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悟卿
  • 文档编号:362250
  • 上传时间:2020-03-1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9.6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悟卿)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山东省 青岛市 胶州市 2019 2020 年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如朱自清所言,一直行进在“学习新语言,寻找新世界”的途中。这使它一方面背靠2000多年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一方面又始终呈现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少年气象。回顾当代新诗走过的70年历程,在实践与反思中的成长,它当之无愧是最贴近中国人心灵,也是最能体现时代气质和民族精神追求的文学形式之一。新中国宣布成立之际,诗人都为站起来的中国和成为国家的主人感到自豪,并且以新中国主人的身份投入创作,把写诗当作参与新的生活与斗争的方式。这些动人的篇章,是一批热情拥抱新生活、建设新生活

    2、、赞美新生活的时代颂歌。郭小川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组诗,以鼓点一样的诗句呼吁“投入火热的斗争”,邵燕祥诗集到远方去体现了一代青年奔向“远方”、实现远大人生价值的梦想。以公刘诗集边地短歌、闻捷组诗天山牧歌为代表,一大批充满新生活情趣的诗篇,既见证了新生活的光明美好,也见证了新中国诗人的澄怀味象。他们用诗意的创作,象征了年轻共和国的蓬勃朝气。改革开放以来,诗歌既受惠于也见证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以对时代激情与梦想的表现,成为时代心史的忠实记录者。相信未来致橡树等无数名篇名句伴随着当时的诗歌朗诵会,成为一代人的动人记忆。这些被读者广泛传诵的诗作,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见证,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见证。

    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歌作为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的信物,在凝聚民族文化共识和精神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诗歌中国”具有强大向心力,它的形成,本身也体现了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当代诗歌还在成长,它的特点不是说像古典诗歌那样,已经造就许多经典作品和伟大诗人,而在于显示了实践和反思中成长的活力,它正走在通向经典、成就辉煌的途中。进入新世纪以来,诗歌在科技和媒介变革的时代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得到更加广泛的热爱和关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诗人从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个人化写作中调整过来,在介入时代现实和运用新的写作与传播媒介方面,做出许多有益尝试。汶川地震的国难时刻有诗歌发出的万众一心之

    4、声,国计民生的社会话题有诗歌投去的关切目光,对地方经验和风情风俗的开掘让诗歌更具中国风采,对伟大复兴时代的瞩目与书写让诗歌更添时代分量。而在写作风格和技艺方面,今天的诗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丰富。新诗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新不新而是好不好的问题;不是能否用“新语言”(即现代汉语)写诗,而是能否通过诗歌让现代汉语发出钻石般光芒的问题;不是能否涌现优秀诗人,而是群山之上能否有高峰崛起、能否有大诗人大作品出现的问题。当代诗坛不乏优秀诗人和诗篇,但足以体现一个时代精神品质和语言美学的杰出诗人和伟大诗篇依然缺乏。当代诗人需要深入理解我们口中和手中的语言,从它的根本特性出发,让诗歌和语言互动相生,自觉探

    5、索现代汉语的美感和现代诗歌的形式秩序,以鲜明的汉语性体现对伟大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新诗”在新时代重新出发,我们有理由期待出现当代诗人以大时代的眼光、胸襟和艺术想象力,以更多贴近时代心灵、发掘汉语之美的优秀诗作,回答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召唤。(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12.26,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新中国成立之际的优秀诗篇,既见证了新生活的光明美好,也见证了新中国诗人的澄怀味象。B. 由于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诗歌中国”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了民族文化共识和精神情感。C. 改革开放以来,诗歌成为时代心史的忠实记录者得益于它能见证蓬勃发展

