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复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三文言文复习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文言文复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三 文言文 复习题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 资源描述:
-
1、初三文言文复习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考点分析 莲花初级中学(陈有巧) 文言文学习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很多初三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2006年肇庆中考语文科考试实施改革,文言文考课外文段阅读。他们面对那么多已学的文言课文往往一筹莫展,面对课外文言语段更是谈虎色变,无从下手。因此,中考前的文言文总复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复习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些尝试: A、精读中考说明,确定复习重点。 学生对“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方式”“试卷结构”特别是“考试目标”了然心中。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复习时抓住要点,进行取舍,掌握文言文复习
2、的主动权,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B、立足课内知识,抓住复习根本。 一、文言字音 文言字音大致包括生字词、多音多义词、古今异义字词等的读音。如捕蛇者说中“谨食之,时而献焉”和“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前一句的“食”,作“喂养”讲,读;后一句中的“食”作“吃”讲,读“”。意义不同,读音就不同。据此,学生可把多音多义词等进行归类,以便识别。 二、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词义缩小。如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以为(把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 (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一狼洞其中打洞妇抚儿乳 名词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
4、被坚执锐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意动用法。某些名词、形容词带了宾语,语意含有“以为”,“认为是 例:父利其然也。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恼怒 (三)一词多义。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例:负(1)动词,背负负者歌于途(2)动词依靠,依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三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
5、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例:之(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a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两狼之并趋如故无丝竹之乱耳 b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3)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译为
6、“到”辍耕之陇上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5)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 (6)提前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
7、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4省略句。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五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功在平时。努力培养借助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的能力。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如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己病矣”,句中关键是“向”、“病”两个词语的落实。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关键词语
8、落实了,句子释译就比较顺利。另外,课文注释里的整句翻译很容易成为命题的内容,复习时应引起注意。 C中考文言文策略: 在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基本理解文言文的前提下,然后去做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1应对词语解释题: 可以依靠平时课本的积累,这些文言词语、虚词、通假等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2.应对句子翻译题: 文言语句翻译一般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9、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例题:翻译下面一句文言文。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译文: 这道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其中的“曩、吾、今、室”等词语需要用“从前、我、现在、家”等词语替换,“祖、居”等词语需要补充为双音词,后半句语序上也应作调整。正确的译文是:“从前与我祖父住在这里的,现在他们中十家剩下不到一家了。” 复习方法选择部分文言语段,运用上面讲到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练习,特别要注意那些需要补充和调整的地方。每段文字翻译之后,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
10、,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3.应对内容理解题: 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通假字集录)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3、孰为女多知乎知:同“智”4、望桓候而还走还:同“
11、旋”,回转,掉转 5、汤熨之所及也汤:同“烫”,用热水焐6、火齐之所及也齐:同“剂” 7、止有剩骨止:通“只”8、日知其所亡亡:同“无” 9、屏弃而不用屏:通“摒”10、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11、出门看火伴火:通“伙”12、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13、争渡争:通“怎”14、路转溪头忽见见:通“现” 15、满坐寂然坐:同“座”16、日扳仲永扳:同“攀”,牵、引 17、始一反焉反:同“返”18、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19、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20、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21、问渠那得清如许那:同“哪”,怎么22、最喜小儿亡赖亡:同“无” 23、略无阙处阙:同“缺”24、
12、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5、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26、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2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28、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 29、此何遽不为福乎遽:同“讵”,岂30、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 31、公输盘诎诎:通“拙”,折服32、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 33、八分有奇有:通“又”3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35、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36、盖简桃核简:通“拣”,挑选 37、故不错意也错:通“措”38、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39、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40、发闾左谪戌渔阳谪:通“谪” 41、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42、固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