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高考语文专题4文言文阅读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课件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2 2部分部分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u专题4 文言文阅读l 600600分基础分基础 考点考点&考考法法p 应试基础必备p 应试必备清单专题1 链接l高考真题高考真题 解法实例解法实例l 700700分综合分综合 考法解析考法解析综合考法1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综合考法2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综合考法3 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4 文言文断句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5 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解题技巧综合考法6 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7 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8 史传类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方法l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p 应试必备清单p 应试基础必备l700分综合 考法解析综合考法1
2、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综合考法2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综合考法3 筛选信息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4 文言文断句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5 古代文化常识题的解题技巧综合考法6 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7 文言文翻译的答题技巧综合考法8 史传类文言文文本的阅读方法l600600分基础分基础 考点考点&考法考法p应试基础必备1 1 文言字音和字形2 2 文言实词3 3 文言虚词4 4 文言句式1 1 常考文言实词(120个)2 2 常考文言虚词(18个)3 3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100个)4 4 常考通假字(100个)5 5 常考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110个)6 6 常考文言固定句式7 7 高中教
3、材重要古代文化常识8 8 高考常考重要古代文化常识p应试必备清单p应试基础必备应试基础必备1 文言字音和字形文言字音多音字【锲而不舍(sh);求田问舍(sh)】异读字破音异读【雨(y)雪霏霏】通假异读【赢粮而景(yng)从】古音异读【夏无且(j);大月氏(zh)】文言字形古今字【至莫夜月明(莫暮)】异体字【泪涙;遍徧;群羣】通假字【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2 文言实词一一词词多多义义本 义引申义比喻义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意义(本:树木的根)词的最常用的意义 (兵:兵器)又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道:方法、道理)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意义 (爪牙:坏人的党羽)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古今
4、异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古古今今异异义义古今词义的变化偏义复词词义扩大(江、河、好)词义缩小(臭、饿、让)词义转移(涕、去、牺牲)感情色彩变化(卑鄙)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作偏义复词。(备他盗之出入出入与非常也)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2.名词用作动词3.形容词用作动词4.动词用作名词5.形容词用作名词6.使动用法7.意动用法8.为动用法1.1.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凡谓语动词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1)表示时间。如:
5、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2)表示方位。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3)表示处所。如:而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5)表示工具。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6)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如: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7)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4)表示比喻。如: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像翅膀一样)2.2.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1)名词宾语。如:籍吏民,封府库。(登记)(2)名词补语。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吹风乘凉)(3)能愿动词名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泳)(4)副词名词。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赐福)(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的组成部分。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用眼睛看)(7)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开花)(8)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或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杀)(5)所名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9)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权,然后知轻重。(称量)3.3.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如果带宾语,而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且与宾语构不成修饰关系,那么该形容词就活用为一般动词。如:素
7、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鸿门宴)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动词。如: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游褒禅山记)4.4.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当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5.5.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如: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8、6.6.使动用法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3)名词的使动用法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令尹南辕反旆。(使向南行)(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认为美)(2)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7.7.意动用法意动用法8.8.为动用法为动用法(1)动词的为动用法 如:等死,死国可乎?(为死)(2)名词的为动用法 如: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为办丧事)(一)代词3 文言虚词 1.1.人人称称代代词词(1)第一人称:吾、予、余、我。(2)第二
9、人称:女、汝、而、尔、若、乃。(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4)人称复数:“属”“辈”“侪”“族”“徒”等词放在人称代词后表多数。2.2.指指示示代代词词 3.疑问代词(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2)远指代词:彼、夫、其。(3)旁指代词:他。(4)虚指代词:或、某。(5)无定指代词:莫、无。(1)代人:谁、孰。(2)代事物:何、胡、奚、曷。(3)代处所:安、恶、焉。(二)副词(二)副词 1.1.程程度度副副词词(1)轻微度:少、稍、略。(2)加深度:愈、益、弥、更。(3)极高度:最、极、甚、殊、太、至、绝、特等。2.2.范范围围副副词词(1)表总括:俱、毕、凡、皆、咸、举
