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NCCN 子宫 肿瘤 临床 实践 指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2020 年 10 月 20 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1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 1 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及讨论。1 2021年指南(第1版)主要更新(1)新增了妇科疾病幸存者指导原则,以讨论妇科癌症的生理和社会心理影响及相关的医疗管理措施。(2)新增了以标志物为导向的二线全身治疗原则。2 分类和分期 子宫肿瘤分恶性上皮性肿瘤(癌)和恶性子宫间叶细胞肿瘤(肉瘤),前者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等;后者包括低级别和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肉瘤和子宫平
2、滑肌肉瘤等。采用第 8 版AJCC 分期和 FIGO 2009 分期标准。3 子宫内膜癌3.1 术前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病理会诊及影像学检查,有条件者进行基因检测。3.2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治疗3.2.1 保留生育功能指征和方法 保留生育功能只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和子宫肉瘤不能保留生育功能。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才能保留生育功能:(1)分段诊刮标本经病理专家核实,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G1级。(2)MRI检查(首选)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可疑的转移病灶。(4)无药物治疗或妊娠禁忌证
3、。(5)经充分咨询患者明确保留生育功能并非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符合上述条件者,进行:(1)治疗前咨询生殖专家。(2)对合适的患者进行遗传咨询或基因检测。(3)治疗前明确排除妊娠。可选择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并进行体重管理及调整生活方式相关咨询。治疗期间需进行严密随访,需每36个月进行1次分段诊刮或子宫内膜活检以评估子宫内膜:(1)若6个月后病变完全缓解,鼓励患者受孕。若患者未有备孕计划,需持续每 6 个月进行监测或子宫内膜取样,可考虑以孕激素为主的维持治疗。完成生育后或子宫内膜活检发现疾病进展,即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2)若子宫内膜癌持续存在
4、612个月,则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术前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3.2.2 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初始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前大致可分 3 种情况:肿瘤局限于子宫体、肿瘤侵犯子宫颈和肿瘤超出子宫外。3.2.2.1 肿瘤局限于子宫体 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见本文3.2.1。适合手术并不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手术分期原则见3.7)。有条件首选微创手术。手术范围根据术前和术中发现而定,鼓励多学科专家确定。如卵巢外观正常、无乳腺癌/卵巢癌或 Lynch 综合征家族史,绝经前的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卵巢是安全的,推荐切除输卵管。术后辅助治疗见3.2.3。如果患者不适宜手
5、术治疗,首选外照射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少数患者可考虑激素治疗(见3.9)。3.2.2.2 怀疑或有肉眼可见子宫颈受侵 行子宫颈活检或盆腔 MRI 检查,若结果阴性,手术方式与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时相同。若结果阳性,适合手术者可选择全子宫双附件或根治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手术范围根据术前和术中发现而定,鼓励多学科专家确定。也可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2B 级证据)后再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不适宜立即手术者可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放疗后适合手术者再行手术切除;不适宜立即手术者也可先行全身治疗(2B 级证据),治疗后可耐受手术者行手术治疗,仍不适合
6、手术者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3.2.2.3 怀疑肿瘤扩散到子宫外 行CA125和有临床指征者行影像学检查。适合手术且没有子宫外病变证据者,手术方式与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时相同;病变已超出子宫但局限于盆、腹腔内者,行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分期/减瘤术,手术目标是尽可能达到没有肉眼可测量病灶,也可考虑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若患者适合手术但出现远处转移,可行全身治疗和(或)外照射放疗和(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也可考虑加姑息性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不适合手术者分为:(1)局部转移者,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然后再次评估是否可以手术治疗。(2)远处转移者,先行全身治疗后再评估,根据治疗效果
7、选择手术切除和(或)放疗。3.2.3 完成初始手术分期后的后续治疗 期患者的术后治疗需结合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浸润肌层深度和组织学分级。有高危因素者复发率升高,越多高危因素复发率越高。潜在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 岁、深肌层浸润和(或)LVSI,是补充放疗或全身治疗的指征。期患者术后补充治疗以放疗为主,阴道顶端愈合后尽早开始放疗,最好不超过术后12周。根据GOG 249研究,高危因素包括G23级、深肌层浸润及 LVSI,并将以下患者列入高-中危组:年龄5069岁存在两个高危因素,年龄1850岁存在3个高危因素。新版指南引入高-中危组定义,推荐对这部分患者行盆腔外照射放疗。见表1。期患者的术后辅助治