    6、的时代,也能表现时代激情与梦想。D. 新诗发展到今天,当代诗坛不乏优秀的诗人和诗篇,众多诗人通过诗歌让现代汉语发出了钻石般的光芒。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诗作,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见证,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见证,相信未来致橡树就是明证。B. 文章用诗人在介入时代现实和运用新的写作与传播媒介方面的有益尝试,有力佐证了当代诗歌显示出在实践和反思中成长的活力。C.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有力地论证了观点。D. 文章通过对当代新诗70年的回望,梳理总结了新诗在实践与反思中的成长之路。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7、A. 新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充满活力、朝气蓬勃,这源于2000多年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B. 新诗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行进在“学习新语言,寻找新世界”的途中,今天的诗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丰富。C. 当代诗人对伟大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从语言的根本特性出发,让诗歌和语言互动相生。D. 当代诗人要回答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召唤就必须以大时代的眼光、胸襟和艺术想象力,贴近时代心灵、发掘汉语之美。【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

    8、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A项,范围扩大,“新中国成立之际的优秀诗篇”错误。依据“以公刘诗集边地短歌、闻捷组诗天山牧歌为代表,一大批充满新生活情趣的诗篇,既见证了新生活的光明美好,也见证了新中国诗人的澄怀味象”可知,“一大批充满新生活情趣的诗篇”不等于“新中国成立之际的优秀诗篇”。该项错误。B项,因果错误,“由于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错误。依据“诗歌作为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的信物,在凝聚民族文化共识和精神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诗歌中国具有强大向心力,它的形成,本身也体现了当

    9、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可知,“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诗歌中国具有强大向心力”“凝聚了民族文化共识和精神情感”是同意或表现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该项错误。C项,张冠李戴,“诗歌成为时代心史的忠实记录者得益于它能见证蓬勃发展的时代”错误。依据“改革开放以来,诗歌既受惠于也见证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以对时代激情与梦想的表现,成为时代心史的忠实记录者”可知,“受惠于也见证了蓬勃发展的时代”的是“诗歌”,而并不是“诗歌成为时代心史的忠实记录者”。该项错误。 D项,正确。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10、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C项,“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错误。文章开篇写“回顾当代新诗走过的70年历程,在实践与反思中的成长,它当之无愧是最贴近中国人心灵,也是最能体现时代气质和民族精神追求的文学形式之一”,接下来是以时间顺序对其进行的回顾及对将来的展望,所以文章是“总分结构”,并不是“总分总”结构。该项错误。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

    11、选出正确答案。A项,因果错误,“这源于2000多年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错误。依据“这使它一方面背靠2000多年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一方面又始终呈现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少年气象”可知,“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与“源于2000多年古典诗歌的伟大传统”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该项错误。B项,无中生有,“今天的诗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丰富”错误。依据“它的形成,本身也体现了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可知,文中只是说当代诗歌具有丰富性,但并未说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丰富”。该项错误。C项,正确。D项,曲解文意,“就必须以大时代的眼光、胸襟和艺术想象力,贴近时代心灵、发掘汉语之美”错误。

    12、依据“新诗在新时代重新出发,我们有理由期待出现当代诗人以大时代的眼光、胸襟和艺术想象力,以更多贴近时代心灵、发掘汉语之美的优秀诗作,回答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召唤”可知,“期待出现”并不等于“诗人必须”。该项错误。故选C。【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

    13、思。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实用类文本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步入 “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的开放、平等、透明推动了未来学校教育从“自上而下”的部署转变为“自上而下”的创造行动,使得教育数据曾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课堂智慧生成路径。在教学情境的协助下教学数据被赋予丰富的教育内涵转变为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再经思维共同体的认知加工演变为鲜活的教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教学应用中逐渐升华为教与学的智慧,推动了以数据智慧为主导的智慧课堂的发展,这便形成了课堂智慧化变革的取向。(选自未来课堂的智慧取向)材料二:2018年11月1

    15、1日,在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主题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方海光教授谈到了未来智慧课堂的发展。教育大数据技术应用深度广度将进一步加强。当前整个信息化架构呈现新的变化,“云+端”是以前我们倡导的结构,但是未来是“云+边缘”,即逐渐形成边缘汇集的小个体。我们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学习服务,随着进程的深入,大数据的应用会越深越广。未来智慧课堂发展趋势特征更加明确。第一,规模化的技术带来的是降维打击式的课堂变革和教育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降低价值,技术带来的是智慧化、AI化、数据驱动化。第二,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AI)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趋于饱和和理性应用。目前大家都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比较敏感,甚至

