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避开共性知识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625136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9.3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避开共性知识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避开共性知识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避开 共性 知识 一个 消逝 山村 优质 公开 获奖 教学 设计 统编 版高二 选择性 必修
    资源描述:

    1、避开共性知识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

    2、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

    3、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

    4、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地理解文本、理解作家。 为提升学生对冯至在文中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的理解能力,在第5小节,可以进行示范性的解读。因时间原因,仅举一例“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通过对眼前泉水的描写,想象逝去的山村也曾一样被同样的泉水养育,巧妙的将过去现在联系起来。另

    5、外,古典诗词的引用,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这一环节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通过学生的个性解读,跳出“共性知识”圈,培养学生的文化表现力 思考归纳(朗读第11自然段):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个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联”呢? 这“关联”是多方面、多重意味的。如小溪的水源:“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

    6、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正是这种存在主义的“关联”观,使得这篇散文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厚度,一些看似无“关联”,实则有紧密内在“关联”的自然和人事、动物、植物,都构成了给人以许多启示的有机的艺术品。 可补充介绍“风雨如晦”:文章写于1942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更需要这种恒久的平静和美丽来支撑人们活下去,珍爱生命,珍爱自然。 预设目的:通过学生对文章的总体感悟,深入探讨,结合冯至“同时使我看植物不亢不卑,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恧那真是我们的好榜样”这句话,再次领悟作者运用

    7、多种意象表达出的丰富情感。 (三)课外延伸 1,将预习材料中冯至的两首诗歌和文章进行对照阅读,进一步了解冯至善于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的风格。 2,平常的事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与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 拓展补充: 据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所写的地方,就在冯至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的住地旁。事实可能正是如此,恰如冯至在后记中所说,每一个他曾到过的地方,都在记忆中深藏,变成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篇散文与冯至其他散文的主题很是接近,仍然是解释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浓厚的里尔克的思想色彩。这是冯至的深刻处,也是冯至的

    8、缺点,一个作家如果受另一个作家影响太深,就会失去创造思想的动力。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从结构.上看分为八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个引入,第二部分写探访一个在七十年前因回汉互相仇杀而消逝了的山村,第三部分写了一条小溪,第四部分写这里生长着的一种鼠麴草,第五部分是写山上兩季人们采菌子,第六部分写到一种高高耸立的有加利树,第七部分写到秋后的野狗和其他野兽,第八部分是一个总结。 无论哪一部分,都是这个地方的普通景物、普通的动植物和人的活动。从这几个部分对所述事物的描绘中,我们可以将消逝了的和没有消逝的作一个对比,便会发现作者的用意。 文章一开始,就在讲消逝与永恒的关系。“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

    9、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这里表达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消逝的是人类,不消逝的是自然。自然就是永恒,自然在人类以外,其实也是人类在自然之外。上文讲过,人类其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是处于自然之中的,这岂不自相矛盾?但经过考查,这个道理其实很清楚:正是因为人类不关注自然,盲目地以自己为中心,才导致人类处于自然之外。自然在人类之外(人类自己与自然疏离),导致了人类处于自然之外。人类因言目的自大而失去.体察自然与生命的机会。 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了人类的痕迹,难道一个地方不会与人类发生关联? 顺

    10、着一条窄窄的石路,一个秘密展开在我们眼前。这条石路从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伸出,逐渐消失在山谷之中,而在消失的路的尽头,曾经有过房屋,也曾有过田园。“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路:一条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空间与时间在这里被打通了:这条路既可通向另一个空间,又可通向另一个时间。为什么时间与空间可以打通呢?这个说法似乎只存在于科幻小说或文学性的表述之中,永远带有一种:神秘与朦胧,然而在这里却是一个严肃的思考。要理解这一点,就仍然得返回到冯至对自然的理解之中。时间通常被理解为一维,生命被理解为只有一次,失之即不再有。但是,如果我们拒绝把时间与空间进行人化的理解,而是站在自然的角