8、疗无论组织分化程度,首选外照射放疗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全身治疗为2B 级证据)。子宫颈不良危险因素包括间质浸润深度、组织分级和 LVSI,宫体肌层浸润深度和 LVSI 也可能影响期患者辅助治疗的选择。对于组织分级为 G1 或 G2,肌层浸润深度50%,LVSI 阴性且子宫颈部位为微小浸润的病变也可选择阴道近距离放疗。、期患者分期手术后推荐行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需评估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的风险选择联合治疗,在期患者首选化疗联合放疗。3.2.4 不全手术分期后的治疗 不全手术分期指手术范围不足并可能存在高危因素,如深肌层浸润或子宫颈侵犯等。处理方法如下:(1)A 期/G12
9、 级/LVSI 阴性/年龄60岁及A期/G3级/年龄60岁/LVSI阴性/无肌层浸润者:术后可观察。(2)A 期/G3 级或B 期/G12 级、且年龄60岁及LVSI阴性者:可先行影像学检查,若影像学阴性,行阴道近距离放疗。(3)A 期/G13 级/LVSI 阳性、B期/G12级/LVSI阳性、B期/G3级LVSI及期患者:可先行影像学检查,若影像学阴性,按照完全手术分期后相应方案处理。若影像学可疑或阳性,合适的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分期或对转移病灶进行病理学确诊;也可选择直接再次手术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与上述的完全手术分期后相同。(4)分期至少A期以上,则行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
10、3.2.5 初始治疗结束后的随访 治疗后前 23 年每 36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直至第5年,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检、关于可能的复发症状、生活方式、肥胖、运动、戒烟、营养咨询、性健康、阴道扩张器及阴道润滑剂使用、治疗相关的潜在长期及迟发副反应的健康宣教;初治时 CA125 有升高者随访时复查;根据临床指征选择影像学检查。3.2.6 复发的治疗 期和期患者术后复发率约15%,大多数复发发生在治疗后 3 年内。50%70%的复发有症状。局限于阴道或盆腔的复发经过治疗后仍有较好的效果。孤立的阴道复发经放疗后 5 年生存率达 50%70%。超出阴道或盆腔淋巴结复发则预后较差。复发的
11、治疗与复发位置、既往是否接受过放疗相关。3.2.6.1 影像学检查证实没有远处转移的局部复发(1)复发位置既往未接受过放疗者:可选择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或手术探查+病灶切除术中放疗(术中放疗为3类证据)。手术探查前也可选择外照射。选择手术者若病灶局限于阴道或阴道旁软组织,术后补充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病灶局部扩散到达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或髂总淋巴结者,术后补充外照射放疗全身治疗,复发到达上腹部和腹膜者,微小残留病灶术后可补充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上腹部大的残留复发灶按播散性病灶处理。(2)复发位置既往接受过放疗者:若原来仅接受过阴道近距离放疗,其处理方法与复发位置既往未
12、接受过放疗者相同。若原来接受过外照射放疗,可选择手术探查+病灶切除术中放疗(术中放疗为3级证据)和(或)全身治疗姑息性放疗或阴道近距离放疗推荐用于较小的阴道和(或)阴道旁转移灶全身治疗。3.2.6.2 孤立转移灶 考虑手术切除和(或)外照射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或考虑全身治疗(2B级证据)。对于不适合局部治疗或再次复发者,按播散性转移处理。3.2.6.3 播散性病灶 行全身治疗姑息性外照射放疗,再进展则支持治疗。3.3 高危组织类型(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去分化癌、癌肉瘤)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初始治疗前行 CA125和影像学检查。(1)适合手术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手术分期,有条件首选
13、微创手术。有大块病灶者考虑行最大限度减瘤术。术后如为A 期首选全身治疗+阴道近距离放疗,或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2B 级证据)。病灶局限于子宫内膜者可行阴道近距离放疗。浆液性及透明细胞癌全子宫切除标本没有肿瘤残留的患者可观察;术后如为B期,行全身治疗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2)不适宜手术者,可先行外照射放疗+阴道近距离放疗全身治疗,然后再次评估是否手术切除。或先单纯全身治疗,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再次评估是否手术和(或)放疗。3.4 病理学评估原则(包括癌、癌肉瘤和神经内分泌癌)(1)子宫:包括子宫切除术的类型、标本的完整性(完整、切开、碎瘤术后或其他)、肿瘤位置(宫腔内膜、子宫下段、息肉)
14、、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如适用)、肌层浸润(浸润深度/肌层全层厚度,以mm为单位)、子宫颈间质受累及淋巴脉管间隙浸润。(2)其他受累组织/器官(输卵管、卵巢、阴道、宫旁、腹膜、大网膜及其他)。(3)腹水细胞学。(4)淋巴结(如切除):前哨淋巴结需进行超分期以检测较小肿瘤转移灶;孤立肿瘤细胞分期为 N0(i+),虽不会提高分期,但影响辅助治疗决策;淋巴结转移的水平(如盆腔,髂总及腹主动脉旁);孤立肿瘤细胞转移、微转移及肉眼转移的淋巴结数目;术者或术中寻求病理咨询完成前哨淋巴结组织标本的肉眼评价,以保证标本中包含淋巴结组织。(5)对期、期和复发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检测。(6)
15、推荐对晚期或复发浆液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方法也等同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由于诊断的可重复性存在争议,在子宫内膜癌,尤其是高级别肿瘤中进行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评价以判断组织学类型这一方法尚未成熟。3.5 分子分型分析及推荐流程 根据临床预后将子宫内膜癌分为 4 种分子亚型,包括 POLE 突变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低拷贝型及高拷贝型。额外进行 POLE突变、错配修复/微卫星稳定及p53异常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完善对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分型的大体病理学检查评估。推荐对子宫内膜癌广泛进行MMR 蛋白/MSI 检测。应进一步评估启动
