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4章.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685430
  • 上传时间:2022-10-03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120.5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4章.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土地 经济学 新版 课件
    资源描述:

    1、目录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集约利用概述4.1.1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而人类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又不断提高,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需要日益增加的物质产品作保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类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到通过增加对土地的物资和劳动投入,来不断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物的途径。而要增加对土地的物资和劳动投入是需要

    2、一定的物资和技术条件的。如在农业用地上要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就必须通过新的农业技术培育高产良种,提供优质化肥、农药,建设良好的灌排设施及使用农业机械等,在非农用地上要建设摩天大楼,就要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队伍等。而所有这些物资和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能得到满足,从而使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可能和历史的必然。这种历史的必然性,也为自人类开始利用土地以来土地单产的大幅提高和土地投入的大量增加的普遍事实所充分证明。4.1.2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

    3、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又叫资本密集型;单位土地面积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则称为劳动集约型,又叫劳动密集型。4.1.3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1)土地集约利用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的行为,还需要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和技术上采取更多措施,来强化、普及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和技术。(2)土地集约利用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度,集体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国有土地的集约度,经济落后地区土地的集约度弱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的集约度,新开发区、城乡

    4、接合部土地的集约度弱于老城区土地的集约度,中小城市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大城市土地的集约度。(3)土地集约利用的形式在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仍以劳动集约型(增加劳动投入)为主。今后发展趋势是逐步从劳动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转变。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4.2.1正确认识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是农用土地生产农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农用土地的客观属性。要分析“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土地肥力。通常人们所讲的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对土地肥力的研究,马克思具有独到的见解。马克思在讲到土地自然肥力时说:“撇开气候等要素不说

    5、,自然肥力的差别是由表层土壤的化学结构的差别,也就是由表层土壤所含植物养分的差别形成的。不过,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相等的自然肥力的两块土地,在现实的有效的肥力方面还会由于这种植物养分所处的形态而不同,因为有的形态容易被同化为、被直接吸收为植物养分,有的形态则不容易。因此,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4.2.2明确报酬的实质及形态“报酬”的英文单词是“return”,其含义很广,凡是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统称为“报酬”。从这个角度讲,报酬又和效益相通

    6、。正因为这样,西方经济学又把“报酬递减规律”变成“效益递减规律”。在土地经济学中,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时,就把“报酬”只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这样便于对问题进行研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实物形态(即使用价值)的报酬就可以了,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实物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的报酬。这三种形态的报酬用公式表示为:4.2.3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过程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发源于农业领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论随后在城镇用地中也得到应用。到了19世纪中叶,一些科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从五个方面 进一步丰富和完

    7、善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第一是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 不变”这一重要条件。第二是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 提条件。第三是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第四是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 的生产率。第五是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Y=f(X 1,X 2,Xn)=f(Xi)(i=1,2

    8、,n)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4.4.1 正确认识投入(1)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在投入达到最佳点之前,这些 投入会引起报酬的递增。例如,现在若中国在水利方面适当增加投资,对中国的粮食增产 会有明显的作用。(2)如果某项固定资本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了。如一些农场的 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数量过多,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挤占了必要的流动资金,从而导 致总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本投入)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 生产要素类,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寻求这些投入的最适量。4.4.2 正确把握

    9、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实行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世界性趋势。这主要是由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的 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决定的。人类对粮食日益增多的需求,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 得到满足,就只有靠不断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即集约经营来实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人 们实行集约经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者要获得更多利润,除了追求较高的利润率 以外,还要追求利润总额最多。4.4.3 正确选择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人们在谈到土地集约利用时,往往仅指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言及非农用地的较 少。其实,非农用地同样也需要集约利用。非农用地(如城市用地、农村集镇用地、厂矿 企业用地及交通用地等)的效益可分为两类:用于

    10、住宅建设的,其效益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所建房屋的面积;用于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的,其效益是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获经营利 润。前一类是实物性指标,后一类是价值性指标。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 积上的最大经济效益。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一就是人口密度,即单位土地面积所居住的人口。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二是投资强度,即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 量。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三是容积率,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建筑面积。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之四是配套投资。复习思考题1.怎样正确认识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性?这一必然性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怎样证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科学性?显现这一规律的例证有哪些?3.在土地利用中,如何运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合理确定土地投入的种类和数量,以求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效益?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4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854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