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与地区经济课件第十四章拉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及其转变.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别与地区经济课件第十四章拉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及其转变.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别 地区经济 课件 第十四 拉美 进口 替代 发展 模式 及其 转变
- 资源描述:
-
1、第十四章 拉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及其转变学习目标010302了解拉美地区的概况,以及影响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理论及其主要内容了解19001980年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特点以及所隐含的问题0504了解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爆发债务危机的原因、债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拉美各国为摆脱债务危机所进行的改革了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拉美各国边发展边改革的步伐,拉美经济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剖析拉美经济发展历程所揭示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拉美模式的优缺点本章内容010302拉美经济发展理论拉美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发展模式拉丁美洲经济展望一、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二、依附理论三、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
2、共识”第一节 拉美经济发展理论一、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特点:以西方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支架,认为一个社会的结构特点决定特点:以西方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支架,认为一个社会的结构特点决定 其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发展的基本方式。同时,它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研究方法,在具体经 济理论上,又在很大的程度上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的一些观点。基本观点:基本观点:n中心中心-外围依赖体系:外围依赖体系: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进步成果传递的不均衡,形成了由工业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和由被排斥在工业化过程之外的大多数落后国家构成的外围,外围国家处在依附的、被剥削的状态。n外围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外围国家
3、贸易条件恶化:技术进步的成果集中在中心,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呈周期性下降,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n以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摆脱依附地位:以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摆脱依附地位:工业化是外围国家改变经济结构,摆脱依附地位的根本出路,外围 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进口替代和改变进口结构,大量 进口生产设备和技术。二、依附理论(一)产生一)产生 依附论最初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批判正统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缺陷和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某些局限性上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依附论主要从“历史-结构”的角度分析拉美国家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其理论来源较多,主要来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经济落后国对发达国家
4、的经济从属关系和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二、依附理论(二)主要(二)主要内容内容n工资差异导致不平等交换:工资差异导致不平等交换:依附理论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不平等交换直接来自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巨大的工资差别。低工资人为地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于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贸易只对某些上层集团有利,而对经济不利。n外国资本进入加深对外依附:外国资本进入加深对外依附:跨国公司向不发达国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利益。外国资本的加入只能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依附进一步加深。n扭曲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扭曲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拉美国家盲目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
5、,造成消费和 生产结构的扭曲,这是是对外经济关系不平衡以及其 他各种问题的根源。三、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一)产生一)产生 拉美的新自由主义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再现。在对拉美地区的政策影响上,它具体体现为1990年在华盛顿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二)特点二)特点 该理论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认为市场自发力量可以使资本主义自然趋向均衡;同时根据拉美的特点,强调自由贸易的作用,认为国际贸易需求具有较高弹性,能为持续增长提供机会。三、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三)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的三)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内容 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
6、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实施利率市场化。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放松政府的管制。保护私人财产权。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阶段(19001945年)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51980年)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边改革边发展时期(19901998年)进入21世纪(1999)第二节 拉美经济发展历程和经济发展模式一、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阶段(19001945年)19001945年是拉丁美
7、洲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年是拉丁美洲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1929年世界大萧条前年世界大萧条前,拉丁美洲形成了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划分的鲜明的区域分工,一战前欧美国家的经济繁荣拉动了拉美出口的增长,从而推动了拉美的初级产品出口繁荣和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造成了面向国内市场的生产部门发展十分缓慢。1929年世界大萧条到二战,年世界大萧条到二战,拉美地区中工业化开始较早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重点上开始向工业倾斜,出现了进口替代思想的萌芽。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拉美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来拉动,经济结构较单一。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51980年)19451980年是拉美经济发展的第
8、二个时期年是拉美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拉美各国的经济制度开始转向进口替代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发展战略上转向国内市场,走内向型发展道路。n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为: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为: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持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持续强化 转型初期,拉美企业家主要根据市场需要来选择进口替代的对象,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这种纯市场为导向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逐渐被政府的计划干预型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所替代。拉美政府大量地对外国企业进行国有化,且直接在生产领域新建大批国有企业。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451980年)2.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外国资本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外国资本 为保护本
9、国企业不受外国企业竞争,拉美各国设置了各种政策、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外部资金在拉美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4%下降到1965年的0.3%。1965年后,拉美对外资的限制有所放宽,但主要工业部门仍实行封闭管理,成为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的禁区。3.国内生产和国际市场脱节国内生产和国际市场脱节拉美国家将发展重点放在国内后,其传统出口受到极大的削弱,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脱离,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965年后,拉美国家对其工业化战略和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但这种改变并没有解决拉美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的初级化和单一化问题。同时,拉美各国以国际借贷的方
10、式解决外汇需求,为日后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1982年,以墨西哥政府宣布暂停偿付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空前严重的债务危机。拉美债务危机的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是拉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原因债务危机发生的可能原因 债务危机有可能发生于对消费性贷款的使用,也有可能发生于对生产性贷款的使用。对消费性贷款的使用,发生危机的主要可能是利用资金提前消费后,国民收入未能有预期的增长。而对生产性贷款而言,危机的产生主要在于贷款的使用成本和贷款的收益,当国内投资的预期收益低于所借资金的利率时,危机就有可能产生。另外,债务结构的不合理,如短期债务过多,还
11、贷时间过于集中等也可能造成债务危机。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一)(一)危机前拉美地区债务状况危机前拉美地区债务状况1.债务规模迅速增加债务规模迅速增加 20世纪60年代以前,拉美的债务规模增长较为缓慢,在国际公认的危险线以内。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80年代初期为拉美外债增长最为快速的时期,超过了偿债能力警戒线。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2.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结构不合理 对债务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拉美地区不合理的债务条件结构,即债务的计息方式和偿还期限。过高的短期债务和浮动债务比率,使得拉美的外债极易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给198
12、2年债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二)(二)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拉美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化;其次是国家自身未能利用资金快速增长,出口创汇能力较弱。1.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陷入滞胀,国内投资不振,资金相对过剩,急于向外输出。1973年后石油两次大幅提价,造成了国际资金供过于求的情况。而到了80年代初,在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抑制通胀措施下,国际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迅速上升,浮动利率债务的利息成本大幅提高,拉美各国债务形势急剧恶化。三、债务危机阶段(198
13、01989年)2.拉美国家未能合理地利用所借资金拉美国家未能合理地利用所借资金 拉美各国的债务一般以外币计价,而拉美各国的外汇储备往往不足。而拉美各国在使用外债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本国出口增长错误估计,很大一部分通过借债获得的外资被投入在周期长和收效慢的基础建设上;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时,拉美大部分国家奉行的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模式,往往忽视了出口产业的重要性,出口产品结构仍停留在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上,而80年代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又对这些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墨西哥等石油输出国,一方面将大量的外债资金投入了石油产业,另一方面80年代国际油价却大幅下降,导致其出口创汇能力急
14、剧下降。三、债务危机阶段(19801989年)(三)(三)债务危机的影响债务危机的影响 债务危机对拉美社会经济的影响是空前的,20世纪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10年”,危机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投资大幅下降,经济急剧下滑投资大幅下降,经济急剧下滑 在债务危机的重压下,拉美各国普遍采取了紧缩政策,从而使投资急剧下降。导致了经济增长率的大幅下降。同时,拉美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失业和半失业遍及所有国家;在债务危机期间,拉美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居高不下。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减少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减少 19801988年,在资本账户方面则存在着资金的大量外逃。1982年到1989年末,拉美地区的外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