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说明文阅读第01讲文体知识类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2说明文阅读第01讲文体知识类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河北 中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12 说明文 阅读 01 文体 知识 课件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河北专版专题十二说明文阅读第二篇专题精讲中考考情速递近10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年份及 篇目 考点2019201820172016201320122010何尊(8分)漫话石鼓文(9分)“转基因”(9分)姓氏的产生与发展(7分)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11分)植物的抗旱本领(11分)淘米水的妙用(12分)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及结构14题3分说明方法及作用16题3分17题3分近10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年份及 篇目 考点2019201820172016201320122010何尊(8分)漫话石鼓文(9分)“转基因”(9分)姓氏的产生与发展(7分)中国第五大发明汉字(11分)植物的抗旱本领(11分)淘米水
2、的妙用(12分)说明语言12题2分13题3分17题3分内容理解与概括 11题3分、13题3分13题3分、14题3分12题3分12题2分、13题2分15题2分、17题3分16题3分15题3分、16题3分分析句段作用15题2分18题3分文意转述12题3分18题3分拓展延伸14题3分18题3分【考情总结】考试说明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题型及分值:说明文是河北近几年考查频次较高的文体,题型以简答题为主,选择题、判断题为辅;每篇阅读材料设置34个小题,分值为712分。(2)主题及考点:选文主题侧重
3、传统文化、前沿科技等;从近几年命题趋势来看,说明文阅读更加注重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第1讲文体知识类2018河北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漫话石鼓文 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楷书和行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什么是石鼓文呢?就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作为国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石鼓上一首,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情况。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
4、;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显然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
5、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新中国成立后访得,再运回北京。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刻。可以认为,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1.全品原创/考点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答案】石鼓文。【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说明对象的能力。标题“漫话石鼓文”直接提示了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多属此类。2.全品原创/考点二选文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答案】逻辑顺序。【解
6、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的能力。通读第段,分别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注意有没有表明说明顺序的词语。第段介绍什么是石鼓文及石鼓文的特点,第段介绍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第段介绍推测石鼓文的时代。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可以看出,这是按逻辑顺序来说明的。3.全品原创/考点三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作比较。将石鼓文的字体与金文、小篆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石鼓文“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字体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把握。画线句有标志性词语“不同于”“比”“近于”,是“石鼓文”与“金文、小篆”的比较,由此判定使用了作比较
7、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或道理。4.全品原创/考点四选文第段中加着重号的“据史籍记载”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答案】不能删去。“据史籍记载”表明了石鼓于唐代初年的出土及放置情况是有根据的,去掉以后,就不能表明信息的来源,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说明文的语言。首先在原文找到加着重号词语的句子所在的段落,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表明态度,接着说明删去后的影响,最后从能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角度说明原因。【本讲未涉及的真题】5.201812/考点七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石鼓文的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
8、字。B.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内容为歌颂国君游猎的情况。C.石鼓文字体不同于金文,也不同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D.石鼓文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石鼓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6.201813/考点五请简要概括选文第段文字说明的内容。(3分)【答案】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第段,通过对石鼓这一文物从发掘到流传的过程介绍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石鼓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7.201814/考点五关于石鼓文的
9、时代,历代学者的考证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3分)【答案】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唐代张怀瓘等人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人以为周宣王时物,至南宋史学家郑樵始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一段可以看出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过程,这体现了历史学者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考点一说明对象及特征【教材典例】1.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八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说明对象
10、和说明角度。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技法精讲2.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八上苏州园林【分析】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面的总括
11、句密切相关。【考查形式】1.常见题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常见题型简要概括(说明对象)具有哪些特性。3.常见题型(说明对象)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方法指导】题型一判断说明对象1.看标题。如中国石拱桥。2.看首段或结尾段。如果标题没有提示说明对象,或者文章无标题时,那么就要看文章首段或结尾段,这两段往往会交代说明对象。3.抓中心句、总括句或关键性词语。4.归纳总结。如果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则需要通读全文并逐段分析归纳,确定说明对象。题型二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标题入手分析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这些成分往往就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2.从整合关键语句入手说明文常用中心句、总括句
12、、过渡句等关键句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3.从概括归纳段意入手有的说明文每段交代说明对象的一个特点,只需将主要段落的段意梳理整合即可。4.从说明方法入手任何一种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的特点服务的,有时可借助它来把握事物的特征。【考点专练】本考点练习,详见“满分训练(十二)”。中国古代灯文化T1、古琴音韵T2、植物也有语言T3、熊熊烈火中的盾牌消防服T1。考点二说明顺序及结构【教材典例】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八下大自然的语言【分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顺序。文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
13、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有条有理。前三者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顺序。【考查形式】1.201614题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请简要说明。2.200914题选文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常见题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方法指导】题型一判断说明顺序1.从说明对象辨识(1)说明人物生平、科学观察记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是时间顺序;(2)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包括建筑物、名胜景区等的结构或布局,一般是空间顺序;(3)说明事物的内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效等,
14、一般是逻辑顺序。2.从语言标志词辨识(1)时间顺序多用朝代、季节、早晚等标志性词语;(2)空间顺序的标志是方位词;(3)逻辑顺序的标志词有“首先”“为什么”“原来”“因此”等。题型二概括说明思路1.明确选文的说明顺序。如果题干没有指明说明顺序,则需先进行辨析。2.按说明顺序将原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答题格式】模板1:(判断说明顺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事物或事理)加以说明,使文章更有条理性。模板2:(概括说明思路)首先,介绍(说明);然后(其次),介绍;最后,介绍。【考点专练】本考点练习,详见“满分训练(十二)”自动驾驶塑造未来T3、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T2、防晒,要注意环境友好T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