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外阅读精编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文言文课外阅读精编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课外阅读精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 课外阅读 精编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 资源描述:
-
1、文言文课外阅读精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校人烹鱼 孟子.万章上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文化知识】 【实词注释】 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馈(ku):赠送。郑子产:公孙侨的字,春秋时郑国的贤相。圉(y)圉焉:疲劳困倦的样子。洋洋焉:舒缓摇尾的样子。得其所哉: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方:指合理和可能发生的事类。罔:欺罔,蒙骗。 【练习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校人烹之()孰谓子产智() 少
2、则洋洋焉()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2.请用“/”线给下面语句断句。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予既烹而食之B.校人出 聚室而谋曰出则无敌国外患 C.子产使校人畜之池D.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池非不深也安陵君乃使唐雎使于秦 4.选择对原文翻译正确的一项。 (1)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 A.从前个姓郑的生产孩子,有人赠送生鱼的。 B.从前有赠送生鱼给郑子产的。 C.从前有个人赠送给郑子产没有烹熟的鱼。 D.从前有一个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 (2)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A.所以君子可以用法来欺骗的,难道就没有用
3、它的道理? B.所以君子可用正确的方法欺骗,很难说出其中的道理。 C.所以君子很容易用正确方法欺骗,难用不正确的道理欺骗。 D.所以,君子可能被人拿合乎情理的话欺骗,难于被不合情理的话所蒙蔽。 5.子产和校人先后两次重复同一句话“得其所哉”请仔细分析各自的心理。 子产: 校人: 6.写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7.请就文中子产或校人的做法、为人加以评析。 8.你认为在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不被校人一类的人蒙蔽? 【答案】 1.煎聪明一会畜养 2.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3.A。 4.(1)D。(2)D。 5.欣慰,觉得鱼得其所讥笑子产,幸灾乐祸 6.故君子可欺以其
4、方,难罔以非其道。 7.提示:子产:没有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信他人;校人:|狡诈、而善于蒙骗。 8.参考答案:遇事必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一味只听汇报,看表面文章。 【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送给郑国子产一条活鱼,子产叫管理池沼的小吏把它放到池子里去。 那小吏却煎着吃了,回报说:“刚才我把它放到池塘里,它还呆死不活的样子;等了一会儿,就变欢欢的,一甩尾巴钻进深水里去了。” 子产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合适的地方了!” 那小吏走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我早已煎着吃了,他还说: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找到了合适的地方了!” 所以说:正人君子可能被人拿合乎情理的话诳住,却很难被不合情理的话所蒙骗。
5、 2.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春祭。舍人:战国时候,王公贵族都有舍人,就是门客一类,因成为亲近左右的通称。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 【译文】 楚国有个人在春祭过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互相商量着说:“这点酒大家不够喝,一人喝绰绰有余。咱们在地上比赛画蛇吧,谁先画完谁就先喝酒。” 有一人先把蛇画成了,端起酒壶来正要喝,可是左
6、手拿着酒壶,右手又去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 脚还没有画成,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手中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把那壶酒喝了。 那个画蛇要给蛇添脚的人,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酒喝。 【习题】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祠者(s)赐其舍人卮酒(zh) B.楚有祠(c)者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su) C.觞数行(gng)舍人卮酒(sh) D.觞数行(Shng)数人饮之不足(sh)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楚有祠者(祭祀)赐其舍人卮酒(赐给、赏赐) B.舍人相谓曰(互相商量)乃左手持卮(坚持) C.蛇固
7、无足(固然)子安能为之足?(你) 3.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一人饮之有余B.舍人相谓C.子安能为之足D.终亡其酒 4.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B.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C.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 5.指出下列语句中“之”字的用法。 (1)数人饮之不足()(2)吾能为之足() (3)一人之蛇成()(4)子安能为之足() 6.先画蛇的人为什么没有喝到酒? 7.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1.D。 2.A。 3.D 4.C 5.(1)代词,酒(2)代词,蛇(3)助词,的(的代词
8、,蛇 6.画蛇添足 7.说明了凡是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态度,追求之,完成之,实现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被盲目乐观所蔽;节外生枝,轻举妄动,意在自我表现,必然招致失败! 3.常羊学射 郁离子.射道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瘐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文化知识】 1. 2.常羊:虚拟的人名。 3.屠龙子朱:虚拟的人名。 4.云
