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校本教程-数学服务生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校本教程-数学服务生活.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校本 教程 数学 服务 生活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序 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明确而独特的办学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 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
2、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通过介绍数学在航海、企业决策、国计民生的宏观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通过介绍数学在航海、企业决策、国计民生的宏观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
3、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广大学生在汗水中积累知识,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向成功!目录序 言1第一讲 集合与生活61 集合概述62、“集合”与“模糊数学”10数学故事:华罗庚与苏步青的人生12第二讲 函数中的趣题151、 一份购房合同152、孙悟空大战牛魔王18第三讲 三角函数的趣题221、 直角三角形222、月平均气温问题25课外阅读:导航的双曲线27第四讲 线性规划与最优化291、线性规划概述292、数学建模线性规划模型333、线性规划的应用实例
4、37课外阅读:煤商怎样进煤利润高45第五讲 生活中的数学491、电冰箱温控器的调节492、哪种投票制度最合理57数学欣赏: Music 与数学65第六讲 排列组合中的趣题671、抽屉原理672、摸球游戏69数学欣赏: 龟背上的学问71课外阅读:生活中的排列组合73第七讲 让数学帮你理财771、生活小理财772、巧用数学看现实793、商品调价中的数学问题81课外阅读:单利和复利的区别83第七讲 生活中的概率现象871、概率中的趣题872、简易逻辑中的趣题92课外阅读: 赌马中的数学问题96第九讲 把握或然,你会更聪明991、车与羊三扇门概率问题992、三类概率问题的处理方法103第十讲 奇妙数列
5、1071、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一)1072、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二)1103、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三)114数学欣赏: e和银行业117第十一讲 数列中的趣题1201、柯克曼女生问题1202、数列中的趣题数列的应用123学海拾贝:算法妙用126第十二讲 反其道而行之,克“敌”致胜1291、反证法慨念1292、反证法应用132课外阅读:生活中的反证法135第十三讲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1381、温故知新1382、“两边夹不等式”的推广140第十四讲 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1441、均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一)1442、均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二)1463、均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三)148第十五讲 立体几何趣
6、题1521、正多面体拼接构成新多面体面数问题1522、 球在平面上的投影156数学欣赏: 蜂房中的数学160课外阅读:生活中的立体几何162第十六讲 解析几何中的趣题1671、神奇的莫比乌斯圈1672、最短途问题169学海拾贝: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哥尼斯堡七桥问题170第十七讲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及解数学题的策略1731、高中数学学习方法1732、解数学题的策略180学海拾贝:世界数学难题欣赏哥德巴赫猜想184第一讲 集合与生活1 集合概述1、集合定义集合论是德国数学家康托(cantor,18451918)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创的,后来,集合论的思想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在现代数学中,越来越广泛而深
7、入的用到集合的概念,它已成为数学的逻辑基础。然而,究竟什么是集合?当初康托所指的集合无非是集体的意思,他是把集合当作一个日常用语而不是一个数学用语来使用。但是,人们不久发现,他的含糊的定义引起了难以克服的混乱,于是大家试图用公理系统来代替集合的定义。这个工作可以说是自1908年策莫洛(zeremelo,18711953)提出第一个公理系统时开始的。公理系统显然比传统的定义精密得多,但集合论的公理系统至今还不完备。因此目前集合论还不能认为是圆满的。2、罗素怪异与理发师悖论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
8、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类人。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如果由另外一个人给他理发,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而招牌上明明说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怎样的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的。这是一个著名的悖论,称为“罗素悖论”。这是由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来的,他把关于集合论的一个著名悖论用故事通俗地表述出来。1874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很快渗透到大部分数学分支,成为它们的基础。到19世纪末,全部数学几乎都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之上了。就在这时,集合论中接连出现了一
9、些自相矛盾的结果,特别是1902年罗素提出的理发师故事反映的悖论,它极为简单、明确、通俗。于是,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此后,为了克服这些悖论,数学家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由此产生了大量新成果,也带来了数学观念的革命。 3、集合运算: 例1:x|x为矩形x|x为菱形=x|x位正方形:几何图形性质运算。例2:x|x10x|0x110=x|1x10:数轴上数的运算。例3:解方程组:即两直线交点坐标:(x,y)|x-y+1=0且3x+y-9=1例4:解不等式组: 4、差集和补集的运算:A-B=由定义显然:A-BB-A例5:A= B= C= D=则有下列运算:A-B= C-B
10、= D-B=5、基数概念:设集A是一个有限集,则A里不同元素的个数叫做A的基数,记为n(A),设A和B是有限集,他们基数分别为n(A),n(B)表示,则有下面关系:n(AB)=n(A)+n(B)-n(AB),n(AB)=n(A)+n(B)- n(AB)例6:某班学生50人,每人至少懂得一种外语(英语或日语),其中懂得英语的有40人,懂得日语的20人,问懂得英语和日语两种语言有多少人。解:设A=班上懂得英语的学生 B=班上懂得日语的学生 AB=班上的学生 AB=班上既懂得英语又懂日语的学生n(AB)= n(A)+n(B)-n(AB)=40+20-50=10 例7:某校组织文娱活动,参加音乐组有3
