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悟卿
  • 文档编号:364821
  • 上传时间:2020-03-1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1.9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悟卿)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川省 泸州市 2019 2020 年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泸州市高2018级高二上学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共6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在我国不少城市迅速开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不过,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在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数据

    2、共享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践来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在网络安全方面。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018年发布的第十三期网络安全信息与动态周报报道,该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746个,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27.8万个。这些数字反映出网络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贸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可能带来更大隐患。而且,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本土企业实力比较薄弱,缺乏相关核心技术。二是在发展规划方面。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大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列入城市建设规划

    3、中,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争议。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现有政策法规以适应并规范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可能出现无序状态。三是在数据共享应用方面。部分智慧城市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依然存在较大困难,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合作规划和行动框架,与智慧城市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要求还不相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运转真正具有智慧,更好服务城市居民。上述问题提醒我们,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循序渐进,加强规划和引导。健全城市治理安全等级和风险预估机制。设立城市治理安全等级,能够有效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范

    4、围,确保城市治理的有序性,帮助管理者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科学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健全城市治理风险预估机制,是为了预防人工智能“越界”风险将人工智能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危害遏制在萌芽状态。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与规则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完善技术应用的相关规则不是为了限制技术进步,而是为了让技术合理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涉及的领城广泛而具体,应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各方权贵,保证智慧城市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比如,在智能医疗领域,涉及导诊、诊断、手术乃至护理等多个体系,明确权责不仅可以推动医疗发展,而且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方式。智慧城市建设

    5、不仅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也是为了通过技术进步来满足城市居民各方面的需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政府不能唱独角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工智能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让企业开发出更多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工智能技术;另一方面,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企业发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贸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将带来更大隐患B. 北京等大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列入城市建设规划,违背了政策法规,存在争议。C. 公共数据不能开放共享,其价值没有得到利用,是数

    6、据共享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D. 设立城市治理安全等级,可帮助管理者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科学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B. 文章的第一段,概述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前提和基础。C. 第二段在论述存在的问题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增强了文章说服力。D. 文章的第三、四、五段,承接第二段,针对第二段指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B

    7、. 健全城市治理风险预估机制,将人工智能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危害遏制在萌芽状态。C.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政企间密切配合,政府要加强引导,企业开发更多人工智能技术。D. 明确各方权责,智慧城市建设走上法治轨道,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融人智慧城市建设。【答案】1. D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A项,“将带来更大隐患”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贸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可能带来更大隐患”可知,题干将“

    8、可能”变成了“将”,曲解文意,表述错误。B项,“北京等大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列入城市建设规划,违背了政策法规”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大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中,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争议”可知,文本强调的是“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而非“违背了政策法规”。C项,“其价值没有得到利用”表述错误。根据文本“部分智慧城市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依然存在较大困难,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可知,题干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

    9、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C项,“第二段在论述存在的问题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部分大城市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列入城市建设规划中,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争议”可知,第二段在论述存在的问题时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但是没有对比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10、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D项,“明确各方权责,智慧城市建设走上法治轨道,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融人智慧城市建设”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文本可知,人工智能技术融人智慧城市建设,除了智慧城市建设走上法治轨道之外,还要健全城市治理安全

    11、等级和风险预估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方式。所以题干将条件唯一化了,表述过于绝对。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

    12、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

    13、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

    14、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囊,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日:“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

    15、,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乙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昊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

    16、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孺人死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节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有刪减)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B.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

    17、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C.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D.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象笏,用象牙制的手板。古代臣僚上朝时都拿着手板,手板由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B. 宣德,明宜宗朱瞻基的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教

    18、育行政管理机构,最早出现在宋朝,在太学就读的学生即被称作“太学生”。D.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古代对学校有不同的称谓,如商代叫序,周代叫庠。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选段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朴素的笔墨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B. 项脊轩志选段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赞美和怀念亲人的感情。C. 先妣事略一文所表达的既有对母亲短暂、辛苦而平凡的一生的深沉的纪念,又有对母爱的歌颂与依恋。D. 先妣事略中作者用了即事寓情的手法,立足于款款叙事,赋予了全文以不动声色而感人至深的特殊效

    19、果。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2)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室靡弃物,家无闲人。【答案】4. C 5. C 6. B 7. (1)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2)先母不缺吃食,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

    20、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下来。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我背诵熟练,并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根据句意,“有光”作主语,“意恋恋”作谓语,应从“有光”前面断开,排除AB,而“促有光暗诵孝经”句意完整,这是兼语短语做谓语的句子,“有光”既作“

