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悟卿
  • 文档编号:370484
  • 上传时间:2020-03-14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43.6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悟卿)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河南省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数学_高中
    资源描述:

    1、河南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注重情感表现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学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不仅诗词歌赋始终离不开抒情言志,就是神话传说和戏曲小说也无不以情感为内核,注重表现人性人情以打动人心,追求以美善战胜丑恶的结局,使人们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得以寄托与慰藉。与此相适应,中国文论也建构起了言志说、缘情说、性情说、主情说等理论观念,既是对这种文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反过来也对文学实践给予有力支撑与引导。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型时期。那时的文学理论,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文学观念影响,力图将我国传统情感论与现代审美论有机

    2、融合起来,创建新的审美情感论文学观念,以适应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要求。老舍在文学概论讲义中阐发的便是审美情感论的现代文学观念,他认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翔起来的能力,而使人欣悦则是文学的目的,因此,感情、美和想象便是文学的三个特质。从上述可知,我国现代文论转型并没有割断传统,而是努力将情感表现与艺术审美融合起来建构新的文学观念,这对于新文学实践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现代文论转型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建构及其发展。反映论文学观念的重要特点是要求文学真实反映生活,特别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及其认识作用。但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并不仅限于追求真实

    3、性,同时还强调典型性和思想情感的力量。联系文学实践来看,以巴金的创作为例,他说当初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所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生活得更美好,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从家寒夜等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出作者的影子与生活的真实性,更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思想情感。在作者笔下,寒意袭人的生活中并不缺少人性温暖,普通人物的命运遭际中无不充满了同情,令人悲观绝望的现实处境里也仍然让人看到希望。然而后来的文学观念嬗变没有把这种文学传统继承下来。情感表现论的文学观念日渐式微,文学反映论也发生了各种不同情形的变异。一种情形是不要“源于生活”而只强调“高于生

    4、活”,似乎艺术创造越高大上越好,导致文学创作完全凭想象编造生活和粉饰现实,随心所欲地拔高乃至神化人物,把文学变成某种思想观念的传声筒,蜕变为一种伪现实主义。进入新时期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形,作为对伪现实主义的反拨,只强调“源于生活”的真实性,而反对“高于生活”的典型性,使得有些作品只停留于各种阴暗生活与人性扭曲现象的揭露性描写,从中感受不到人间温暖,也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成为一种简单化的“暴露文学”,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富有责任感的文论家积极倡导并努力建构审美反映论,将反映论文学观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审美反映论的要义就在于,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审美的艺术,而文学审美的核心就

    5、在于审美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有生活的真实再现和摹写,而且还有作家想象的创造和情感的表现,这才是文学的根本特性。这样的理论阐发无疑有助于深化对于文学反映生活的理解,从而将文学创作引向正确的道路。(摘编自赖大仁重建当代“情感论”文学观念)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文学以注重情感变化为传统,以情动人,寄托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B. 中国文论包含言志说、缘情说等理论观念,有力地支撑与引导了文学实践。C. 将反映论文学观念融入中国现代文论,导致了不应该出现的两种变异现象。D. 审美情感是文学审美的核心,所以有情感表现的作品就是真正意义的文学。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文学实践以及中国文论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情感表现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B. 文章以巴金的创作为例论证现实主义文学既要追求真实性还要强调典型性和情感表现。C. 文章通过分析文学反映论两种变异的危害,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审美反映论的要义。D. 文章二、三两段逐层递进,论述了中国文论在现代转型时期的两种表现及其发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文论概括与阐释了中国文学实践,在转型期借鉴了西方文学观念,曲折前行。B. 在中国文论发展进程中,接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比接受反映论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C. 只凭想象编造生活和只描写阴暗生活与人性扭曲现象都不是文学创作

    7、的正确做法。D. 审美反映论的建构体现了文论家的责任感,是对错误的文学创作主张的拨乱反正。【答案】1. B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A项,“情感变化”错误,依据第一段“注重情感表现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学的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可知,原文是“情感表现”,故A项偷换概念。C项,“将反映论文学观念融入中国现代文论,导致了”错误,依据第四段“文学反映论也发生了各种不同情形的变异。一种情形是不要源于生活而只强调高于生活”“进入新

