 知识点 整理 练习
    资源描述:

    1、【愚公移山的意思】愚公移山知识点整理及练习(3) 1字词积累。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献疑:提出疑问。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

    2、,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二、【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2、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

    3、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

    4、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3、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

    5、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三、【同步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解释句中的字: 杂然相许(许:

    6、杂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帝感其诚(感:) 而山不加增(加: 聚室而谋日(聚室:) 何苦而不平(苦:)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文章来自: 愚公移山 一、【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献疑:提出疑问。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

    7、的力气。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二、【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2、文章脉络 课

    8、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

    9、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3、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

    10、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

    11、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三、【同步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解释句中的字: 杂然相许(许:杂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帝感其诚(感:) 而山不加增(加: 聚室而谋日(聚室:) 何苦而不平(苦:)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文章来自: 愚公移山 一、【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

    12、纷。献疑:提出疑问。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 二、【文本解读】 1、谋篇立意: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

    13、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2、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

    14、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

    15、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3、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

    16、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三、【同步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 2、解释句中的字: 杂然相许(许:杂然: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帝感其诚(感:) 而山不加增(加: 聚室而谋日(聚室:) 何苦而不平(苦:)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文章来自: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17、:) 山北之塞(塞:)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彻:) 惧其不已也(已:) 惩山北之塞(惩:)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 无陇断焉断: 方七百里(方:) 3、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指通豫南通,意为。 始一反焉通,意为。 汝之不惠通,意为。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为。 一厝朔东通,意为。 4翻译。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18、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帝感其诚。 吾与汝毕力平险。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 7、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 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 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

    19、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来自: 9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 7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 10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愚公的行动感

    20、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11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21、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江(长江)阴_;在长江南岸洛(洛河)阳_;在洛河北岸 衡(衡山)阳_;在衡山南面华(华山)阴_;在华山北面 (一)(15分)(09成都)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22、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

    23、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赞同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 C.寒暑易节易:交换 D.何苦而不平苦:劳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 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愚公移山》的意思)《愚公移山》知识点整理及练习(3).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181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