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仁者爱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仁者爱人 爱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仁者仁者 爱 人人v 论语论语的核心部分是的核心部分是“仁仁”。论语论语共共21,469个字,其中个字,其中“仁仁”字出现,有人字出现,有人统计有统计有109次,次,这也就是说,这也就是说,论语论语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仁”。密度之。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事讲“仁仁”、处处讲、处处讲“仁仁”,为政讲仁政,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爱人。“别人爱我,我
2、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别人爱我,我爱别人,这是小爱;我爱别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人,别人爱我,才是大爱。”“施比受有福。施比受有福。”【基督教基督教】“广种福田。广种福田。”【佛佛 教教】二、爱何人?二、爱何人?【孔孟孔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民以惠,惠则足以使人。养民以惠,惠则足以使人。”有差等之爱:有差等之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有先后厚薄之分。【墨子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
3、者,人必从而利之。”无差别之爱:无差别之爱: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近代人道主义近代人道主义】:天赋人权,众生平等。:天赋人权,众生平等。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生命价值的三种取向:生命价值的三种取向:1 1、否认生命具有任何意义。、否认生命具有任何意义。2 2、生命意义只存在于彼岸世界。、生命意义只存在于彼岸世界。3 3、生命意义存在于过去、未来及现在。、生命意义存在于过去、未来及现在。三、为何爱?三、为何爱?“当下即永恒当下即永恒”,生命的终极目的,生命的终极目的是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完美体现。是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完美体现
4、。小结:小结: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就是承就是承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应该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成员,应该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活资料。重点字重点字:1:1:入入则孝则孝 2:2:出则出则弟弟 3:3:吾吾道道一一以以贯之贯之 4 4:夫子之道,:夫子之道,忠恕忠恕而已矣而已矣 5 5:何:何事事于仁于仁 6 6:尧舜:尧舜其其犹犹病病诸诸 7 7:己欲立而:己欲立而立立人,己欲达而人,己欲达而达达人人8 8:能近取:能近取譬譬在家里在家里通通“悌悌”尊敬兄长尊敬兄长学说学说用用忠,对人尽心竭力。忠,对人尽心竭力。恕,对人仁爱宽厚恕,
5、对人仁爱宽厚止,仅止,仅其,大概;病,以为难其,大概;病,以为难立:使立:使立立达:使达:使达达比喻比喻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先学做人,再做学问本章内容是仁的根本。本章内容是仁的根本。(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弟子”。(2)入:古
6、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出:与“入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6)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7)
7、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识。评析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
8、的学习,则摆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把“德德”排在排在“识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要培养适应本阶级
9、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子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曾子曰:“唯。唯。”子出,门人问曰: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何谓也?”曾子曾子曰: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评析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
10、我们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将再作剖析。【注释注释】参;曾参。贯;贯穿,贯参;曾参。贯;贯穿,贯通。通。本章内容是仁的内涵(具体准则)本章内容是仁的内涵(具体准则)忠恕之道忠恕之道 “忠忠”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恕恕”是从自己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它们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所 以孔子说是以孔子说是“一一”以贯之,而非以贯之,而非“二二”以以贯之。贯之
11、。总起来说,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子贡曰: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我不欲人之加诸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人。”子曰:子曰:“赐也,非尔所赐也,非尔所
12、及及也。也。”(5.12)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享受”,所谓,所谓“幸福幸福”。-南怀谨南怀谨“恕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本章内容是仁的实践。子贡曰:子贡曰:“如有博施(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尧舜(3)其犹病诸()其犹病诸(4)。夫()。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
13、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可谓仁之方也已。已。”注释注释(1)施:旧读)施:旧读,动词。,动词。(2)众:指众人。)众:指众人。(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圣人”。(4)病诸:病,担忧。诸,)病诸:病,担忧。诸,“之于之于”的合音。的合音。(5)夫:句首发语词。)夫:句首发语词。(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及人的意思。本章内容是仁的境界和实践本章内容是仁的
14、境界和实践“仁仁”的途径、方法。的途径、方法。1:1:盍盍各言尔志各言尔志2:2:敝敝之以无憾之以无憾3:3:愿无愿无伐伐善善4:4:无无施施劳劳5:5:老者老者安安之之6:6:固相固相师之道也师之道也.7:7:过之过之,必必趋趋8:8:桓公杀公子纠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不能死死9:9:霸霸诸侯诸侯10:10:一匡一匡天下天下11:11:微微管仲管仲,吾吾其被其被发左衽矣发左衽矣12:12:自经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313:子见齐衰者、免:子见齐衰者、免衣裳衣裳者与瞽者者与瞽者何不何不使使坏坏夸夸夸耀,表白夸耀,表白使使安安本来;协助,帮助本来;协助,帮助快步走快步走为为而死而死称