    8、时期后出现的另一种情形,作为对伪现实主义的反拨,只强调源于生活的真实性,而反对高于生活的典型性谈不上真正的文学意义”可知,导致不应该出现的两种变异现象,并非因为“将反映论文学观念融入中国现代文论”,而是一些创作者的错误理解。D项,“有情感表现的作品就是真正意义的文学”错误,依据最后一段“审美反映论的要义就在于,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审美的艺术,而文学审美的核心就在于审美情感”可知,真正意义的文学要有情感表现,但不能说凡是有情感表现的作品就都是真正意义的文学。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

    9、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D项,“文章二、三两段逐层递进”错误,依据第二段“一个多世纪前,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进入现代转型时期。那时的文学理论,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文学观念影响以适应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要求”,第三段“我国现代文论转型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建构及其发展”可知,文章二、三两段是并列结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

    10、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B项,“接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比接受反映论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错误,依据第二段“那时的文学理论,受西方现代审美论文学观念影响,力图将我国传统情感论与现代审美论有机融合起来,创建新的审美情感论文学观念,以适应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发展的要求”,第三段“反映论文学观念的重要特点是要求文学真实反映生活,特别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及其认识作用”可知,两者都能产生“积极意义”,但文章并没有比较哪种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

    11、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较长时间以来,国内的电影纪录片市场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热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产业走出低谷,2017年上映的二十二与 2018年上映的厉害了,我的国,连续两年分别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2017年国产纪录电影获得了3.6亿元的票房,但这一高票房纪录不足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554亿元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纪录片产业体量不大。国内院线排片资源以商业潜质为标准,缺乏艺术院线或者纪录电影院

    12、线,观众纪录电影的观影习惯有待培育,纪录电影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仍是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 中国纪录片生产总值从 2009年5亿元起步 ,到 2018年上升为投资总额 46.02亿元,生产总值64.5亿元。从内容上看 ,2018年的中国纪录片可谓改革开放、文化与美食“三足鼎立 。 (摘编 自2018年 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人超 46亿元)材料二 : 相比影视综漫 ,纪录片的特点在于写实,它的镜头均源自现实,这一方面导致了纪录片创作门槛高、叙事难度大、生产周期长,另一方面也成就了它的高品质,而高品质的内容也为它吸引了大批高品质的受众。纪录片的受众主要以一线城市的新中产阶层为主。超过68%

    13、的受众以放松心情、扩充知识面为目的观看纪录片。纪录片能够吸引优质、年轻化用户这一特点,以及短视频流行推动的受众对视频内容的依赖,使得头部视频网站、主流视频原创平台及短视频平台等纷纷加入,既增加了纪录片内容的产出,也改变了纪录片市场的格局。2018年,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点击量超过10亿次。这是借助腾讯的数据分析、观众画像、市场预判等技术,由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一次有益尝试。从结果可以看出,以新媒体方式生产的纪录片有着自己的优势 ,新媒体纪录片在观众互动、市场反馈方面,能够比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更迅速,而对创作来说,则可以做到更为灵活地调整。近年来,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

    14、品牌效应,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老广的味道系列等美食纪录片,以及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围绕故宫打造的系列纪录片,均在传播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品牌”的意义在于强调内容品质的重要性,与其说要打造品牌,不如首先端正纪录片的创作态度,以谦恭心理讲述好的故事,内容为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尽管业界已经意识到品牌的巨大价值 ,然而当下国内纪录片整体的创作品质还难以得到保证,无法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内容创新、品牌搭建仍需时日。 (摘编自中国纪录片发展面临新课题) 材料三 :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熊猫淘淘故宫100金砖之国等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中国纪录片的海外市场交易价

    15、格,从十多年前的1分钟10美元,飙升到目前10000美元的顶级价格。中国自主拍摄的纪录片第三极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购,在其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网络上播出。不可否认,国外观众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各、逻辑思维与国内观众有差别,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纪录片应正视这种差别,以国际视角来讲中国故事,才能更深地走入国外观众的心中。中国纪录片通过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用精品提升其国际传播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 (摘编自中国纪录片“走出去”,讲好故事是关键)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纪录片目前至少有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录片三种形式,从20

    16、13年到2018年,纪录片投资总额逐年攀升。B. 相比2009年 ,2018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值增长超过10倍;2017年和2018年上映的两 部国内纪录电影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C. 从2015年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投资总额增加了8亿元,电视纪录片产量增加了2万多小时 ,电影纪录片产量有所下降。D. 当前,中国纪录片内容以改革开放、文化与美食为主,一线城市的新中产阶层是主要受众,大多数受众的观片目的是放松心情、扩充知识面。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纪录片尽管创作门槛高、叙事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但它的内容品质高,因此,纪录片能吸引优质、年轻化的用户。B.

