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药膳 理论基础
- 资源描述:
-
1、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中医药膳学的基础理论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内在的生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机体的这种自身的完病理变化与外在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机体的这种自身的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称之谓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称之谓整体现念。整体现念。始终贯穿于
2、始终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之中。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之中。中医药膳学将此观念融合到自身的中医药膳学将此观念融合到自身的 理论体系之中,认识到膳食活动既理论体系之中,认识到膳食活动既 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组方施膳。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组方施膳。(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机体自身的完整性1.1.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的作用相互联系。之间,通过经络的作用相互联系。如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
3、口,其华在唇等。如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等。2.2.脏腑功能活动互相分工,相互协作脏腑功能活动互相分工,相互协作。如对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如对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运行和排泄的过程,是通过脾、胃和大、小肠等脏腑协调来共同完成。行和排泄的过程,是通过脾、胃和大、小肠等脏腑协调来共同完成。3.3.在病理方面在病理方面,脏腑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常体表(经络);形体组织器官有病体表(经络);形体组织器官有病脏腑脏腑(经络);脏腑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是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经络);脏腑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传变。人体是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有机体,在这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中
4、,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有机体,在这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中,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重点了解脏因此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重点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正邪的消长,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正邪的消长,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二、以辨证论治为施膳原则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点之一,是中医理论具体应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点之一,是中医理论具体应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四诊获取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然后对其复杂的通
5、过四诊获取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然后对其复杂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就是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就是辨证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就是法,就是论治论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认识疾病,就是认识疾病和解除疾病的过程。和解除疾病的过程。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着眼于:着眼于证的分辨证的分辨,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见发热、恶寒
6、、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证”是属于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风寒还是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予以适当的治疗。由此可见,辨证论治既区别解表,予以适当的治疗。由此可见,辨证论治既区别于于“见痰冶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见痰冶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治疗方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的局部对症治疗方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
7、一病的治病方法。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一病的治病方法。遵循辨证沦治的原则,:遵循辨证沦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或或“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的治的治疗原则。疗原则。辨证施膳辨证施膳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断明确以后,则确定其相应的治疗原则,选则相应的药膳食断明确以后,则确定其相应的治疗原则,选则相应的药膳食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辨证施膳是中医理论和药膳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所以,辨证施膳是中医理论和药膳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药膳普遍应用的一个施膳规范。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药膳普遍应用的一个施膳规范。辩证施膳的过程,辩证施膳的
8、过程,实际就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实际就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药膳治病、健身、抗老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部分高血压、是药膳治病、健身、抗老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部分高血压、肺结核和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由于均具有头晕、耳鸣、腰酸、肺结核和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由于均具有头晕、耳鸣、腰酸、低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低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辨证为阴虚火旺,病异而证同,都以滋阴降火力治等症状,辨证为阴虚火旺,病异而证同,都以滋阴降火力治疗原则,可以用雪羹汤、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药膳以治疗原则,可以用雪羹汤、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药膳以
