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1《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5.1 十二 ppt 课件 42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面对这样的乱世,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的
2、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之一。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人皆有不忍之心五石之瓠五石之瓠h h 四章四章老子四章老子四章兼爱兼爱论语论语礼记礼记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墨子墨子道家道家儒家儒家墨家墨家单元内容单元内容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一一积累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背诵全文二二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三三分析孔子关于分析孔子关于“君子君子”之德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之德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孔子,名丘,
3、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春秋末年鲁国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551年),年),生有异质,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五十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五十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六十八岁返鲁。卒于周敬王四十游列国,六十八岁返鲁。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一年(公元前479479年),年七十三。年),年七十三。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我
4、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 1)3030岁前,位卑而能岁前,位卑而能“鄙事鄙事”,有志于学。,有志于学。(2 2)30503050岁,欲仕不能。岁,欲仕不能。(3 3)50555055岁,在鲁从政。岁,在鲁从政。(4 4)5568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 5)6573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5、的闲人,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沛游离,命运坎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沛游离,命运坎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他在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他在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仁仁”的学说,提出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仁者爱人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以实现,以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为最高境界。孔子所宣扬的孔子所宣扬的“忠孝礼仪忠孝
6、礼仪”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的正统正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圣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言行的一部书,共2020篇篇,是儒家经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7、,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度、处世方法。孔子孔子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整理诗诗、书书等古代典籍,等古代典籍,删修删修春秋春秋。论语写作背景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春秋末,周朝的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最原
8、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如乐何如乐何 yu yu 八佾八佾 y y 自省自省 x xng ng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bn bn譬譬pp如如 未成一篑未成一篑 ku ku迩迩rr 子罕(子罕(hnhn)先生说: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
9、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了。”第一则第一则 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慎于言,就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翻译:翻译: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食无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而正焉”才算达到才算达到“好学好学”的要求。的要求。孔子认为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好
10、学好学”的标准是什么?的标准是什么?第二则第二则 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八佾(八佾yy)而:表假设,如果而:表假设,如果 如如何:把何:把怎么样、对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办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仁仁礼礼乐乐外在表现外在表现内内在在核核心心礼: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礼:区
11、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乐: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第三则 子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没有遗憾。”“道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
12、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理而献身的精神。第四则第四则 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对对“义义”、“利利”的不同认识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的不同认识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君子”与与“小人小人”如
13、何理解?如何理解?观点一: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无德之人。观点一: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无德之人。这句话成了评判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这句话成了评判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观点二:君子指在位当权者,小人指平民。观点二:君子指在位当权者,小人指平民。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有理想的人格,而平民小人只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有理想的人格,而平民小人只知道利害关系,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知道利害关系,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子曰子曰:“:“富与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14、之,不处也。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里仁)子曰子曰:“:“富而可求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吾所好。”(”(述述而而)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肱而枕之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于我如浮云。云。”(”(述而述而)子曰子曰:“:“邦有道邦有道,贫且贱焉贫且贱焉,耻也耻也;邦无道邦无道,富且贵焉富且贵焉,耻也。耻也。”(”(泰伯泰伯)子曰子曰:“:“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矣。
15、”(”(宪问宪问)“义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利利合义之利,不义之利合义之利,不义之利主张大胆追求主张大胆追求“合义之利合义之利”,坚决摈弃,坚决摈弃“不义之利不义之利”孔子义利观: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见利先思义。孔子义利观: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见利先思义。“义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利”本身无
16、不妥。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孔子并不排利。第五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的缺点。”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内:名作状,在心里。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里仁)见贤思齐见贤思齐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