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第四 单元 创造 形象 诗文 有别 2012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2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 教材篇目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 单元目标 1.背诵并默写相关的名言名句。 2.分析部分词类活用现象,掌握重点实词“弥、迁、请、劝、若、书、孰、说”义项。 3复习“爱、过、道、怜、如、省、善、许、族、卒”实词意义。 4掌握虚词“焉、而、夫、为、于”的用法。 5复习“筛选文中信息”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实虚词。 2.复习掌握“筛选文中信息”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积累运用】 一、名言名句 填写下面名句的空缺部分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 !
2、!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3 ,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二、文言实词 1解释加点词 (1)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晋陶渊明独爱菊 (2)道 臣之所好者道也 行道之人弗受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伐无道,诛暴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道芷阳间行 (3)过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与不及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 (4)怜 可怜身上衣正单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省 省兄河南 七省好事者 (6)善 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善刀而藏之 素善留侯张良 积善成德,而神
3、明自得 (7)许 引之长丈许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时人莫之许也 (8)族 族庖月更刀,折也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卒 卒买鱼烹食 鲁肃闻刘表卒 然今卒困于此 五万兵难卒合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1)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 (3)吾闻汉购我金千斤,邑万户 (4)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六王毕,四海一 (9)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10)西门豹簪笔磬折 (11)十二渠经绝驰道 (12)苦为河伯娶妇 (13
4、)不冠不袜 (14)吾数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15)技盖至此乎 (16)如宝装屏风 (17)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18)项王军壁垓下 (19)岸上赤而壁立 (20)砉然向然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所见无非牛者 (2)依乎天理 (3)虽然,每至于族 (4)因其固然 (5)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6)吾知公长者 (7)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8)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三、文言虚词 辨别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焉 (1)盘盘焉,囷囷焉 (2)且焉置土石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或师焉,或不焉 2而 (1)骊山北构而西折 (2)不敢言而敢怒 (3)谁得而
5、族灭也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夫 (1)夫大国,难测也 (2)予观夫巴陵胜状 4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吾见其难为 (3)视为止,行为迟 (4)霓为衣兮,风为马 (5)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于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四、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 3虽然,每至于族,
6、吾见其难为,视为止,行为迟。 4吾闻汉购我头金千斤,邑万户,吾为若德。 五、文言句式 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1籍独不愧于心乎 2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人 3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4乃谓其骑曰:“何如?”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7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 8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9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10方期我决斗某所 11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六、素材集成 1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
7、) 应用提示:本段内容的中心是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写作实践中可用来论证掌握客观规律的重要。“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一句,还可引申出“道”与“技”的关系问题。“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一句则可以用来论证一个人能力本领的提高都是要有一个过程的,适用于“过程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的话题。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应用提示:“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
8、地矣。”掌握自然是战胜自然的前提,任何事情要做到游刃有余都要找到自己的空间,否则就会处处碰壁了。“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这一句可以用来论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哪怕是极容易的事情,才能保证成功永远伴随着你。庖丁的成功就是每见难为之处都“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的结果,“艺高胆大”,但不能“艺高心粗”,否则“艺高”反会成为失败的潜因。文惠君的养生之道,我们自当作两面的分析,自然中、社会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我们人力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如果我们不知变通不善回避,可能将我们的人生变成“良庖之刀”甚至“族庖之刀”,过早地消耗了我们的生命。但如果一味地躲避矛盾,失去了原则也会