9、治疗。疗。中医临床施膳过程,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中医临床施膳过程,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着眼于证的区别。证的区别。相同的证相同的证,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必须用不同的治法,不同的证,必须用不同的治法,“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异”。为什么中医治病、施膳要特别强调为什么中医治病、施膳要特别强调“证证”?”?中医认为,证,也中医认为,证,也名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名证候,它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
10、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病名更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病名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三、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三、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一一)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的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的关系。素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明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人身之
11、明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人身之脏人身之脏-腑之内又可继续分阴阳,如心阴和心阳,胃阴和胃阳。说腑之内又可继续分阴阳,如心阴和心阳,胃阴和胃阳。说明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又可用以划分为相互明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又可用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两部分,且这两部分,又具有相对性,阴阳中还可以再分阴阳。对立的两部分,且这两部分,又具有相对性,阴阳中还可以再分阴阳。阴阳保持动态平衡,
12、则机体生生不息,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阴阳保持动态平衡,则机体生生不息,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二二)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 人体病理变化: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人体病理变化: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相对平衡被打破。人体阴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导致机体发生病变。邪气人体阴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导致机体发生病变。邪气阴阳属性的不同,对人体阴阳之损伤亦有所区别。阴阳属性的不同,对人体阴阳之损伤亦有所区别。“寒气者为阴邪,伤人之阳气;火气者为阳邪,伤人之阴寒气者为阴邪,伤人之阳气;火气者为阳邪,伤人之阴液。液。”如多食生冷或感受寒凉引起腹痛、腹泻、喜暖肢冷、如
13、多食生冷或感受寒凉引起腹痛、腹泻、喜暖肢冷、食欲不振等症,即是寒湿之邪致病,并损伤了脾胃阳气而食欲不振等症,即是寒湿之邪致病,并损伤了脾胃阳气而出现一系列阴盛兼阳伤的现象。出现一系列阴盛兼阳伤的现象。(三三)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 生理活动正常状态:生理活动正常状态:阴阳变化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阴阳变化动态相对平衡来维持。病理变化的核心病理变化的核心:阴阳失衡,亦即物质与功能间的动态失衡,:阴阳失衡,亦即物质与功能间的动态失衡,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营养物质的消耗之间的动态失衡。的动态失衡。中医药膳学中医
14、药膳学:要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要以调整阴阳,使其变化趋于动态平衡为根本目的。所以,对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泻其有余;目的。所以,对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泻其有余;对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虚的虚证,补其不足。对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虚的虚证,补其不足。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阴阳应象大论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治疗的治疗原则,王冰所注原则,王冰所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消阴翳”。若虚实夹杂,则应泻实补虚兼顾。若虚实夹杂,则应泻实补虚兼顾。(四)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四)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 1.
15、1.五行的概念五行的概念 五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特性:特性:木木曰曲直:生长、生发、舒展曰曲直:生长、生发、舒展 火火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曰炎上:温热、上升、明亮 土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 水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自然界自然界五五行行人体人体五五音音五五味味五五色色五五化化五五气气五五方方五五季季五五脏脏五五腑腑五五官官五五体体五五志志五五声声变变动动角角酸酸青
16、青生生风风东东春春木木肝肝胆胆目目筋筋怒怒呼呼握握徵徵苦苦赤赤长长暑暑南南夏夏火火心心小小肠肠舌舌脉脉喜喜笑笑忧忧宫宫甘甘黄黄化化湿湿中中长长夏夏土土脾脾胃胃口口肉肉思思歌歌秽秽商商辛辛白白收收燥燥西西秋秋金金肺肺大大肠肠鼻鼻皮皮毛毛悲悲哭哭咳咳羽羽咸咸黑黑藏藏寒寒北北冬冬水水肾肾膀膀胱胱耳耳骨骨恐恐呻呻栗栗五行生克规律五行生克规律木木水水 金金土土 火火相生相生相克相克2.2.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基本内容(1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2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药物和五行药物和五行相互孽生和制约相互孽生和制约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对药膳学亦有较大的对药膳学亦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如酸入肝属木,苦