10、、悉、尽、率。(2)表仅限: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3)表共同:共、同、并、相。3.3.时时间间副副词词(1)表示“已经”“曾经”:既、已、曾、尝。(2)表示“以前”“当初”“过去”:向、初、曩、始、昔。(3)表示“常常”“经常”“向来”:常、素、雅、恒。(4)表示“正在”“恰逢”:方、正、适、会。(5)表示“一会儿”“片刻”: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既而、斯须。(6)表示“突然”“急忙”“立刻”:急、遽、猝、立、即。(7)表示“将要”“接近”:将、且、行将。(8)表示“终于”“最后”:终、卒、竟。4.4.语语气气副副词词(1)表肯定、确认:必、诚、信、固、果。(2)表否定
11、:不、弗、未、匪、非、靡、亡、否。(3)表禁止:毋、勿、莫、无。(4)表推测、估量: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5)表反诘:岂、其、庸、独、宁。5.5.频频率率副副词词(1)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屡、数、辄、每、频、累。(2)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复、更、再、又、亟。6.6.谦谦敬敬副副词词(1)表恭敬:请、敬、谨、幸、惠、敢。(2)表谦卑:窃、忝、猥、伏惟。7.7.指指代代性性副副词词(1)相: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2)见:用在动词前,有人称代词的作用,相当于前置的“我”。(三)介词(三)介词(1)引出动作的工具、方法、凭借:
12、以、因。(2)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因、为、乎。(3)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4)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5)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于、乎。(四)连词(四)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与、及、且、而、且 且、载载。(2)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尚况、非惟抑亦、非独亦、以。(3)表示选择关系:如、抑、其、或、非则。(4)表示承接关系: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5)表示转折关系:而、然、则、但、乃、顾、虽。(6)表示因果关系:以、为、因、故、是故、是以。(7)表示假设关系:若、苟、今、使、虽、则、向使、假令。(8)表示修饰关系:而、以。(五)助词(五)助词1.结构
13、助词:之、所。2.语气助词(1)陈述语气词:也、矣、焉、耳。(2)疑问语气词:乎、与、欤、耶、邪。(3)感叹语气词:哉、夫。(4)句首语气词:唯、夫、盖。3.音节助词:之、者、其、言、有、止。叹词是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常见的有: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1)诸:“之”和“于”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2)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之”是代词。(3)盍:相当于“何不”。(七)兼词(七)兼词(六)叹词(六)叹词4 4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判断。如:陈胜者者,阳城人也也。(2)用“,也”表示判断。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
14、人也也。(4)用“,者也”表示判断。如:莲,花之君子者也者也。(3)用“者,”表示判断。如:四人者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5)用“为”“是”表示判断。如: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为为鱼肉。(6)用副词“乃、即、皆、本、必、亦、诚、则”等修饰谓语,来帮助判断。如:当立者乃乃公子扶苏。(7)无标志的判断句。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二)被动句(1)用“于”表示被动。如:而君幸于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吾长见见笑于于大方之家。(3)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如:身死人手,为为天下笑者,何也?不者,若属
15、皆且为为所虏!贾家庄几为为巡徼所陵迫死。(4)用“被”表示被动。如:仍更被被驱遣,何言复来还!(5)无标志的被动句。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三)倒装句(三)倒装句1.谓语前置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如: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如:不、毋、未、莫等。(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如果作介词的宾语,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如:何、安、谁、孰、胡、曷、焉、奚、恶等。(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
16、的标志。(4)用“之谓也”或“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在文言文中,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为“定语后置”。4.介词结构后置(1)介词结构“于”置于谓语动词后。(2)介词结构“以”置于谓语动词后。(3)介词结构“乎”置于谓语动词后。3.定语后置(四)省略句(四)省略句1.省略主语(1)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对话中省略。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 是什么。3.省略宾语(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4.省略兼语
17、:“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被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为代词“之”。5.省略介词:于、以、自。p应试必备清单应试必备清单1 常考文言实词(120个)2 常考文言虚词(18个)3 文言文常见双音节词(100个)4 常考通假字(100个)5 常考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110个)6 常考文言固定句式7 高中教材重要古代文化常识8 高考常考重要古代文化常识以上内容详见以上内容详见600600分考点分考点 700700分考法分考法一书第一书第116116页至页至147147页。页。考例课标全国20181013,19分阅
18、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选文类型】人物传记(史传)。【文本主旨】本文通过写传主鲁芝潜心学习典籍、捍卫边境、审时度势、劝谏曹爽等内容,赞颂其勤勉好学、治政有方、洁身自好、清廉忠诚的优秀品质,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榜样,对考生的成长有积极导向作用。p高考真题 解法实例【重点虚词】以、为。【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重点实词】别驾、更造、挟、坐、履正、作、塞。真题文本+阅读点拨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
19、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答案】C【考点】文言文断句【应考思路】对于考查文言文断句的选择题,首先,把四项备选答案比较一下,找出断句区别点。在本题中,对比四个选项后可发现,有两处断句存在差异,分别是“芝坐爽下狱当死”和“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其次,分析断句不同处,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坐爽”意为因为曹爽而获罪,“下狱”是其结果,两者语意紧密相连,中间不应
20、断开,排除A、D两项。“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结构相同,句式工整,应在“直”后断开,排除B项。再次,通读正确选项,理顺文意,确定答案。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答案】C【考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应考思路】对于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的选择题,必须具有一定的知
21、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本意思进行推断。本题C项,“践”意思是踩、践踏;“阼”意思是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帝王即位,并不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