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精编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趣味数学》精编版.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趣味数学 高中数学 校本 课程 趣味 数学 精编 下载 _其他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序 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严密的计算和推理,数学也是人文科学和逻辑思维的基础。 趣味数学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开放,创新的思维模式,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立足培养兴趣,旨在提高成绩,通过讲,学,练这一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教学思维。立足基础知识,结合教学实际,博采众长,寓理于例,重在思维训练,并加以适合的延伸和拓展,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爱学,乐学,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广大学生在汗水中积累知识,在灵感中启迪智慧,在和谐中走
2、向成功!目 录第一部分:课程目标第二部分: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计划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简介第1讲 集合中的趣题“集合”与“模糊数学 第2讲 函数中的趣题 一份购房合同 第3讲 函数中的趣题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第4讲 三角函数的趣题直角三角形 第5讲 三角函数的趣题月平均气温问题 第6讲 数列中的趣题柯克曼女生问题 第7讲 数列中的趣题数列的应用 第8讲 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两边夹不等式的推广及趣例 第9讲 不等式性质应用趣题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第10讲 立体几何趣题正多面体拼接构成新多面体面数问题 第11讲 立体几何趣题球在平面上的投影 第12讲 解析几何中的趣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第13讲 解析几何中
3、的趣题最短途问题 第14讲 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抽屉原理第15讲 排列组合中的趣题摸球游戏 第16讲 概率中的趣题 第17讲 简易逻辑中的趣题 第18讲 解数学题的策略 第四部分:课程评价第一部分:课程目标1.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2. 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3. 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4. 探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5.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及背景,让学生
4、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6了解均值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第二部分: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计划1、组织形式:校本课程的开课以自选班为单位安排在“地方与我校课程”课时中进行,具体教学时间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2、课程实施:1)校本课程由我校教师开发,只有讲义,学生不需要教材,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授课教师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依据学生层次特点、接受能力等可以适当补充材料,逐步实施,并在实施
5、中进一步完善教材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经验。3)任课教师精心备课,准备资料,设计好教学过程,按时上好校本课程,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4)教学过程中所需材料、设备、设施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需要外出调查、参观时,由学校出面联系,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外出,确保师生安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1讲 集合中的趣题 “集合”与“模糊数学”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965年,美国数学家扎德发表论文模糊集合,开辟了一门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模糊数学是经典集合概念的推广。在
6、经典集合论当中,每一个集合都必须由确定的元素构成,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是明确的,这一性质可以用特征函数:来描述。扎德将特征函数改成所谓的“隶属函数”,这里A称为“模糊函数”,称为x对A的“隶属度”。经典集合论要求隶属度只能取0,1二值,模糊集合论则突破了这一限制,=1时表示百分之百隶属于A;=0时表示不属于A还可以有百分之二十隶属于A,百分之八十不隶属于A等等,这些模糊集合为对由于外延模糊而导致的事物是非判断上的上的不确性提供了数学描述。由于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重基石,因此,模糊数学的概念对数学产生了广泛的影晌,人们将模糊集合引进数学的各个分支,从而出现了模糊拓扑、模糊群论、模糊测度与积分、模
