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 上传人(卖家):宝宝乐园
  • 文档编号:3715795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3.7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用户(宝宝乐园)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混凝土结构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资源描述:

    1、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 钢筋工程2.1.1 墙柱钢筋定位及绑扎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图片1柱竖向钢筋位移,产生保护层偏差。1)砼浇筑前未进行放线定位,存在钢筋位移;2)定位措施不到位,砼浇筑过程中钢筋产生位移,没有及时整改;3)箍筋加工尺寸不正确,或绑扎不到位,导致柱钢筋间距产生偏差。1)砼浇筑前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复核,确保钢筋定位正确;2)在柱竖向钢筋与梁板上部筋交界处设置一道定位箍筋并绑扎牢固,在板筋上部500mm处再设置一道定位框;3)箍筋使用前严格复核尺寸,并与柱受力筋绑扎牢固;4)对已经发生位移的钢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弯折调整。1)柱纵向受

    2、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2)箍筋外廓尺寸允许偏差:5;3)钢筋位移的调整,钢筋的弯折坡度不得大于1:6。2剪力墙钢筋位移,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1)砼浇筑前未进行放线定位,存在钢筋位移;2)竖向、水平梯子筋设置不到位;3)砼浇筑过程中钢筋产生位移,没有及时调整。1)砼浇筑前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复核,确保钢筋定位正确;2)在竖向钢筋与梁板上部筋交界处绑扎一道水平梯子筋,再在顶部绑扎一道水平梯子筋;每道墙至少设置三道竖向梯子筋;3)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钢筋,对浇筑过程中产生位移的钢筋及时调整。1)墙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3mm;2)竖筋与水平筋弯头

    3、处的绑扎,应采用双丝且两个方向绑扎。剪力墙多排钢筋排距偏差较大3柱竖向钢筋不垂直,间距不均匀,角部筋不到位。1)绑扎前未搭设操作架,造成操作不方便影响成品质量,也不利于垂直度控制;顶部未设置定位框进行间距控制,箍筋绑扎前未进行分尺造成箍筋不水平、间距不均匀;2)箍筋加工尺寸不正确、平直段弯曲直径不正确导致角部筋绑扎不到位;3)“三检制”未落实,技术复核不到位。1)钢筋绑扎前先对竖向钢筋放线定位,对已产生偏位的进行调整;搭设操作架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固定,定位完成后在柱子顶部设置定位框,保证竖向钢筋的垂直度和间距;绑扎前在柱竖向钢筋3根角筋上进行分尺;2)箍筋绑扎前应对箍筋加工尺寸进行复核,纵向受

    4、力钢筋在箍筋角部的绑扎应采用两个垂直方向同时绑扎的方法(套扣法绑扎);3)加强过程检查及技术复核,严格落实三检制。1)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2)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3)绑扎应采用八字扣,绑扎丝的多余部分应弯入墙柱内。箍筋不水平,间距不均匀,加密区高度不够,位置不正确。4剪力墙水平筋不水平,起步筋定位不正确,间距不均匀,绑扎不规范,漏绑,剪力墙拉钩位置不正确,数量不足,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够,角度不足135;剪力墙水平钢筋在角部断开,不符合构造要求。1)绑扎前未搭设操作架,造成操作不方便影响成品质量,未在竖向钢筋上分尺或分尺不均匀;2)拉钩未按规范梅

    5、花形设置,交底不到位,下料单未审核;3)过程检查不到位,“三检制”执行不到位,技术复核不到位。1)搭设操作架对竖向钢筋进行定位固定,定位完成后在柱子顶部设置定位框,保证竖向钢筋的垂直度和间距;绑扎前在柱竖向钢筋3根角筋上进行分尺;2)严格按照图集和图纸要求对拉钩布置进行交底;3)加强过程检查及技术复核,严格落实三检制。1)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受力钢筋排距允许偏差:5;2)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3)绑扎应采用八字扣,绑扎丝的多余部分应弯入墙内;4)拉钩按梅花形设置,两端均为135弯钩。5剪力墙竖向钢筋搭接部位未按图集要求进行加密现场剪力墙竖向钢筋搭接部位加密区箍筋绑扎时,

