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培训.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培训.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八 年级 道德 法治 下册 课件 培训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道德与法治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培训2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其价值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及其程序公民义务公民义务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及其意义履行义务的方式违反义务的责任养成增强权利意识养成增强义务意识相统一相结合3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本单元依据宪法,立足学生生活,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通过阐释其内容、内涵及价值,阐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明确履行义务的要求及违反义务的责任,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懂得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4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四课公民义务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单元导语单元
2、导语知晓权利的内容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增强权利意识知晓义务的内容知晓义务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意义理解其内涵及其意义增强义务意识增强义务意识5 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其涵义;理解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知晓行使权利的边界、方式及其程序;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及其涵义;理解履行公民义务的对个人与社会意义;理解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知晓履行义务的方式及违反义务应担的责任。6 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本单元的主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
3、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7 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认识到自己是作为国家的主体和主权的保护者而存在的。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8 权利义务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也也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权利义务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民众意识,要求积极
4、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既依据法律保护的自己合法权益,还要有一种社会担当责任。知权利用权利限权利;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9二、第三课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二、第三课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u第三课逻辑结构及内容解读第三课逻辑结构及内容解读u第一框第一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u第二框第二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10内容及内涵“知权利”“限权利”方式及程序“用权
5、利”价值及意义范围及界限认知行动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11 第一框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对宪法列举的公民基本权利依据内容进行归类,重点介绍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阐释了权利的内涵以及行使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内涵及其价值,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第二框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阐述了行使权利的边界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介绍了维护权利的方式和程序,引导学生树立程序思维和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121.1.“基本权利基本权利”及相关概念及相关概念指“人类的权利”或“作为人
6、的权利”。不因社会地位和实际能力就应该享有的某些权利;与人的属性相伴随,不可剥夺,不可转让。本质上是道德权利而非法定权利;是应然权利而非实定权利;昭示权利的预设和权利发展的信念。内容上既包括自然权利,也包括政治性权利。是指重要而基本的人权,宪法所规定的权利均是基本人权。相当于制度化的基本人权。13 经过宪法明示,主要对抗国家权力侵犯或者要求国家权力作为而保障其权利的实现,以宪法救济(如合宪性监督、审查)作为权利实现的最终保障。由法律加以规定,仅以法律救济(法律诉讼)为权利实现的最终保障。142.2.基本权利的宪法地位及价值基本权利的宪法地位及价值u宣示宪法及其所确立国家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国
7、家理性根本在于依宪执政宪法对基本权利确认与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应得到国家的支持与保障。u发挥约束国家权力、保障人权的宪法效力 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效力 基本权利的宪法规范需要法律对其具体化,但不能曲解甚至违背宪法精神及规范。基本权利能够直接约束行政权的活动。行政权不得侵犯基本权利;不得怠于履行职责。以实现基本权利价值为建立和行使的最终目的,运用中立及严格程序性规定来实现这一目标。1516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丁先生购买了一栋两层楼房,取得了房屋产权证件。丁先生自己居住在二楼,将一楼用来出租,又以该栋楼房作抵押,向某银行贷款。丁先生对该栋楼房行使了什么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我国宪法规
8、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宪法上的财产权主财产不受侵犯。宪法上的财产权主要对抗国家权力侵犯,或者要求国要对抗国家权力侵犯,或者要求国家权力作为而保障其权利的实现,家权力作为而保障其权利的实现,一方面国家不得随意侵犯个人财产一方面国家不得随意侵犯个人财产自由,另一方面国家要采取有效措自由,另一方面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他人对个人财产自由的施,以防止他人对个人财产自由的侵犯。教学中不能将宪法上的财产侵犯。教学中不能将宪法上的财产权与民法上的财产权混同,民法上权与民法上的财产权混同,民法上的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客体的民的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由民事法律加以规定,以事权利,由
9、民事法律加以规定,以防范其他平等私主体的侵犯。防范其他平等私主体的侵犯。1.1.公民的财产权公民的财产权17 住宅住宅是指公民生活和居住的固定场所,也是公民是指公民生活和居住的固定场所,也是公民个人财产的主要存放场所,是公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个人财产的主要存放场所,是公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其范围包括通常所说的私人住房,还包括固定的件。其范围包括通常所说的私人住房,还包括固定的宿舍、旅馆、办公室等场所;不仅包括建筑结构内部宿舍、旅馆、办公室等场所;不仅包括建筑结构内部的居住场所,还包括建筑结构外部的得以侵犯公民私的居住场所,还包括建筑结构外部的得以侵犯公民私生活的场所、器具等。生活的场所、器具等
10、。禁止禁止非法搜查非法搜查或者或者非法侵入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包括:公民的住宅。包括:第一,对住宅的搜查和侵入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第一,对住宅的搜查和侵入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第二,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主要是对和程序。第二,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住宅,主要是对公共权力而言的。第三,禁止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主公共权力而言的。第三,禁止非法侵入他人住宅。主要是禁止非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未依据法律规定就擅自要是禁止非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未依据法律规定就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或者未经主人同意而侵入他人住宅的进入他人住宅,或者未经主人同意而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行为。2.2.住宅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18u教材
11、采用归类的方式讲解宪法列举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既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如住宅权实际是公民人身自由的延伸,同时,与公民的财产权、休息权、隐私权以及人格尊严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教学中要基于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认知权利。u宪法权利有特定的含义,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权利。教学中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不能把涉及民事、刑事权利的事例当做宪法事例。1920l 就是在符合宪法规定、宪法精神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作出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是为了使各种个人自由彼此之间以及同公共利益之间协调起来,从而实现权利之间的和谐,保障基本权利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本质上是为了维持宪法秩序而采取的