15、霸,称霸,完全;匡正完全;匡正没有;大概;通没有;大概;通“披披”自缢自缢衣:上衣。裳:下衣。名作动衣:上衣。裳:下衣。名作动 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盍各言尔志?”子路日:子路日:“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无伐善,愿无伐善,无施劳无施劳6。”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日:子日:“老者安之,朋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信之,少者怀之。”)。)。”【注释】侍:指立传。若坐侍,则称侍坐。盍:“何不”的合音字。衣: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敝:坏。伐善:夸耀 自己的好处。伐,
16、自夸。6施劳: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本本章章师生各自言志,表达了孔子大公无私、平治天下师生各自言志,表达了孔子大公无私、平治天下的胸襟抱负。的胸襟抱负。(仁的理想仁的理想)子路的志,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和思想修养,侠义豪子路的志,代表了子路的个性和思想修养,侠义豪放,胸襟开阔。放,胸襟开阔。重伦轻利重伦轻利:义义颜渊的志,也代表了颜渊的个性和思想修养,道德颜渊的志,也代表了颜渊的个性和思想修养,道德高,涵养深。高,涵养深。重德重功而不夸耀重德重功而不夸耀:仁:仁孔子的志,表达了孔子的个性和思想修养,敞开了孔子的志,表达了孔子的个性和思想修养,敞开了“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的胸襟,展现了以爱天下为己任,
17、平的胸襟,展现了以爱天下为己任,平治天下的抱负。治天下的抱负。教诚爱深教诚爱深:圣:圣10-17厩焚。子退朝,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伤人乎?”不问不问马。马。此章明孔子重人贱畜也。此章明孔子重人贱畜也。仁的实践(具体仁的实践(具体体现)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一个人的修养如何,体现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件之后不假思索的言行。子食于有丧者之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侧,未尝饱也。,未尝饱也。此章记述孔子参加丧礼时的哀痛之心此章记述孔子参加丧礼时的哀痛之心(仁的实践仁的实践、具体表现)。具体表现)。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我国古代对于丧礼是非常重视的,它直接体现了
18、孝道,所以制度的规定也它直接体现了孝道,所以制度的规定也非常严密。孔子参加丧礼,与人同哀,非常严密。孔子参加丧礼,与人同哀,心存哀痛侧隐之心,难过得吃不下饭,心存哀痛侧隐之心,难过得吃不下饭,这是一种礼的表现。这是一种礼的表现。15-42“师冕(师冕(1)见,及阶,子)见,及阶,子曰:曰:“阶也。阶也。”及席,子曰:及席,子曰:“席也。席也。”皆坐,子告之曰: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师冕出,子张问曰: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与师言之道与?”子曰:子曰:“然,固相(然,固相(2)师之道)师之道也。也。”注释(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2)相:帮助
19、。此章记孔子以自己言行为榜样,表达接待残疾人的应有礼此章记孔子以自己言行为榜样,表达接待残疾人的应有礼貌。貌。9-10子见齐衰(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者,冕衣裳者(2)与瞽()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过之,必趋(5)。)。注释(1)齐衰:音,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3)瞽:音,盲。(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本章叙述孔子以诚敬的心情对待三种人。本章叙述孔子以诚敬的心情对待三种人。怎样对待这三种人?怎样对待这三种人?齐齐 衰衰 者者冕
20、衣裳者冕衣裳者瞽瞽 者者-哀哀-尊尊-矜矜孔子对有丧服者,表示同情、哀切孔子对有丧服者,表示同情、哀切对在上位者,表示恭敬对在上位者,表示恭敬对有残疾者,表示矜惜、同情对有残疾者,表示矜惜、同情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7-27子钓而不纲(子钓而不纲(1),弋(),弋(2)不)不射宿(射宿(3)。)。注释(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2)弋:音,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21、本章记孔子具有仁人之心。本章记孔子具有仁人之心。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子贡曰: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又相之。”子曰: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到于今受其赐。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管仲,吾其被发左衽(6)矣。岂若匹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夫匹妇之为谅(7)也,自经也,自经(8)于沟于沟 渎渎(9)而莫之知也?而莫之知也?”【注释】桓公:即齐桓公,齐国的国
22、君。他与公子纠是兄弟,因为争夺君位而杀死了公纠。匡:正。微:假若没有的意思,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 的假设句之首。被:同“披”。(6)左衽:衣襟向左边开。披 散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是当时落后部族的打扮。(7)谅:信,这里指小节 方面的诚信。(8)自经:自(9)沟读:小沟渠。本章孔子从大节着眼,肯定管仲的功业,认为他具有仁德,本章孔子从大节着眼,肯定管仲的功业,认为他具有仁德,是位仁人。是位仁人。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仁道。
23、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的奴役。这说明,这说明,孔子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孔子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成语成语:一以贯之:一以贯之:用一个原则将整个学说或主张贯穿起来。用一个原则将整个学说或主张贯穿起来。博施济众博施济众: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
24、人广施恩惠,使: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免于患难。人免于患难。立人达人立人达人: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能近取譬能近取譬: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及: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指推及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靠近的事物来做譬喻。人,将心比心。也指能用就靠近的事物来做譬喻。安老怀少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生活安定。探究一:在文中探究一:在文中“仁者仁者”的内涵是什么?的内涵是什么?子曰:子曰:“弟子,弟子,入入则孝,则孝,出出则则弟弟,谨而信,谨而信,泛泛爱众而爱众而亲仁亲
25、仁。行有余力,则。行有余力,则以以学文学文”。(1.6)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内内孝孝外悌外悌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修身修身谨信、爱众、亲仁谨信、爱众、亲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忠 (积极为人积极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恕 (推已及人推已及人)(5.12)(6.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忠 (积极为人积极为人)博施济众博施济众特点特点-推己及人推己及人1 1、“言志:言志: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