    6、基本都是按照间距100进行绑扎。严格按照图集要求进行交底,剪力墙纵向钢筋搭接区域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图集13G101-11要求: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2.1.2 梁板钢筋定位及绑扎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梁纵向钢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上下层二排钢筋绑扎不到位,贯通钢筋接头位置及非贯通钢筋的断开位置不符合要求。1)未对下料单审核,导致钢筋加工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导致纵筋长度、接头位置不正确;2)梁同层纵向钢筋排布不合理,未进行施工深化;3)梁上下层纵筋钢筋分隔、绑扎措施不到位;4)箍筋尺寸偏

    7、大,梁绑扎工艺不正确(架立绑扎);5)梁底垫块未垫(或垫块数量较少),侧面保护层未进行控制。1)对钢筋下料单严格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加工;2)现场安装前对梁纵向钢筋根据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排布深化;3)在两排或多排纵向受力钢筋处增设分割筋来确保两排钢筋之间的净距;4)箍筋加工尺寸严格控制,梁一侧模板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合模;5)梁底垫块按照要求进行垫设。1)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净距:30mm且1.5d(d为最大纵筋直径),梁下部纵筋净距:25mm且1.0d,梁下部纵筋多于两层时,钢筋水平中距应比下面两层增加一倍,梁各层纵筋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各层纵筋净距:25mm且1.0d;2)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

    8、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须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间距不大于1.5米;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3)箍筋:从距墙、柱或梁边5cm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见图纸;箍筋末端须做135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应75mm;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须交错布置在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须扎牢,钢筋绑扎丝的丝头不得触及模板,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锈点;绑扎搭接接头处梁的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箍筋不垂直,绑扎不到位,起步筋位置不符合要求,加密区长度不符合要求;梁两侧

    9、及底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箍筋加工尺寸不正确。2板钢筋绑扎间距不均匀,不顺直;板底部无保护层,与上排钢筋间距不足;负弯矩筋弯钩长度不足,板底排钢筋在梁内锚固长度不足;梁边起步筋不符合要求;板筋存在漏绑,上排筋贯通梁范围内不绑扎。1)未对下料单审核,导致钢筋加工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2)板钢筋未在模板上排布定位;3)未按要求设置马镫筋,未设置保护层垫块;4)技术交底不到位、三检制不到位、跟踪检查不到位,技术复核不到位。1)严格审核下料单,合格后方可加工;2)当板上部筋为负弯矩筋,绑扎时在负弯矩筋端部拉通长小白线就位绑扎,保证钢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端部平齐,外观美观;3)绑扎板钢筋时,相交点必须

    10、全部绑扎八字扣;4)为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在两层钢筋间加设马凳铁,为了保证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高强预制成品砂浆垫块,按梅花型摆放。1)板中受力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2)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不小于5d,支座为梁时伸至梁中心线处,且不小于120mm;3)板的中间支座上部钢筋(板负筋)两端设90弯钩,施工时顶至模板;4)板的负筋锚入边支座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3楼梯板钢筋绑扎不牢,踩踏、凌乱;梯身底层上端钢筋在梁内锚固长度不足。1)钢筋绑扎不到位;2)随意踩踏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成品钢筋的防护。1)钢筋绑扎时要求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叉点均必须绑扎不允许漏绑与缺扎;

    11、2)对成品钢筋加设保护措施,踏步模板未支设前,在楼梯部位放置木梯,人员上下走木梯。楼梯受力钢筋绑扎及锚固同板的要求。2.1.3 钢筋接头1、直螺纹丝头加工与安装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直螺纹丝头加工未平头切割,加工丝扣不完整。1)项目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未采用切割机进行平头切割;2)钢筋使用切断机切断,导致切头端部有剪切压痕,丝扣不完整。1)加强过程检查,明确处罚措施,形成检查记录,对于未进行平头切割的钢筋要求必须进行返工处理;2)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或其它专用切断设备。要使得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1)使用原材或使

