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5.1《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3627787
  • 上传时间:2022-09-28
  • 格式:PPTX
  • 页数:42
  • 大小:1.2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5.1《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论语 5.1 十二 ppt 课件 42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面对这样的乱世,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的

    2、局面就此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之一。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人皆有不忍之心五石之瓠五石之瓠h h 四章四章老子四章老子四章兼爱兼爱论语论语礼记礼记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墨子墨子道家道家儒家儒家墨家墨家单元内容单元内容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一一积累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背诵全文二二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三三分析孔子关于分析孔子关于“君子君子”之德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之德与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孔子,名丘,

    3、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春秋末年鲁国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551年),年),生有异质,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五十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五十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六十八岁返鲁。卒于周敬王四十游列国,六十八岁返鲁。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一年(公元前479479年),年七十三。年),年七十三。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我

    4、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 1)3030岁前,位卑而能岁前,位卑而能“鄙事鄙事”,有志于学。,有志于学。(2 2)30503050岁,欲仕不能。岁,欲仕不能。(3 3)50555055岁,在鲁从政。岁,在鲁从政。(4 4)5568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 5)6573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孔子 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

    5、的闲人,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沛游离,命运坎孔子是一位旷世奇才,虽然一生颠沛游离,命运坎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坷,但他所创建的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他在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他在政治思想上大力宣扬“仁仁”的学说,提出的学说,提出“仁者爱仁者爱人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以实现,以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境界。为最高境界。孔子所宣扬的孔子所宣扬的“忠孝礼仪忠孝

    6、礼仪”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的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封建王朝中起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的正统正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圣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世家 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言行的一部书,共2020篇篇,是儒家经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7、,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度、处世方法。孔子孔子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整理诗诗、书书等古代典籍,等古代典籍,删修删修春秋春秋。论语写作背景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春秋末,周朝的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最原

    8、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如乐何如乐何 yu yu 八佾八佾 y y 自省自省 x xng ng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 bn bn譬譬pp如如 未成一篑未成一篑 ku ku迩迩rr 子罕(子罕(hnhn)先生说: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勤于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

    9、做事而说话谨慎,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了。”第一则第一则 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慎于言,就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翻译:翻译: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做到“食无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有道而正焉”才算达到才算达到“好学好学”的要求。的要求。孔子认为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好

    10、学好学”的标准是什么?的标准是什么?第二则第二则 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乐何?”(八佾(八佾yy)而:表假设,如果而:表假设,如果 如如何:把何:把怎么样、对怎么样、对怎么办怎么办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仁是礼乐的基础,礼乐是仁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仁仁礼礼乐乐外在表现外在表现内内在在核核心心礼:区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礼:区

    11、分等级,使各阶层有序,有序则不乱;乐: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乐:抒发情感,使情绪得以纾解,促进社会和谐。第三则 子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没有遗憾。”“道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

    12、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理而献身的精神。第四则第四则 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里仁)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对对“义义”、“利利”的不同认识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的不同认识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君子”与与“小人小人”如

    13、何理解?如何理解?观点一: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无德之人。观点一: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无德之人。这句话成了评判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这句话成了评判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义是公心,利是私欲,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懂公心为君子,行私欲者为小人。观点二:君子指在位当权者,小人指平民。观点二:君子指在位当权者,小人指平民。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有理想的人格,而平民小人只在孔子的观念里,在位君子有理想的人格,而平民小人只知道利害关系,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知道利害关系,因此执政者要对症下药,满足百姓的利益。子曰子曰:“:“富与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14、之,不处也。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里仁)子曰子曰:“:“富而可求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吾所好。”(”(述述而而)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肱而枕之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于我如浮云。云。”(”(述而述而)子曰子曰:“:“邦有道邦有道,贫且贱焉贫且贱焉,耻也耻也;邦无道邦无道,富且贵焉富且贵焉,耻也。耻也。”(”(泰伯泰伯)子曰子曰:“:“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矣。

    15、”(”(宪问宪问)“义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利利合义之利,不义之利合义之利,不义之利主张大胆追求主张大胆追求“合义之利合义之利”,坚决摈弃,坚决摈弃“不义之利不义之利”孔子义利观: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见利先思义。孔子义利观:重义不轻利,尚义不排利,见利先思义。“义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是孔子行事的准则与先决条件,孔子尚义。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孔子承认追求富贵是人的共性,求“利利”本身无

    16、不妥。本身无不妥。孔子并不排利。孔子并不排利。第五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的缺点。”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齐:形作动,看齐。齐:形作动,看齐。内:名作状,在心里。内:名作状,在心里。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里仁)见贤思齐见贤思齐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三人行,必有我师

    17、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论语论语述而述而见不贤而内自省见不贤而内自省同:遇到更有学问的,不要极度排挤,而是虚心请教同:遇到更有学问的,不要极度排挤,而是虚心请教异:异:“见贤见贤”具有随机性。具有随机性。“就有道而正就有道而正”具有主动性具有主动性第六则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判断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说: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质:质朴、朴实。质:质朴、朴实。文:华

