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年高考考点)必修三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2讲.doc

  • 上传人(卖家):LY520
  • 文档编号:368245
  • 上传时间:2020-03-14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1.6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考点)必修三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2讲.doc》由用户(LY5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年高考考点必修三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2讲 2020 年高 考点 必修 第八 单元 生命 活动 调节 22 下载 _一轮基础复习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22讲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2.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体温、水盐经调节实现稳态全国卷考情2018全国卷(31)、2017全国卷(31)、2017全国卷(4)、2017全国卷(3)、2016全国卷(3)、2015全国卷(3)、2014全国卷(3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归纳演绎水盐平衡及体温稳态调节关系社会责任关注稳态维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考点一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1)体液与内环境(2)内环境的功能:是机体内细胞

    2、生活的直接环境。(3)内环境三种成分的转化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3)组织液、淋巴、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原因4.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甲、乙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图丙为稳态调节网络,据图分析:(1)图甲中AD依次代表什么?图中a、b、c分别为B与C、A与B及B与D间间隔的“屏障”,则a、b、c

    3、依次是何种结构?(2)图乙中AD依次是什么?判断图甲、图乙的切点在于“单双箭头”,请你作具体分析。(3)图丙是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图,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请依次指出图中A、B、C相应的调节类别并列举B类调节的信息分子。提示(1)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a细胞膜b毛细血管壁c毛细淋巴管壁(2)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细胞内液单双箭头分析如下:(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免疫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B类调节的信息分子如激素、CO2等。巧借内环境组成及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8海南卷,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

    4、消化管内的液体解析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属于内环境,A正确;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等,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C、D错误。答案A2.(2019河北衡水调研)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

    5、完全相同解析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神经体液调节可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答案A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3个“认清”(1)认清3类非内环境物质(2)认清4类内环境物质(3)认清发生于内环境中的4类反应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结合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考查稳态与平衡观3.(2014全国卷,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

    6、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D错误。答案D4.(2018河南漯河高中三模)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解析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B错误;血浆渗

    7、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答案C内环境稳态失调分析(1)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发生呕吐等现象;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2)内环境化学成分失调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可导致组织水肿;血浆中含氮废物过多,可导致尿毒症;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现象;血糖失调,可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 (3)组织水肿成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考点二内环境稳态的实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1)人体的产热和

    8、散热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2)体温调节的结构基础(3)体温调节的机制: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时炎热时(2018海南卷,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为什么?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提示突然遇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机制。(2)调节过程(3)调节图解围绕水盐平衡、体温稳态及调节考查生命观

    9、念1(2016全国卷,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答案B2(2018经典高考)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

    10、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_。解析(1)由题图可知,激素甲由下丘脑产生后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激素乙,激素乙作用于甲状腺,促进

    11、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激素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可增加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38.5 体温调定点。综合图解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的体温调节既可以通过靶腺分泌相应激素进行激素调节,也可以通过神经控制某些骨骼肌收缩,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两种途径。(3)高温持续期体温恒定,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出现脱水现象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使体温下降。(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

    12、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可能是因为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最终血压轻度升高。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围绕水平衡及体温调节考查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3(2018全国卷,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

    13、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解析(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斐林试剂可以用

    14、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4(2017全国卷,30)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

    15、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答案(1)舒张增多(2)增多(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4)增加增强(1)快速判定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与抗利尿激素及尿量的变化关系解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洁记忆5项指标的变化(记两头联中间,即两头一致中间相反)(2)强化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澄清易混易错强化科学思维易错易混易错点1混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点拨血

    16、液血细胞(非内环境成分)血浆(内环境成分)易错点2输入“等渗溶液”尿量不变还是增加?点拨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或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均为等渗溶液)为患者进行输液,而输液后患者均有尿量增加的现象,其原因如下:(1)若注射的是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会被细胞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而多余的水分则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即“尿量增加”。(2)若注射的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因此,输入生理盐水后血浆的渗透压不变,但输入生理盐水会使人体血浆的总量增加,此时,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易错点3内环

    17、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点拨(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紊乱”但此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易错点4误认为冬季“产热散热”或体温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时“产热散热”,并认为炎热环境中体温只有“神经调节”点拨只要体温稳定,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无论体温37 ,还是甲亢病人的偏高体温(如一直维持在39 )均应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若产热散热则体温升高,反之则体温降低。人在冬季散热增多,产热也增多,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减少,产热也减少,故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产热与散热都维持动态平衡。此外无论寒冷还是炎热环境,体温调节均既存在

    18、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深度纠错1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A参与氧气运输 B参与免疫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维持渗透压解析血浆蛋白位于内环境中,维持着渗透压,血浆中还有抗体参与了免疫,还有一些蛋白质类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而参与氧气运输的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而不是血浆蛋白。答案A2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解析正常人快速饮用1

    19、L清水后排尿量先增加再减少,血浆渗透压先降低再恢复正常,分别对应曲线a和c;正常人快速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排尿量稍微增加,分别对应曲线b和d,A、C错误;由于生理盐水和血浆的渗透压近似相等,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D错误。答案B3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 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

    20、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a2,b1b2,A错误。答案A探索高考命题的奥秘(五)教材原型(必修3教材P5“旁栏思考题”)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提示人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质量分数为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转换视角转换视角1结合水盐稳态考查Na、Cl浓度变化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1(2017全国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

    21、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转换视角2结合动物生理实验分析注射生理盐水后,水盐去向及Na、Cl分布状况2(2