    17、 风味人间获得极高点击量 ,是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成果,确定了矩阵方式传播在纪录片传播中的主体地位。C. 头部视频网站、主流视频原创平台及短视频平台等纷纷加人,增加了纪录片内容的产出,改变了纪录片市场的格局。D. 端正创作态度,注重内容品质,以谦恭心理讲述好的故事 ,这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获取的有益经验。6. 中国纪录片当前面临哪些困境?如何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快速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C 5. B 6. 困境:产业体量不大;院线排片资源不够,产业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整体的创作品质难以保证,影响力有限。措施: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内容为王,打造品牌;以国际视角讲中国故事

    18、,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开拓海外市场。【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C项,“增加了2万多小时”错误,依据材料一的图表可知,2015年电视纪录片产量在1.5万到2万小时之间,2016年电视纪录片产量在2万到2.5万之间。故C项与原文不符。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

    19、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B项,“确定了矩阵方式传播在纪录片传播中的主体地位”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一段“2018年,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风味人间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点击量超过10亿次。这是借助腾讯的数据分析、观众画像、市场预判等技术,由大数据引导纪录片生产的一次有益尝试”可知,原文只说了“以矩阵方式进行传播”,故B项“确定了矩阵方式传播在纪录片传播中的主体地位”是无中生有。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中国纪录片当前面临哪些困境?如何促进中国纪录片的快速发展?”,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所述的中国纪录片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措施等,并整合为

    20、条分缕析的要点,分别作答。此题有两个问,要求考生回答“困境”和“措施”,考生要整体把握相关内容,筛选整合出答案,并且分开作答。对于“困境”,要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纪录片产业体量不大。国内院线排片资源以商业潜质为标准,缺乏艺术院线或者纪录电影院线,观众纪录电影观影习惯有待培育,纪录电影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 ,仍是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材料二第二段“然而当下国内纪录片整体的创作品质还难以得到保证,无法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内容创新、品牌搭建仍需时日”,容易概括出对应的三个要点。而“措施”方面,则要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以新媒体方式生产的纪录片有着自己的优势 ,新媒体纪录片在观众互

    21、动、市场反馈方面,能够比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更迅速,而对创作来说,则可以做到更为灵活地调整”,第二段“品牌的意义在于强调内容品质的重要性首先端正纪录片的创作态度,以谦恭心理讲述好的故事,内容为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材料三“中国纪录片通过与国际知名媒体合作,用精品提升其国际传播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进行归纳,容易概括出对应的三个要点。【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

    22、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风筝的人陈毓这是城市中心一块难得的空旷之地 ,位置高,又无明显的道路通往 ,从而被多数人忽略。秋草连绵,即使放风筝的人也没能踩出明显的脚印。现在他来了,坐在一片秋草的毯子上,看人放风筝。干草在他身下散发出好闻的味道,惹他一次次地深呼吸。放风筝的人有三个,看客只有他一人。他轮番看过去,最后专注于一个准老头。那准老头没准正因为他的观看 ,而有了庄重感或表演欲吧。你瞧那准老头,脊背笔挺 ,下巴抬起一个角度,恰恰是四十五度面向天空的姿势。天空深不可测,放风筝的人目光深不可测 ,缓缓地操纵着手中的线盘,发

    23、出“刺啦刺啦”的放线声。 他一次次想起深不可测这词。放风筝这事 ,在以前,他想象那是和孩子的欢叫声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春天、杏花、周末以及郊游联系在一起的。即便如此,他也回忆不起放风筝的经历,想不起曾陪孩子或别的什么人放过风筝。 他在这一刻回顾,不是觉得缺憾,而是感到因惑。一架风筝,无论纸糊的,还是改良提高变成别的材料 ,但风筝不还是风筝么?哪怕再做联想,他仍然没对风筝生出好感,倒是对放风筝者的因惑又添了一分。再看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个放风筝的人,投入、忘我 ,似乎不是在放风筝,而是驾驶着一艘大船在天海中飞驰,连他这个旁观者也被忽略了。也正是这点,勾起了他一窥究竟的欲望。 放风筝的人手中的线圈好像永

