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淄博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625545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7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淄博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淄博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 山东省 淄博市 一中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二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淄博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 2020级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2022.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

    2、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 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 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

    3、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 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 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确证因果关系是指批评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证实文学作品与具体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

    4、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则难以实践。例如,文学批评在阐释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时,致力于确证乡土小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因此,解读重心就放在乡土小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表现强烈民族意识上。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 而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数值增加时,相关历史社会和现实事件也随之增加,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反之则亦然。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

    5、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也就是说,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 (摘编自杨丹丹文学批评用数据“说话”的可能性) 材料二: 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判定“影响”,即文学史上特定作品的影响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目前的方法是判别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度,由此断定一部作品到底与后世的哪些作品具有比较显著的形式重合。国外一位学者先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出现的文体特征,比如作品中出现的比较独特的辞藻,再利用现成的电子文学数

    6、据库,用相关算法测量出数据库中同时代的欧洲小说和歌德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以此来考察传统阅读所无法勾勒的“散落”的文学影响。 用数据来分析“影响”问题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确度,也是基于一种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一般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虽然“影响”是发生在两个文本之间的过程,作者只是发生这种影响过程的媒介,但作为媒介的作者主观上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经常会使用防御和否定的对策来遮盖自己的文学渊源。而数据分析所认为的影响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已全无关系。一个文本中大多数形式特征并不是作家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由文化无意识所决定的,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遵循着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的路径,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

    7、也建筑在大量的重复现成语料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虽然人脑并不是机器,但与机器有着相似特点,两者都会机械地模仿固有的语用习惯,而一个语言文学共同体也会在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有规律地改变这些习惯。 (摘编自金雯“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文学大数据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B.以人间喜剧为例得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未必有适用价值。 C.生死场是一部乡土小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反抗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D.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即使是天才作家的

    8、传世经典也不会例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计算背景下的文学批评注重分析文学数据,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更为客观,这说明文学计算必然会促进文学批评的巨大进步。 B.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不具备普遍性,所以以阐释单篇作品为主的文学批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 C.确证因果关系和呈现相关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思维,虽然二者可以适用于不同数量的文学作品,但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D.通过数据分析,测量一部作品与后世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再借助传统阅读,可以更有助于分析判断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

    9、一项是() A.通过分析对比布谷鸟的呼唤与哈利波特的语言相似度,推测这两部小说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最终作者承认了这一事实。 B.文学计算可以统计鲁迅秋夜中有两棵枣树,却无法呈现两颗枣树蕴含的孤独体验,这就需要批评主体赋予文学数据以价值导向。 C.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在西方现当代写作中留下的印记,可以统计某些主题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次和传播路径。 D.人民的名义原著中提及“钱”字多达170次,远远超过了“人民”一词的93次,说明这本书是一部与金钱有关的反腐小说。 4.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要说明。 5.有研究者计划运用数据分析,为唐诗做一个影响力排行榜。请你结合材料,就

    10、从哪些方面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倒霉的阴雨天气使得矿区冷冷清清,死气沉沉。人们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睡!不睡再干啥?孙少平倒在自己的床铺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几天来,他一直沉浸在一种异常的激动之中,因为再过几天,就到了晓霞和他约定的那个充满浪漫意味的日子。 在临近回黄原的前一天,他准备先到铜城为两个老人买点衣料。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应该给家里所有的人都带礼物。吃过早点,他背了个大挂包,带了那把新买的黑色自动伞,带了足够的钱,走出单身宿舍,踏入了茫茫雨雾中。 当路过矿部大楼前的阅报栏时,不由驻足而立,想浏览一下

    11、报纸上的消息。孙少平自高中认识田晓霞以来,在她的影响下,一直保持着每天看报纸的习惯。 他突然被省报头版头条的黑体字标题所吸引南部那座著名的城市被洪水淹没了!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电头“记者田晓霞”几个字迅速跳入他的眼帘。啊?她已经在那里了? 孙少平一边看田晓霞的这条惊人的消息,一边在想她能不能赶回黄原的问题,他用这双重思维读完了这条简短的消息但是,对孙少平来说,真正爆炸性的新闻是紧接着这条消息的另外几行字又讯:本报记者田晓霞发出这条消息后,在抗洪第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牺牲?我的晓霞晓霞牺牲的消息洪水巨浪一样将孙少平击倒,使他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孙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

    12、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越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当孙少平满身泥浆返回宿舍,那神态已经完全像一个疯子或纯粹的白痴。同宿舍的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没敢问他个长短。下午,同宿舍的人给他捎回一份电报。他从床上跳起来,手抖得像筛糠一般,打开了这份电报他希望这是田晓霞打来的!他相信会有奇迹出现!可是,电报竟是她父亲的铜城大牙湾煤矿采五区孙少平请速来我处田福军。孙少平两眼一阵发黑,把电报纸丢在床铺上。是的,晓霞的死是真