7、糊图论等等,它们一起形成通常所称的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新新事物,它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方法上也未臻统一,它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例1、学校先举办了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8名同学参加,又举办了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12名同学参加,那么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如果有5名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如果每一位同学都只参加一次运动会, 问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解析: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1) 因为这5名同学在统计人数时,计算了两次,所以要减去8+125
8、=15(2) 8+12=20.这两次运动会这个班共有20名同学参赛.三、本课小结通过“模糊数学”了解到数学的发展是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进步的。四、作业下列各组对象能否形成集合?(1)高一年级全体男生;(2)高一年级全体高个子男生;(3)所有数学难题;(4)不等式的解;第2讲 函数中的趣题 一份购房合同教学目标: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最早把函数(function)这个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数学家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数学家),但其含义和
9、现在不同,他把函数看成是像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度、垂线长度等所有与曲线上的点有关的量. 1718年,瑞士数学家约翰。贝努利(John Bernoulli,1667-1748,欧拉的数学老师)将函数概念公式化,给出了函数的一个定义,同时第一次使用了变量这个词。他写到:变量的函数就是变量和变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量。他的学生,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ard Euler,1707-1783,被称为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将约翰。贝努利的思想进一步解析化,他在无限小分析引论中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由该变量与一些常数以任何方式组成的解析表达式,欧拉的函数定义在18世纪后期占据了统治地位。二
10、、实例尝试,探求新知例1、陈老师急匆匆的找我看一份合同,是一份下午要签字的购房合同。内容是陈老师购买安居工程集资房72m2,单价为每平方米1000元,一次性国家财政补贴28800元,学校补贴14400元,余款由个人负担。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教师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为一年,等额付款,分付10次,10年后付清,年利率为7.5%, 房地产开发公司要求陈老师每年付款4200元,但陈老师不知这个数是怎样的到的。同学们你们能帮陈老师算一算么?解析:陈老师说自己到银行咨询,对方说算法是假设每一年付款为a元,那么10年后第一年付款的本利和为1.0759a元,同样的方法算得第二年付款的本利和为1.0758a元、第三年
11、为1.0757a元,第十年为a元,然后把这10个本利和加起来等于余额部分按年利率为7.5%计算10年的本利,即1.0759a+1.0758a+1.0757a+a =(721000-28800-14400)1.07510,解得的a的值即为每年应付的款额。他不能理解的是自己若按时付款,为何每期的付款还要计算利息?我说银行的算法是正确的。但不妨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假设你没有履行合同,即没有按年付每期的款额,且10年中一次都不付款,那么第一年应付的款额a元到第10年付款时,你不仅要付本金a元,还要付a元所产生的利息,共为1.0759a元,同样,第二年应付的款额a元到第10年付款时应付金额为1.0758a
12、元,第三年为1.0757a元,第十年为a元,而这十年中你一次都没付款,与你应付余款721000-28800-14400在10年后一次付清时的本息是相等的。仍得到1.0759a+1.0758a+1.0757a+a =(721000-28800-14400)1.07510用这种方法计算的a值即为你每年应付的款额。例2、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解析:日租金360元。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
13、50=18000元的收入;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三、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生活是多面的,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如若正面不行,亦可利用反面思考四、作业家用冰箱使用的氟化物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上层的臭氧层臭氧含量呈指数函数型变化,满足关系式,其中是臭氧的初始量,是所经过的时间1)随时间的增加,臭氧的含量是增加还是减少?2)多少年后将会有一半的臭氧消失?第3讲 函数中的趣题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教学目标: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牛魔王
14、不是孙悟空的对手,力倦神疲,败阵而逃。可是,牛魔王不简单,他会变。他见悟空紧紧追赶,便随身变成一只白鹤,腾空飞去。悟空一见,立刻变成一只丹凤,紧追上去。牛魔王一想:凤是百鸟之王,我这只白鹤那里斗得过这个丹凤?!他无可奈何,只好飞下山崖,变作一只香獐,装着悠闲的样子,在崖前吃草。悟空心里想:好牛精,你休想混过我老孙的火眼金睛!他马上变作一只饿虎,猛扑过去。牛魔王心慌,赶快变了个狮子,来擒拿饿虎。悟空看得分明,就地一滚,变成一只巨象,撒开长鼻,去卷那头狮子。牛魔王拿出绝招,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头大白牛。这白牛两角坚似铁塔,身高八千余丈,力大无穷。他对悟空说:“你还能把我怎样?”只见悟空弯腰躬身,大喝
