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导学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导学案.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秦论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导学案 统编 版高二 选择性 必修 优秀 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过秦论优秀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贾谊,疏通一二段文意。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第一段的精妙字词。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2、。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中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刘歆:“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 苏轼:“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李东阳:“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 鲁迅:贾谊、晁错的奏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毛泽东:“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3、问苍生问鬼神。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2.写作背景: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然而,国内各种矛盾却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本文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3.注音: 合从缔交()藩()篱崤()函瓮牖()钩戟() 因利乘便()万乘之势()陈轸()孝公既没() 宁越()乐毅()翟景()墨翟()召滑() 蒙恬()逡巡()黔()首
4、氓()隶 锄耰棘矜()铦铩()度长絜大()() 内立法度()鞭笞()七庙隳()膏腴() 镞()将()数百之众赢粮而景()从 劲弩()镝()谪()戍 4.释义: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外连衡而斗诸侯。 (3)蒙故业,因遗策。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6)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7)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8)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9)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0)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1)以愚黔首,隳名城。 (1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13)因河为池。 (
5、1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5)才能不及中人。 (16)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1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19)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20)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5.解题: 过秦:();论:表明文体是一篇()。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过秦论被鲁迅誉为“()”。 ()统一天下之后,为了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
6、秦朝迅速灭亡。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所以,本文名为“过秦”,实是“()”。 一、导入 秦王嬴政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却在农民起义的火光中灰飞烟灭了,秦始皇的万世帝王梦也同兵马俑一样成了他的陪葬品。那么,强大的秦帝国因何灭亡? 二、阅读 1作者认为秦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2.默读第一段,找出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并
7、尝试着翻译。 三、反馈 第一段较难翻译的字词: 四、讨论 1.找出第二段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并尝试着翻译。 2.秦孝公时期,秦国始兴,秦国是攻势还是守势?此时的秦国有哪些有利条件?施行了哪些政策? 3.哪几个字词用得特别精妙?请赏析。 五、展示 六、精讲 1.夯实基础 2.分析内容 3.鉴赏手法 七、检测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藩篱(fn)崤山(yo)蒙恬(tin) B.逡巡(qn)锋镝(d)蹑足(ni)墨翟(zhi) C.谪戍(zh)鞭笞(ch)黔首(qin)囊括(nn) D.隳名城(hu)户牖(yu)棘矜(j)赢粮(yn)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
8、一项是() A.席卷天下: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C.以致天下之士:招致,招来D.因遗策:趁机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4.下列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
9、,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八、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论积贮疏 贾谊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
10、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注】屈:
11、穷尽。泛:覆灭。阽危:面临危险。殴:同“驱”。廪:同“懔”。戒备,畏惧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子:指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B末技游食之民:指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 C岁恶:这里指天气不好,不能风调
12、雨顺。 D南亩: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 3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管子之言和古人深知民足致治的事实,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接着由古及今,联系实际,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古今对比,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B第二段,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攸关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继续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 C第三段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中心论点,并与第二段及第一段的有关部分进行对比论证,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
13、,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正面更深入一层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 D这篇奏疏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对于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2)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二三段文意,并能划分段内层次。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本段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式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14、。 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句子是:,。 3.最能揭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 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外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武攻之举措。在南方:,。在北方:,。 5.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6.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句子是:,。 7.秦始皇为了削弱人民的反抗力量采取的举措是:,;, 8.过秦论中用整句描述秦始皇依地理形势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9.文中“,”两句形象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0.写秦始皇自
15、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11.文中“,”三句极言陈涉出身贫寒,地位卑贱。 12.贾谊用“,”短短四个句子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13.过秦论运用对比手法,说明陈涉起义军的武器不过农具和木棍,士兵的身份更是一般的有关句子是:,;,。 14.作者用“,”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15.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 二、阅读 第二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说出你的理由。 (1)分四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诸侯恐惧”.“已困矣”“于是从散
16、约败”.“弱国入朝”最后一句; (2)分三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国家无事”; (3)分两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最后一句。 三、反馈 四、讨论 小组探究一: 1.找出第二段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并尝试着翻译。 2.五王时期,国力渐强,在文治与武功方面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各诸侯国又是怎样与之抗衡的?请简要概括。 3.面对百万之众的九国联军,秦国为什么敢“开关延敌”?九国之师又为何“逡巡”不敢进? 4.本段气势充沛,铺张扬厉,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小组探究二: 1.找出第三段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并尝试着翻译。 2.极盛时期,秦
17、国有攻有守,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畅想。请进行概括分析。 五、展示 六、精讲 1.夯实基础 2.分析内容 3.鉴赏手法 七、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C.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E.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北收要害之郡追亡逐北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18、是() A过秦论过故人庄B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C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收天下之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士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叩关而攻秦 八、作业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氓(mn)隶迁徙(x)之徒一夫作难(nn) B逡(qn)巡怙恶不悛(qun)从(zn)散约败 C崤(xio)山混淆(xio)黑白割地赂(hu)秦 D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