    12、用普通钢筋切料机切断的钢筋头部,必须使用砂轮切割机将头部不平整部分切除;2)可使用新型的GQ50-DG钢筋切断机;该切断机采用半圆型刀口,且构造措施科学,可保证切头的平整度,且不损坏钢筋截面。如图所示: 钢筋头部必须平整,套丝无断丝;且能通过螺纹量规的检测。2直螺纹加工丝头长度偏差超标,产生锥形头,丝牙深度不足。1)丝头丝扣不完整导致丝头长度不足;2)套丝长度标准不明确;3)套丝机钢筋夹具老化、板牙损坏未及时更换,导致套丝过程中钢筋产生滑移,出现锥形头,丝牙深度不足。1)要明确标准;将套丝长度标准制作成图牌,悬挂于套丝机傍;2)加强技术交底;3)加强过程检查;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坚决要求返工;对

    13、于老化的套丝机钢筋夹具,必须进行更换;4)用于套丝的钢筋头部必须切割平整。钢筋直螺纹套丝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一般情况下,套丝长度及丝扣数量可参照下表。规格丝头长度完整丝扣圈数1622.581827.57203082232.59253592840103245113直螺纹丝头未加保护帽,码放不整齐。项目不重视成品保护,不重视文明施工。制定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管理;加强过程管控,对于不能执行制度的分包商,给予处罚。1)直螺纹套丝完成,必须立即进行保护;然后再进行码放;2)直螺纹套丝头的保护,采用专用保护帽。4直螺纹接头安装后外露丝扣超过2P;无外露丝扣,拧紧力矩不满足要求。1

    14、)未审核、审批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未执行经审核、审批的下料单;2)直螺纹安装技术复核不到位;3)直螺纹拧入套筒长度不足,拧紧力矩不够;4)直螺纹丝头加工长度不足。1)对下料单进行严格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2)加强过程管控,及时对连接质量检查;3)对检查合格的接头用油漆进行标示;4)制定管理制度,对不合格的分包班组进行处罚。1)安装接头时用管钳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2)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3)钢筋接头拧紧后应用力矩扳手按不小于下表中的拧紧力矩值检查,并加以标记。钢筋直径/mm162022252832拧紧力矩值/(Nm)160230300注:

    15、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5直螺纹接头位置不正确,接头面积百分率不符合要求。1)梁、柱钢筋未按经审核、审批的下料单进行下料;2)图纸、图集掌握不清楚,跟踪检查不到位。1)项目管理人员应对下料单进行审核;2)在每层钢筋绑扎前应先核对其下料单,进行事前质量预控;3)钢筋施工过程中对重要节点部位的做法应进行着重检查,过程跟踪4)现场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质量交底。1)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错开不得低于35d,且错开净距不得低于500mm;2)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

    16、跨中的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设置在梁端的1/3跨度范围内;3)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2、绑扎搭接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板筋绑扎搭接接头百分率不符合要求,绑扎搭接连接区段长度不符合要求。1)钢筋下料单未审核审批导致下料长度不准确,未按下料单进行绑扎;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随意设置搭接接头。1)核对下料单,对下料人员进行交底;2)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严格要求;3)在模板上进行弹线标注,明确搭接位置。1)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

    17、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GB50204中的下列规定:(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见图集11G101-1第33页,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及搭接长度llE见图集11G101-1第34页。2接头错开长度小于0.3lle1)没有掌握暗柱搭接接头构造要求;2)现场管理人员管控不认真。1)严格按照构造图集要求施工,图集中明确: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或三、四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