    16、担心学生会沉迷,但是整体上全球的趋势是移动终端的使用趋于越来越理性。第三,以线上“移动终端+5G+AI+大数据”支持下的小班、一对一教学场景模式,将有可能代替面对面学习模式。回归到学习场景,学习场景越具体,效率越高,越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所以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教师和人工智能辅助两者协同进行课堂的讲授。(选自方海光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智慧课堂该如何深度建设)材料三:“互联网+”时代,以人为本、崇尚创新的互联网思维与智能的互联网技术为每一个教师自下而上的实施课堂变革提供了新境界,智慧课堂的实践先行者已经吹响了号角。然而,立足当下的所谓的智慧课堂,在数据通往智慧的路途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智慧

    17、教学系统不能得以常态化的应用,面临着理念的、技术的、资金的、政策的等多方阻力,使得教学数据难以常态化的产出,偶然性的、零散性的或者精心设计好的数据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并不具备多大教学应用的价值;其次,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尚未出台,还需要一个很长的研发过程,这就会造成当前的教学评测工具以及教育大数据分析技术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模型与标准,造成已有的智慧课堂所产生的数据将大多是结构混乱、标准不统一的 “坏数据”,难以生成大数据并加以分析,教学应用的价值有限;第三,对于当前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并未做好思想准备来迎接这些动态生成的数据,去深刻地思考这些数据背后的教学含义、问

    18、题与趋势,去深入地加工这些数据使其演变成为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教学知识,去影响自己的教学决策而改变教学行为生成教学智慧。用数据智慧重构未来课堂,任重而道远。(选自未来课堂智慧化变革的挑战)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未来学校教育曾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B. 从未来智慧课堂发展趋势来看,小班、一对一教学场景模式,将有可能代替面对面学习模式。C. “云+端”、“云+边缘”都是信息化架构重要的结构形式,但是,未来“云+边缘”会是我们倡导的结构形式。D. 当前受理念的、技术的、资金的、政策的等多方阻力,教学数

    19、据不具备太大教学应用的价值。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家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会从敏感,甚至担心,逐渐趋于理性应用。B. 随着未来智慧课堂发展,将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教师和人工智能辅助两者协同进行课堂的讲授。C. 立足当下的智慧课堂,在数据通往智慧的路途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课堂变革前景不容乐观。D. 对于当前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做好了思想准备,教学决策、教学行为就会随之发生改变,必将生成教学智慧。6. 面对智慧课堂发展,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结合材料三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4. A 5. A 6. (1)从理念、技术、资金、

    20、政策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稳步推进。(2)教师要转变思想,将教师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学生也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抵制不利因素,把智慧课堂的效益最大。(3)尽快制定、完善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明确数据分析的方向,发挥教学应用的价值。【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A项,张冠李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不断发展”错误。依据“互联网的开放、平等、透明推动了未来学校教育从“自上而下”的部署转变

    21、为“自上而下”的创造行动,使得教育数据曾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可知,使得未来学校教育曾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的是“互联网的开放、平等、透明”,而并不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不断发展”。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必将是一个教师和人工智能辅助两者协同进行课堂的讲授”错误。依据“所以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教师和人工

    22、智能辅助两者协同进行课堂的讲授”可知,“应该是”不等于“必将是”。该项错误。C项,曲解文意,“未来课堂变革前景不容乐观”错误。原文的说法是“用数据智慧重构未来课堂,任重而道远”,并不是“不容乐观”。该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必将生成教学智慧”错误。依据“对于当前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并未做好思想准备来迎接这些动态生成的数据,去深刻地思考这些数据背后的教学含义、问题与趋势,去深入地加工这些数据使其演变成为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教学知识,去影响自己的教学决策而改变教学行为生成教学智慧”可知,文章只是指出当前教师并未做好准备,这并不能说将来教师做好准备了就一定能生成教学智慧。该项错误。故选A。【6题

