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复习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考查要点 1考查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具体要求:(1)了解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常识,为阅读和理解古诗文打下基础,进而不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理解文言课文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篇目,并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能正确阅读和翻译文言课文及课外浅易文言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4)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2考查重点 (1)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通假字、重
2、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2)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文段中筛选并提取所要回答的内容。 (3)能分析概括文段的要点和中心。 (4)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试题特点 1常见题型 (1)选择题;(2)填空题;(3)概括题;(4)简答题。 2命题特点 (1)选择题,多用于考查对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理解、辨析。考查的容量较大,难度较低。(2)填空题,一是从文段中筛选出合乎题目要求的词语或句子填空,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3)概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求能准确把握内容要点,又要求能作概括表述。(4)简答题,着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涉及的范围较广,难度相对较高。 难
3、点解析l 一、学习古代诗词,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领会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词一般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为读者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塑造的鲜明开阔的竟境,给人以美的陶冶。 2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古代诗词都讲究节奏、韵律,以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感,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味这些诗词的音乐美。 二、学习文言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文言课文,重在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2要能正确翻译文言课文的句、段、篇,翻译应该做好以下三点:(1)直译为主,意
4、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努力做到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3)注意翻译方法,概括起来五个字:“对”、“留”、“补”、“调”、“删”、“替”。“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留”,即凡属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和朝代等专用名词,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补”,即补出原文的省略部分;“调”,即根据文言句式的特点,适当合理调整词序;“删”,有些虚词只起语法作用,并无实义,可删去;“替”,古今意义。文言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词。 3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解释,去读音,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正字的今义去理解和读音。 4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注意以下规律
5、:(1)词义的扩大。如扛、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泛指较大的河流。现代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更广泛;(2)词义的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代一般仅指金子;(3)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祖用的牲畜,现代指为正义的事业而死;(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目光浅短,并非贬义。今义则指品行恶劣,十足的贬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的词。 5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我们在阅读文言课文时,必须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定词的释义,重点在理解和运用上。 6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
6、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了解并掌握这些句式,有利于透彻理解文意。主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等。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都未作要求,我们在复习中适当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增强阅读能力和拓宽解题思路,有利于今后的继续学习。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食长然皆 故遂子
7、走 2。翻译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一词多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2故遂与之行() 3兽见之皆走()4辍耕之垄上()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5。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二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菱:即菱角。仕:做官。 1。解释加点词语啖并 或欲
8、 2。翻译句子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其人自护其短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请为上文概括中心: 三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亡一羊()既反()奚亡之() 2解释下面的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何追者之众()亡之矣() 奚亡之()吾不知所之()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9、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5。翻译。(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四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誉之曰()以子之矛()或曰() 何如()夫不可()同世而立() 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物莫能陷也和陷子
10、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3。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五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輮:烤。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挺:挺直。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水为之() 虽有槁暴()輮使之然()故木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
11、矣。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今共谈(一起谈论)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
12、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后写,以衬;从时间上看,既有之景,又有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换为四字短语应是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观相似,那就是 七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魏武:曹操。形陋:指形不高大,貌不威严。捉:握。 (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
13、一项是() A魏武将见匈怒使使崔季硅代 B既毕,令间谍问群响毕绝 C魏武将见匈奴使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D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翻译下面句子。 不足雄远国翻译: (3)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 (4)匈奴使为什么被杀? (5)这个小故事中,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的曹操? 八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