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625805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8.3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敬畏 自然 罗布泊 消逝 旅鼠 大雁 归来 出来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优质 公开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 知识与技能 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难点 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

    2、的生命”的含义。 1情景教学法。 2设疑激趣法。 3讨论点拨法。 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爱护环境”是我们当今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话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话题,我们只要仰视一下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再纯净,而是被“现代文明”的烟尘污染得浑浊而模糊。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很难找到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淀,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此外,我们曾经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喊着要改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树木,人可以在短短十分钟让它在地球上消

    3、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人类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 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本文会给我们指点迷津的。 严春友,1959年生,山东莒县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宇宙全息统一论精神之谜西方哲学新论等。大自然的智慧一文入选199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选入教材时有改动。原文发表在散文1988年第5期上。 一直以来,世界的各民族对自己创造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科技都感到无比骄傲自豪,并以此列于

    4、世界民族之林。可许多现代人却目空一切地不断膨胀着自己的私欲,全然不顾自然的危机,更忘乎所以地藐视自然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这篇敬畏自然可能会使人类被欲望冲昏的头脑冷静一下。 1多媒体播放有关人类征服自然的图片,如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暴减 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如何理解课文标题“敬畏自然”? “敬畏”,就是敬重又畏惧,“敬畏”,就是爱护。人类要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时刻刻爱护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本文写了什么内容?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而是应该“敬畏自然”

    5、、“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1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文章第1自然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1)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2)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3)论智慧,自然智慧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所以,人类宣称“征服自然”,实在是不自量力的狂想。 2阅读文章第27自然段,思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二者的关系。作者认为大自

    6、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是人类智慧遥不可及的。而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进行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的智慧只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人们应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而且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阅读文章第810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弟兄关系? 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而非生命物质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弟兄关系。 4阅读文章第11

    7、自然段及全文,思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弟兄。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5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呢? 这是针对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提出的。人总是要征服自然,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很容易走到极端,这样下去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招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文

    8、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段是哪一段? 课文第11自然段。 7文章是如何一步步推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的? 文章先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第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第二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是第三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8教师小结:作为一篇科学文艺作品,本文的科学性体现在议论文这一文体的运用上。文章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通篇依照论述的思路展开,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依次叙写,由引论到本论再到结论,水到渠成。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科学文艺作品的一个特点,即要用科

    9、学的方法来论述文章内容。其实,科学文艺作品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都是神奇的,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 2“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这个“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课文所说的“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都是拟人化的说法,把宇宙比拟为人,将宇

    10、宙的一切,都设想为造物主的创造,那么这种创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作者说,“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就是拟人的说法。 3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只要想想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就会觉得其非常精巧。生物学家研究得越精细,越觉其精巧。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想想苍蝇怎么会有复眼,蚊子怎么能够吸血,不能不觉得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其精巧。 4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

    11、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 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大概念,既包括低级形态,又包括高级形态的概念;一个是小概念,单指低级形态。所谓“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这就容易理解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了。头脑的认识、头脑的思维当然就是一个人的认识、一个人的思维,这就容易理解这一串话语了。再则,也说明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公害破坏宇宙机

    12、体是宇宙的痛苦,也令人类痛苦,所以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反之亦然。 5“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区别只在于高级生命形态与低级生命形态之分,而高级生命形态正是从低级生命形态中产生的,所以低级生命形态,即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但山体在不断地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 6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

    13、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恶果,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

    14、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此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4)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5)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人类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7教师小结:作为一篇科学文艺作品,本文达到了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文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感受到语言优美,还唤起了我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与思考。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

    15、1自然段):指出人类提出“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把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较,指出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第五部分(第11自然段):得出结论:人应该敬畏自然。 1运用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从论智慧到论生命,又进了一层。在层层推进的论述

    16、中,人类之所以应该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毕,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结论。 2运用对比手法。 分说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不但从整体上构成对比,而且两个方面的议论又有对比,用自然的眼光看人类的智慧,就包含着对比,论自然的智慧又一再说“人类却不能”“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也是对比。 敬畏自然 严春友 提出问题: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 分析问题:比较人类与自然的智慧 阐述宇宙两者间智慧的关系 论述宇宙是有生命的 解决问题: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层层递进水到渠成(排比、比喻、拟人、反问) 议论性散文:既有议论文的形式,也有文学的色彩 我在教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 一是作者的语言。课文

    17、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二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让学生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知识与技能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生

    18、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重点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难点 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1文献法。 课前收集并整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上课初始全班交流,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或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同学们听说过罗布泊吗?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是一个恐怖又充满神秘的戈壁,但是,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水鸟成群、碧波

    19、荡漾,罗布泊滋润着大片的生命绿洲。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吴刚,大学教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见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但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

    20、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 作者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发出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1同学们,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呢?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

    21、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惧。 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地增加耕地用水、盲目地修建水库截水、盲目地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

    22、体。罗布泊消失了。 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食恶果?人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 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看完文章后,我们的心里只有一种感觉沉重。现在大家畅所欲言:最让你心情沉重的句子有哪些呢? (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23、,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通过罗布泊的今昔对比,让人知道它原非如此荒凉,这样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4)第20自然段对胡杨林的枯死惨状的描写,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5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人们为了生存,扩大耕地,开采矿藏,这是开发。

