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631733
  • 上传时间:2022-09-28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172.7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文言文 专题 复习 词语 解释 课件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熟悉中考文言文实词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熟悉中考文言文实词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2、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3、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尝试自主总结复习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1)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古今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

    2、词。(2)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命题方式主要为:具体释义,选择题。(3)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翻译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一一】古字通假现象古字通假现象【定义定义】。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这种现象就叫通假。其中其中表示了准确的表示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古

    3、字通假现象古字通假现象的的四种类型四种类型 1、音同形异音同形异:例如:例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食”通通“饲饲”,喂,喂2、音同形似:音同形似:例如例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辩”通通”辨辨”,辨别。,辨别。3、音近形异:音近形异:例如例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乡”通通“向向”,从前。,从前。4、音近形似:例如不亦说乎。不亦说乎。“说说”通通“悦悦,愉快,愉快。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课下注释中有解释,复习可以分复习可以分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

    4、识记。册集中整理,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识记。2、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辨析通假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依据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在陈涉世家中“为天下唱,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宜多应者”一句中的一句中的“唱唱”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但从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倡倡”字就讲通了。字就讲通了。【2】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凭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陈涉世家中在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将军身被坚执锐坚执锐”一句中的一句中的“被被”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

    5、释不通,字,用它的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但从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寻找本字,找到“披披”字就讲通了。字就讲通了。3、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要先写出其本字,然后再解释其语境义。例如:例如:便要还家。便要还家。“要要”通通“邀邀”,邀请。,邀请。【二二】古今异义现象。古今异义现象。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古今词义的变化,是指由于语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言的变迁,相同的一个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中的意思和现代白话文中的意思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相去甚远,这些词原先的意思便是古义,现在

    6、变化了意思便是今是古义,现在变化了意思便是今义,义,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词的古今词义变化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词义扩大。如:河阳之北如: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河:古义:黄河今义:今义:泛指一切河流泛指一切河流2、词义缩小、词义缩小。如:左佩刀,右备容臭如:左佩刀,右备容臭臭:古义:气臭:古义:气味,今义:气味难闻味,今义:气味难闻3、感情色彩变化、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中性)低微,出身鄙野(中性)今义:言行十分恶劣今义:言行十分恶劣(贬义)(贬义)4、词义转移、词义转移。如:如: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痛恨

    7、: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特别注意特别注意】区分古今词义变化,还要特别注意区分古今词义变化,还要特别注意单音词单音词和和双音词双音词,防止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形,防止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跟现代汉语中形式上相似的双音词混同。如桃花源记中式上相似的双音词混同。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汉,无论魏晋”的的“无论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另外,平时要多积累、多比较,仔细分辨,论,说。另外,平时要多积累、多比较,仔细分辨,不要把它们与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不要把它们与

    8、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谈。方法指导复习复习古今异义词,需古今异义词,需做到:做到:【1】养成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习惯。联系上下文,认的习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真阅读,认真分析,不断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学过的词语进行整理,分门别类加以归纳整理。纳整理。【3】在课外文言文中要仔细辨别,避免误读。在课外文言文中要仔细辨别,避免误读。【三三】词类活用词

    9、类活用【定义定义】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这就是词类活用。如名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名词作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状语等。初中阶段虽不要求掌握这些名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词术语,但在具体的学习中却经常碰到,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所以我们

    10、应该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词类活用主要包括词类活用主要包括类型类型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战)。福:赐福,保佑。福:赐福,保佑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像北。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3、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的马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帝感其诚。诚:诚心如:帝感其诚。诚:诚心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

    11、如: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亲:亲近远:远:远离远离6、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闻寡人之耳者如:闻寡人之耳者。闻:。闻:使使听到听到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使劳累劳累翻译为翻译为“使使怎么样怎么样”。7、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宾语当作什么 如:如:【1】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以为宾客为宾客【2】渔人甚异之渔人甚异之。异:以异:以为异,对为异,

    12、对感到诧异感到诧异【翻译格式翻译格式】“以以为什么为什么”“”“对对感到怎么样感到怎么样”“”“认为认为怎怎么样么样”。方法指导方法指导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确定其活用的方式。【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

    13、活用为动词类型类型【1】名词名词+代词代词“之之”。代词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和限制,且代词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和限制,且代词常作宾语,句中又无其他动词,因此,是该名词活用作代词常作宾语,句中又无其他动词,因此,是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动词了。如:如:蹄蹄之。之。【2】“所所”+名词。名词。“所所”是一个辅助性代词,它可以附着在是一个辅助性代词,它可以附着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构成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构成“所所”字短语。字短语。“所所”用来指代动作行用来指代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因此,为涉及的对象。因此,“所所”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如:如:(1)乃丹书帛曰: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