    13、实的。 孙少平神神魔魔,赤手空拳走出了宿舍。他很快赶到矿部前的小广场。每隔一小时发往铜城的公共汽车正在往上挤人。他扑进车门,夹在人缝里,胸膛像压了一块大矸石。呼吸困难而急促,一个多钟头后,他在铜城下了汽车,上了当天开往省城的最后一趟火车。 孙少平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也不看车窗外流逝的原野。他伏在茶几上,闭住眼睛。巨浪在心头一排排掀起,又猝然间落下,波浪中浮现出她美丽的脸庞。你不可能死,晓霞!你会活着的这也许只是一场恶作剧。你会发出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知会从什么地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你那么鲜活而蓬勃的生命,怎么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呢?不,你绝不会死!也许你已经在什么地方上岸了!是你让父亲给我打了

    14、这封电报。你或许只受了点伤,正躺在某个医院的病床上。你一定在等着我的到来孙少平内心紧张地作各种设想。所有这些设想的前提都是晓霞还活着。是的,她怎么能死呢?她怎么会死呢?活着,是的,活着!亲爱的人,你只不过受了点伤,受了点惊吓,说不定我们还会明天从省城出发,赶到黄原去因为后天,下午一点四十五分,我们还要在古塔山后面的杜梨树下相会 孙少平双手蒙面伏在茶几上。泪水糊满了手掌。他浑身酸疼,疲惫不堪;似乎不是火车载着他,而是他拖着火车在向省城飞奔 他先并没有去找晓霞的父亲他从晓霞不久前的信中知道,她父亲已经是这个城市的市委书记了。他先来到了报社只有这里才能证实他亲爱的人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他的心狂跳着,

    15、走进报社大门。“你找谁?”门房老头在窗户上探出头问他。“我找田晓霞。”他声音沙哑着说,眼睛盯着老头的脸色。老头两眼瞪住他看了半天,才说:“这娃娃已经死了。唉,实在是个好娃娃!连个尸首也没找见你是她的什么人?”老头在自言自语中突然像梦中惊醒一般问他。孙少平两眼一黑,腿软得如同抽了筋骨他没有回答老头的话,就转身走出报社大门。 大街上灯火辉煌,人头在伞下攒动;车辆飞溅着水花急驰而过。然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片沙漠人生的沙漠啊孙少平强忍着悲痛来到市委,打听了田福军的住处。 当他走到二楼那个房间的门口时,牙齿咬着嘴唇,停留片刻。过了一会,他才抬起软绵绵的胳膊,在门上敲了敲。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文

    16、本二 孙少平与田晓霞都是极具勇气与智慧的人,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平等且相通的,他们拥有一样的胸怀,拥有一样的生活哲学。晓霞钦佩孙少平,是他选择了一条比常人要艰难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田晓霞作为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启发引导孙少平,还有在八十年代城乡巨变的环境下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展示了一名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时期的激情,这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成对比。 (摘编自平凡的世界之爱情篇孙少平与田晓霞)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因为快到与晓霞约定见面日子了,孙少平沉浸在幸福之中,激动得难以入睡。 B.回家

    17、前给家里人都买了礼物,说明少平是一个非常孝顺并且十分懂得礼仪的人。 C.“同宿舍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不敢向少平询问晓霞牺牲的事情。 D.少平没先去找晓霞父亲而先到报社去,是因为报社能更早知道晓霞牺牲的消息。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雨天里矿区的人们“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一方面突出了矿区的冷清和沉寂另一方面也反衬出孙少平的心事。 B.他“背了带了带了踏入”一连串动作不仅写出少平回乡的迫切心情,也表现出他的自信。 C.文中多次写到“雨”,不仅渲染了阴沉肃穆的环境氛围,烘托了孙少平沉痛凝重的心情,也使小说情节更曲折离奇。 D.“他面对的却是一片沙漠人生

    18、的沙漠啊”与“大街上灯火辉煌”形成对照,表现了孙少平悲痛绝望的心情。 8.画线语句中,交替使用“她”和“你”两个不同的人称,对此应如何理解? 9.文本一是如何展示田晓霞“现代知识女性的社会责任感”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以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

    19、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亦宜并立。”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帝乃为之少有减省。 帝耽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凡数千人。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虑匈奴之害,不遑治第之事。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狄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农;二方平定,复可徐兴。”帝报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望见孟津。卫尉辛毗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

    20、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乃止。 (摘编自资治通鉴魏纪五魏明帝) 文本二 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 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评曰: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凋敝,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奏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

