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与疫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传染病与疫苗-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疫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 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称为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称为疾病疾病。按病因来。按病因来分,疾病可分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大类。分,疾病可分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大类。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非传染性:生理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机 疾病疾病 械性伤害等械性伤害等 传染性:传染性:微生物病原: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微生物病原:病毒、细菌等原核生物;真菌;原生动物真菌;原生
2、动物 其它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其它生物性病原:寄生虫、节肢动物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 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传染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的生命传染病不同于一般的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引起爆发流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引起爆发流行,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行,给社会造成巨
3、大危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35种传染性疾病被列入监测管理,如:流行性感冒、病种传染性疾病被列入监测管理,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炎、结核病、急性出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炎、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鼠疫、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性结膜炎、鼠疫、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等。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病原体病原体(pathogen)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大多数
4、,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其中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其中一些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一些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
5、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多种维生素。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宿主(宿主(host)是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是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一些病原体一些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只感染人,而只感染人,而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狗、狼、猫等动物体内。宿主不
6、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具有主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具有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较强,病原体就难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除或消灭。较强,病原体就难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除或消灭。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1 传染与传染病传染与传染病感染(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是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病原体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病原体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
7、相互作用的生物学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和分子的多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现象。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则称为传染。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则称为传染。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传染与抗传染免疫是机体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过传染与抗传染免疫是机体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也就是宿主能程。
8、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也就是宿主能否被感染)的三个因素。否被感染)的三个因素。(一)病原体(一)病原体 病原体能否引起宿主患传染病,取决于它的毒力、病原体能否引起宿主患传染病,取决于它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径。侵入数量和侵入门径。1、毒力(、毒力(virulence)又称致病力()又称致病力(pathogenicity),表),表 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大小。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大小。对于细菌性病原体而言,其致病机制可归结为侵袭力和毒对于细菌性病原体而言,其致病机制可归结为侵袭力和毒素。素。(1)侵袭力()侵袭力(invastiveness)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功)指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
9、功 能,以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施蔓延扩散的能能,以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和实施蔓延扩散的能 力,它由三方面构成。力,它由三方面构成。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吸附和侵入能力:除少数病原菌是因昆虫叮咬或吸附和侵入能力:除少数病原菌是因昆虫叮咬或外伤而进入宿主引起其感染外,多数是通过吸附于宿主外伤而进入宿主引起其感染外,多数是通过吸附于宿主的上皮细胞表面而实现的。例如大肠杆菌等一些肠道杆的上皮细胞表面而实现的。例如大肠杆菌等一些肠道杆菌,可通过其菌毛而吸附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菌,可通过其菌毛而吸附于肠道的上
10、皮细胞。病原菌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侵入,仅病原菌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侵入,仅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如霍乱弧菌;有的侵入细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如霍乱弧菌;有的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如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如痢疾志贺氏菌;有的则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痢疾志贺氏菌;有的则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例如溶血链球菌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例如溶血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
11、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繁殖和扩散能力:病原菌引起宿主患传染病的重繁殖和扩散能力:病原菌引起宿主患传染病的重要条件。不同的病原菌有其自己特有的在宿主体内繁殖要条件。不同的病原菌有其自己特有的在宿主体内繁殖与扩散的能力,例如可分泌:与扩散的能力,例如可分泌:透明质酸酶:可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透明质酸酶:可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使该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迅速扩散,使该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迅速扩散,引起全身性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胶原酶:能水解胶原蛋白,以利于病原菌在组织中扩胶原酶:能水解胶原蛋白,以利于病原菌在组织中扩散。散。4
12、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人体及高等动物的血细胞通常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通常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其中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入机体的病原菌有吞噬作用,是机吞噬性的白细胞对进入机体的病原菌有吞噬作用,是机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一道防线。有毒力的病原菌可通体防御病原菌入侵的一道防线。有毒力的病原菌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另外,许多病过不同的方式抵御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另外,许多病原菌能产生不同物
