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630793
  • 上传时间:2022-09-28
  • 格式:PPTX
  • 页数:76
  • 大小:1.1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测试 76 课件
    资源描述:

    1、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智慧分享智慧分享-鲁迅鲁迅这也是生活这也是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测试题兵兵革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七里之七里之郭郭委委而去之而去之2017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

    2、校招生考试语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文 试试 卷卷文言文阅读(共文言文阅读(共9 9分分)阅读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4-7题。题。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3、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2分)分)A.A.天天时时不如地利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自云先是闻秦时时乱乱B.B.地利不如人地利不如人和和 至若春至若春和和景

    4、明景明C.C.环二攻之而不环二攻之而不胜胜 此所谓战此所谓战胜胜于朝廷于朝廷D.D.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有良田美池池桑竹之桑竹之属属5.5.用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 2分)分)委而去之委而去之 翻译:翻译:_6 6依据全文对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 2分)分)【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

    5、下。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7.7.结合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样的思想。(3 3分分)【链接材料链接材料】勾践勾践说于国人曰: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以暴

    6、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

    7、无死乎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是故败吴于囿于囿,又败之于没,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又郊败之。(选自(选自国语国语勾践灭吴勾践灭吴)注:注:“勾践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更”改正。改正。“节节”节制。节制。“劝劝”勉励。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囿”古地名。古地名。“没没”古地名。古地名。答答:_:_4.4.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4 4题中题中A A项项“时时”意思分别为意思分别为“时令时令”和和“时间时

    8、间”。B B项中分别项中分别为为“和睦和睦”“”“和煦和煦”。C C项中同为项中同为“胜利胜利”。D D中分别为中分别为“护城河护城河”“”“池池塘塘”。5.5.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6.6.答案:乙答案:乙【解析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能体现“得到多助得到多助”意思。意思。7.7.答案:得道多助答案:得道多助【解析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得道多助

    9、”,此题需要学生,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注意的是“共同共同”二字的含义。二字的含义。【材料链接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人要

    10、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

    11、鼓励丈夫,说: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外再次打败它。文言文阅读(每小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 2分,共分,共1010分)分)(一)孟子曰:(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

    12、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三),;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选文横线上

    13、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A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B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C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D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2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环环而攻之

    14、而不胜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环:包围)B B、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 (池:水池)(池:水池)C C、寡助之至,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畔之之 (畔:通(畔:通“叛叛”,背叛),背叛)D D、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域:这里是“限制限制”的意思)的意思)3 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城)C C

    15、、委而去之、委而去之 (守城者守城者弃弃城而逃)城而逃)D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4 4、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 B、文章采用了、文章采用了“总总分分总总”的结构模式。的结构模式。C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D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城/非不高也

    16、非不高也”、“故故/君子有不战,战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必胜矣”。5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文中与、文中与“得道者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君子”。B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人和”。C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仁政”、“法治法治”的思想的思想。1C 2B 3B 4C 5D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回答1818

    17、2222题。(题。(1515分)分)甲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乙 孟子曰:孟子曰:“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

    18、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注释: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与:同“为为”,替的意思。,替的意思。尔也:而已。尔也:而已。圹(圹(kuku ngng):原野。):原野。18.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 4分)分)(1 1)寡助之)寡助之至至()(2 2)亲戚)亲戚畔畔之(之()(3 3)所恶所恶勿施尔也(勿施尔也()(4 4)兽之)兽之走走圹

    19、(圹()19.19.甲文认为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 3分)分)句子:句子:翻译:翻译:20.20.甲文说的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2 2分)分)乙乙 孟子曰:孟子曰:“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天

    20、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注释: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与:同“为为”,替的意思。,替的意思。尔也:而已。尔也:而已。圹(圹(kuku ngng):原野。):原野。21.21.乙文中说到的乙文中说到的“桀、纣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就是:。(2 2分)分)甲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21、不以兵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乙 孟子曰:孟子曰:“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

    22、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注释: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与:同“为为”,替的意思。,替的意思。尔也:而已。尔也:而已。圹(圹(kuku ngng):原野。):原野。22.22.甲文说甲文说“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乙文说,乙文说“得天下有道得天下有道”。这两个。这两个“道道”的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 4分)分)答:答:乙乙 孟子曰:孟子曰:“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

    23、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注释: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与:同“为为”,替的意思。,替的意思。尔也:而已。尔也:而已。圹(圹(kuku ngng):原野。):原野。(1515分)分)18.18.(4 4分)(分)(1 1)至:极点()至:极点(2 2)畔:同)畔:同“叛叛”,背叛。(,背叛。(3 3)所恶:所)

    24、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厌恶的东西(事情)。(4 4)走:跑。(每词)走:跑。(每词1 1分)分)19.19.(3 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句子,战就一定胜利。(句子1 1分,翻译分,翻译2 2分)分)20.20.(2 2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每句1 1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21.21.(2 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失道者

    25、寡助”给给1 1分)分)22.22.(4 4分)不一样。甲文所说的分)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仁政”;乙文所说的;乙文所说的“道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2 2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孟子孟子说: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

    26、的,就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甲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27、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乙 子奇治县子奇治县 子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

    28、“子奇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败魏师。6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2分)分)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 追者追者反反曰曰 7 7、下列句中加点的、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以”与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

