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师说》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说 师说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名师 导学案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师说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朗读和问题探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高朗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掌握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训练思辨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
2、法。 2.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时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
3、,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作品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 评价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苏轼赞赏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 二、人物轶事 韩文公设水布 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里去。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
4、心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 回衙后,韩愈便做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时,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作“水布”。 三、背景链接 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便合法地垄断了政治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生来就是统治者,无论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靠特权当官。因此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
5、对别人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就是在全国性的学府中担任一门课的教授。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师说就是韩愈借送李蟠之文来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传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的文章。 四、常识整理 古文运动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
6、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1、自读并翻译第一段,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8222;8222;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师说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2)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名词,道理 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名词,道理 (3)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形容词用作
7、名词,疑难问题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用作动词,有了疑难问题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4)乎:生乎吾前介词,在 2、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宾短语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宾短语后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宾短语后置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3、内容学习: (1)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为什么要从师?从师学习有什么必要? 明确: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以什么样的人为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
8、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讨论: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践,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整体把握全文脉络,填写下列表格 段落段意论点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评说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反面论述)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久也;欲人之无惑难矣; 三以历史事实证明(正面论述)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四交代写作缘由,激励后学号召: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5、合作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