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课堂实录.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蜀道难》课堂实录.docx》由用户(田田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道难 蜀道 课堂实录 下载 _其它资料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蜀道难课堂实录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播放视频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我们在李白诗歌的吟诵中,牙牙学语,渐渐成长,不断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诗仙的文字,一起神游蜀道难。说起蜀道难,唐代诗评家殷璠曾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究竟这首诗它奇在何处?今天,我们就通过诵读和鉴赏,一起感受诗歌的奇特之处。首先请同学们抬起头来,跟随老师的声音,一起进入诗歌的情景,感知诗歌的风格。(配乐朗诵)(学生鼓掌)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真有些飘飘然了。而诵读一直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诗歌的风格,它又是呈现多样性的
2、。比如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是清新自然的。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它是雄奇奔放的。再比如说,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沉郁顿挫的。那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诗歌,来初步感知蜀道难的主体风格是怎样的。读起来,发出声音。放开声音读!放开声音读!(学生在下面自由朗诵)师:好的,同学们,通过听读和诵读,你初步感知到这首诗的风格是怎样的?生:这首诗的风格十分雄伟。师:雄伟应该是表现景物的特点。风格?生:风格十分豪迈。豪迈的,豪放的。师:还有吗?生:富有气势的。师:富有气势,应该是比较雄浑的,是吧?好,请坐。感知比较准确。雄浑豪放正是这首诗歌的主体风
3、格。(多媒体展示:雄浑豪放)所谓“雄浑”,有空间感、立体感;所谓“豪放”,是指感情的奔放。应该说诗歌的风格体现在其主旋律上,那同学们来看,反复出现在这首诗歌当中是那句话?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共出现了几次?生:三次。师:三次。好,同学们拿起笔,我们把它们标注出来。第一次是出现在诗歌的开头第一句。然后第二句,是“凋朱颜”那边,对吧!还有一句是在诗歌的结尾。那我们来诵读诗歌的主旋律,再一次感悟诗歌的风格。现在看第一句“噫吁嚱,危乎高哉!”怎么解释?生:哎呀呀,真是好危险,好高耸啊!师:啊,好危险,好高耸啊!噫吁嚱,是语气词。那“危”怎么理解?危险?生:应该是“高”。
4、师:应该是“高”。我们说李白有一句诗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危”还有什么意思?生:“危”应该还有“危险”“危急”的意思。师:危险的意思,危急的意思。那“正襟危坐”中的“危”是什么意思呢?生:端正。师:端正,很好!请坐。这一句是“哎呀呀,太高,太高了!”那么,它在抒情手法上是直接还是间接?噢,直抒胸臆。再来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了什么修辞?噢,夸张的修辞。所以这一句诗放在开头,犹如排空而来,劈空而入,奠定了诗歌雄放的基调。那我们在读的时候,能不能拖得太长?不能。我们要让它短促收势,响彻云霄。我们一起来:噫吁嚱,12生(齐声):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师:我们不妨正襟危坐一
5、下,读出你们的气势。来!噫吁嚱,12生:噫吁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师:读得已经不错了。再看第二句“凋朱颜”,“朱颜”是什么意思?结合注解(看看),“朱颜”是什么意思?生:“凋朱颜”是指“红润的容颜为之凋伤,憔悴”。师:红润的容颜变色了。“朱颜”是指?生:红润的脸色。师:红润的脸色。李煜有一句词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那么此处为什么红润的脸色要变呢?生:因为看到蜀道是如此的凶险,是如此的高耸入云。师:害怕,对不对?好,请坐。那么,既然是害怕了,我们应该读出害怕的情态。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师:你要身临其境的想象一下,读出一种花容失色的情态。把“凋朱颜”用颤音读出
6、来,是不是?“凋朱颜”,好吗?再试一试!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师:语速还可以再放慢一些,好,请坐。语速可以放慢一些,我们女同学一起来一下。(示范读)生(女齐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师:好,不错!再看第三句“长咨嗟”,“咨嗟”怎么解释?注解有“咨嗟”,“咨嗟”怎么解释?生:叹息。师:叹息。“长咨嗟”呢?生:深沉的叹息。师:深沉的叹息。长长地叹息,深沉的叹息,是不是?请坐。看来,诗歌到了最后是积聚了复杂的情感,化作了一句长长的叹息。既然是“长叹息”,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拖长一些,低沉一些。我们一起来读。(示范读)大家一起来。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
7、嗟。好,一唱三叹之间,诗歌的风格就显现出来了。北宋欧阳修曾经说过: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在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何处?李白又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体现蜀道难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诗歌,边读边品,找出你认为描写得特别精彩的句子,来进行赏析。(多媒体展示:品读诗歌,感受意境)(学生品读)好的,有的同学已经思考得比较成熟了,我们来交流一下。生:我找的句子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句话用了对偶、夸张、用典的修辞手法。它用了古代神话中“传说羲和每天驾着六条龙,拉着车子,载着太阳,周行于天下”这个典故,六龙回日意谓六龙之驾都