    29、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中的“以以”意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相同的一项是(2 2分)分)()A.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以情情 B.B.我我以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始出时去人近C.C.夫夫以以老者之智老者之智 D.D.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以记之记之8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2分)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_9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用自己的话回答)(2 2分)分)答:答:乙乙 子奇治县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

    30、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010、乙文中、乙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31、。(的道理。(2 2分)分)乙乙 子奇治县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以私兵战,遂败魏师。6 6、这里是限制的意思通、这里是限制

    32、的意思通“返返”(返回)(返回)7 7、C C8 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9 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的人10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子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齐君君)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追回(子奇)。使者回来说:对这事懊悔了,派使者追回(子奇)。使者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子奇一定能够治理

    33、好阿县的。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国国君问:齐国国君问:“你凭借什么知道的?你凭借什么知道的?”他他说:说:“(因为)跟他同坐在一辆车里的人都是白头发的老人。凭(因为)跟他同坐在一辆车里的人都是白头发的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凭借年轻人决断,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借老人的智慧,凭借年轻人决断,一定能治理好阿县的!”子奇到了阿子奇到了阿县,熔铸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县,熔铸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十分太平。贫穷的人民,阿县十分太平。魏国魏国的人听说一个少年在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的人听说一个少年在治理阿县,兵库里

    34、没有武器,粮仓里没有存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领儿子,兄长带存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领儿子,兄长带领弟弟,用自己家的武器跟魏人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的军队。领弟弟,用自己家的武器跟魏人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的军队。天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35、也,米粟非不多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是地利不好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战必胜矣。17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 4分)分)(1 1)夫)夫环环而攻之而攻之 环环:(2 2)兵兵革非不坚利也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3 3)

    36、委委而去之而去之 委委:(4 4)寡助之)寡助之至至 至:至:18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2分)(分)()A A环而攻之环而攻之而而不胜不胜 委委而而去之去之 B B然而不胜然而不胜者者 得道得道者者多助多助C C固国不固国不以以山溪之险山溪之险 以以天下之所顺天下之所顺 D D寡助寡助之之至至 天下顺天下顺之之19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3 3分)分)2020作者

    37、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 2分)分)参考答案(一参考答案(一)1717(1 1)包围()包围(2 2)武器()武器(3 3)放弃()放弃(4 4)极点)极点 1818C C 19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胜。2020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38、助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文言文阅读(共文言文阅读(共12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做6 69 9题。题。甲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是地利不

    39、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矣。(。(选自选自孟子孟子)乙乙 子贡问政。子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食,足兵足兵,民信之矣。民信之矣。”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必不得已而去去,于斯三者何先于斯三者何先?”曰曰:“去兵。去兵。”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于斯二者何先先?”曰曰:“去食。自

    40、古皆有死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选自论语)6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 2分)分)兵兵革非不尖利也革非不尖利也 兵(兵()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域()足足兵兵 兵(兵()民)民信信之矣之矣 信(信()7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4分)分)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_自古皆有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民无信不立。译文:_8 8 甲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乙 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 3分)分)答

    41、:答:甲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42、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乙乙 子贡问政。子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食,足兵足兵,民信之矣。民信之矣。”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于斯三者何先者何先?”曰曰:“去兵。去兵。”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于斯二者何先?”曰曰:“去食。自去食。自古皆有死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选自论语)9 9你认为你认为 甲甲 乙乙 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两文

    43、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 3分)分)答:答:甲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44、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乙乙 子贡问政。子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食,足兵足兵,民信之矣。民信之矣。”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于斯三者何先者何先?”曰曰:“去兵。去兵。”子贡曰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于斯二者何先?”曰曰:“去食。自去食。自古皆有死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选自论语)6 6兵器兵器 疆界(答

    45、疆界(答“限制限制”也算对)也算对)军备(军队)军备(军队)信任信任,信用信用7 7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从古到今,人都有一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8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 9 甲甲 文重点强调的文重点强调的“人和人和”(“得道得道”)与)与 乙乙 文重点强调的文重点强调的“民信民信”(“取信于民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

    46、的相关性。),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民信”(“取信于取信于民民”)是)是“人和人和”(“得道得道”)的重要条件(或)的重要条件(或“内容内容”)之一。)之一。子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朝廷。”子贡说: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孔子说:“去掉军备。去掉军备。”子贡说: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孔子说:“去掉粮食。

    47、自古以来,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选自论语)选自论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测试题学生版学生版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智慧分享智慧分享-鲁迅鲁迅这也是生活这也是生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48、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兵兵革革非不坚利也非不坚利也七里之七里之郭郭委委而去之而去之2017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文 试试 卷卷文言文阅读(共文言文阅读(共9 9分分)阅读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4-7题。题。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

    49、不深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50、是(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2分)分)A.A.天天时时不如地利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自云先是闻秦时时乱乱B.B.地利不如人地利不如人和和 至若春至若春和和景明景明C.C.环二攻之而不环二攻之而不胜胜 此所谓战此所谓战胜胜于朝廷于朝廷D.D.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有良田美池池桑竹之桑竹之属属5.5.用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 2分)分)委而去之委而去之 翻译:翻译:_6 6依据全文对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题(共76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3079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