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规范学习培训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文规范学习培训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规范 学习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公文规范学习培训公文规范学习培训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陶立军陶立军(2015年年1月)月)1 12 23 34 45 5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处理公文的处理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常见公文的写作常见公文的写作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的基本知识6 6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参考文件参考文件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的通知(中办发(中办发201214号)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党政机关公文格
2、式文格式(GB/T 97042012)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学习培训说明学习培训说明 本次学习和讲解:本次学习和讲解:1.主要依据主要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参照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党政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机关公文格式与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来讲解。来讲解。2.此次学习不涉及、不讲解党委系列公文。此次学习不涉及、不讲解党委系列公文。3.采取采取理论讲解理论讲解与与实例说明实例说明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的方式进行。4
3、.重点学习公文格式规范,对几种常用公文的重点学习公文格式规范,对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也作一点介绍。写作也作一点介绍。2012年年4月月6日,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国务院办公厅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同时理工作条例,同时废止了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处理办法。条例条例全文共全文共8章章42条条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机: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机关等。关等。第二章
4、第二章 公文种类公文种类:明确了: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种党政机关公文文种。文种。第三章第三章 公文格式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在: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作了详细规定。作了详细规定。第四章第四章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行文的原则和规定等。:行文的原则和规定等。第五章第五章 公文拟制公文拟制:拟制公文的程序、方法等。:拟制公文的程序、方法等。第六章第六章 公文办理公文办理:对收文、发文、整理归档作:对收文、发文、整理归档作出要求。出要求。第七章第七章 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对公文日常管理、保密、撤:对公文日常管理、保密、撤销、移交等
5、作出规定。销、移交等作出规定。第八章第八章 附则附则:对执行时间、解释机关等作出:对执行时间、解释机关等作出规定。规定。原原办法办法9章章56条,与其相比,更为精简。条,与其相比,更为精简。党政机关公文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一、公文的基
6、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含义(一)公文的含义1.权威性和政策性。2.针对性和指导性。3.规范性和约束性。4.程序性和严密性。5.对应性和定向性。(二)公文的特点(二)公文的特点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 1.指导工作,传达意图。2.联系工作,交流情况。3.请示工作,答复问题。4.总结工作,推广经验。5.记载工作,积累史料。(三)公文的作用(三)公文的作用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决定决定命令命令公告公告通告通告意见意见通知通知批复批复请示请示报告报告通报通报公报公报纪要纪要函函议案议案决议决议 (四)公文的种类(四)公文的种类(15种)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
7、的基本知识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文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行政机关公文办法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没有此文种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文种党政机关公文条例党的机关公文条例行政机关公文办法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没有此文种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
8、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没有此文种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文种党政机关公文条例党的机关公文条例行政机关公文办法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没有此文种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
9、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文种党政机关公文条例党的机关公文条例行政机关公文办法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定为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10、。定为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公文文种主要变化对照表 通过对比学习:通过对比学习:1.新新条例条例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原原条例条例和原和原办法办法共共18个文种;新个文种;新条例条例确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确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15个。2.与与办法办法相比,新相比,新条例条例去掉了“指示”、“条例”、“规定”,增加了“决议决议”和和“公公报报”,同时将同时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改为改为“纪要纪要”。3.部分文种的部分文种的适用范围表述有一定变化。对决议、。对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通告、通知、通报、报决定、命令(令)、公报、通告、通知
11、、通报、报告、纪要等告、纪要等9个文种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作出修改,在概念上,在概念上略有调整略有调整。其余其余6个文种公告、意见、请示、批复、公告、意见、请示、批复、方案、函在概念上方案、函在概念上保持不变。准确、庄重、严谨、简洁、平实、规范。准确、庄重、严谨、简洁、平实、规范。准确:准确:概念准确,避免歧义;概念准确,避免歧义;措词得体,防止误用;措词得体,防止误用;把握分寸,褒贬得当;把握分寸,褒贬得当;前后照应,杜绝矛盾;前后照应,杜绝矛盾;细心检查,排除错漏。细心检查,排除错漏。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 庄重:庄重:文雅庄重,严肃认真。文雅庄重
12、,严肃认真。1、把握文体特点,把准文章语言基调。、把握文体特点,把准文章语言基调。命令、决定、决议命令、决定、决议庄重严肃;庄重严肃;法规法规讲求严谨、确切、利落。讲求严谨、确切、利落。2、注意接受心理。、注意接受心理。上行文上行文尊重而不阿谀讨好;尊重而不阿谀讨好;下行文下行文谦和但不失度;谦和但不失度;平行文平行文以诚以礼相待,多商量,以诚以礼相待,多商量,不打官腔,互相尊重。不打官腔,互相尊重。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简洁:简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可不可以,请马上批示意见如:可不可以,请马上批示意见