    18、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且可从板面开始搭接;2)但对于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构造见“11G101-1:P73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1)图集中明确: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部位或三、四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且可从板面开始搭接;2)但对于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构造见“11G101-1:P73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3接头搭接长度小于lle1)钢筋下料长度不准确,不能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2)现场管理人员对搭接长度计算方法不掌握;3)现场管理人员检查不认真。1)现场管理人员要对钢筋下料单进行复核;2)要跟踪检查钢筋的下料长度;3)加强对现场

    19、钢筋绑扎的检查与管控。根据图集要求,墙体竖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为lle。4接头搭接绑扎不符合要求1)绑扎不牢靠;踩踏造成绑扎点松动、脱落;2)绑扎点少于三个,未按要求绑扎。1)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2)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3)注意成品保护。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搬运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避免搬运有搭接接头的钢筋骨架。5梁上皮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不足或过长1)未掌握图集要求;2)下料长度过长或不足;3)工人质量意识淡薄,不严格进行操作施工,致使架立筋两侧与主筋搭接长度不均匀。1)加强图集学习,梁上皮架立筋

    20、与主筋搭接长度为15cm;2)放置附加筋时应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摆放,避免一侧过长,造成另一侧搭接长度不足。梁上皮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为15cm。3、电弧焊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电弧烧伤钢筋表面,烧伤主筋1)已焊钢筋表面局部有缺肉或凹坑;2)焊接过程中未采取控制措施,焊条等与钢筋连接引起电弧烧伤钢筋表面;3)焊接电流过大,引弧时烧伤钢筋。1)精心操作避免带电的焊条、焊把与钢筋非焊部位接触,引起电弧烧伤钢筋; 2)严格操作,不得在非焊接部位随意引燃电弧;3)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紧固;4)、级钢筋有烧伤缺陷时,应予以铲除磨平,视情况补焊加固,然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一般以

    21、500600为宜。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P41“表5.5.2 钢筋电弧焊接头尺寸偏差及缺陷允许值”。2电弧焊焊缝长度不够1)帮条焊接或搭接焊接时,单双面焊接长度不够;2)交底不到位,焊缝长度不确定。1)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2)搭接焊时,焊接端应预弯,并应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3)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端部或搭接端部的距离宜大于或等于20mm;4)焊接时,应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形成焊缝中引弧;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并应使用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22、2012):P22:4.5.4条、4.5.5条。3焊缝不饱满1)电焊工操作生疏或没有操作证;2)焊条使用不正确,电流不合适;3)焊接位置未处理干净,有油污等;4)管理人员过程管控不到位。1)焊接时手要稳,运条平稳自然;2)焊机焊条使用正确,电流合适;3)焊缝位置处理干净,无锈蚀油污,焊条烘干无水分;4)根据不同材质、厚度、破口,确定焊接方法;5)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确定焊接工艺、顺序,避免漏焊以及焊不到。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度,弧坑应填满。4、电渣压力焊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焊接头弯折大于2mm1)钢筋端部不直;2)钢筋安放不正;3)夹具过早拆除或扶钢筋

    23、过早撒手,当接头还处于软状态时,钢筋摆动而产生弯曲。1)钢筋端头要调直或把弯曲部份切除,这样夹具易使上下钢筋成直线,也不易晃动;2)夹具安装好后,焊工应检查后再放焊剂;3)焊后至少等3分钟再拆夹具,扶钢筋至少要等2分钟后再撒手。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规定“焊接头处弯折角不得大于2”。2电渣压力焊接接头焊包不饱满,上下两根钢筋轴线偏移1)钢筋未对正即行夹紧,造成偏心;2)焊渣预热时间不足,下压压力过小,造成焊包不均匀不饱满;3)上下钢筋竖棱未对齐。1)钢筋端头要调直或把弯曲部份切除,这样夹具易使上下钢筋成直线,也不易晃动;2)夹具安装好后,确保上下钢筋在通一直线;3)焊渣预热时