9、使得我们的人生失去光彩。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也是对生命的另一种爱护。 3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 应用提示:事业的成功,个人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时运的作用也很重要,然而有时候自己的时运也是自己造成的,项羽垓下被围“骓不逝”的“时运”就不是来自外部。有时候人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就是一例。 4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10、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之死) 应用提示:放弃生的机会,毅然赴死,视死如归,只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这在苟且偷生的人看来不可思议,在能够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人来说也许是可笑的,而最后将项羽彻底战胜的汉高祖恐怕绝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然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尊严问题,人的尊严有没有底线;可以看出成功与手段的问题,为了成功是否还有我们不能采用的手段。本材料可以论证生命与尊严、成功与手段的话题。 1注意归纳并掌握加点实词义项 (1)弥 弥天大罪(动词,满) 敢拜子弥缝鄙邑,寡君又往矣。(动词,补救) (2)迁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动词,从低处
11、转移到高处) 是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转移) 施赏不迁,行诛无赦。(动词,改变,变动)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动词,贬谪) (3)请 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动词,请求) (智伯)使人请地于韩。(动词,要求,索取) 臣请完璧归赵。(副词,表敬意) 俯身倾耳以请。(动词,问,请教)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动词,请示) (4)劝 惩恶而劝善。(动词,勉励,鼓励) 各劝其业,乐其事。(动词,努力从事)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动词,劝说) (5)若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动词,好像) 若毒之乎。(代词
12、,你) 若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连词,表假设) (6)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动词,书写)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名词,书信)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名词,书籍) 局势唯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名词,书法) (7)孰 进孰于天子(名词,熟食) 寒暑易节,而五谷以孰。(动词,成熟)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副词,仔细,周详)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代词,谁) 是可忍,孰不可忍(代词,什么) (8)说 欲遍布之,恐不可户说(动词,说明,解释) 说尽心中无限事(动词,诉说) 使人说于子胥(动词,告诉) 是说也,人常疑之(名词,观点,说法)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名词,一
13、种文体) 说备使抚表众(动词,劝说,读shu)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形容词,高兴,读yu) 2解释下面加点的双音节实词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禀告事情) 信造化之尤物也。(大自然)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峻雄伟的样子) 亦与他山迥异。(迥异:差别很大)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年高有影响的人) 且留待之须臾。(片刻,一会儿) 筛选文中信息 【考点解读】 筛选文中的信息,在文言文阅读中属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考查形式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学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一问题的一组。 历年高考题表现出的筛选内容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人物言行举止的
14、信息。体现人物的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的道德情操和能力才智的信息。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温馨提示】 宏观考虑,整体把握。阅读时,首先将下列相关内容筛选出来:文中写了几个人,主角是谁,其他人与主角是何关系;有几件事,谁所为,事件反映了什么价值取向。微观分析,抓住关键。关键章节,如评价性,总结性章节。关键语句,如起始句、总结句、评述性句子。审清题目,善用排除。找出全部说明某个问题的信息,某个选项中只要有一个句子与题意不符合,即可排除。 【考题例析】 (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15、。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
16、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
17、.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答案】C 【解题指导】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技巧点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每年必出题目,可能全都是“实词”,今年的题目即如此;可能实、虚词都有,也可能只有虚词。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查是动态语境中的辨析,要理解动态语境中的陌生意义,就必须注意上下文语境,注意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要注意文言实词知识的灵活熟练运用,最起码要熟练掌握文
18、言实词知识,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解题方法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选,对于同学们来说,排除法似乎更可靠。比如本题的“长”读“zhng”,通“掌”,无论知识还是文句理解,都非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结”在“结兵自守”中显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赞”在“留幕府赞军事”句意中显然是“辅佐、协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最后要注意古代文化常识,现代汉语词汇积累,这些都是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必要知识。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复以细故烦御史 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19、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 B. C. D. 【答案】D 【解题指导】“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个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这是由于所选文言文多采自史传文,而史传文都是评述某个人的生平事迹的,这就决定了“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的高频率出现。本题中反映的是主人公辞官不就的品德,是主人公说的话,说的是朝廷命令御史查察,反映主人公判案迅速,都与题目要求不合,故选D。 【技巧点拨】这种题目的解法主要是排除法,且很快很准确,比如一看马上就可排除之,于是就只剩下C、D两项了,再看看又能迅速排除C,很快就可选出答案。考试过程中必然要讲求点儿效益,而排除法的运用帮助很大,效果也很明显。 10.下列对原文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