    11、度看时间,那么时间就是不变的,“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对于任何一个在空间中存在的自然而言,过去、现在、未来都-样,都在自然的规律中循环。同样的道理,在同一个时间,无论我们在哪个地方存在,都如同存在于同一个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属于同一个空间,其中的规律也都一样。立足于人,我们看到的只有生命的短暂与空间的浩大,站在自然的角度,时间没有意义,空间差异也没有意义。所以,超越时空,其实只是个视点的转换。人若是想拥有这个视点,便要在体悟自然生命的过程中,将生命融进自然,将自然融入生命。难怪冯至要如此盛赞里尔克有过将树的精神传入身体之内的体验,如此盛赞贾岛两句诗中的灵性感悟了。这种将生命融入自然的哲

    12、学玄思,几乎贯穿了冯至整个四十年代的创作。 后来,“我”了解到这里曾经是一个村庄,七十年前,云南多地发生回汉民族仇杀,许多村庄就此消失。很多地方只剩一个名称,这些名称只生存在一些当地人的口里。一个无名的村庄,就像一个民族在这世界消亡,村庄的历史,也再无办法追寻,只在草木之间,仿佛还留有一些余韵。写到人类的生死情仇,战争杀戮,作者异常平静,这才是让人感到惊异的地方。仿佛一段不可追寻的历史和无数人的死亡,仅仅只能证明一个问题:这个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一些关系。如何才能具有如此平静的态度?只有将人看作自然中的物,人与物的存在与消亡一样,人只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的时候,人才能如此的平静。人在乎生死,是因为

    13、人没有将生命融入自然,人能超脱生死,是因为人已经化为自然。自然水恒,化为自然的人也就永恒了。化为自然,不是化为一棵树,一株草,而是化为生命。万物生命同一,生命之树长青,我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的部分,即使我不再存在,但是我的生命与自然的生命已经连为一体,因而也就长青。这就不难理解下文的叙述了。 作者接下来写到了可爱的小溪。“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人的生命都来自于自然,都是自然养育

    14、的,因而人的生命其实属于同一个母体,人们都在共享生命之树,因此你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它们没有差别。“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深刻的含义在于:相爱的双方,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同一。 然后,作者写到的是一种在这里开遍了山坡的鼠麴草。“我”之所以爱它,是因为这种草从叶子演变成的花朵,“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这里说的是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不需张扬,生俞如同自然,只有低调的诚实,执着的单纯,静默的永久。这是自然的态度,也是生命应有的态度。只要生命拥有这样的态度,那么,一个小生命之内,就包含了整个自然生命的内涵。有了这样的态度,人的一切纷扰、忧虑、喜乐也就不再有意义,生俞本

    15、就如同自然一般平静,人世的纷扰哪能触及它呢?如同那个心无旁骛的少女,与谦處的鼠麴草一样,“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这样的生命也如同那个消逝了的村庄,静默地存在,又静默地消失,不留下任何可夸耀的事迹。于是,一种草、一种人、一个村庄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在这个意义上被连为一体,它们都是一种生命,也都是自然生命的一个部分也都应该有一种与自然生命一样的态度。这样,人类现在的一切纷争也就将不复存在了。鼠麴草象征生命的平静、谦虚、纯洁与坚强。 接下来作者写到山中雨季五彩的蘑菇。这是人们最热闹的季节,也是山中最热闹的季节。这种热闹的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蘑菇点缀过

    16、多少民族的童话,也滋养山里人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蘑菇是欢乐和想象的象征。生命不只有平静,它也有热闹、喜悦的一面。彩菌在自然的语言中表示情绪的欢乐和艺术的想象,也象征着人类的欢悦和人类的想象。想象、欢乐与静默的生命,共同弹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因为自然永远如此,所以人类也永远如此,七十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再往下便写到了有加利树,作者称其为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象征生命中的崇高与庄严。望着有加利树,“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有加利树生长极快,“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所以它又象征着生命的高潮与激昂。但是作者马上又说,“这种树木本来是