    24、间充足,下压压力满足要求。1)四周焊包应均匀,钢筋直径25及以下时,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m;2)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1mm;4)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2度。3焊包不均1)钢筋倾斜,钢筋熔化后因重力作用向低的一边流动;2)引弧球放偏,偏向那一侧钢筋熔化易就多,包也大;3)钢筋周围焊剂的密度不一致,熔化后温度就不一致,造成钢筋熔化量不均匀,熔化多的一边包就大;4)钢筋端面不平,两端面的间隙一边大,一边小,间隙小的一边电阻小,熔化多,包就大;反之包就小。1)钢筋要垂直于地面焊接;2)引弧球应成球形,并且放在钢筋端面中心;3)焊剂过粗、细两次筛,除

    25、掉焊剂中的土、砂等杂物;4)应从焊剂罐的四周倒焊剂,严禁只从一侧倒;5)钢筋端面应平整,不能有大的斜坡。电渣压力焊接头四周焊包应均匀,当钢筋直径25mm及以下时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小于4mm,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小于6mm。4接头位于非连接区域下部钢筋下料错误,导致长度不足,未避开非连接区域。1)柱主筋绑扎前复核钢筋甩头的长度,是否满足距地要求;2)审核钢筋下料单,避免出现钢筋长度不足的现象;3)对未错开的接头割掉重新下料焊接;如不能错开,可以隔一根加一根同型号的钢筋,但必须够搭接长度,并对纵筋搭接区范围箍筋要加密。每层墙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小于500

    26、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设置在跨中的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设置在梁端的1/3跨度范围内。2.1.4 构造节点1、梁柱核心区1)普通框架梁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梁柱核心区主受力钢筋位置排布不合理,柱箍筋缺失或不到位。1)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前未进行节点箍筋排布深化,未理清梁柱受力钢筋的相对位置;钢筋绑扎过程中技术质量跟踪服务不到位,操作人员随意布筋绑扎,导致位置不合理,发生梁柱受力钢筋偏位;2)核心区绑扎前未考虑柱钢筋安装,或安装随意,导致钢筋缺失,或不到位。1)采用合理的梁筋绑扎方法;对于梁高小于500的梁,梁柱接头处

    27、不得抬起;对于梁高大于500的梁,不应采用抬起绑扎的方法,应留下一侧梁模板,采用在梁底直接安装绑扎的方法;2)在节点上方用48412为骨架柱箍,把 柱箍点焊在骨架上制作柱节点钢筋箍笼与主梁截面同高,把梁的纵向钢筋穿过制作梁的钢筋笼 (如下图所示),把梁的钢筋笼连同柱节 点钢筋笼一起沉入梁模,节点布筋工作完成。2)劲型钢柱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梁受力钢筋漏焊1)电焊工人质量意识淡薄,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焊接;2)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检查监管力度不够;3)现场施工工序未合理穿插,未给焊接留工作平台。1)加强工人技术交底;明确焊接质量要求及焊缝长度;2)加强现场质量过程检控,施

    28、工过程中及时检查,发现遗漏及时补焊;3)提前交底钢筋与钢柱焊接的工序穿插计划,为焊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焊接工作面。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管理人员应确保一一验收,避免漏焊情况出现。2钢柱发生位移1) 吊装就位时未及时校核;2)焊接时未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对称焊接,使钢柱变形。1)吊装时及时进行校核,确保吊装位置准确;2)焊接时要求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两侧焊缝对称焊接,避免钢柱接头位置变形。1)计算钢柱临时连接节点的强度,确保临时固定后钢柱不发生位移;2)在调整阶段,宜采用楔铁及千斤顶进行倾角与轴线定位调整。3梁纵筋与焊筋板焊缝长度、高度、宽度不够钢筋下料长度不足1)对钢筋下料单要进行复核;2