    24、远都放不到头,这很魔幻。风筝的影子遥远,却总也脱离不了牵引,飘飘摇摇,直上云霄。 有一阵子,他确信放风筝者是注意并在意他这个旁观者的。这么大一片空阔地,就这几个人。他一直坐在那里,做忠实的看客。他又不是石头,岂能无视? 其实,那个放风筝的准老头在旁观者刚来时就注意到了。这块因为高耸空寂,暂时保持僻静的地,是他最先发现的。当他发现这块空地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来这里放风筝,他要在这空地上放风筝。在他放了一个月风筝后,又一个人来了,也是个老头。第二天,这个老头又来了。他在心里生出一点遗憾 ,但细究又像是隐秘的安慰。直到第三个人来还是老头,他反倒在心里笑了。 谁来早 ,谁走早。天晴了,天阴了。他们

    25、从不打招呼,默默地,各放各的风筝。直到今天下午,第四个人来,第四个老头出现 ,坐在一边 ,默默地看他们放风筝。好几个小时之后,准老头的风筝线还是那么连绵不断,那个黑色鹰形的风筝也还在视线内。他希望一阵风猛地吹来,让风筝跌下来,摔在他跟前,摔得稀巴烂。那样 ,他们或许能自然地交谈起来,而不必要找个什么借口去和他攀谈。 但是,衬着黑鹰的天空蓝得深不可测,和这个准老头一般叵测。 他又一次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 他回忆起刚退休时,他一个人开车去了田野。久不开车,他一时找不回那种人车一体的妥帖感觉。这是很久以来他第一次独自驾车,虽然身在路上,却没有具体目标。这样的状态给他的感觉不是自由,倒像是不知被什么因

    26、住的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反倒是什么也没做就累坏了。 今天是他第二次开车出来。没有目的地的行走,让他觉得道路格外漫长。最后他索性把车停在一条小路边,顺着小路来到了这片空地上。 有一瞬间,他幻想自己是在一个阔大的广场上。他正作报告,千人倾听。他慷慨激昂,话题关于自由。他讲突破,讲超越 ,讲不被世俗限制,不被欲望绑架。他从未有过这么大的激情,他不必用谁的笔和思想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他觉得自己讲得过瘾,听众也该是听得过瘾的吧。你听这掌声他感觉这一次的掌声,每一下都是情绪带动手掌,是用力在拍,用心在鼓掌,他能听出他们的情绪。 他深深迷醉,等清醒过来,身子依然在这个高台上,哪里有人头攒动的广场。准老头

    27、不知何时已经收了线 ,卷好风筝,正用一个奇怪的表情附身向他 ,像看一个小孩、看一个晚辈那样打量他。嘴里所说的,却分明是一个准老头对另一个准老头说的话。“退休了吗?”“喜欢放风筝?”“不喜欢也不要紧。”“风筝一脱手,你就爱上放风筝了。”“甭急,甭辩论,交换个电话号码,下次来时约上你,风筝我给你弄好。”他站起来,活动已经半麻木的双腿,心里不由得动起来,手不觉和准老头的手握在了一起。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具体的人名,用了“他”“旁观者”和“准老头”等称呼,表明了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代表性。B. 小说中多次写到了天空和放风筝的准老头深

    28、不可测,主要是想通过当时天空的情况来衬托准老头放风筝的高超技巧。C. 旁观者认为,放风筝一事在孩子看来是十分惬意,但没想到准老头在放风筝时是如此投入、忘我,竟然忽视看客的存在。D. 小说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因采用全知视角形式,对旁观者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致的刻画,从而引领着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8. 简要分析旁观者这个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9. 小说画线部分写了旁观者幻想自己在做报告,试结合全文探究其用意。【答案】7. B 8. 刚退休后的迷茫,他在退休后第一次驾车外出,没有具体目标,不知道要做什么;现在也是无聊地观看别人放风筝。观看准老头痴情于放风筝时的困惑,他对以前没有放过风筝没有遗憾,也认为风