    17、异乡的”,意思是说,这种生命态度并不属于本土,应该算是一种外来文化、外来生命哲学的输入。从这个意义上看,冯至对自然生命的理解,虽然受到里尔克的启发,但骨子里属于中国。 文章接近尾声时,写到了生命的残酷与竞争,其实是说这些也是自然生命的一种状态。秋后黄昏树林,有嗥叫的野狗、巨响的狂风松涛,它们使树林再也不能平静,即便是对于几十年前的村庄,这些也是一种威胁。对于人而言也有老弱病残的痛苦,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抚慰病儿的寡妇。这些象征人间的疾苦,也象征自然的蜕变。自然中有竞争,也有算计温良而机警的麂子,躲避了野狗,却躲不过人的诡计,最后被人类全部猎杀。一旦人类加入,自然中的生命可能会暂时失去平

    18、衡,但是更大的平衡也在等待着人类:这个村庄最终消失。这一部分说的是自然中的竞争、平衡、蜕变、惩罚。但是无论生命中发生了什么,都不影响自然生命的继续,任何物、任何人根本不可能伤及自然的丝毫。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山水自然各种植物、动物、村庄和人类一道,共同谱写出了生命的乐章,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过程与意义。生命中有谦虚的平静,也有高傲的庄严;有相互联系的亲密,.也有残酷的竞争;有热闹与喧腾,也有疾病与痛苦;有诚实的生命,也有阴谋与算计,但这些都是生命的规律,绝无善恶的差异与高下的区别;不论是哪一种状态,都在更大的生命体中达成了谅解与平衡。 最后,作者不无深思地写道:“两三年来,这一切

    19、,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意思是说,给我生命滋养的,是这里的“一切”,一切,就包含了上述的各种生命状态,不论哪种状态都能给“我”以启迪。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我”能够将自己的生命化入自然的生命,这就是境界。“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就是说,自然之于人,并不因时间、空间的差异而有差异,自然永远平等地给万物以同等的生命与机会。“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这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对生命相通的再次超越性理解。前面所说的人与自然万物的关联,主要是同时间内人与万物的关联,这里说的我与

    20、这个消逝的村庄中的人的生命的关联,已经越过了时间的阻碍,时间的隧道再次被打通。生命的关联既可以越过空间,也可以越过时间。 当个体生命通过与自然关联而趋向永恒的时候,个体生命也就不存在消逝与否的问题了,所以这个山村,也就不存在消逝与否的问题了。山村中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相连,又通过新的万物的生命体现了出来。到此时,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在写这个消逝了的山村的时候说“它像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些它们的余韵。”从草木之间感到的“余韵,就是它们生命气息的延续.消逝了的是关于这个山村的形态、故事、传说、文化,没有消逝

    21、的是生命本体。 冯至于抗战爆发后在西联联大外文系任教,当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位重要诗人穆旦恰好在西南联大学习。冯至的思想给穆旦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穆旦的诗八首中有清晰的表现。当我们明白了冯至关于生命与自然的沉思与理解,就能懂得诗八首中表达的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例如第八首最后-节:“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它对我们的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这首诗作于1942年2月,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也作于1942年,但是诗中提到的“赐生我们的巨树”、“合一的老根”与冯至理解中的生命本体,“化为平静”与冯至对生命的基本存在状态的理解,“不仁的嘲弄”与冯至的去人文化思想,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里尔克影响了冯至,冯至影响了穆旦,他们在诗、文中深思的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没有对冯至的理解,也就难于真正读懂诗八首。同样,通过解读穆旦,又可以反过来加深对冯至的理解。里尔克的作品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前文本,冯至的作品是诗八首的前文本,文化与思想的传承,得通过前文本的方式考察。冯至的十四行集可以看作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链文本。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写到的多种事物,都被冯至用诗的形式再写了一遍,例如鼠麴草、有加利树、原野的哭声中的病儿寡妇、深夜又是深山、这里几千年前,这些诗歌中写的事物或哲理,基本上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型,其中的道理,可以相互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避开共性知识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513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