    29、)加强技术交底及过程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及时返工处理。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接头采用双面焊时,HPB300钢筋焊缝长度不小于直径的4倍,其它牌号的钢筋焊缝长度不小于直径的5倍。4梁与劲性柱焊接板斜交,纵筋焊接长度不足1)吊装时未及时对钢柱进行校核;2)出现偏差时未对梁筋重新下料调整。1)吊装时及时对钢柱进行校核,确保位置正确;2)出现偏差时应对梁筋重新下料调整,保证焊缝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接头采用双面焊时,HPB300钢筋焊缝长度不小于直径的4倍,其它牌号的钢筋焊缝长度不小于直径的5倍。2、锚固(方式、长度(含梁钢筋露出柱长度)、弯钩平直长度及角

    30、度(箍筋、梁板钢筋)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边柱顶端收口处,梁顶钢筋、柱外侧钢筋采用锚固,不符合图集要求。1)对于柱顶端钢筋构造要求不掌握;2)现场检查不细致,要求不严格。1)边柱顶端收口处,梁顶钢筋、柱外侧钢筋应采取搭接,而不是满足锚固长度;项目部应学习图集,明确节点构造做法;2)应对钢筋下料单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节点部位钢筋构造;3)加强现场的管控,做到跟踪检查。边柱顶部部收口做法,详见G101-11图集中2-6页。2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不足1)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对锚固长度的要求不明确;2)钢筋下料长度不准确;3)下料正确,但现场安装时位置不准确;4)桩顶标高控制不

    31、准确,致使桩筋锚入承台的长度不足。1)加强对钢筋图集的学习和培训;2)加强过程管控;实行下料单审核制度;专业工程师应随时检查后台的下料情况;专业工程师应随时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及钢筋安装的位置是否满足要求;3)采用灌注桩时,应采取必要的钢筋笼固定措施,严格控制钢筋笼上部的标高,防止因钢筋笼标高过低而影响桩钢筋锚入承台的长度。按照现行G101图集执行2.2 模板工程2.2.1 架体构造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钢管扭曲、变形、开裂1)材料进场未进行外观检查;2)搭设过程中现场管控不到位;3)操作人员搭设过程中对发现问题的钢管材料未及时清理。1)钢管材料进场时进行外观检查;2

    32、)加强现场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清理,避免混用;3)加强现场的管控力度。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3.1.2条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现场使用直径相同,壁厚均匀,材质达到国标要求的钢管。21)立杆基础为土体,未夯实,未垫设脚手板;2)立杆基础为混凝土,未垫设脚手板,垫板不牢固。1)方案中对支模架基础处理措施考虑不周,未能对支模架基础的密实度提出要求;2)现场管控不力;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部位,未能及时安排处理,而允许操作工人随意处理;3)底部垫板不统一,施工随意性强,立杆长度不统一。1)方案中应明确对特殊的模架基础要求,如回填

    33、土基础,明确处理措施和完成面的标准;2)加大现场管控力度,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报告项目总工出具处理措施;3)底部垫板统一加设,厚度统一,立杆长度统一。1)模架基础应坚实平整,并设置排水措施;2)立杆严禁悬空设置;3)立杆根部使用脚手板垫板,垫板稳定性强。3立杆间距偏差较大,立杆不垂直;立杆接头在同一步距内未错开。1)方案交底具体施工人员未到场,施工人员不知情,贯彻力不足,意识不到位;2)支模架搭设前未在楼板面上弹线;3)现场管控不力,对不按方案搭设的未采取整改落实,施工人员随意性强,标准意识淡薄。1)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方案中的要求具体的传达到班组,对方案中规定数据强制执行;2)支模架

    34、搭设之前在混凝土板面提前弹设立杆位置线,统一铺设6#槽钢;3)加强现场管控力度,认真落实三检制,现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1)在立杆根部垫6#槽钢,架体搭设在槽钢内,横竖向一条线,从立杆始段一直看到尾段;2)立杆安装垂直,上下前后间距均匀,接头相互错开,杜绝在同一跨。4梁下加设的支撑采用独立杆件,未能与周边架体连接成整体。1)现场未按方案要求施工,交底不到位; 2)现场管控不力,三检制未落实,对于立杆未与周围架体连接的情况,未能及时制止,且给予通过验收。1)项目部应在制定模板方案时,对于模板支架进行总体排布,统一安排,对立杆间距、纵横向拉结提出明确要求;2)应加强现场管控力度和方案落实力度。模架体