    21、促”的宾语又作“暗诵”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最早出现在宋朝”表述错误。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B项,“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赞美和怀念亲人的感情”,选段应该更强调的“悲”,一则是因为家道败落;二则逝

    22、去亲人的思念。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得分点:(1)往往,到处;逾,越过;庖,厨房;宴,吃饭;(2)乃,却;靡,没有。【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23、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甲):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

    24、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

    25、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参考译文(乙):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一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经过千墩浦向南,到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了,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

    26、,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地与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派个人来送点东西。先母虽不担心家里缺吃食,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先母常

    27、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背诵孝经,我背诵熟练,并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母亲故世以后,外祖母也病故了。母亲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母亲生前给我应允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母亲。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我就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啊,多么悲痛啊!三、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送客还滇南东崖夜月杨升庵月上东崖祗树林,江光晃漾翠微岑。仙宫涌出青铜镜,禅观镕成紫磨金。香梵恒依莲漏演,清吟直待筵钟沉。吹箫有客停舟望,去国怀乡万里心。注:东崖:即东岩,

    28、在泸州澄溪口长江对岸。岑(cn):崖岸。紫磨金:上品黄金。香梵:即梵香,指敬佛所用之香。莲漏:即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月亮升起在东崖之上,江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光芒,山光水色青翠缥缈,美不胜收。B. 颔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仙宫”,“青铜镜”“紫磨金”用了借代手法,以此来衬托月夜的宁静。C. 尾联写送别时的情景,听到箫声,客人停舟回望,依依不舍,“去国怀乡万里心”流露了思念之情。D. 诗歌前六句侧重于描写景物,景物的画面感较强;最后两句侧重于抒发情怀,表达离别时的感伤。9. 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答案】8. B 9. 颈联采用了侧面

    29、间接描写环境烘托氛围的手法,以声衬静视听结合,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了环境的静,自然引出下文萧声的凄美动心;同时借助“香梵”“莲漏” “莲漏”“沉钟”等意象,营造一种离别时的凝重沉痛氛围,与首联、颔联的山光水色的美好怡人形成鲜明对照,以乐写哀,为尾联抒发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情作铺垫,表达了主客二人离别时的无限感伤与深切的思念。【解析】【8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青铜镜”用了借代

    30、手法表述错误。“青铜镜”应该指水面,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先指出手法,然后再分析手法,描述画面,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和情感。本题中,要求赏析诗歌颈联的妙处。首先要理解字面含义:本诗颈联“香梵恒依莲漏演,清吟直待筵钟沉”一句,大意是“梵香常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燃尽消逝,清美的吟哦吟诵声一直持续到讲经筵结束的钟声慢慢沉静下去”,内容上表现环境的静寂清幽。从手法的角度考虑:“香梵恒依莲漏演”,侧重视觉所见的动态画面景,“清吟直待筵钟沉”突出听觉,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夜已深沉寂寂无声。诗人抓住了“焚香袅袅” “莲漏计时

    31、” “吟哦伴随着钟声沉寂”等典型意象和画面,描写了一幅主客分别时,默默无语,空气凝重的离别场景。最后分析效果和情感:视听、动静相结合突出环境的静寂凝重,表现难舍难分的情感,为尾联写勾魂摄魄的萧声以及抒发去国怀乡的悲伤作铺垫,颇具感染力。【点睛】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

    32、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荀子劝学)(2)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3)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布谷等,是古诗文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李白蜀道难中“

    33、_”一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_”一句都用到了这个意象。(4)韩愈师说中紧承“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并与之形成对比的两句是:_,_。(5)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用“_,_”两句,从朝廷和家庭两个角度写出了太学生求学时优越的物质条件。【答案】 (1). 而致千里 (2). 只是当时已惘然 (3). 又闻子规啼夜月 (4). 杜鹃啼血猿哀鸣 (5). 于其身也 (6). 则耻师焉 (7).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8).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34、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致,惘,廪,裘,葛,遗。【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

    35、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儿女戴希老太太七十七岁生日一过,老头儿就溘然长逝了。他俩年轻时相濡以沫,年老后相互搀扶,生前的时光都沐浴在暖暖的春日里,小日子过得宁静而温馨。如今老头儿不在了,老太太朝思幕想,心中时常涌起如潮般的怀念和悲伤。可祸不单行,未出半年,老太太又患上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生活一下不能自理了。幸好有小儿子寸步不离地陪着她。小儿子任劳任怨耐心细致,把老人照料得妥妥帖帖。一日三餐,小儿子总是精心安排,既充分考虑营养调剂,又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努力让老人吃得爽快有益健康。家中卫生,那是每天小清洗,每周大扫除