    18、美、文采。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史:虚饰、浮夸。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儒家儒家VSVS道家道家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雍也)质:先天的、朴实无华、质朴本性。质:先天的、朴实无华、质朴本性。文:后天的、经过后天获得的。(例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文:后天的、经过后天获得的。(例如:衣着装饰、谈吐文采)文质兼美、处理好质、文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文质兼美、处理好质、文关系,协调发展:内心真实、朴素,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

    19、这也正是儒家中庸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这也正是儒家中庸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表现。之道在君子气质上的表现。不同在于道家特别强调天真、自然。偏向不同在于道家特别强调天真、自然。偏向“质胜文质胜文”第七则第七则 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泰伯)弘:广、大,志向远大弘:广、大,志向远大 毅:坚强,意志坚强毅:坚强,意志坚强 已:停止已:停止成语:成语:任重道远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孔子说:孔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读书人

    20、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吗?”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任重而道远因为任重而道远任重任重因为仁以为己任。(仁因为仁以为己任。(仁忠恕之道)忠恕之道)道远道远因为死而后已因为死而后已(贯彻(贯彻“仁仁”的精神需要终生不倦、死而后已)的精神需要终生不倦、死而后已)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

    21、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标。第八则第八则 子曰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ku,止,吾止也。,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罕)譬如:比如、好比譬如:比如、好比 篑:盛土的竹筐篑:盛土的竹筐 平地:填平洼地平地:填平洼地虽:虽然。虽:虽然。覆:倾倒。覆:倾倒。进:前进。这里指继续堆土。进:前进。这里指继续堆土。孔子说:孔子说:“好比积土堆山,只差一筐土

    22、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好比积土堆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但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己在往前努力。”(其咎在己)(其咎在己)(进益在己)(进益在己)子曰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ku,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罕)“未成一篑未成一篑”:垂成。垂成之际容易懈怠。成语:垂成。垂成之际容易懈怠。成语功亏一篑功亏一篑“虽覆一篑虽覆一篑”:初始。初始之时容易畏难。

    23、:初始。初始之时容易畏难。再次强调“为仁由己”孔子用孔子用“堆土成山堆土成山”和和“平整土地平整土地”的比喻,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第九则第九则 子曰: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子罕)知:同知:同“智智”。子曰:子曰:“有智慧(聪明)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有智慧(聪明)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敢的人不畏惧。”智者智者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仁

    24、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遭人怨恨,行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遭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忠道(立人、达人)则会招人感激,人我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不忧虑了。不会不忧虑了。真正的勇者真正的勇者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所以不存在惧怕不是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所以不存在惧怕之心。之心。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修养,智、仁、勇缺一不可。勇缺一不可。第十则第十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25、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于礼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不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

    26、愿意实践这些话。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就是通过人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遵守“礼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说,的规定。从这个层面说,“仁仁”是是“礼礼”的内化和自觉。的内化和自觉。阐述了孔子对阐述了孔子对“仁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具体是要“视、听、言、动视、听、言、动”都符合礼。都符合礼。仁仁克己克己复礼复礼由己由己视视听听言言动动合乎礼合乎礼对内对内对外对外 论语中,论语中,“仁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109次次.“

    27、仁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是论语的思想核心。“复复”礼:孔子想要恢复的是什么时代礼?礼:孔子想要恢复的是什么时代礼?周礼周礼孔子崇古,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孔子崇古,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周礼周礼 周礼是周朝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法规。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第十一则

    28、第十一则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乎?”子曰:子曰:“其其恕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卫灵公)(卫灵公)一言:一个字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实践行:奉行,实践 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其: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于:介词,可以翻译成于:介词,可以翻译成“给给”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什么是什么是“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即为礼记中所谓的即为礼记中所谓的“絜矩之道絜矩之道”。“絜矩之道絜矩之道”:”:以推

    29、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以推己度人为标尺的人际关系处理法则,指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儒家以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儒家以“絜矩絜矩”来象征道德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上的规范。“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忠和恕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体两面忠和恕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体两面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十二则第十二则 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r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阳货)孔子说: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学

    30、习诗呢?诗可以激发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交往能力,可以在礼的准则下讽刺时政。从近处讲可以懂得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怎样侍奉父母,从长远将可以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能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子曰: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群,可以怨。迩rr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31、名。”(阳货)(阳货)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指出诗的益处。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诲,指出诗的益处。兴兴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引譬连类、感发志意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激发人们的广泛联想,调动内在情感。观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盛衰和政治得失。群群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诗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切磋砥砺,提高修养。诗可以帮助人们沟通感情,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怨怨刺上政怨刺上政诗可以批评指责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诗可以批评指责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愤和讥刺之情“兴观群怨兴观群怨”说

    32、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功能)。说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功能)。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诗究竟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孔子谈诗的三大功能,一是诗教,兴观群怨;二是诗用,事父事君;三是诗识,鸟兽草木。致知致知修养身心修养身心治国齐家治国齐家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一、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二、礼、乐以仁为基础二、礼、乐以仁为基础三、执着追求三、执着追求“道道”(真理)(真理)四、君子重义轻利四、君子重义轻利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五、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六、文质兼备,方为君子六、文质兼备,方为君子七、七、“仁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为己任,要意志坚强八、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八、譬如为山平地,持之以恒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九、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十、克己复礼为仁十、克己复礼为仁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十二、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君子之德君子之德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1《论语》十二章ppt课件4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7787.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