    29、筝就是风筝,没有什么好感,怎么准老头却如此投入、忘我,他对此深感困惑,这勾起了他一窥究竟的欲望。产生交流的期待,他希望一阵风让风筝跌下来,这样他和准老头或许能自然地交谈起来。与准老头握手时的高兴,他虽然旁观了几个小时,但最后主动伸手与准老头握手交流,暗示其心理的喜悦。 9. 所写内容为突破欲望、不被世俗限制,不必用谁的笔和思想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上文他感觉不自由、迷茫呼应,揭示了其退休后感到迷茫的原因。让读者对旁观者的内心世界及人生轨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丰富了人物形象。用旁观者想象出来的真诚掌声,彰显真诚交往、勇于突破世俗之见,不为生活所束缚等主题,极富艺术感染力。【解析】【7题详解】本题

    30、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B项,“主要是想通过当时天空的情况来衬托准老头放风筝的高超技巧”错误,依据第十一段“但是,衬着黑鹰的天空蓝得深不可测,和这个准老头一般叵测”可知,天空和准老头“深不可测”是旁观者的心理感受,主要是为了突出旁观者和现实中人们的疏离感、隔离感。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心理变化、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筛选文章中具体刻画人物“旁观者”的矛盾、焦虑、担

    31、心、喜悦、兴奋等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的地方,还要注意心理变化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动作、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综合文意,对“旁观者”的心理活动有四次刻画,考生要筛选出对应语句,如第十三段“久不开车,他一时找不回那种人车一体的妥帖感觉。这是很久以来他第一次独自驾车,虽然身在路上,却没有具体目标。这样的状态给他的感觉不是自由,倒像是不知被什么因住的迷茫”,可概括出他退休后的迷茫;如第三段“他也回忆不起放风筝的经历,想不起曾陪孩子或别的什么人放过风筝”,第四段“他在这一刻回顾,不是觉得缺憾,而是感到因惑”,可概括出他看“准老头”放风

    32、筝时的迷茫;如第十段“他希望一阵风猛地吹来,让风筝跌下来,摔在他跟前,摔得稀巴烂。那样 ,他们或许能自然地交谈起来”,可概括出他对交流的期待;依据最后一段“心里不由得动起来,手不觉和准老头的手握在了一起”,可概括出他主动与“准老头”握手时的积极和喜悦。【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重要语段的内容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通常要审准题干,仔细阅读划线段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的内容、情节对环境、人物、主题、读者的作用;结构上是指该情节对其他情节的作用,另外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案。划线段中,“他幻想自己是在一个阔大的广场上。他正作报告”“话题关于自由。他讲突破,讲超越 ,讲不被

    33、世俗限制,不被欲望绑架”可知,这段话的内容是关于“自由”“不被世俗限制,不被欲望绑架”,这就与第十三段“这样的状态给他的感觉不是自由,倒像是不知被什么因住的迷茫”相呼应,凸显出他退休后迷茫的心绪,也就给读者展现了“旁观者”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轨迹。通过“他感觉这一次的掌声,每一下都是情绪带动手掌,是用力在拍,用心在鼓掌,他能听出他们的情绪”的想象,说明“旁观者”渴望真正掌声和真正交流,这就为最后一段他与“准老头”的主动握手埋下伏笔,有利于深化主题。【点睛】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阅读小说时要把握主人公和次要人物的矛盾或和谐

    34、关系,自然环境和战争、和平等社会环境,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是否以人、物、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等为线索,进而思考主题上的褒贬意蕴。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刘元珍,字伯先,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进郎中,亲老归养。起南京职方,厘汰老弱营军,岁省银二万有奇。三十三年京察,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尽黜政府私人钱梦皋等。大学士沈一贯密为地,诏给事、御史被黜者皆留,且不下察疏。元珍方服阕需次,抗疏言:“一贯自秉政以来,比昵愉人 ,丛集奸慝,假至尊之权以售私,窃 朝廷之恩以市德,罔上不忠,孰大于是!近见梦皋有疏,每以党加人。从古小人