    36、,始终保持窗明几净、清新典雅的居住环境。帮老人穿衣,背老人下床,抱老人上桌,给老人喂饭莱,扶老人如厕,助老人服药,为老人洗头洗澡剪指甲,替老人按摩捶背,安抚老人睡觉从晨曦初露到夜阑人静,每天小儿子都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匀速运转。小儿子还定时拧开音响,放放老人喜欢吟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抱起琵琶,亲手弹弹老人爱听的梁祝。如果有时间,他也端坐在沙发上,陪老人看电视,老人要看哪个频道,他就调到哪个频道,不厌其烦,直至老人眉开眼笑。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吃过早饭,小儿子就把老人背到户外,小心放到轮椅上,然后推着她在小区里转悠,让老人一边沐浴清新的阳光,一-边欣赏明丽的风景。总之,只要是对老

    37、人有益的事儿,小儿子做起来肯定无微不至、乐此不疲。有时,老人恨自己吃喝拉撒甚至大小便清理都要劳累小儿子,自己简直就是个废物,感到心烦意乱或心疼小儿子了,也猛然撞墙,想一命呜呼,却总被眼疾手快的小儿子及时制止。小儿子还和和气气地安慰老人,极力劝导老人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没肝没肺,你不是人!”“装腔作势,我不要你的虚情假意!”“我一刻也不想看到你,你给我滚出去,滚得越远越好!”老人故意刁难、挖苦小儿子,对他怒目而视,尖酸刻薄地吼叫,咬牙切齿地辱骂,可小儿子依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对老人满面春风、关怀备至。老人无可奈何。世上哪有丁点儿牌气都没有,长年累月对老人悉心呵护、从不懈怠的儿女啊!可自

    38、己的小儿子偏偏就是这样的超人!老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前世修得好,今生得了福报;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亏欠小儿子太多,实在对不起小儿子。老人的眼眶里经常有泪光闪烁。其实,为老人尽孝,大儿子也责无旁贷,可大儿子有大儿子的难处呀。大儿子在美国的芝加哥当教授,教中文。他一直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教研上;自己又是大诗人,酷爱诗歌创作,每天都要挤时间码码字;中美两国遥遥万里、远隔大洋,回趟国着实不易,还要购买价格不菲的机票听说大儿子的感情生活也多有不烦:娶过五个老婆,先是美国的,继而韩国的接着日本的,然后南非的,最后是法国的,娶了离,离了娶,只有美国的老婆为他生了个儿偶尔,大儿子能给她寄点儿美元,虽不多,但老

    39、人觉得已不错了。老人知道,大儿子已加入美国国籍,美国人可不兴孝顺这一套。大儿子还有点儿中国心,还没有忘本变质,你能要他怎样?老人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儿子以他们那儿文科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时,多么光宗耀祖啊!当然,如今的大儿子已成闻名遐迩的大诗人、超级大国老美的大学教授,更是为他们家族的脸面贴足了金!必只是,如如果大儿子也在身边,小儿子就不会孤立无援、独自操劳了!老人想。十年后,老人驾鹤西去。老人临终前,大儿子来电说,法国的妻子正好生了崽儿,他要照顾妻儿,脱不开身,就不回国为老人吊丧了。依然只有小儿子不离不弃地守护在老人身旁,陪伴老人度过她人生最后的时光。“谢谢你,亲爱的儿子

    40、!”老人要走时十分吃力地说,然后眼角沁出一滴清泪。小儿子霎时感动了、颤抖了。你儿子知道,老人的这一滴清泪,既凝结了她对大儿子的眷恋;也蕴含着她对自己的深深感激。尽管小儿子一直认为,他照料老人是理所当然的。老人走了,小儿子在依依不舍、闷闷不乐、极度悲伤之下,也不想再活了。办完老人的丧事,小儿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小儿子自杀的方式不是服毒;不是割脉,不是跳楼,也不是撞墙,而是倒地摔碎自己,并自毁电脑内的自动程序;卸下身上充电和驱动用的高能电池。小儿子不是自然人,他是机器人!亲爱的读者,请原谅我,前面忘了说明:老人还有个女儿,成家立业后定居北京,在一家外企做高管。收入很高,也很善良,但工作太忙,忙

