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外力作用和地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外力作用和地貌.pptx》由用户(LY5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高考专用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讲 外力作用和地貌 2020 年高 专用 第二 自然地理 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 外力作用 地貌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7讲 外力作用和地貌,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风化,搬运,固结成岩,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疑难辨析1】 黄土高原形成与其表面地貌形态的成因分别是什么地质作用? 提示 按照“风成说”理论,风力携带亚欧大陆内部的黄土,在黄土高原沉积形成巨厚的黄土层,因此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的结果;而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侵蚀切割而形成的。,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
2、、B.变质岩、C._、D.侵入型岩浆岩、 E_。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填数码) (3)图中被称为“岩石之本”的是_,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的是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_圈、水圈和_圈等。,沉积岩,岩浆,喷出型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大气,生物,【疑难辨析2】 地壳物质循环中岩石都可以直接转化吗? 提示 不可以。三大类岩石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喷出或侵入地壳冷凝而成,因此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必须经过高温高压的岩浆才能转化。,考点一 外力作用与地貌,【例1】 (2016全国卷
3、,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
4、,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尝试自解 (1)_ (2)_ (3)_,审题能力培养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而成,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必须_,死亡贝类生物_才能形成。 (2)河流冲积物是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河流入海的位置变动导致海岸线的不断变化。,稳定,持续堆积,2.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 (3)D,远,持续堆,积,推进,1.风化作用,易错提示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
5、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易混比较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在无外动力作用下,因热胀冷缩、水的冻融、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 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3.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4.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
6、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图所示),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5.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2)河流流向的判定,(2019威海调研)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 A. B. C. D. (2)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
7、蚀 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第(3)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 答案 (1)A (2)D (3)C,素养一 综合思维:风化作用与
8、地貌 1.(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
9、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第(2)题,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选C。 答案 (1)D (2)C,素养二 综合思维: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的影响 2.(2015全国卷,1011)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
10、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解析 第(1)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19751978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故D正确。第(2)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
11、这一现象。故B正确。 答案 (1)D (2)B,考点二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例2】 (2017全国卷,91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右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降水较少
12、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尝试自解 (1)_ (2)_ (3)_,审题能力培养 第1步 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 洪积扇形成过程是:河流、沟谷的_较多;在_位置;坡度骤减,地形平坦;流速减慢;大量碎屑物质堆积。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连片分布,除甲地外,洪积扇堆积物以_为主,颗粒较大。 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耕地_。,洪水,山口,砾石,较少,第2步 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 (1)C (2)B (3)B,小,小,小,长,大,陡,强,大,少,1.河流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