12、必要手段,其目的在于维护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不是出于限制而限制,不是通过限制剥夺这种自由。l 简言之,限制权利是保障权利的手段,保障权利是限制权利的目的。1.1.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公民基本权利限制21 限制的方式 内在制约:指基本权利相互之间的制约,即一种基本权利对另一种基本权利的制约,某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对另一主体基本权利的制约。如言论自由权的行使,不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人格尊严等的侵犯,这是言论自由作为一种权利在本质上所必然伴随的制约。外在制约:指为实现秩序、福利及公序良俗而对基本权利所必需设定的且为宪法价值目标所容许的制约。此处的“秩序、福利及公序良俗”可统称为“公共利益”。22 限制的原则
13、合宪审查原则 依据宪政一般原理,为恢复宪法秩序,在公共利益可能受到极大损害的情况下,可通过立法形式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但该限制必须在宪法的严格约束下进行,而不得规避宪法规范、宪法原则或宪法精神;如若公民认为自身基本权利受到了来自国家立法权的非必要侵害,即有权申请宪法审判机关对该立法行为进行合宪性审查。232.2.维护权利的方式维护权利的方式方式参与人依 据适 用协商当事人事实 法律 道理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当事人调解人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广泛适用仲裁当事人仲裁庭仲裁协议、法律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诉讼当事人及代理人人民法院事实、法律法规人身、财产争议违法行政行为24u精选案例
14、,创设情境;u解析案例,生成知识;u分项比较,升华认知;u回归情境,提升能力;u学会选择,提高觉悟。25三、第四课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三、第四课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u第四课逻辑结构内容解读第四课逻辑结构内容解读u第一框第一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u第二框第二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内容结构及知识要点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建议26基本义务的内容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义务的责任履行义务的意义履行义务的要求认知行动履行义务的原则增强27 第一框第一框“公民
15、基本义务公民基本义务”,对宪法列举的公民基本义务依据内容进行归类,重点介绍了宪法规定的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阐释了履行义务原因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养成和增强义务意识。第二框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履行义务”,通过阐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阐述履行义务的原则及其要求,介绍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依法履行义务。28公民义务的分类1.依据存在形式划分 宪法列举义务:宪法中以独立之条文、单独之名称予以明确规定、指称的义务。以“必须”“有义务”的句式规定,以积极作为为特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
16、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9 宪法隐含义务:宪法中有所规定但并未以单独明确名称予以指称,或虽没有明确规定但隐含在某些宪法条文之中的义务。以“禁止”“不得”的句式规定,以消极不作为为特征。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30 2.依据效力形式划分 强制性宪法义务:明确规定于宪法文本之中,具有依据宪法或部门法的国家强制执行力保障实施的义务。以消极不作为为特征。如:禁止任何组织或者
17、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31 指导性宪法义务:虽规定于宪法文本之中,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而仅具有指引、劝导意义的义务。以积极作为为特征,可分为道义性义务、道德性义务和家庭性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义务的价值:一方面禁止人们为义务的价值:一方面禁止人们为“恶恶”,另一,另一方面引导人们从方面引导人们从“善善”,使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18、,使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3233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讲解基本义务时,要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渗透国家意识教育渗透国家意识教育3435 从认知和行动两个方面把握 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对立
19、统一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当公民享有或行使某项权利时,就附着着相应的义务,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第三,权利与义务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公民要树立权利意识,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1.1.权利义务相统一权利义务相统一36 法定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作为义务指法律要求义务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由命令性规则所规定,必须或者应当作出某种行为,义务人如果违背法律的命令性规定,没有完成某种特定的行为,就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不能做。不作为义务是指法律禁
20、止义务人做出一定行为的义务。由禁止性规则所规定,义务人如果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积极完成了某种特定的行为,就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必须按照不同要求履行法定义务。2.2.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定义务须履行37 法律义务是法律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所处于一种特定的被要求的状态,当负有义务的义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就要承担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二者为因果关系,当事人不履行或违反了法律义务,即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义务人能正确履行法律义务,就不产生法
21、律责任。可见,违反法律义务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另一方面,有时候追究法律责任是法律义务得以履行的手段和措施。3.3.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38基于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开展自主探究,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落到实处。39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重要目标。本单元“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使学生了解各项国家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各类国家机关的性质与职能,理解其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树立制度自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由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
22、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构成。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其职权来实现。根据宪法,我国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41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物质物质基础基础保证保证实现实现42第五课逻辑结构第五课逻辑结构43第五课逻辑结构第五课逻辑结构44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45
2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的义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46基基本本政政治治制制度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越性47第六课逻辑结构第六课逻辑结构48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
24、机关的性质全国人大的性质和地位地方人大的性质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49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组成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政机关的职权行政机关的职权行政机关的层次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50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的性质和组成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成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司法机关51 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依法治国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
25、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基本方式,三者,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领导核心,是执政党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参政党。民族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