13、 可否,请即批示可否,请即批示 在处理公务的记录里在处理公务的记录里在案在案 收到了,知道收到了,知道 了了收悉收悉 为了这个目的为了这个目的为此为此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严严 谨:谨:语句、结构表达上的严谨。语句、结构表达上的严谨。平平 实:实:平直自然,通俗易懂。平直自然,通俗易懂。规规 范:范:讲讲“普通话普通话”,不说,不说“方言方言”;用规范的现代书面语言和专业术语;用规范的现代书面语言和专业术语;不用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用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 开端用语:开
14、端用语:为、为了、为着、由于、查、接、为、为了、为着、由于、查、接、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根据、据、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鉴于、关于、兹、兹定于、今、随着。(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 结尾用语:结尾用语:上行文:上行文: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不当,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平行文:平行文: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
15、函达;特此证明;尚望函复。特此证明;尚望函复。下行文:下行文: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此复;为此通知;此复;为而努力;而努力;现予公布。现予公布。一、公文的基本知识一、公文的基本知识(六)公文的语言(六)公文的语言(一)行文总规则(一)行文总规则 1.党政分开行文。党政分开行文。2.要求注重要求注重针对性针对性和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3.一般一般不得越级行文不得越级行文(原来要求是(原来要求是“一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并要求:特),并要求:特殊情况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
16、。包括了向上和向下行文两种越过的机关。包括了向上和向下行文两种情况。情况。二、公文的行文规则二、公文的行文规则(二)上行文的规则:(二)上行文的规则:1.要单头主送,要单头主送,不要多头主送。不要多头主送。2.要逐级行文,要逐级行文,不得越级行文。不得越级行文。3.要向机关行文,要向机关行文,不要向领导个人行文;不得以本机不要向领导个人行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原未作要求原未作要求)。4.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必要时抄送送另一个上级机关(原来是另一个上级机关(原来是“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
17、送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机关”)。5.请示的行文规则:请示的行文规则:一文一事,且应提出倾向性意见一文一事,且应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二、公文的行文规则二、公文的行文规则(三)下行文的规则:(三)下行文的规则:1.职权范围内职权范围内向下行文。向下行文。2.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事务,应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事务,应协商一致协商一致后向下行文。后向下行文。(四)联合行文的规则:(四)联合行文的规则:1.1.同级或准同级同级或准同级;2.关联事项;关联事项;3.主办机关在前。主办机关在前。二、公文的行文规则二、公文的行文规则1.1.用纸要求用纸要
18、求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A4型型,纸张白度为,纸张白度为858590。2.2.字体字号字体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 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况可以作适当调整。3.3.公文颜色公文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的颜色均为黑色。4.4.排版规格排版规格 一般每面排一般每面排2222行,每行排行,每行排2828个字。个字。5.5.装订要求装订要求左侧装订,不掉页。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左侧装订,不掉页。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
19、1/4处,允许误差处,允许误差4mm4mm。三、公文的格式三、公文的格式(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一)版头:一)版头:置于公文首页红色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统称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级和保密期限、秘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版头中的签发人、版头中的分隔线等。分隔线等。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
20、)(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印发单位)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主体:(二)主体:包括标题、主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附注、附件等。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印发单位)
21、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三)版记:(三)版记:包括分隔线、抄包括分隔线、抄送机关、印发机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关和印发日期等。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印发单位)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1.1.份号:份号:公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印
22、制份数的顺序号,号,一般用一般用6 6位位3 3号阿拉伯数字,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左上角第一行。涉密公文涉密公文应当标应当标注份数。注份数。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印发单位)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2.2.秘级和保密期秘级和保密期限:限:根据涉密程度根据
23、涉密程度标注标注“绝密、机密、绝密、机密、秘密秘密”和保密期限。和保密期限。一般用一般用3 3号黑体字,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拉伯数字标注。如需如需同时标识密级同时标识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和保密期限,之间用用“”隔开。隔开。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
24、)(印发单位)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之前的规定:之前的规定:(二)公文的格式(二)公文的格式要素要素 现在的规定:现在的规定:(二)公文的格式(二)公文的格式要素要素3.3.紧急程度:紧急程度:根据紧急程度,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标注紧急公文应标注“特急、加急特急、加急”。一般用一般用3 3号黑体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版心左上角;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
25、发文机关名称)20年年年年日(印章)日(印章)(附注:(附注:)抄送:抄送:,。(印发单位)(印发单位)20年年年年日印发日印发(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二)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4.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文件”组成。组成。联合行文时,可联合行文时,可并用联合发文机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单关名称,也可单用主办机关名称。用主办机关名称。000001000001机密机密1 1年年特特 急急文件文件教教号号关于关于工作的通知工作的通知(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正 文)(正 文)。附件:附件:12(发文机关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