    21、疾乎! (摘编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B.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C.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D.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桑,耕种田地与植桑饲蚕,泛指农业生产。古代统治者皆以劝农桑治国

    22、要略。 B.劳力,旧指体力劳作的人或劳动力,含贬义。文中“劳力”就是这个意思。 C.容止,文中指人的仪容举止、容貌风度。如孝经:“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D.评曰,是三国志传后的评论。相类的有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先后兴建或修复许昌宫、洛阳宫等,面对司空陈群的谏阻,明帝认为帝王宫殿建设与帝王之业同等重要。 B.高柔劝谏魏明帝,认为应在平定吴国、蜀国之后方可慢慢兴建宫室,明帝认可他说的话,请他继续直言进谏。 C.魏明帝即位之后,礼遇大臣,拨冗去繁,戒绝虚浮华靡,且行军用兵,决断大事,文武大臣都很佩服。 D.魏明帝沉

    23、稳坚毅,做事果断,率意而行,记忆超群,甚至侍从小臣父兄子弟官职品性、声名业绩都不会遗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农; (2)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 14.文本二文末有“其殆疾乎!”的论断,请根据文本一的内容,简述作者得出这一推断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贺 陆游 胎发茸茸绿映巾,归耕犹是太平民。 流觞内史招同社,扛鼎将军与卜邻。 曾冠六鳌非俗吏,已开九秩是陈人。 一杯剩约梅花醉,又见开禧第二春。 【注】绿:宋代六品、七品官员着绿色官服。同社:志趣相同

    24、的人。六鳌:神话中记载海上有五座仙山,因为六只大龟负载始峙而不动。九秩:九十岁。开禧:南宋宁宗时的年号,当时韩侂胄渐掌大权,于开禧二年北伐,得到时年81岁的陆游的支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胎发茸茸”言年龄之小,“绿映巾”写为官之貌,首句描绘了自己年轻出仕时的形象。 B.“归耕”一词表明诗人晚年归家田居的境况,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暗含着失落叹惋之情。 C.三、四句回忆当年曾与志趣投合的高官饮酒享乐、与定邦安国的将军比邻而居的情景。 D.“非俗吏”与“是陈人”对仗严密整齐,通过今昔对照,也流露出诗人盛时不再的感慨。 16.本诗以“自贺”为题,“贺”中包含了诗人哪

    25、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11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_,_。”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步履艰难、神情紧张、抚胸长叹的句子是:“_,_。”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_”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_”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安慰。 (2)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表面上看是叙写

    26、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3)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泉涓涓而始流”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很大,_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缤纷多彩,_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存在,如何保护较难把握,_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面对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我们_要在系统保护和修复涵养上下功夫,_要加快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

    27、才,没有专业人才就无法做到科学保护传承。(乙)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丙)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丁)应当认识到,源源不断地、有计划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而而且既也 B.由于并且而且既然就 C.因为而尤其既然就 D.由于并且尤其既也 20.如果将下面的内容插入原文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学科优

    28、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 A.甲B.乙C.丙D.丁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源不断地、有计划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B.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C.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目标,还能建设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D.源源不断地、有计划地培养这方面

    29、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6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思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在我国传统手工染色技术中,靛蓝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荀子劝学中所说的“青”_,而“蓝”则是指蓼蓝这类能提取靛蓝的植物。靛蓝属于吲哚类天然染料,_,对织物纤维更没有亲和力,常规的染色方法不能使其着色。这就需要先把靛蓝用水稀释,往染缸里加入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再在染液中慢慢加入米酒或酒糟,让其中的微生物帮助染液发酵,将靛蓝变成蓝绿色的靛白。靛白再与碱性溶液发生反应

    30、,_。隐色体比靛蓝“乖巧”,不仅能溶于水,也更容易上染棉麻纤维。将织物在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晾晒,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黄绿色的隐色体经过氧化恢复成靛蓝,漂亮的蓝色就可以在织物上“重生”了。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以“纠错”为特色的语言刊物咬文嚼字发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和元宇宙。然而,因网络呼声极高的“YYDS”“绝绝子”夺笋”等词榜上无名而引发争议。该杂志主编回应:杂志宗旨倡导语言规范,字母词、与汉字构词规律不符以及谐音字符串,均缺乏语言学价值。有网友

    31、认为:网络流行语诙谐有趣、简洁独特,其创新性为语言发展增添了新鲜元素,是一种生动的语言景观。也有学者忧虑:倘若日常表达长期淹没在简单粗暴的网络流行语中,青年人将会遗忘原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以上三个网络热词该不该收录进“十大流行语”?请以南方中学的学生身份给咬文嚼字的主编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级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2022.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32、小题。 材料一: “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 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

    33、科性。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 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 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淄博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5545.html
    一起向未来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