    35、未有不以朋党之说先空善类者。所关治乱安危之机,非细故也。”疏奏,留中。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论察典。而主事庞时雍则直攻一贯欺罔者十,误国者十。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柟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俄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语过激。帝迁怒元珍等皆除其名。然察疏亦下,诸被留者皆自免去。光宗即位 ,起元珍光禄少卿。时辽、沈既没,故赞画主事刘国缙入南四卫,以招抚军民为名,投牒督饷侍郎,令发舟南济。议者欲推为东路巡抚,元珍上疏言:“国缙乃李成梁义儿,成梁弃封疆,国缙为营免,遂基祸本。杨镐、李如柏丧师,国缙甫为赞画,即奏保二人,欲坐杜松以违制。创议用辽人,冒官帑二十

    36、万金募土兵三万,曾不得一卒之用。被劾解官,乃忽拥数万众,欲问道登、莱,窜处内地。万一敌中间谍阑入其间,何以备之?”疏下兵部巡抚议,遂寝。未几,元珍卒官。初,元珍罢归,以讲学为事。表节义,恤鳏寡,行义重于时。(选自明史刘元珍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柟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B.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柟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C.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柟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

    37、等极边杂职/D. 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柟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常称呼兄弟排行中的老大为“伯”,兄弟中的排行顺序 :伯、仲、叔、季。B. 礼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称,六部之一。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C. 官帑,我国古代常常用来指国库里的钱财,也可以用来指国库。D. 鳏寡,指没有劳动力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老而无子曰鳏,老而无夫曰寡”。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刘元珍治军有方,仕途稍有波折。任南京职方后,他淘汰老弱军士,每

    38、年节省两万多两银钱,曾经被皇帝削除名籍,到光宗登位后才被起用为光禄少卿。B. 刘元珍正直敢言,不惧得罪权贵。大学士沈一贯秘密地进行活动,让被贬斥的人留任,正辞官守丧的刘元珍上书直言 ,指责他们互相勾结、结党营私。C. 刘元珍关注国事,心系国家安危。他在上书中说,看到钱梦皋呈上奏疏,总是将结党的罪名加在别人身上,以排挤走好人,这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D. 刘元珍表彰节义,颇有操行道义。他在罢职回乡后,以讲学为事业,他表彰具有节操和道义的行为,抚恤鳏寡之人,他的操行和道义在当时被人看重。13. 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至尊之权以售私,窃朝廷之恩以市德,罔上不忠,孰大于是! (2)国缙

    39、乃李成梁义儿,成梁弃封疆,国缙为营免,遂基祸本。【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假借皇帝至高的权力来进行营利的活动,窃取朝廷的恩惠用来收买人心,欺骗皇帝而不忠诚,有什么能比这更严重的!(2)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李成梁放弃边界,刘国缙为他设法解脱罪责,于是种下了祸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这个语段意思是:皇上看到奏疏大发脾气,命令一并降刘元珍、贺灿然职三级,调任最边远的地方。不久,庆远及御史李柟等上疏救援。皇帝更加

    40、不高兴,停发他们的俸禄,将刘元珍等贬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考生要抓住动词,且分析清楚人物之间关联。“怒”是皇帝看到奏疏后的反映,作补语,故“帝得疏怒”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AD;“三秩”是三级官职,是“贬”的情况交代,故“三秩”应该与“贬”同在一句,共同交代皇帝“命(命令)”的内容,故排除C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D项,“老而无子曰鳏”错误,应该改为“老而无妻曰鳏”。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情节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

    41、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B项,“正辞官守丧的刘元珍上书直言”错误,依据“元珍方服阕需次,抗疏言”,刘元珍正当服丧期满等待依次补缺,上书直言。由此可知,刘元珍当时正守丧期满,在等待依次补缺。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

    42、)假:借助;售私:进行营利的活动、谋取私利;以:用来;市德:收买人心;罔:欺骗;孰:谁、什么;孰大于是:状语后置句,有什么比这更大。(2)乃:是;营免:设法解脱罪责;遂:于是;基:种下、埋下。【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兼词等往往都被设置为得分点,一定要依据前后语境补充出相应的主语、宾语、介词等,对难翻译的地方,要依据语境的提示,结合逻辑事理合理推出。参考译文:刘元珍,字伯先,江苏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起初授职南京礼部主事,进为郎中,父母年岁