15、一声“长”!立即身高万丈,手持大铁棒朝牛魔王打去。牛魔王见势不妙,只好复了本象相,急忙逃去。孙悟空与牛魔王杀得惊天动地,惊动了天上的众神,前来帮助围困牛魔王。牛魔王困兽犹斗,又变成一头大白牛,用铁角猛顶托塔天王,被哪吒用火轮烧得大声吼叫,最后被天王用照妖镜照定,动弹不得,只得连声求饶,献出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唐僧四人翻越山岭,继续往西天取经二、实例尝试,探求新知这段故事很吸引人,而且它和初中代数中所学的函数概念有关。首先,就从这个“变”字谈起。孙悟空和牛魔王都神通广大,都能变。他们能变飞禽、走兽;大喝一声,身躯能“顶天立地”,也可变成一个小虫儿。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不是真情实事。不过,世界
16、上一切事物的确无有不在变化着的。既然物质在变化,表示它们量的大小的数,自然也要随着而变化了。这就告诉我们,要从变化的观点来研究数和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量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变化着的呢?不是的。研究问题的某个特定过程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或者,虽然它也在变,但变化微小,我们把它看成是不变的。还是用唐僧师徒来做例子。孙悟空的本事最大,能七十二变;唐僧最没用,一点也不会变,所以妖怪一看就认得他。都想吃他的肉。在代数中,把研究某一问题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量叫做变量,孙悟空就好象是一个“变量”;把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唐僧就好象是一个“常量
17、”。例1、1202年,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斐波那契(约1170年约1250年)在他所著的算盘书里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定1对一雌一雄的大兔,每月能生一雌一雄的1对小兔,每对小兔过两个月就能长成大兔。那么,若年初时有1对小兔,按上面的规律繁殖,并且不发生死亡等意外情况,1年后将有多少对兔子?解析:第一个月时,有小兔1对;第二个月时,小兔还没有长大,因此兔子数仍是1对;第三个月时,小兔已长成大兔,并且生下1对小兔,这时兔子数是2对;第四个月时,原来的兔子又生了1对小兔,但上个月刚生的小兔尚未成熟,这时兔子数是3对;第五个月时,原来的兔子又生了1对小兔,第三个月出生的小兔这时也已长大并且也生了1
18、对小兔,因此共有兔子5对;一直这样推算下去,可以得到下面的表: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从第三个月份起,每个月的兔子对数都是前两个月的兔子对数之和。表中兔子对数构成的一列数1,1,2,3,5,8就称为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有很有趣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例2、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解析: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依题意,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
19、橙子. y=(100+x)(600-5x) =-5x+100x+60000. =-5(x-10)2+60500即种:100+10=110棵时,产量最高是:60500三、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不仅西游记和我们的数学还很有关系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原理。四、作业某市20名下岗职工在近郊承包50亩土地办农场这些地可种蔬菜、烟叶或小麦,种这几种农作物每亩地所需职工数和产值预测如下表: 作物品种 每亩地所需职工数 每亩地预计产值 蔬菜 1/2 1100元 烟叶 1/3 750元 小麦 1/4 600元 请你设计一个种植方案,使每亩地都种上农作物,20名职工都有工作,且使农作物预
20、计总产值最多。(设工人数) 第4讲 三角函数的趣题 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探索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直角三角形就像一个万花筒,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色彩斑澜的世界.我们在欣赏了它神秘的“勾股”、知道了它的边的关系后,接着又为我们展现了在它的世界中的边角关系,它使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它在航海、工程等测量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例如测旗杆的高度、树的高度、塔高等.二、例题分析例1、海中有一个小岛A,该岛四周10海里内有暗礁.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岛南偏西55的B处,往东行驶20海里后,到达该岛的南偏西25的
21、C处,之后,货轮继续往东航行,你认为货轮继续向东航行途中会有触礁的危险吗?解析:过A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D.得到RtABD和RtACD,从而BD=ADtan55,CDADtan25,由BD-CDBC,又BC20海里.得 ADtan55-ADtan2520. AD(tan55-tan25)20, AD=20.79(海里).这样AD20.79海里10海里,所以货轮没有触礁的危险例2、如图,某货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将一批重要物资由A处运往正西方向的B处,经16小时的航行到达,到达后必须立即卸货.此时.接到气象部门通知,一台风中心正以40海里时的速度由A向北偏西60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海里的
22、圆形区域(包括边界)均受到影响.(1)问:B处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为避免受到台风的影响,该船应在多少小时内卸完货物?解析:(1)过点B作BDAC.垂足为D. 依题意,得BAC30,在RtABD中,BD= AB=2016=160200, B处会受到台风影响. (2)以点B为圆心,200海里为半径画圆交AC于E、F,由勾股定理可求得DE=120.AD=160. AE=AD-DE=160 -120, =3.8(小时).因此,陔船应在3.8小时内卸完货物.练习:一个人从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01 m)三、本课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