    35、系内,不得存在单独的立杆,设置扫天杆、扫地杆,纵横向按架体步距与周边架体进行连接。5立杆接长采用搭接固定1)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技术交底中未做具体说明,未标识详图;2)现场管控力度不足,工人随意性强,未按要求设置。1)对施工人员交底到位,每一个施工人员知道自己该怎么干;2)加强现场管控力度,对达不到验收要求的不予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 162-2008)6.2.4规定: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6水平杆不水平,步距偏大,接头在同一跨内,搭接扣件数量不足。1)方案编制不详细,未能对模板支架进行总体的排布;2)水平杆未拉线找平,现场技术交底不

    36、到位,未贯彻落实,三检制未落实;3)班组配合不力,施工随意性强,项目协调调解不到位。1)方案编写详细,对支架进行总体排布;2)对支模架搭设进行技术交底,交底透彻无死角;3)加强现场管控力度,协调相邻班组之间工作,加强配合,确保相邻班组之间架体整体性。根据方案统一步距高度,拉线找平,水平杆接头相邻相互错开,搭接长度不少于1m,连接扣件数量不少于3个。7扫地杆设置不全,距离地面超过200mm。1)现场管控不力,发现缺失未督促增加,对于缺少扫地杆的支模架,在进行模板工程验收时,仍给予通过验收;2)方案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随意性强。1)加强现场管控,对于缺少扫地杆的模架,项目及时督促增加未加设的验收不

    37、得通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对进场架子工(木工)及时交底,加强标准意识,强化规范要求。1)扫地杆应在两个方向同时设置;2)扣件式脚手架扫地杆离地面不得超过200mm,也不宜低于100mm。8缺少扫天杆,立杆上部自由端过长,超出规范要求,顶托与钢管型材不匹配、顶托外露长度超过300mm。1)方案内未考虑到承插式钢管的步距模数;2)现场管控不力,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3)U型顶托直径较细,与钢管不匹配;4)周转工具进场后未按方案进行检查;5)现场管控不到位,未做到跟踪检查;6)顶托下部立杆高度不足。针对楼层净高,结合承插式步距的模数,合理安排水平杆步距,使用水平杆步距及立杆上部自由端高度

    38、,即能满足计算高度的要求,也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应在上部使用扣件加设扫天杆;1)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方案设计;2)顶托进场后要及时检查,直径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要及时退场;3)使用与层高匹配的钢管;并根据方案要求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螺杆插入钢管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其U型托外壁与钢管内壁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mm。9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距离小于100mm。1)现场管控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整改;2)搭设过程中钢管长短随意

    39、使用。1)必须做到跟踪检查,发现与方案相违,必须立即要求整改;2)同种规格长度材料统一集中堆放,避免混用。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10模板支架分片搭设,未连成满堂脚手架,架体与外架连接,内侧支模架不到边间距大。1)方案制定不合理,未整体进行排版;2)现场协调、管控不到位,未做到跟踪检查;3)缺乏对现场操作人员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1)架体应整体排版,合理搭配不同杆件;2)必须做到跟踪检查,发现与方案相违,必须立即要求整改;3)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模板支架应连成整体,应该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混凝土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40、荷载;模板支模架与外脚手架是两个独立体系,禁止两体系内任何相互连接;模板支架第一排立杆离墙柱模板间距应不大于400mm。11剪刀撑设置间距不符合要求,与水平杆连接,竖向剪刀撑底部与基础未顶紧,倾角不符合要求。1)对操作人员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人员随意施工;2)现场管控不到位,未做到跟踪检查,未认真落实三检制。1)剪刀撑设置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透彻;2)搭设过程中做到跟踪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杜村整改。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上,间距不大于4排,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根部落地,斜杆与地面倾斜角控制在45-60;高于4m的模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开始向下每