8、因蜀道太高而无法穿越,只得载日而回。这句话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衬托出蜀道的高耸。师:用典的手法,哪里是用典?生:六龙回日。师:六龙回日之高标,更准确的一点儿是用了神话传说,衬托出了蜀道之难。老师想问一下,“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写了什么内容。生:写的是蜀道的蜿蜒曲折。师:蜀道的蜿蜒曲折吗?对,要从诗歌的句意理解正确。“回川”,“冲波逆折之回川”写的是蜀道还是写的水呀?生:水。师:写的水急。那么,写水急跟山高有什么作用呢?还有没有同学能帮他解答一下?为何能表现蜀道之高?生:这里用回川的溪流衬托出了山的高俊。师:用回川的急流衬托出了山的高俊,是不是?因为我们说,惟见水急方能见山之高危。好,你还有没
9、有需要补充的?生: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师:等一下好吗?我是说刚才那一句有没有补充的?生:暂时没有了。师:暂时没有了。所以刚才那一句是将夸张与神话融合在一起,用水急来衬托山高。所以,老师想请你把这句话来读出“山高水急之势”好吗?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师:你不妨加强停顿,效果会更好一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再试一试!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师:已经有进步了,但是可能声音太温柔了。我们请这位男孩子来试一下,好吗?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师:再浓厚一点味道,读出那种山高水急之势。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0、师: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已经读得不错了,是吧?请坐!还有同学吗?生:我要赏析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两句是诗人李白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和“子规啼夜月”这种非常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一种蜀道上十分空寂和苍凉的气氛,也十分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难。师:用这样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烘托了蜀道之难。你能不能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将这段景物描绘一下?生:只见一只只鸟悲哀地在古木中哀号,仿佛在诉说些什么,但却听不清楚,因为它实在太高了。鸟儿们,雌鸟跟着雄鸟绕着林间飞行,只是绕着林间飞行而已,因为它实在太高了。又隐隐地听见杜鹃鸟在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因为蜀道太高了,就像杜鹃鸟在啼血一样
11、。师:好,你说得已经不错了,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修饰地更加优美一些。使得文字优美,我们可以加一些修饰语,或者是,文字方面精确一些。比如说,刚才在古木之间,你可以把它连起来“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还有老师刚才觉得,你说“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飞行”,“飞行”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下?生:飞舞。师:飞舞!“飞舞”感觉还是太美了。我们在这边的意境应该是比较凄凉的,对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生:“盘旋”吧!因为那么多千年古木,它应该在找栖息的地方。师:对,盘旋!同学们觉得怎么样?比较靠拢,是不是?所以这样修改我们觉得语言比较优美一些,是不是?请坐。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一只只斑驳的鸟在悲哀地啼叫。下面呢,同学们
12、,在悲哀地啼叫,然后是,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盘旋,也许它也害怕孤独吧!又听见子规在夜月下啼血,似乎在为这空无一人的山峰悲鸣。好,身临其境,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氛围呀?生:感受到了蜀道上那种空寂苍凉的氛围。师:空寂、孤寂、苍凉的氛围。那么,我们说这段文字,诗人主要是选取了一些意象,来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那些意象呀,同学们?可以把它们圈起来。生:悲鸟、古木,还有雄鸟、雌鸟、子规和夜月。师:雄鸟和雌鸟,这应该是悲鸟,是吧?悲鸟、古木,还有子规,还有呢?生:空山。师:空山,夜月,是不是?请坐!那么我们说,抓住诗歌的意象,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诗歌之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有其固定的含义。比如说,
13、“梧桐”,它是凄苦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再比如,“明月”是寄托情思的载体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有,“江水”代表了愁苦的绵长,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此处的“子规”有这样的一个神话。传说,古蜀国有一个英勇的皇帝,他叫杜宇。他爱戴子民,有自己心爱的恋人。后被奸臣所害,凄惨地死去。他心系百姓,牵挂爱人,所以他的魂魄,幻化为子归鸟,在日夜啼叫。这就是子规啼血的典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涵,所以“子规”成了古代文人表达悲情的重要载体。请看一下这些诗。(多媒体展示)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些诗句愁苦的味道。“蜀国曾闻子归鸟”,一二!生(齐声):“蜀国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