    23、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依据“首先,智慧教学系统不能得以常态化的应用,面临着理念的、技术的、资金的、政策的等多方阻力,使得教学数据难以常态化的产出,偶然性的、零散性的或者精心设计好的数据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并不具备多大教学应用的价值”可知,面对智慧课堂发展,我们可以从理念、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依据“其次,以学生发展核心素

    24、养为统领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尚未出台,还需要一个很长的研发过程,这就会造成当前的教学评测工具以及教育大数据分析技术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模型与标准,造成已有的智慧课堂所产生的数据将大多是结构混乱、标准不统一的 “坏数据”,难以生成大数据并加以分析,教学应用的价值有限”可知,面对智慧课堂发展,我们要尽快制定、完善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明确数据分析的方向,发挥教学应用的价值。依据“第三,对于当前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并未做好思想准备来迎接这些动态生成的数据,去深刻地思考这些数据背后的教学含义、问题与趋势,去深入地加工这些数据使其演变成为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教学知识,去影响自己的

    25、教学决策而改变教学行为生成教学智慧”可知,面对智慧课堂发展,教师要转变思想,将教师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学生也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抵制不利因素,把智慧课堂的效益最大。【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转弯 张世勤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

    26、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 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待了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以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

    27、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牛车都是一个小黑点,而

    28、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

    29、红苗。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感觉无限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

    30、可以种菜、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

    31、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中写到青树“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这表现出青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受父亲影响之深。B. 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C. 小说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例如颜色的对比,牛车所载物品前后的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D. 小说以“转弯”为题,一语双关,既指山路上指挥牛车转弯,也指青树在思

    32、想意识上的转变,使得小说意蕴丰富。8. 小说中多次出现“爹,转弯了”这句话,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 简要分析小说塑造“牛”这一形象的作用。【答案】7. B 8. (1)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脉络清晰。(2)更好地表现了青树和红苗对父亲的思念与告慰。(3)深化了人要通过不断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去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小说主题。 9. (1)老牛像父亲一样老成持重、寡言少语,是父亲形象的象征; (2)老牛和青树一样经历了由不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到逐渐适应转弯,是青树形象的一部分; (3)父亲去世、老牛犹在,寄托着青树对父亲的思念,构成父亲与青树两代人情感的纽带,也是青树转弯的见证人。【

    33、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错误,小说的主题是人要通过不断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去追求更美好生活。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含义及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要从语段的内容出发,结合文章语境和主旨理解句子含意;从情节结构、内容主旨、人物塑造、

    34、手法效果等方面分析句子作用。内容主旨方面:父亲去世后,“我”反复说着曾经和父亲一起走山路时的话“爹,转弯了”流露的是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而红苗的“爹,我转弯了”以及生活改变之后“青树喊:爹,我转弯了”,除了有对父亲的思念,更有面对面对新生活的决心、喜悦,并以此告慰亡父。此外,“我转弯了”一语双关,既指牛车在山路上转弯,也指不断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去追求更美好生活,所以作者反复提到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深化小说的主题。情节结构方面:小说从路的“转弯”写到思想的“转弯”、生活方式的“转弯”。“爹,转弯了”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中次要形象作用的能力。次要形象的

    35、作用可从衬托主要形象的作用,对于情节结构的作用,是否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以及其自身是否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本题中,“牛”本身具有勤劳、憨厚的形象特点,他是勤劳持重、寡言少语的父亲的象征,父亲去世、老牛犹在,寄托着青树对父亲的思念。结合“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以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这天

    36、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可知,老牛和青树一样经历了由不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到逐渐适应转弯,是青树形象的一部分,也是青树转弯的见证人。【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四方面组织阅读。1.理清事件发展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

    37、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

    38、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义宁元年十二月,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太宗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