    41、得一塌糊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时间照看老人。所以,机器人实际上是女儿花钱买来,请它照料老人并代她向老人尽孝的。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小说开头写老头儿去世老太太又患上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叙事简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B. 通过写小儿子对老人物质上的悉心照顾和精神上的抚慰,刻画出了一个体贴人微、耐心细致的小儿子形象。C. 写老人去世后小儿子不舍,不乐,甚至自杀,意在说明电脑软件控制的机器人能日久生情,最终融人人类社会。D. 老人对小儿子的态度,有时心疼,有时故意刁难,临终前深情地感谢,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E. 小说善于刻画人

    42、物形象,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塑造小儿子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12. 小说结尾部分揭示出小儿子不是自然人,而是个机器人,在前文有哪些暗示?13. 小说最后一段补叙了女儿购买机器人的情况,补写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14.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说是对儿女不孝顺父母的批判,有人说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期待,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1. CE 12. (1)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匀速运转。(2)小儿子定时拧开音响。(3)没肝没肺,你不是人。(4)没有半点脾气,从不懈怠的超人。 13. 补叙使小说的内容更充实,情节更完整。讽

    43、刺了儿女的不孝顺父母的行为,深化文章的中心。 14. 我同意第一种看法。小说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对老人在物质上悉心照顾和精神上细心抚慰的小儿子的形象,而它确是女儿为了表孝心给老人买的一款机器人。儿女因为工作忙不但平时不照顾老人,甚至最后连老人的葬礼都没来参加。老人的亲生儿女的不孝行为和机器人的体贴入微的行为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讽刺了儿女的不孝行为,表现了空巢老人的痛苦与孤独。【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C项,“意在说明电脑软件控制的机器人能日久生情,最终融

    44、人人类社会”表述错误。写老人去世后小儿子不舍,不乐,甚至自杀,意在和亲生儿女不孝行为作对比,批判儿女的不孝。E项,“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塑造小儿子形象”表述错误。小说中的小儿子是个机器人,小说中并没有语言描写来塑造小儿子的形象。故选CE。【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和筛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概括筛选,得出答案。本题中,小说结尾部分揭示出小儿子不是自然人,而是个机器人,在前文有哪些暗示?通过文本“从晨曦初露到夜阑人静,每天小儿子都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匀速运转”、“小儿子还定时拧开音响,放

    45、放老人喜欢吟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抱起琵琶,亲手弹弹老人爱听的梁祝”、“没肝没肺,你不是人!”、“装腔作势,我不要你的虚情假意!”、“世上哪有丁点儿牌气都没有,长年累月对老人悉心呵护、从不懈怠的儿女啊!可自己的小儿子偏偏就是这样的超人!”都可以看出,文章前面是早有暗示的。【13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对情节、对人物、对主题三个角度去考虑分析。本题中,最后一段补叙了女儿购买机器人的情节,补写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从情节的角度考虑:补叙了女儿购买机器人的情节,使整篇小说的内容更完整、更充实,情节也更完善。亲生儿女对老人的不孝行为和机器人对老人长年累月

    46、悉心呵护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女儿为老人买机器人从表面上看似是突出女儿的孝顺,实质上这只是儿女从物质上的来满足老人,实质上是对她们不孝行为的一种讽刺。从主题的角度考虑: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批判了儿女的不孝行为,呼吁对空巢老人的关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题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和以及生活实际,来谈个人的理由。本题中,关于这篇小说主题,有人说是对儿女不孝顺父母的批判,有人说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期待,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就是同意第一种看法。文本通过

    47、写小儿子对老人物质上的悉心照顾和精神上的抚慰,刻画出了一个体贴人微、耐心细致的小儿子形象,老人去世后小儿子不舍,不乐,甚至自杀,而他的亲生儿女却因为工作忙,在老人去世后都没回来尽孝,最后小说结尾告诉读者小儿子是女儿给老人买的一款机器人。老人对小儿子的态度,有时心疼,有时故意刁难,临终前深情地感谢,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老人的亲生儿女的不孝行为和机器人的体贴入微的行为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讽刺了儿女的不孝行为,表现了空巢老人的痛苦与孤独。呼吁儿女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精神上的关爱往往比物质更重要。第卷 表达题(共83分)六、积累与运用。(23分)15.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惫懒(bi) 懵懂顽童 蹒姗 老监生(jin) 广袤无垠B. 宫绦(to) 自鸣得意 饿殍 文绉绉(zhu) 豆蔻年华C. 蹙缩(ch) 鸡豚狗彘 嬉闹 露马脚(lu) 集腋成裘D. 瞋视(chn) 再所不辞 攥住 干细胞(gn) 畏蔥不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48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