17、入心属火,甘入脾指导作用。如酸入肝属木,苦入心属火,甘入脾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属土,辛入肺属金,咸入肾属水。五脏在五脏在生理上生理上既相互资生又相互抑制,方能生化既相互资生又相互抑制,方能生化无穷;无穷;病理上病理上太过与不及,均可为害。五脏相互太过与不及,均可为害。五脏相互补充,才能祛疾延年。补充,才能祛疾延年。施膳原则施膳原则,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木克土,肝有,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木克土,肝有病易伤及脾胃,凡见肝病患者,常宜治肝兼以补病易伤及脾胃,凡见肝病患者,常宜治肝兼以补脾健胃的药膳,以防传变,旨在脾健胃的药膳,以防传变,旨在“先安未受邪之先安未受邪之地地”。第二节第二节 中
18、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中医药膳学的药性理论 一、四性(四气)一、四性(四气)二、五味二、五味 三、升降浮沉三、升降浮沉 四、归经四、归经 五、毒性五、毒性一、四性(四气)一、四性(四气)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有的药物或食物,具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有的药物或食物,具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能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能纠正热性体质,保护人体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证,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热性病证;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温热性的药物或食物,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等作用
19、,能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用,能扶助人体阳气,纠正寒性体质,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性病证,主要用于寒性体质和寒性病证。寒凉和温热性:从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寒凉和温热性:从药物或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过反复验证后归纳起来的,是与人体或疾病应,并经过反复验证后归纳起来的,是与人体或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药物或食物在介于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药物或食物在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为平性。平性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为平性。平性药物或食物性质平和、不仅养生多用,而且在药膳上药物或食物性质平和、不仅
20、养生多用,而且在药膳上广泛应用或配伍使用,仍归属于四性。广泛应用或配伍使用,仍归属于四性。二、五味二、五味 五味:五味: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药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不同味不同味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也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也相近似或有共同之处。它是观察药物或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后归纳出是观察药物或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并经反复验证后归纳出来的。来的。辛辛味药物或食物味药物或食物发散、行气、行血、健胃,多用于表证,如生发散、行气、行血、健胃,多用于表证,如生姜;姜;甘甘味药物或食物味药物或食物滋养、补脾、缓急、润
21、燥,多用于机体虚弱或滋养、补脾、缓急、润燥,多用于机体虚弱或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如粳米、鸡肉;用于拘急虚证,如山药、大枣等;用于脾胃虚弱,如粳米、鸡肉;用于拘急腹痛,如饴糖、甘草等。腹痛,如饴糖、甘草等。酸酸味药物或食物味药物或食物收敛、固涩、止泻,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收敛、固涩、止泻,多用于虚汗、久泻、遗精等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等精不内藏的病证,如乌梅酸敛固涩以涩肠止泻。苦苦味药物或食物味药物或食物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多用于热性清热、泄降、燥湿、健胃等作用,多用于热性体质或热性病证,如苦瓜用于壅塞气逆的病证,黄芩用于湿热的病体质或热性病证,如
22、苦瓜用于壅塞气逆的病证,黄芩用于湿热的病证。证。咸咸味药物或食物味药物或食物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软坚、润下、补肾、养血等作用,多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瘰疬、痰核、痞块等病证,如海带;淡淡味和味和涩涩味,淡味药物或食物味,淡味药物或食物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等;涩味药物或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收敛固涩的作用,与酸味药物或食物作用大致相同。在药膳的应用中,以在药膳的应用中,以甘昧药物或食物最多。甘昧药物或食
23、物最多。三、升降浮沉三、升降浮沉 1.1.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降浮沉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降浮沉,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平,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平衡就构成了机体生理过程,反之会导致机体病理变化。衡就构成了机体生理过程,反之会导致机体病理变化。当升不升当升不升泻痢、脱肛与下陷的病证;泻痢、脱肛与下陷的病证;当降不降当降不降呕吐、喘咳之证;呕吐、喘咳之证;当沉不沉当沉不沉多汗等内外的病证;多汗等内外的病证;当浮不浮当浮不浮肌闭无汗等向内的病证。肌闭无汗等向内的病证。2.2.能够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证的药物或食物,具有升降能够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证的药物或食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有利于祛邪
24、外出。浮沉的作用,有利于祛邪外出。3.3.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的作用与其本身的性和味有着密切的关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的作用与其本身的性和味有着密切的关系。系。升浮升浮药物或食物药物或食物性属温热,味属辛甘;性属温热,味属辛甘;沉降沉降药物或食物药物或食物性属寒凉,味属涩或酸苦。性属寒凉,味属涩或酸苦。李时珍:李时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4.4.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是相对的两种作用:升药物或食物升降浮沉是相对的两种作用:升:上升或升提,:上升或升提,上升多用于病邪在上的病证,如涌吐以祛邪外出;升提多用上升多用于病邪在上的病证,如涌吐以祛邪外出;升
25、提多用于病势下陷的病证,如补气升阳以止泻止痢,补气升提以治于病势下陷的病证,如补气升阳以止泻止痢,补气升提以治内脏下垂等。内脏下垂等。降降:下降或降逆,多用于病势向上逆的病证,:下降或降逆,多用于病势向上逆的病证,如降逆以止呕。如降逆以止呕。浮浮:外浮或发散,多用于外闭在表的病证,:外浮或发散,多用于外闭在表的病证,如发汗以解表。如发汗以解表。沉沉:指收敛或泻痢,收敛多用外脱的病证,:指收敛或泻痢,收敛多用外脱的病证,如补气固表以止虚汗;泻痢多用于内积不泄的病证,如泻痢如补气固表以止虚汗;泻痢多用于内积不泄的病证,如泻痢以去里邪。以去里邪。5.5.升降浮沉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食物都具有的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