9、梦:地名。 5.养叔:养由基。著名的射箭能手。 【实词注释】 若:第二人称代词,你。旃(zhn):安置在马车上的红色旗子。 【练习题】 1.请给文中画线的语句加上适当的标点。 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A.楚王田于云梦田:B.使虞人起禽而射之起: C.王引弓欲射引:D.如使置十叶焉置: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于”的含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鹿出于王左 B.王注矢于弓 C.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D.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4.翻译下列句子。 A.若欲闻射道乎? B.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 C.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5
10、.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楚王打猎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养叔在什么情况下给楚王讲的故事?他讲自己射箭的故事用意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3)屠龙子朱在教常羊射箭之前,讲的“射道”究竟指什么? 【答案】 1.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2.A.打猎;B.轰起;C.牵引,拉;D.搁,放。 3.D。(ABC句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D中的“于”是“向”的意思。) 4.A.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吗? B.禽兽都跑了出来,鹿奔在楚王的左边,麋跑在楚王的右边。 C.如果在那里放上十片树叶,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没有把握了。 5.(1)使瘐人起禽而射之。 (
11、2)楚王见禽鸟兽类过多而分散注意力,举棋不定。 劝谏楚王射箭时精力要专注集中,否责会错过良机,一无所获。 比喻说理。 (3)做事要精力集中,不能受外物所干扰。 【参考译文】 常羊向屠龙子朱学习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吗?从前,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的时候,叫虞人把禽兽轰起来让自己射击。禽兽都跑了出来,鹿奔在楚王的左边,麋跑在楚王的右边。楚王刚拉开弓要射,忽然又有一只大天鹅掠过楚王的旗子,两个翅膀好象低垂着的云彩,楚王把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该射哪个才好。这时有个叫养叔的大夫对楚王说: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射十次中十次。如果在那里放上十片树叶,那么能不能射中我就没有把握了。”
12、 4.一鸣惊人 韩非子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坐而与王隐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注释】 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名旅,为五霸之一。右司马:官职名,主管军政。御坐:待候在旁。隐:隐语,不明言,以打比方来暗示。民则:民众的态度,民情规律。则,态,规律。不谷: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谷,善。处(ch)士:没有做宫的读书人。邦大治: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治,与
13、“乱”相对,特指政治清明安定。 【解读】 有一种人个性张扬,锋芒尽现;而有一种人大智若愚,深藏不露,但关键时刻敢于大刀阔斧,兴利除弊,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便是这后一种人。 【译文】 楚庄王执政已经三年了,没有发布一个命令,没有什么政治作为。一天右司马侍坐,向楚庄王用隐语暗示说:“有一只鸟栖止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了没有展翅,不飞也不叫,默默无声,这是什么意思呢?”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使羽翼长得丰满。不飞不叫是为了观察民情规律。虽然没有飞,一旦飞翔,一定会冲入云霄;虽然没有鸣叫,一旦鸣叫必定惊人。您放心吧,我知道了。”过了半年,才亲自处理政事,所废掉的事情有十件,所兴起的政策有九项,杀
14、了五个不法大臣,选拔任用了六位有才有德的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国家治理得清明安定。 【习题】 1.请找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释义。 通,意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庄王莅政三年莅政:执政B.子释之释:解释 C.乃自听政听政:处理政事D.举处士六举:选拔任用 3.朗读下列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无政/为也B.有鸟/止于/南方之阜C.所起者/九D.鸣/必/惊人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三年不翅B.有鸟止于南方之阜C.无政为也D.不飞不鸣 展翅高飞不谷知之矣此为何名鸣必惊人 5.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无令发”的意思是“没
15、有发布一个命令。” B.“将以长羽翼”的意思是“是为了使羽翼长得丰满。” C.“所废者十”的意思是“所废掉的事情有十件。” D.“此为何名?”的意思是“它叫什么名字?” 6.右司马使用隐语的目的是: 7.在沉默了三年多以后,楚庄王有何惊人之举?结果怎样? 【答案】 1.“嘿”通“默”,默默,沉默。 2.B。 3.A。 4.D。 5.D。 6.是在试探,也是在暗示楚庄王要有所作为。 7.所废掉的事情有十件,所兴起的政策有九项,杀了五个不法大臣,选拔任用了六位有才有德的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国家治理得清明安定。 5.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
16、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文化知识】 【实词注释】 病酒:饮酒成性。捐:舍弃。摄生:养生。祝:祷告。具:准备。名:通“命”。解酲(chng):解除醉酒的状态。隗然:醉酒的样子。 【解读】 酒是中国文人未曾辉煌或辉煌落幕后无可归依的孤寂灵魂的最后家园。既然清醒后的痛苦和痛苦后的清醒都是痛苦,倒不如长醉不用醒。只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文人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 【译文】 刘伶饮酒成癖,一次酒瘾发作得厉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