13、质,以抵抗宿主组织和体液中的各种原菌能产生不同物质,以抵抗宿主组织和体液中的各种抗菌物质。抗菌物质。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毒素()毒素(toxin)细菌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细菌毒素主要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两 大类。大类。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细菌产生;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壁物质,主)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
14、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要成分是脂多糖,仅在细菌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很多致病细菌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炭疽杆很多致病细菌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炭疽杆菌可产生炭疽杆菌毒素,引起宿主致死性的水肿。菌可产生炭疽杆菌毒素,引起宿主致死性的水肿。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均有特征性,其中很多病毒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均有特征性,其中很多病毒的表现较为特殊,其致病机制与细菌性病原体比较大的表
15、现较为特殊,其致病机制与细菌性病原体比较大有不同。主要机制可归结如下:有不同。主要机制可归结如下:(1)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细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胞被裂解死亡,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 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某些病毒进入细胞后能够复制,却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常见于有包
16、膜病毒,如流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这常常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感病毒、疱疹病毒等。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某些某些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导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导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基因致细胞转化,增殖变快,失去细胞间接触抑制。基因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整合或其他机制引起的细胞转化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已知人类恶性肿
17、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人乳头瘤病毒已知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EB病毒病毒(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鼻咽癌)等。型、鼻咽癌)等。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在感染损伤宿主的过程中,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病毒在感染损伤宿主的过程中,通过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发免疫机制损伤机体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在作用,诱发免疫机制损伤机体是重要的致病机制之一,在病毒病中常
18、见。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病中常见。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病人的免疫功能被抑制甚至整个免疫系统全部缺陷,最终病人的免疫功能被抑制甚至整个免疫系统全部缺陷,最终因多种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机会感染而死亡。因多种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机会感染而死亡。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
19、。尸检结果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2、侵入的病原体数量、侵入的病原体数量 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剂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致病剂量,例如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伤寒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量,例如伤寒
20、沙门氏菌引起伤寒须摄入几亿至十亿个细菌;而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菌;而毒力完全的痢疾志贺氏菌只要7个菌即可致痢个菌即可致痢疾。疾。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3、侵入门径、侵入门径 要完成对宿主的传染并引起疾病,还必须要完成对宿主的传染并引起疾病,还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侵入门径。这是因为,宿主的不同部位,有一个合适的侵入门径。这是因为,宿主的不同部位,不同组织对不同的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组织对不同的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消化道消化道 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凡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
21、霍乱弧菌等凡通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病原体,都具有抗唾液和其他消化液中过消化道传染的病原体,都具有抗唾液和其他消化液中不同酶的作用,而且能耐胃中的高酸度。不同酶的作用,而且能耐胃中的高酸度。呼吸道呼吸道 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杆菌以及若干呼吸道病结核分支杆菌、白喉棒杆菌以及若干呼吸道病毒。毒。皮肤伤口皮肤伤口 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狂犬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狂犬病毒。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泌尿生殖道泌尿生殖道 梅毒密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梅毒密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多种途径多种途
22、径 有些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害宿主,如炭有些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害宿主,如炭疽疽芽孢杆菌可因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芽孢杆菌可因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经皮肤或消化道等发生感染。经皮肤或消化道等发生感染。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二)宿主的免疫力(二)宿主的免疫力(immunity)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当他们与病原体接触后,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当他们与病原体接触后,有的患病,有的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不同个体间免疫力的患病,有的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不同个体间免疫力的不同。
23、的不同。免疫力或称免疫、免疫性,经典的概念是指机免疫力或称免疫、免疫性,经典的概念是指机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免免疫疫力力 非特异性非特异性 特异性特异性“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外部屏障:皮肤、粘膜外部屏障:皮肤、粘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血胎屏障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菌(病毒)物质:抗菌(病毒)物质:补体、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溶菌酶、干扰素等“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浆
24、细胞产生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 抗体蛋白抗体蛋白 细胞免疫:由致敏细胞免疫:由致敏T细胞细胞 释放各种淋巴因子释放各种淋巴因子 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凡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即有、相对稳定、凡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抵抗力,称为非特无特殊针对性的对病原微生物的天然抵抗力,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免疫。异性免疫或先天免疫。(1)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 完整和健康的皮肤与粘膜能完
25、整和健康的皮肤与粘膜能 有效地阻挡各种病原体的侵入。有效地阻挡各种病原体的侵入。分泌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分泌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 汗腺分泌的乳汗腺分泌的乳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等均有一定的制菌作用。酸,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等均有一定的制菌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人体的皮肤和粘膜上生存着大量的人体的皮肤和粘膜上生存着大量的正常菌群,常常由于它们的数量大和产生特殊的代谢产正常菌群,常常由于它们的数量大和产生特殊的代谢产物而抑制周围病原菌的侵入。物而抑制周围病原菌的侵入。4 传染病与疫苗传染病与疫苗4.1 传染性疾病概述传染性疾病概述4.1.2 决定传染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