    24、现在西部大开发也同样是开发,一定要注意克服盲目性,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写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追溯历史上罗布泊的美丽景象,和前面部分形成对比。 第三部分(第925自然段):说明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指出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第四部分(第2628自然段):推而广之,以青海湖、月牙泉为例,说明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1巧妙合理的布局谋篇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适当合理地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各个角度突出中心。 每一种表达方式都恰到好处又圆满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务,相得益彰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

    25、大量地占有材料是挖掘文章深度、拓展外延的坚实基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刚 生命绿洲河流改道荒漠化原因世界第二大沙漠的一部分滥用水源 树立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生命的绿洲”到“生命的禁区”,学生会对这个悲剧深感痛心,对悲剧制造者产生极度的愤慨。我让学生认真体会,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对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这种人文关怀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心声,这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还注意语文课堂的延伸,让学生走进社区,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就教学过程而言,让学生选择

    26、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写,这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13旅鼠之谜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旅鼠之谜”给人类的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重点 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难点 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有关旅鼠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一旦旅鼠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它的毛色就

    27、会发生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如果被天敌杀死的数量太少,剩下来的就会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大海,集体自杀。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科学家们绞尽脑汁,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今天,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世界,了解这个旅鼠的奥秘!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

    28、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位梦华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南极之梦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南极属于谁冰雪世界的资源北极的呼唤等,由位梦华主编的丛书神奇的北极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1996年)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7年)。 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天兵天将,突然降临。 1985年的春天,成群结队的旅鼠

    29、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所到之处,草木被洗劫一空,庄稼被啃得一塌糊涂,牲畜被咬伤。旅鼠成灾,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此,人们忧心忡忡。然而,到了4月份,这群旅鼠大军突然以日行50公里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伤的伤,死的死,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沿途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旅鼠的尸体。就这样,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奋力往前游去,直到全军覆没。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科学

    30、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却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简要回顾本文内容。 2旅鼠之谜有哪些? 旅鼠的奥秘有三: 一是繁殖能力惊人; 二是繁殖没有节制,可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出现种种怪现象,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三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1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但详说之中,也有详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代的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即使是一、二两胎,详说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

    31、则详说第一胎,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都只说总数,最后是说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第几代第几胎一一交代明白,所以让人觉得繁而不乱。 2读整篇课文,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科学小品文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文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

    32、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说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因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又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增知

    33、识又有兴味。 3思考一下,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本文在情节上,以旅鼠三大奥秘贯穿全文,并形成悬念,层层推进。这样安排使行文波澜不断,反复制造悬念又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是“一大难解之谜”,更加能吸引读者。 4本文反复渲染旅鼠之谜的目的是什么?说说自己的见解。 本文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反复渲染“旅鼠之谜”,目的决不仅在于介绍关于旅鼠的生物学知识,更意在提醒人类关注自身第1号问题全球人口迅速增长而难以控制的问题。 5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我们人呢?正如课文所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结合下列资

    34、料,讨论一下,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中国人口2032将达14.7亿。 (1)重点在控制人口,学会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2)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人类呢,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6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1)“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明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2)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3)

    35、“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7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旅鼠的这些奥秘?请举例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8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地介绍给大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1)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2)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3)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总结科学小品文的写法特点。 (1)作者运用灵活的方式,

    36、采取多种描写的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2)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3)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通俗易懂。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在北极捕到一只旅鼠,遇到纽约动物协会成员丹尼斯.马洛拉斯,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第727自然段):写丹尼斯向“我”揭示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三部分(第28自然段):由旅鼠奇特的行为而引发对人类繁衍的忧思,深化了主题。 1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有关旅鼠的科学知识,体现文章的科学性。 2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 全文用记叙作为框架,以对话为主要写作方式,向读者清晰地介绍了旅鼠的三

    37、大奥秘,故事性、趣味性极强。 3衔接天衣无缝。 在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时,环环相扣,既深入介绍了几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清晰地分析了各个问题的特点。在对旅鼠“死亡大迁移”进行讲解时,巧妙利用“我”的问题,既道出读者的心声,又引出文章下面要介绍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既清晰明了又浑然一体。 旅鼠之谜 位梦华 旅鼠之谜1.繁殖力惊人2.奇怪自杀行为知识性、趣味性3.死亡大迁移 奥秘无穷 众多启示人口数量要控制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可

    38、以通过读故事的方法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那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理解了本文告诉我们的只有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的思想。 14大雁归来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 2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 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 2理解作者的情怀。 难点 对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句子的理解感悟。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大雁的资

    39、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到了,它们欢快之极,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利奥波德(18871948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

    40、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关于大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

    41、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1多媒体展示课件中大雁活动的情景,同时播放有关雁的歌曲,创设学习情境。 2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大雁是一种大型的游鸟,是一种益鸟 3你又是怎样理解“归来”的? 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之情。 4教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的资料,然后抽三名学生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地方做个记号。 6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描写了它

    42、们觅食前后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夜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1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1)大雁3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11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雁队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讨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 3“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

    43、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4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拟人化的语言,使得大雁有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5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课文第4自然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 (2)课文第6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 (3)课文第10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6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580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