11、5人,参加舞蹈有34人,参加戏剧组有29人,其中有12人同时参加音乐组和舞蹈组,有14人同时参加舞蹈组和戏剧组,13人同时参加戏剧组和音乐组,且有5人同时参加三组,问参加文娱活动的人数有多少人?解:A=参加音乐组的学生 B=参加舞蹈组的学生C=参加戏剧组的学生n(A)=35 n(B)=34 n(C)=29 n(AB)=12 n(BC)=14 n(CA)=13 n(ABC)=5n(ABC)=35+34+29-12-13-14+5=64思考:现有2000盏电灯,编号为12000,每个灯的开关都为乒乓键,若第一次拉一下编号为2的倍数的灯、第二次再拉一下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最后拉一下编号为5的倍数的灯
12、,问操作结束后,有几盏灯亮着,几盏灯灭着? 2、“集合”与“模糊数学”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发表论文模糊集合,开辟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模糊数学是经典集合概念的推广。在经典集合论当中,每一个集合都必须由确定的元素构成,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是明确的,这一性质可以用特征函数:来描述。扎德将特征函数改成所谓的“隶属函数”,这里A称为“模糊函数”,称为x对A的“隶属度”。经典集合论要求隶属度只能取0,1二值,模糊集合论则突破了这一限制,=1时表示百分之百隶属于A
13、;=0时表示不属于A还可以有百分之二十隶属于A,百分之八十不隶属于A等等,这些模糊集合为对由于外延模糊而导致的事物是非判断上的上的不确性提供了数学描述。由于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基石,因此,模糊数学的概念对数学产生了广泛的影晌,人们将模糊集合引进数学的各个分支,从而出现了模糊拓扑、模糊群论、模糊测度与积分、模糊图论等等,它们一起形成通常所称的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新新事物,它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方法上也未臻统一,它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例1、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加,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加,那么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
14、多少名同学参赛?如果有5名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如果每一位同学都只参加一次运动会, 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解析: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5名同学在统计人数时,计算了两次,所以要减去,8+12-5=158+12=20.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20名同学参赛.三、本课小结通过“模糊数学”了解到数学的发展是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进步的。四、作业下列各组对象能否形成集合?高一年级全体男生;高一年级全体高个子男生;所有数学难题;不等式的解;数学故事:华罗庚与苏步
15、青的人生华罗庚的故事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真是天有不测风雨。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
16、分惋惜。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 华罗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老本勤杂工。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疼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
17、舞台。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智识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岁的华罗庚爷爷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了一生的数学事业。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苏步青的故事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
18、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
19、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
20、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第二讲 函数中的趣题1、 一份购房合同教学目标: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最早把函数(function)这个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数学家),但其含义和现在不同,他把函数看成是像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度、垂线长度等所有与曲线上的点有关的
21、量. 1718年,瑞士数学家约翰。贝努利(John Bernoulli,1667-1748,欧拉的数学老师)将函数概念公式化,给出了函数的一个定义,同时第一次使用了变量这个词。他写到:变量的函数就是变量和变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量。他的学生,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ard Euler,1707-1783,被称为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将约翰。贝努利的思想进一步解析化,他在无限小分析引论中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欧拉的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例1、陈老师急匆匆的找我看一份合同,是一份下午要签字的购房合同。内容是陈老
22、师购买安居工程集资房72m2,单价为每平方米1000元,一次性国家财政补贴28800元,学校补贴14400元,余款由个人负担。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教师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为一年,等额付款,分付10次,10年后付清,年利率为7.5%, 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求陈老师每年付款4200元,但陈老师不知这个数是怎样的到的。同学们你们能帮陈老师算一算么?解析:陈老师说自己到银行咨询,对方说算法是假设每一年付款为a元,那么10年后第一年付款的本利和为1.0759a元,同样的方法算得第二年付款的本利和为1.0758a元、第三年为1.0757a元,第十年为a元,然后把这10个本利和加起来等于余额部分按年利率为7.5%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