16、子甲基化对 MLH1 丢失的影响,以评估表观遗传过程。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分子分析和所有其他MMR异常检测。对于MMR完整/MSI稳定或尚未进行基因筛查,但有明显子宫内膜癌和(或)结直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和检测。对于转移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行 NTRK 基因融合检测。可考虑采用经过验证的和(或)FDA 批准的分析方法检测 TMB。推荐分子分型检测流程如图1所示。3.6 影像学检查项目选择原则 除非有禁忌证,指南中提及的 MRI 及 CT 均为增强检查,但胸部 CT 不要求增强。需重视MRI评估局部病灶。PET-CT可了解全身转移情况。3.6.1 初始评估(1)非保留生育功能:
17、建议行胸部X线检查,若结果异常,可行胸部 CT 平扫。可行盆腔MRI 检查以明确肿瘤的原发灶(子宫颈管或子宫内膜)及评估病变的局部转移范围。如术前子宫大小无法摸清,可行盆腔超声检查。对于高级别肿瘤,可行胸部/腹部/盆腔 CT 检查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意外发现的子宫内膜癌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不全分期患者,可考虑行胸部/腹部/盆腔 CT 以评估转移情况。对于可疑转移的患者,可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腹股沟PET-CT检查。有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2)保留生育功能:首选盆腔MRI检查以排除肌层浸润及了解病变的局部扩散范围,若不适合行 MRI 检查,可行经阴
18、道超声检查盆腔。建议行胸部 X 线检查,若结果异常,可行胸部 CT 平扫。对于可疑转移的患者,可行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腹股沟PET-CT检查。有转移患者需根据症状等临床表现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3.6.2 随访和监测 (1)非保留生育功能:需根据患者症状、风险评估或临床怀疑复发或转移等情况选择影像学检查。(2)保留生育功能: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内膜癌持续 69 个月,尤其仍考虑保留生育功能者,首选复查盆腔MRI。患者出现症状及临床怀疑转移时选择 3.6.3 可疑复发或转移 (1)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或体格检查结果,选择腹部/盆腔和(或)胸部 CT 检查。(2)如病情需要,部分患者可考虑全身 P
19、ET-CT 检查和(或)腹部/盆腔MRI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3.7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原则(1)评估腹膜、横膈膜及浆膜层有无病灶,在任何可疑部位取活检以排除子宫外病变。(2)虽然不是分期指标,仍推荐取腹水细胞学并单独报告。(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和淋巴结评估是病灶局限于子宫者的最基本手术方式,某些有转移患者也可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4)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或机器人进行,需完整取出子宫,避免用碎宫器和分块取出子宫。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首选微创手术。(5)淋巴结评估包括盆腔主动脉旁淋巴结,即使病变局限于子宫,淋巴结切除术也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淋巴结切除可以判断预后,为后续治疗提
20、供依据。(6)盆腔淋巴结包括髂外、髂内、闭孔和髂总淋巴结。(7)深肌层浸润、高级别癌、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癌肉瘤需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并达肠系膜下动脉和肾血管水平。(8)某些患者可考虑前哨淋巴结活检。(9)切除可疑或增大的淋巴结排除转移非常重要。(10)某些患者可能不适合做淋巴结切除术。(11)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需行大网膜活检。(12)期患者应以术前检查结果为基础选择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以达到阴性手术切缘。3.8 前哨淋巴结活检原则(1)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均未见子宫外转移病灶的病变局限于子宫的患者,可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进行手术分期。(2)子宫颈注射
21、染料法已被证实是一种识别高危转移风险淋巴结效果确切的方法。(3)引流淋巴管常跨过隐藏的脐动脉,盆腔前哨淋巴结最常见于髂外淋巴结中部、髂内淋巴结腹侧或闭孔区的上部。前哨淋巴结另一个少见的部位常见于淋巴管未跨过隐藏的脐动脉,而是沿着输尿管系膜向头侧走行时,这种情况下,前哨淋巴结常见于髂总淋巴结骶前区。(4)用于子宫颈注射的放射性标记胶体是99m锝(99mTc);多种染料也可用于注射(1%异硫蓝,1%亚甲蓝及专利蓝)。近期,吲哚菁绿(ICG)作为一种需要近红外线摄像定位的有效成像染料,提供了很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目前被普遍应用于临床。(5)前哨淋巴结分期术另一个潜在临床价值在于前哨淋巴结中少量肿瘤
22、细胞淋巴结转移只能通过强化的病理超分期技术检出。(6)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实行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前哨淋巴结检测流程,这要求在单侧前哨淋巴结无法检出的病例中进行该侧的淋巴结系统切除,且无论前哨淋巴结检出状况如何,都需切除任何可疑或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对于前哨淋巴结检出失败的病例,术中对原发肿瘤标本的病理评估结果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要行淋巴结切除术及指导治疗。(7)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需结合病理超分期,后者包括连续切片及对多个 HE 染色玻片的详细阅片,细胞角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近期研究强调了病理超分期检测小转移灶的潜在重要性。3.9 子宫内膜癌的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激素治疗,强烈鼓励患者参加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