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3625059
  • 上传时间:2022-09-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7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读书:目的和前提 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读书 目的 前提 精品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资源描述:

    1、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学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提高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3.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1.积累基础知识,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会筛选并整合信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黑塞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重难点 1了解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2理清思路,了解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 一、走近作者: 1.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黑塞爱好音乐和绘画,他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以至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代表作有在轮下荒原狼彼得卡门青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其中荒原狼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黑塞的诺贝尔颁奖辞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二、了解诺贝尔文学奖

    3、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的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份授予五个奖项的获得者。文学奖就是奖项之一。 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 一百多年来,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战

    4、争没有颁发,1904、1917、1966、1974年奖金由二人平分。 根据创立者的个人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1900年经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如今以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文学奖金由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基金会统一管理,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因此,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 三、了解随笔 本文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

    5、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感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四、了解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深深地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两个方面来探索人性,通过读书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

    6、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在文中作者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五、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 狭隘(i)跋涉(b)闲暇(xi)沉浸(jn) 慰藉(ji)麻痹(b)强迫(qing)孜孜不倦(z) 一摞(lu)论语(ln)11卷帙(zh)12臻(zhn) 13戕害(qing) 2.释义 1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2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 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一劳永逸: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六、内容解读: (一)结构: 第一部分:(1-2)读书的目的:获得真正的修养。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2.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之一研读世界文学。 第二部分(3-7)读书的前提:以个人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同时还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3.认识自己,凭爱好阅读。 4、5.读书的

    8、前提-个性或人格的追求。 6、7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证明。 第三部分(8)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 (二)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修养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参加社会实践等。“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特别是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

    9、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正因为如此,才顺势提出读杰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杰作。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这些都符合“真正的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第二部分: 黑塞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是爱和生命的阅读,敬重知识,心的教养,读书者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原因在于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

    10、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那么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第3段紧承前一段分析“获得教养要研读世界文学”这一问题,指出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第4段又进一步指出读书不在于数量,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确立了自己对读书前提的观点。然后作者用第5、6两段,以自己的读书经历为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11、。这样,作者先讲道理后摆事实,深入论证了“读书的前提是读者个性或人格的追求”这一观点。 3.第三部分: 作者对读书提出了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基础阅读)开始阅读;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要读杰作;要认真阅读杰作,花力气、下功夫。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的建议? (三)文章主题: 文章阐述了读书目的和前提,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四)写作技巧 举例论证。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列举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读书要以读者

    12、的个性或人格追求为前提。化抽象的说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对比论证。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拿印度文学与中国经典著作对比,突出中国经典著作让“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的特点。再如读巴尔扎克作品的前后对比等,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比喻论证。如“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形象地表现了获得修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是短暂的功利性行为。 1.思考,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修养”?它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真正的修养”即“精神和心灵完善”。修养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

    13、来”。 2.思考,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有哪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者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参加社会实践等。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特别是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特点: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

    14、学了。正因为如此,才顺势提出读杰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杰作。 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这些都符合“真正的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3.思考,黑塞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为什么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明确: 读书观:爱和生命的阅读,敬重知识,心的教养,读书者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原因: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

    15、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那么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4.作者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 在图书的海洋中,只要我们去寻找,就一定会发现我们钟爱的作品或能吸引我们的内容。 面对巨大的“藏书室”,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 阅读中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这些发现会不断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引领我们渐渐痴迷读书。 5.作者对读书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 从自己能

    16、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基础阅读)开始阅读。 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要读杰作。 要认真阅读杰作,花力气、下功夫。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类节目如_,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17、。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_。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冰冷的历史,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_,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

    18、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比比皆是盛极一时脱颖而出休戚相关 B雨后春笋风靡一时红极一时息息相关 C比比皆是风靡一时红极一时休戚相关 D雨后春笋盛极一时脱颖而出息息相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雨后春笋”,褒义词,指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比比皆是”,形容非常常见。“雨后春笋”与横线前面的“如”、横线后面的“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搭配合埋,可排除A项、C项“风靡一时”,形容一种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盛极一时”,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二者为近义成语,均符合语境。“红极一时”,指往一段吋间

    19、内受人追捧;“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对象为人。排除D项。“休戚相关”,强调福祸相关联;“息息相关”,强调关系密切。故选B。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纪录的气质、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B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 C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

    20、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D其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介词残缺,添加“以”,排除C项。前后对应关系应当一致,“纪录的气质”对应“纪录片”,“综艺的外壳”对应“综艺”,排除A项。宾语残缺,缺少“创造”的宾语

    21、,添加宾语“纪录式综艺”,排除B项。故选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员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B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 C尘封于历史的文物被这些演员演活了 D演员的表演把这些文物真正演活了 【答案】B 【解析】A项,把主语偷换为“演员”;C项,把主语偷换为“文物”;D项,把主语偷换为“表演”,本身有语病,“表演”“演活”搭配不当。故选B。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

    22、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疑问,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案】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横线上文确定答案,第一处是总括全文的句子,整个语段是阅读并且分为两类,所以此句应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第二处谈论的是“创造性阅读”,所以应该和前面的“盲从书本知识”对应,填写“简单的、机械的

    23、知识记忆”;第三处注意前面的“质疑”和后面的“分析根源”填写衔接句“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 5.下面是新华网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1月13日的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教育学者朱永新给马云提建议,提高乡村教育水平,最重要的还不是校长、不是教师、不是寄宿制学校,而是乡村孩子的阅读。 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实验证明,在带领孩子进行阅读后,不仅乡村学生精神状态改变了,考试成绩也得到大幅提高。通过阅读,可以用最小的成本缩短城乡孩子的差距。 马云当即回应:“关于读书这一点,我深深认同,我书看得不多,但是我看书很认真,很多孩子有出息,都是因为读书。”他还临时起意,宣布要发起一个中国少年儿童图书馆。 【答案】马云将要下大力关注儿童阅读 【解析】此题考查给新闻拟标题的能力。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一般说来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主语必须存在且要准确。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这段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是写马云将要下大力关注儿童阅读,由此可概括出新闻的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读书:目的和前提》精品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50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