    43、大了,刘元珍回家赡养他们。后又起用为南京职方郎中,淘汰军营中老弱的士兵,每年节省银两二万多。万历三十三年(1605)京官考察,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将宰相府的钱梦皋等全部贬退。大学士沈一贯秘密为之斡旋,皇上下诏给事中、御史被贬退的都留下,而且没发下考察的奏疏。刘元珍正当服丧期满等待依次补缺,上书直言:“沈一贯自从执掌朝政以来,亲近小人,窝藏奸险的人,凭借权势谋取私利,窃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欺君罔上的不忠,没有比这更大了!最近看到钱梦皋有奏疏,每每用朋党之名强加于人。从古至今,小人没有不用朋党之说先控告好人的。这关系到治乱安危的大事,不是小事情。”疏奏上,被留在禁中。当时员外郎贺灿

    44、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讨论京察。主事庞时雍则直接攻击沈一贯欺君罔上罪行十条、误国之罪十件。皇上看到奏疏大发脾气,命令一并降刘元珍、贺灿然职三级,调任最边远的地方。不久,庆远及御史李柟等上疏救援。皇帝更加不高兴,停发他们的俸禄,将刘元珍等贬到最边远的地方任杂职。不久,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言语过激。皇上迁怒于刘元珍等人,将他们皆从官籍中除掉。然而考察的奏疏也颁布下来,各被留用的人都自动免职离去了。光宗即位,起用刘元珍为光禄少卿。当时辽、沈已经陷落,所以赞画主事刘国缙进入南四卫,以招抚军民为名,投递文书给督饷侍郎,命令发舟南渡。言官想推举他为东路巡抚,刘元珍上奏道:“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李成梁放弃

    45、封疆,刘国缙在军营得以幸免,于是留下祸患。杨镐、李如柏丧师,刘国缙才刚任赞画一职,立即上奏担保二人,想以违反节制治杜松之罪。建议用辽人,冒领官币二十万两招募士兵三万,结果没有一人能用。被弹劾解去官职,忽然拥兵数万,想从小道进入登、莱,逃窜于内地。万一敌人的间谍混入其中,拿什么防备呢?”奏疏下放到兵部巡抚议论,于是停止。没有多久,刘元珍死于任上。当初,刘元珍被罢免官职回到家乡后,以讲学为业,旌表节义,抚恤鳏寡,名声、义气重于一时。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湖亭望水白居易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注北客:北方来

    46、的人,诗人自指。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交代诗人游湖的情境,下了很久的雨,湖水涨了起来,刚刚放晴,北客南来。B. 颈联写湖水淹没原先湖岸,人家稀少;沙滩平整,聚集许多船舫,呈现水乡特色。C. 尾联借景抒情,诗人借傍晚独自游览南湖时所见之景,抒发了愜意悠闲的感受。D. 全诗抓住“新晴”“水涨”的特点,描写南湖傍晚的景色,展现出浩渺壮阔的景观。15. 诗的颔联在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14. C 15. 本诗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南湖上的景色,时值傍晚,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却留下了满天红色的光影,这时湖风停息了下来,澄碧的湖面一片平滑,浩阔而晶莹。颔

    47、联用颜色映衬,前句写日落后的红霞,后句写湖上的绿波,在夕阳与湖水之间,红光留影,碧水映照,形象逼真,“红”与“绿”相对,色彩明丽,极富画面感。颔联动静结合。前句写夕阳西坠,似乎沉入湖中,有一个大大的影子,动感十足;后句写湖面因无风而泛不起半点涟漪,是静态描绘,体现了湖面平滑晶莹的特点。【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C项,“尾联借景抒情”错误,尾联“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48、没有用到景物描写,诗人抒发了空寂落寞的感受,故是直抒胸臆。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表达特色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仔细阅读诗句,从内容、手法两个角度赏析诗句表达特色,并分析这样的表达特色对结构、情感的作用。颔联“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太阳慢慢下山了,在湖面上投下了又红又大的影子,晚风停息,绿水泛不起半点涟漪。诗人用红日绿波两种颜色名词,写出夕阳湖水相映照的明丽优美的景色。同时,“日沉”是动景,“红有影”和“风定绿无波”是静景,动静结合,体现出湖面的晶莹平滑特点。【点睛】诗歌鉴赏客观题常常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名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04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