    14、置人所置人所罾罾鱼腹中。鱼腹中。(2)食吾之所耕,而食吾之所耕,而衣衣吾之所吾之所蚕蚕。(苏洵。(苏洵易论)易论)(3)是以令吏人完客所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馆【3】名词名词+辅助性代词辅助性代词“者者”。“者者”可以附着在动词性词语的可以附着在动词性词语的后边构成后边构成“者者”字短语,字短语,“者者”用来指代动作的主动者用来指代动作的主动者,因此,因此,“者者”前的名词常用作动词。前的名词常用作动词。如:如:遍身遍身罗绮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者,不是养蚕人。【4】介词介词“于于”+名词名词+名词或名词名词或名词+介词介词“于于”+名词(介宾名词(介宾短语)短语)名词前边没有动词,并且后边或前边是

    15、介词短语或处名词前边没有动词,并且后边或前边是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时,该名词用作动词。所名词时,该名词用作动词。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常用在动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用在其后作补语,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用在其后作补语,因此,这种语境中因此,这种语境中的名词常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如:(1)一)一狼狼洞(于)其中洞(于)其中。(狼狼)()(2)戚夫人泣,上曰:戚夫人泣,上曰:“为我为我楚舞楚舞,吾,吾为若为若楚歌楚歌。”(史记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世家)【5】名词名词+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之间又无并列、偏正、同两个名词连用,之间又无并列、偏正、同位关系,那么有一个名

    16、词活用为动词。位关系,那么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例如:(1)妇抚)妇抚儿乳(儿乳(2)愿为愿为市鞍马市鞍马【6】名词名词+数量词(动量)数量词(动量)例如:例如:鞭数十,鞭数十,驱之别院。驱之别院。【7】名词名词+而而+动词或动词动词或动词+而而+名词名词。由于连词由于连词“而而”在联合在联合短语短语里里,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时,而时,而”前后两项的词性一定相同。因此,前后两项的词性一定相同。因此,“而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中,连接的前后两项中,如果有一项是动词,另一项是名词,如果有一项是动词,另一项是名词,该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活用作

    17、动词。例。例如如:(:(1)然)然得而得而腊腊之之以为饵。(以为饵。(2)夫夫环环而攻而攻之之【8】副词(尤其注意副词(尤其注意否定副词否定副词)+名词名词。副词不能修饰限制副词不能修饰限制名词。但却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因此,副词后边的名词名词。但却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因此,副词后边的名词常用作动词。常用作动词。例如:例如:(1)用讫,用讫,再火再火令药熔,(令药熔,(2)深入)深入不不毛毛。【9】能愿动词能愿动词(能能、可)、可)+名词。名词。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也是只能用在动也是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名词的前边,因此,能愿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名词的前边,因此,能愿

    18、动词后边的名词也是用作动词了。词后边的名词也是用作动词了。例如:例如:(1)子谓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可妻妻也(论语也(论语公冶长)妻:公冶长)妻:可以嫁女儿给他。可以嫁女儿给他。(2)假舟楫者,非假舟楫者,非能能水水也,而绝汇河也,而绝汇河。水:水:会游泳。会游泳。(3)左右左右欲欲刃刃相如。(史记相如。(史记廉蔺列传)廉蔺列传)刃:刃:杀杀【2】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特点特点】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不能作状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不能作状语,只有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语,只有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才可以作状语。词才可以作状语。而古代汉语中,普通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古

    19、今名词作状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古今汉语语法很不相同的一点。汉语语法很不相同的一点。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构成形式构成形式为为:主语:主语+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例如:动词(形容词)例如:失期,失期,法法皆斩皆斩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类型类型【1】表动作方向表动作方向:孔子孔子东东游。游。【2】表动作处所:一狼表动作处所:一狼途途吼。吼。【3】表动作状态:其一表动作状态:其一犬坐犬坐于前。于前。【4】表动作比喻表动作比喻:斗折蛇行斗折蛇行。【5】表动作工具:手自表动作工具:手自笔录笔录。【6】表动作方式表动作方式:意将意将隧入隧入以攻其后也。以攻其后也。【7】表动

    20、作频率:表动作频率:(1)岁赋岁赋其二。(其二。(2)而乡邻之生)而乡邻之生日蹙日蹙。【8】表动作依据:失期,表动作依据:失期,法皆斩法皆斩。【3】动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解析解析】动词处在动词处在主语、时间、地点状语和宾语主语、时间、地点状语和宾语的位置上,而主语和的位置上,而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类型类型】(1)动词动词+结构助词之结构助词之+动词动词:殚其地之殚其地之出。出。(2)动词)动词+句子:句子: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形容词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为动词(1)形容词形容词+代词代词“之之”。如:鸣佩环,如:鸣佩环

