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悟卿
  • 文档编号:364795
  • 上传时间:2020-03-1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1.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悟卿)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云南省 大理市 下关 第一 中学 2019 2020 年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下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小题。现代诗派翟长兴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

    2、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摧毁了年轻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现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

    3、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

    4、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1. 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B.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成为现代诗派兴起的标志。C. 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全都

    5、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D. 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东方民族现代诗。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B.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C. 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D. 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

    6、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B. 由于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辽远的国土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C. 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D. 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答案】1. C

    7、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全都是来自乡村”是错误的。由原文“许多人来自乡土”可知,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是都来自乡村。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D项,“审美特色

    8、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是错误的。由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可知,现代诗派具有多层面的审美特征,不是矛盾心理。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

    9、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由于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是错误的。由原文“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使得辽远的国土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的只是“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

    10、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11、,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

    12、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

    13、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

    14、足的问题。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

    15、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

    16、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摘编自“南方网”落实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D.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

    17、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6.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A 5. A 6. 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

    18、入非遗保护中。【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理解正确。B项,说“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显得过于绝对,材料二中只是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项,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容,因此选项中“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的说法就是错误的。D项,三段材料都没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的意思,“是资金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

    19、材料并未提及,无法推断。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项分析正确;B项,材料二并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并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项,材料三使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语言风格与其他两则材料一致。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

    20、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非遗传承人、大众、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政府需要推进立法工作,增加非遗的保护经费。分析材料二可知,非遗传承人要坚守传统文化,不可为了利益,而影响本职。也呼吁社会力量投入,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分析材料三可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形式上不断创新,需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要从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

    21、”的字样。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

    22、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

    23、,我有伤。”“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这就好。”我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他们到处找你哩。”“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他们贴

    24、了布告”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赔我?”“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大伯,你听我说”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

    25、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答应。”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26、。B. 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C. “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不是所有商家都愿主动担责,王有福担心“被骗”是有原因的。D. 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8.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9.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7. A 8. 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衬托人物:

    27、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9. 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也有打官司的经验”说法错误,文中并无“打官司的内容”。故选A。【8题详解】本

    28、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本题,这篇小说中“我”是事件的讲述者,让读者感觉真实可信;“我”又是事件的参与者,“我”主张索赔,小说主人公王有福则放弃索赔,因而这样安排又使“我”起到了衬托人物的作用。因为“我”主张索赔,我的提议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此,本题从真实可信、衬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三方面作答。【9题详解】本

    29、题主要考查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分析欣赏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主要应根据小说对该人物所做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其他叙述性语言进行分析。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与其它相关的其他人物。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答题方法一般有两种:特点+身份或者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本题,由原文“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可知,他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可以分析出他诗歌谦卑窝囊的人;由原文“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

    30、脸色立即赤红”可知,他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可以分析出他胆小如鼠;从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等事件中可以分析出他虽然固执己见但是仍然心善的性格特点。【点睛】小说中人称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类: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 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但显得不太亲切。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

    31、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

    32、,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闲侍,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 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注乃者:往日,上次。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微

    33、:卑微B. 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免去官职C. 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 间:不久D. 窋既洗沐归,闲侍,谏参 侍:陪坐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静无为”的一组是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吏舍日饮歌呼 亦歌呼与相应和 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曹参起初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 萧何在临终时, 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B. 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

    34、美酒。C. 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D. 曹参认为现在的皇帝与自己分别不及高帝与萧何,所以主张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这也得到 惠帝的认可。13. 翻译上面文言文段中划线和选自课文的句子。(1)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 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没有向皇上请示的事情,凭借什么来忧虑天下(国家)大事呢?(2) 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

    35、上您和高帝谁强?”(3)到了殿前的台阶下面,秦武阳的脸色变了,震惊恐惧,众大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秦武阳笑了笑。【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句子前面有“召”,如翻译为“免除官职”相互矛盾,除:任命官职。故选B。【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

    36、。表现的是其为官之道表现的是别的官吏饮酒歌唱。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A项,“有了深交”错,原文是“有卻,即“两人有了隔阂”。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第(1)句,君:您;日:名词作状语,整天;何以:宾语前置句,凭借什么。第(2)句,免冠:脱帽;谢:谢罪;

    37、圣武孰与高帝:特殊句式,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第(3)句,陛下:殿前的台阶下面;振恐:震惊恐惧;怪:意动用法;感到奇怪;顾:回头。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望的官吏了。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束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

    38、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曾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话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曾参就立即拿美酒蛤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曾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布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于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

    39、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由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看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悦: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谈论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对曹为什么要惩罚呢?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

    40、“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 吗?”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

    41、大部分的篇幅。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

    42、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15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

    43、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记念刘和珍君中既是对反动统治发出警告,更是对后起的奋进青年发出召唤的两句是:_,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是:_, _。(3)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无意于功名的两句:_ ,_。(4)雁门太守行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

    44、写得苍凉而又壮美的两句是:_,_。【答案】 (1). 不在沉默中爆发 (2). 就在沉默中灭亡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苟全性命于乱世 (6). 不求闻达于诸侯 (7). 角声满天秋色里 (8). 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详解】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畔”“燕”“脂”“凝”。【点睛】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

    45、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者查字无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

    46、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连连遭遇挫折一直郁郁寡欢的小明,在我们的鼎力相助下终于走出了人生低谷,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47、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话。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在语境中的词义。成语题误点设置一般有:望文生义;错用对象;褒贬误用;颠倒尊卑;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风华正茂”的意思是: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此成语只能用于人,此处用于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不恰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意思为“使自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此处语境为“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因此,用于此处不合逻辑。“情不自禁”意思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能用于做梦的语境;正确;“鼎力相助”的意思是: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479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