    39、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仁杲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获贼兵精骑甚众,还令仁杲兄弟及贼帅翟长孙等领之。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贼徒荷恩慑气,咸愿效死。时李密初附,高祖令密驰传迎太宗于豳州。密见太宗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节选自

    40、旧唐书太宗本纪)【注】峻坂:陡峭的山坡。悬门:是古时候城门外层的闸门,平时悬起,敌人攻城时放下,以加固城门。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每折节下士 折:降低B. 会久雨粮尽 会:恰逢C. 太宗与之游猎驰射,无所间然 间:隔阂D. 若不急蹑,还走投城 蹑:攻打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B.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C.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

    41、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D.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已卯,中国用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例如2020年是己亥年。B. 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关中。C. 轻骑,轻装的骑兵。骑,古时是一人一马的合称。D.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如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世民18岁时就已胸藏韬略,颇有政治远见,在举事前就已为此储备人才资源。起事时,他率兵攻城略地。B. 李世民请求率师入关,夺取永丰仓库,打开

    42、粮仓救济穷人,收服各路盗贼,准备进攻京城。高祖对此赞同。C. 起义军贾胡堡遇阻时,在策略选取上,李世民和他父亲所见略同。李世民亲率骑兵,成功实施中间分解战术。D. 李世民建立了卓越功勋。他既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敢无畏的非凡魄力,又有顺应时代要求的政治远见。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2)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答案】10. D 11. C 12. A 13. C 14. (1)太宗从南园率领两骑兵从险峻的山坡上冲下来,从中间冲击斩断隋朝的军队,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

    43、(2)这是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来逼迫他,使他的计策来不及展开,因此攻克它。【解析】【10题详解】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D项,“蹑:攻打”错误,“蹑”在这里是“追赶”的意思。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

    44、文意进行分析。“度三王陵”是完整的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受禅”应是“高祖”的谓语,所以应在“大败”后断句,在“受禅”后断句,排除B项。译文:不久隋朝将领段达率领一万多人从后面赶来,经过三王陵的时候,伏击着的唐军出来攻打他们,段达大败。高祖称帝,任命太宗为尚书令,进而封他为秦王。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A项,“2020年是

    45、己亥年”错误,2020年是“庚子年”。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李世民和他父亲所见略同。李世民亲率骑兵,成功实施中间分解战术”错误,依据“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

    46、全?”可知,太祖本想暂且撤军回太原,再来谋划以后的起义,而太宗认为遇到小小的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他们起义的人很快将解体,所以二人的意见并不相同。故选C。【14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峻坂”,险峻的山坡;“驰下峻坂”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引”,率领;“杖”,代指兵器;“走”,逃跑。(2)“以”,用;“权道”,变通的方法,灵活的方法;“发”,展开,实施

    47、;“以故”,因此;“克”,攻克。【点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高祖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起义。经常屈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起义时,太宗就率领军队攻占了西河,攻克城池。大军又向西进发到

    48、贾胡堡,隋朝的将领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驻扎在霍邑,来抵抗起义的军队。恰逢雨下了很久,起义军的粮食已经用尽,高祖和裴寂商量暂且撤军回太原,再来谋划以后的起义。太宗说:“本来我们举兵起义,是要来拯救苍生的,应当先进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到小小的敌人就要撤退,恐怕跟从我们起义的人很快将解体。回去守住太原区区一个城,这也只是当强盗而已,又凭什么能自我保全?”八月已卯,雨停了,高祖率领军队向霍邑进发。太宗从南园率领两骑兵从险峻的山坡上冲下来,从中间冲击斩断隋朝的军队,率兵奋勇拼杀,敌人大败,各自丢下兵器逃跑。随军放下悬门,老生拉着绳子想把悬门拉上去,被太宗军队斩死,于是平定了霍邑。义军到了河东,关中的豪杰争相奔来归顺义军。太宗请求让起义军入关,攻下永丰仓,发粮食来赈济穷困贫乏的人,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6225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