    21、,心心乐之乐之动动宾宾(2)形容词形容词+名词。名词。亲亲贤臣贤臣,远远小人小人动动宾宾【5】形容词活用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1)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将军身将军身披披坚坚执执锐锐动动宾宾(2)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动词:优劣优劣得所。得所。帝帝感其诚感其诚主主谓谓【6】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使宾语怎么样”的意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闻寡人之耳如:闻寡人之耳者者。闻:使。闻:使听到听到无案牍之劳形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使劳累劳累翻翻译为译为“使使怎么样怎么样”。【7】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意动

    22、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如,渔人甚异之渔人甚异之异:以异:以为异,为异,对对感到诧异感到诧异【四四】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1】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在古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有些多义词常用的义项往往多达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五六个甚至十几个。然而无论多少,在

    23、一个句子里某词的具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体含义只能是确定的一项。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如:如:故故公问其故(公问其故(原因,缘由原因,缘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所以所以)如:绝如:绝哀转久绝(哀转久绝(断绝,消失断绝,消失)以为妙绝(以为妙绝(极点极点)【2】对于这些词的辨析,对于这些词的辨析,首先首先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要把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本义,即最初的意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的意义;引申义,包括

    24、比喻义、假借义等,指词语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逐渐引申出一些新的意义。其次其次,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揣摩同一词语表示的不同意思。示的不同意思。再次,再次,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还要结合古人的语言习惯分析词语的意义。如如“深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如说:“这条河很这条河很深深”、“这个院子很这个院子很深深”、“深山深山”、“深深耕耕”。这几个这几个“深深”用的都是用的都是“深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

    25、义:引申义:深奥,深刻,深入深奥,深刻,深入。如:。如:“道理很深。道理很深。”深厚,深刻深厚,深刻。如:。如:“友谊很深。友谊很深。”时间久时间久。如:。如:“夜深人静夜深人静。”浓,重浓,重。如:。如:“颜色太深。颜色太深。”“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比喻义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风格特

    26、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如【1】“爪牙爪牙”的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比喻意义是是“得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力的帮手或武士”【2】手足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本义“手和脚手和脚”,比喻义比喻义“兄弟兄弟”“党羽党羽”。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和不同用法,【2】结合具体语境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瞻前顾后。进行比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较分析,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掌握一词多义的掌握

    27、一词多义的一些一些方法方法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例如:例如:“亡亡”字字说文解字说:说文解字说:“亡,逃也亡,逃也”,可见,可见“亡亡”字的本义是字的本义是“逃跑逃跑”。由。由“逃跑逃跑”这个意义可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例如:例如:【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逃跑)。【2】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指人的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指国家的灭亡)。【4】暮而果大亡其财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丢失、丧失)。【5】生之有时而用

    28、之亡度,则物力必屈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通“无无”,相当于,相当于“没有没有”)。可见可见“亡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物质。亡:逃亡、隐避亡:逃亡、隐避(本义本义),死亡死亡、灭亡灭亡(引申义引申义)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1】由具体到抽象,由具体到抽象,如如“爪牙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即用其本义。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

    29、了新的意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予王之爪牙”。【2】由个别到一般,由个别到一般,如如“末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再引申为细小。【3】由实到虚,由实到虚,如如“果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副词、连词。【4】因果引申因果引申,如如“好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1)类似联

    30、想。类似联想。引引(本义本义“开弓开弓”延引延引牵引牵引引导引导)(2)接近联想。接近联想。兵兵(本义本义“兵器兵器”士兵士兵军队军队军事军事战争战争)(3)对比联想。对比联想。去去(本义本义“距离距离”离开离开废除废除舍弃舍弃)4.要集中记忆要集中记忆。(见。(见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和和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用法)中考链接中考链接 【主观题主观题】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分)(1)北山愚公者,年)北山愚公者,年且且九十九十(2)指通豫南,达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3)杂然相)杂然相许许(4)操操蛇之神闻之蛇之神闻之 【客观题(选择题)

    31、客观题(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王曰:“善”。乃下令 B、汝亦知射乎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久而不去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D、但微颔之/微斯人,吾谁与归【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便舍船从口入/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遂与外人间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 4【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余因得遍观群书余因得遍观群书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C、使人称谢、使人称谢/使宣叩头谢主使宣叩头谢主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汝心之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无从致书以观/传一乡秀才以观之传一乡秀才以观之B、益慕圣贤之道、益慕圣贤之道/伐竹取道伐竹取道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生于忧患生于忧患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奉命于危难之间奉命于危难之间见资料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词语解释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317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