    41、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12不同体系架体立杆混用,不同直径钢管混用。1)现场过程管控缺失,未过程跟踪检查;2)交底不到位,工人为完成进度使用普通钢管与盘插式立柱钢管直接插在一块使用或不同直径的钢管混凝土,架体稳定性差。1)不同体系架体立杆进场验收,数量充足,禁止混用;2)现场材料统一使用同直径钢管,存在偏差的退场处理,进场材料数量充足。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第 6.1.2 条) 禁止不同体系、不同直径的钢管混用。2.2.2 模板序号质量通病要因分析控制措施质量要求描述问题照片1木方刚度不足,厚度不均匀,弯曲变形。1)材料进场未进行外观检查;2)铺设过程中未选

    42、料;3)操作人员不注意成品保护。1)材料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查;2)铺设前对木方进行挑选,选择厚度一致的使用;3)操作人员注意成品保护,不随意割锯。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杜绝使用刚度不足,厚度不一致和产生变形的木方。2.模板刚度不足,厚度不均匀,出现变形、起皮。1)材料进场未进行外观检查;2)铺设过程中未选料;3)操作人员不注意成品保护。1)材料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查;2)铺设前对模板进行挑选,选择厚度均匀的使用;3)操作人员注意成品保护,不随意割锯。对进场模板进行外观检查,杜绝使用刚度不足,厚度不均匀,出现起皮、变形及飞边翘刺的模板。3柱、梁、墙模板支设尺寸偏差过大,模板体系的起拱度不满足要求。1)

    43、未按照图纸尺寸支设模板;2) 模板配模尺寸不正确,偏差较大;3)对拉螺栓加固过紧或不牢,导致剪力墙截面误差;4)砼支撑放置歪斜5)跨度大于4米的梁、板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1)按照图纸尺寸重新配模;重新放置顶撑,使剪力墙模板截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2)柱模板下料采用双子口方式,上下焊接定位筋,梁采取侧模包底模加固方式,上部采用支撑撑棍,梁截面高度超过600mm采用对拉螺栓固定;3)墙体使用定性撑棍,撑棍要满足强度要求,放置方正数量充足;4)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00-3/10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版)(GB50204

    44、-2015)现浇构件模板允许偏差表4.2.10,柱、梁、墙截面尺寸控制在5mm,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000-3/1000。4.模板接缝不严,存在高低差、板面平整度偏差较大。1)模板陈旧;模板已经过多次反复使用,模板已变形,边角已破损,无法形成严密的拼缝;2)模板切割时没有弹线,切割面弯曲,无法与其他模板形成严密的拼缝;3)模板不方正,无法与四周每块模板形成严密的拼缝;4)工人操作不认真,没有将两块模板拼严,就进行了固定;5)模板厚度不一致,存在错台;6)主、次龙骨厚度不均匀;7)模板刚度不足;8)模板没有钉

    45、在木龙骨上。1)陈旧模板及时更换;2)下料前仔细计算下料长度宽度,及时上拐弹设切割线,确保方正;3)浇筑砼前,对模板工程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拼缝不严密的部位,立即整改,不得待砼浇筑过程中发现大量漏浆后,再进行封堵;4)使用厚度一致的模板,实现模板拼缝无错台;5)校核模板四角标高,四角标高一致,中间拉线找平;6)使用厚度均匀的主次龙骨;7)模板必须与木方连接牢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5版)(GB50204-2015)模板拼缝不允许超过1.5mm,模板高低差不允许超过2mm控制模板面平整度在5mm以内。5模板阴阳角拼缝不严1)模板陈旧;模板已经过多次反复使用,模板已变形,边角已破损,无法形成严密的拼缝;2)模板切割时没有弹线,切割面弯曲,无法与其他模板形成严密的拼缝;3)模板不方正,无法与四周每块模板形成严密的拼缝;4)工人操作不认真,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157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