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件2心理发展理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心理学课件2心理发展理论.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课件 心理 发展 理论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心理发展的含义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定的变化。二、心理发展理论二、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二)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三
2、)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意识、人格结构图弗洛伊德的意识、人格结构图弗洛伊德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五时期:弗洛伊德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五时期:u 口唇期口唇期u 肛门期肛门期u 前生殖器期前生殖器期u 潜伏期潜伏期u 生殖欲期生殖欲期维果斯基维果斯基v个体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个体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v心理发展的活动说心理发展的活动说v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最近发展区的思想u一个是同化一个是同化u另一个是顺应另一个是顺应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皮亚杰认为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u一是成熟一是成熟u二是物理环境二是物理环境u三是
3、社会环境三是社会环境u四是平衡化四是平衡化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因素有四个:u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岁)u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岁)u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岁)u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岁)皮亚杰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遗传与环境的关系一、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一)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二)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二)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三)环境和教育是心理
4、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三)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二、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期次期次发展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发展重点期限期限1产前期产前期生理发展生理发展从受孕到出生从受孕到出生2婴儿期婴儿期动作、语言、社会依恋动作、语言、社会依恋从出生到从出生到23岁岁3幼儿期幼儿期发展良好的口语,性别开始分化,喜爱发展良好的口语,性别开始分化,喜爱团体游戏,完成入学准备团体游戏,完成入学准备2、3岁至岁至6、7岁岁4童年期童年期认知发展,人格渐趋独立,性别认同认知发展,人格渐趋独立,性别认同确立确立6、7岁至岁至12、13岁岁5青少年期青少年期价值观确立,开始承担职业与家庭、父价
5、值观确立,开始承担职业与家庭、父母与社会的角色母与社会的角色12、13岁至岁至18、19岁岁6成年早期成年早期成家立业,对婚姻、子女、职业的适应成家立业,对婚姻、子女、职业的适应20岁至岁至35或或40岁岁7成年中期成年中期事业发展到顶点,考虑重新调整生活事业发展到顶点,考虑重新调整生活35或或40岁至岁至60或或65岁岁8成年晚期成年晚期享受退休的家居生活,自主休闲与工作,享受退休的家居生活,自主休闲与工作,面对不可避免的身心适应问题面对不可避免的身心适应问题60或或65岁以后岁以后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v环境和教育只有通过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才能环境和教育只有通过个
6、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才能起作用。起作用。v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例如:对于人类来说,例如:对于人类来说,v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v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个月是爬的关键期;v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等等。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等等。一、婴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一、婴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第三节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婴儿期言语的发
7、展(二)婴儿期言语的发展(三)婴儿期气质的发展(三)婴儿期气质的发展(四)婴儿期依恋的发展(四)婴儿期依恋的发展二、幼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二、幼儿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一)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二)幼儿期言语的发展(三)幼儿期思维的发展(三)幼儿期思维的发展(四)幼儿期心理理论的发展(四)幼儿期心理理论的发展三、童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三、童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一)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童年期注意的发展(二)童年期注意的发展(三)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三)童年期思维的发展(四)童年期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四)
8、童年期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四、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四、青少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一)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二)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三)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三)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五、成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五、成年期心理发展及其规律(一)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一)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二)成年期的认知发展(二)成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章 认知理论L O G O本章提要 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1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和
9、注意意识和注意2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3 第四节第四节 记忆记忆4 第五节第五节 思维思维5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第一节认知理论概述广义的认知广义的认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提取的过程。狭义的狭义的认知认知第二节第二节 意识和注意意识和注意是指能为人所觉察到的个体心理活动。意识意识一、意识与无意识特点特点 概括性概括
10、性 自觉性自觉性 能动性能动性(二)无意识(二)无意识无意识现象:梦、口误、笔误无意识动机:充当调节器,个体常常意识不到。无意识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三)睡眠与梦三)睡眠与梦v1.睡眠v 失眠的自我调适 v 看一则教学录像“睡眠障碍面面谈”v2.梦v 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的象征性满足。v 看一则教学录像“梦的释义”v 注意的概念 注意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品质二、注二、注 意意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 的过程。(一)注意的概念(一
11、)注意的概念2 2.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 集中性 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指向性 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集中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不仅离开无关事物,而且对无关的活动进行抑制。集中性集中性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二)注意的功能 2.2.维持功能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3.3.调节功能调节功能
12、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总和是多少?9753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 少?v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v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v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97531.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三)注意的种类(2)引起无意注意的
13、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主观状态v 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v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v 刺激的变化 v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特点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个体的主观状态个体的主观状态2.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1 1)什么是有意注意)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三)(三)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2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14、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三)(三)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1 1)什么是有意后注意)什么是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性质例如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歌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需要高级、自觉的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最高级、自觉性程度很强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
15、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四)(四)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v哈密尔顿(Hamilton,1859)的研究v耶文斯(W.S.Jevons)的研究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v黑色圆点 89个;v外文字母 46个;v几何图形 34个;v汉字 34个。u主观因素:如活动任务、个体经验、情绪等。u客观因素: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T C IA H N EGTEACHING图1图2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
16、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四)(四)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v 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v 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v 注意起伏是正常的注意现象,它具有防止疲劳,提高注意稳定性的作用。注意的起伏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v是指注意不自觉的离开当前应
17、当注意的对象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的原因注意分散的原因v无关刺激的干扰v单调刺激长时间作用v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v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意稳定性。小小 资资 料料3.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一心二用”,是指个体,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的心理活动同时
18、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四)(四)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分配的条件v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4.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见注意转移的实例)(见注意转移的实例)(四)(四)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Y 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 越困难。Y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你注意到
19、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感觉(sensation)的概念(1)感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二)感觉的种类(三)知觉的种类(四)感觉现象(五)知觉的基本特征(2 2)感觉的概念分析)感觉的概念分析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 2)感觉的作用(意义)感觉的作用(意义)A.A.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20、;感觉是认识的开端;B.B.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如:如: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感觉剥夺实验结果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
21、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3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v 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v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是不同的。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v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v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感觉阈限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sensory threshold)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22、 threshold)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一定程度的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感觉类别绝对阈限视视 觉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30英里外的烛光英里外的烛光听听 觉觉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20英尺外手表的滴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答声味味 觉觉一茶匙糖溶于一茶匙糖溶于2 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味嗅嗅 觉觉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触触 觉觉一只蜜蜂翅膀从一只蜜蜂翅膀从1 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厘米高处落在你的
23、面颊颊温冷觉温冷觉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 1度之差既可觉察度之差既可觉察2.2.知觉的概念知觉的概念v(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v寂静的原始森林、蔚蓝色的海洋、多彩的云霞;观赏到的杨柳依依、芳草萋萋,听到的潺潺的流水,感受到的和风习习等,皆是事物整体映像的反映。v(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