    22、015全国卷,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答案A转换视角3将细胞等渗溶液质量分数为“0.9%生理盐水”换成“5%葡萄糖溶

    23、液”注射后相关生理变化3(2014全国卷,31)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_。(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尿量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答案(1)呼吸下降(2)降低增加(3)会转换视角4命题新角度结合水

    24、盐调节生理变化或曲线模型考查逆向思维能力4(2020高考预测)如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c、b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C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解析正常人在快速饮入500 m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 mL等渗盐水(0.9%NaCl)后,细胞外

    25、液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正确;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错误;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所以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C正确;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答案B(时间:35分钟)1(2019南宁联考)下列有关渗透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B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C血浆中渗透压大小主要

    26、由Na和K维持D大量排汗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解析通常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以便维持细胞形态,A正确;食物中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主要为Na和Cl)的含量有关,C错误;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错误。答案A2(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有关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较多的白蛋白、球蛋白等多种血浆蛋白B安静状态时,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中的C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依赖于内环

    27、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机体患病则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解析由于血浆蛋白不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所以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正确;寒冷环境下,散热量增加,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产热量也增加,故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及散热量都高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量及散热量,B错误;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自身的代谢产物也要分泌到内环境中,所以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有关,C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机体可能会患病,而机体患病时,内环境稳态不一定遭到破坏,D错误。答案A3(2019安徽安庆第二次联考)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人

    28、失水过多后,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B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明显减少C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D水盐平衡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当人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并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当给一内环境渗透压正常的人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明显减少,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另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C正确;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答案D4(2019湖南株州模拟)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

    29、损。在医学上,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生物学原理是()A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B提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C用于消毒、杀菌,增强免疫能力D提高Na浓度,促进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解析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的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B正确。答案B5.(2019江西赣中南五校第一次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B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若产生乳酸会引起内pH剧烈变化D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

    30、场所解析图中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答案A6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C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解析渴觉

    31、虽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但水盐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D错误。答案D7.(2018山西太原二模)如图为组织细胞与毛细淋巴管示意图。请回答:(1)组织液是_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_(填“会”或“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2)用箭头和文字画出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之间的关系。(3)图中的黑点及其尾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合称锚固细丝。请据图判断,其作用是_。答案(1)血浆与组织细胞不会(2)淋巴组织液组织细胞(3)将互相重叠的内皮细胞边缘拉开(使内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使组织液中的分子可以自由地进入毛细淋巴管(或只让组织液流入而不能向外逆流)8人体

    32、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A.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B.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肺气肿病人呼吸不畅,会使其内环境中的pH变小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无关解析若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会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进而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

    33、;肺气肿病人呼吸不畅,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会引起组织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乳酸;同时呼吸不畅,又会影响CO2的排出,从而导致内环境中的pH变小,C正确;尿毒症是由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病症,D错误。答案D9.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析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皮肤血管收缩)和F(汗液分泌量减少)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

    34、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答案A10.(2018宜宾二诊)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进入靶细胞后,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节产热活动B.去甲肾上腺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影响胞内cAMP,以促进脂肪分解C.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UCP1、cAMP、线粒体增加,进而增加ATP量D.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是

    35、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进入BAT细胞后,通过调节细胞核中的UCP1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产热,A正确;图中显示,去甲肾上腺激素与BA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cAMP增加,促进了脂肪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B正确;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UCP1、cAMP增加,促进线粒体产热,C错误;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增加产热量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正确。 答案C11.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

    36、后,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D.在bc段,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解析a时刻温度升高,人体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A错误;ab段温度高于人体正常温度,人体主要通过蒸发散热,B错误;人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体内多数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错误;bc段温度降低,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D正确。答案D12.(2019安徽马鞍山质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37、)由_构成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信息分子,除由_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外,还有_, 当淋巴因子作用于_部位可引起体温适当升高,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2)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将同种、健康、性别、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_,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_,结果为_,由此证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3)研究表明,快乐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解析(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信息分子包括T细胞分泌的

    38、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CRH、ACTH和糖皮质激素)。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当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可引起体温适当升高,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2)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需排除配制糖皮质激素溶液的溶剂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因此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需要注射等量的X溶液。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检测两组大鼠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因验证性实验的结论是已知的,即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所以实验结果为A组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比B组的低。(3)分析图示可知,糖皮质激素增多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见,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

    39、肿瘤的原因可能是:长期精神忧郁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T神经递质、激素(CRH、ACTH和糖皮质激素)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等量的X溶液两组大鼠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A组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比B组的低(3)长期精神忧郁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13.(科学探究)在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b指的是_。在图中“”内画上“”或“”,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当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调节,使该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请在图中用虚线箭头及“”

    40、或“”表示相应的调节。(3)为验证小白鼠体温调节中枢是器官A而不是脊髓,某同学用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并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请帮他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解析(1)由图可知,器官A为下丘脑、器官B为垂体,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2)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来维持机体内激素的相对稳定。具体见答案。(3)甲组为空白对照,即不做处理,乙、丙两组分别破坏下丘脑与脊髓。三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寒冷环境中,比较体温的变化情况。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所以甲组和丙组小白鼠体温应不变化,而乙组小白鼠体温应发生变化。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2)(3)实验思路: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破坏器官A(下丘脑),丙组破坏脊髓;将三组小白鼠放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测量三组小白鼠的体温并比较体温是否变化预测实验结果:甲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乙组小白鼠体温变化,丙组小白鼠体温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考点)必修三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2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82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