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饱和 烯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第三章 不饱和烃: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烯烃和炔烃 3.1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3.1.1 碳碳双键的组成碳碳双键的组成 3.1.2 碳碳三键的组成碳碳三键的组成 3.1.3 键的特性键的特性 3.2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 3.3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3.3.1 烯基与炔基烯基与炔基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衍生物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3.3.3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顺顺,反反标记法标记法 (2)Z,E标记法标记法 3.3.4 烯炔的命名烯炔的命名 3.4 烯烃
2、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3.5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3.5.1 加氢加氢 3.5.2 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1)与卤素的加成与卤素的加成 (2)与卤化氢加成与卤化氢加成 Markovnikov 规则规则 (3)与硫酸加成与硫酸加成 (4)与次卤酸加成与次卤酸加成 (5)与水加成与水加成 (6)硼氢化反应硼氢化反应 (7)羟汞化羟汞化脱汞反应脱汞反应 3.5.3 亲核加成亲核加成 3.5.4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1)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 (2)高锰酸钾氧化高锰酸钾氧化 (3)臭氧化臭氧化 (4)催化氧化催化氧化 3.5.5 聚合反应聚合反应 3.5.6氢原子的反
3、应氢原子的反应 (1)卤化反应卤化反应 (2)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3.5.7 炔烃的活泼氢反应炔烃的活泼氢反应 (1)炔氢的酸性炔氢的酸性 (2)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其应用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其应用 (3)炔烃的鉴定炔烃的鉴定 3.6 烯烃和炔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烯烃和炔烃的工业来源和制法 3.6.1 低级烯烃的工业来源低级烯烃的工业来源 3.6.2 乙炔的工业生产乙炔的工业生产 (1)电石法电石法 (2)部分氧化法部分氧化法 3.6.3 烯烃的制法烯烃的制法 (1)醇脱水醇脱水 (2)卤代烷脱卤化氢卤代烷脱卤化氢 3.6.4 炔烃的制法炔烃的制法 (1)二卤代烷脱卤化氢二卤代烷脱卤化氢 (2)端位炔
4、烃的烷基化端位炔烃的烷基化不饱和烃不饱和烃 含有碳碳重键含有碳碳重键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炔烃炔烃 烯烃烯烃 烯烃的通式:烯烃的通式:CnH2n炔烃的通式:炔烃的通式:CnH2n-2CCCC官能团官能团HCCH乙烯乙烯 环己烯环己烯 乙炔乙炔 CCHHHH 3.1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3.1.1 烯烃碳碳双键的组成烯烃碳碳双键的组成 2p2s1s基态基态 激发态激发态 spsp2 2杂化态杂化态 1s2p2s 2p1ssp2电子电子跃迁跃迁 杂化杂化 图图 3.1 sp2 杂化轨道形成过程示意图杂化轨道形成过程示意图 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 sp2
5、杂化。杂化。CH键的形成键的形成:sp2sp2 交盖交盖 CC键的形成键的形成:sp2-1s 交盖交盖 一个一个CC键和键和4个个CH键共处同一平面。键共处同一平面。构成分子中构成分子中2个碳个碳4个氢共在一个平面个氢共在一个平面,成平面形,成平面形 分子。分子。图图3.4 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结构CCHHHH0.134nmCHHHH121118。HHHHCC CC键的形成:垂直于键的形成:垂直于sp2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 所在平面且相互平行的所在平面且相互平行的2个个p 轨道进行侧面轨道进行侧面 交盖构成交盖构成键。键。在在键中,电子云分布在两个键中,电子云分布在两个C原子所处原子所处 平面的上方
6、和下方。平面的上方和下方。CCHHHHCHHHH图图3.5 乙烯分子的乙烯分子的键键 构成构成键的键的P P轨道上的电子裸露于分子平轨道上的电子裸露于分子平 面,碳原子对面,碳原子对P P轨道上的电子束缚力少,因轨道上的电子束缚力少,因 此此键上的电子有较大流动性,可极化性键上的电子有较大流动性,可极化性 大,受外界试剂影响容易极化,所以烯烃有大,受外界试剂影响容易极化,所以烯烃有 较大的化学活性。较大的化学活性。CCHHHH 3.1.2 炔烃碳碳三键的组成炔烃碳碳三键的组成 sp 杂化态杂化态 sp2p1s激发态激发态 1s2p2s基态基态 2p2s1s电子电子跃迁跃迁杂化杂化图图 3.6
7、sp 杂化轨道形成过程示意图杂化轨道形成过程示意图 每个每个sp杂化轨道:杂化轨道:50%的的 s 轨道的成分,轨道的成分,50%的的 p 轨道的成分。轨道的成分。sp 杂化碳原子的两个杂化碳原子的两个 sp 杂化轨道对称杂化轨道对称 轴间的夹角为轴间的夹角为180,未参与杂化的两个未参与杂化的两个p 轨轨 道的对称轴相互垂直。道的对称轴相互垂直。sp 杂化轨道成直线形的几何构型。杂化轨道成直线形的几何构型。在乙炔分子中:在乙炔分子中:C键的形成键的形成:spsp 交盖交盖 CH键的形成键的形成:sp1s 交盖交盖 三个三个键,键,其对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其对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图图 3.7
8、两个两个sp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 在乙炔分子中,在乙炔分子中,两个两个键的键的电子云电子云 分布在分布在C键的四周,呈圆柱形。键的四周,呈圆柱形。两个两个键的形成:键的形成:成键的两个成键的两个C原子上各有原子上各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两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其轨道,其对称轴两两相互平行,进行对称轴两两相互平行,进行侧面交盖,侧面交盖,形成两个形成两个键。键。3.1.3 键的特性键的特性 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碳碳双键不能自由旋转,电子云具有电子云具有 较大的流动性,易于发生极化。较大的流动性,易于发生极化。HHCC图图 3.8 乙炔分子的结构乙炔分子的结构 图图 3.9 乙炔分子比例模型乙炔分子比例
9、模型图图 3.10 乙炔乙炔键的电子云分布键的电子云分布 3.2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 碳架异构碳架异构 官能团位次异构官能团位次异构 构造异构构造异构 C4H8:1丁烯丁烯 2甲基丙烯甲基丙烯2丁烯丁烯 CH2=CHCH2CH3 CH2=C CH3CH3CH3CH=CHCH3 C5H8:1戊炔戊炔3 甲基甲基1丁炔丁炔 2戊炔戊炔 CH3CH2CH2C CH CH3CHC CH CH3CH2C CCH3CH3 C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双键不能自由旋转;每个双键上碳原子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每个双键上碳原子各连有两个不同的原子 或基团时就有顺、反异构。或基团时就有顺、反异构。立体
10、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 CCH3CHHCH3CCH3CHHCH3顺顺2丁烯丁烯 反反2丁烯丁烯 CH3CHCHCH32丁烯丁烯 顺顺2丁烯丁烯 反反2丁烯丁烯 图图 3.11 2丁烯顺反异构体的模型丁烯顺反异构体的模型 3.3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3.3.1 烯基与炔基烯基与炔基 乙烯基乙烯基(vinyl)CH2CH烯丙基烯丙基(allyl 或或 allylic group)CH2CHCH2CH3CHCH丙烯基丙烯基(propenyl)CH2CCH3异丙烯基异丙烯基(isopropenyl)CHCCCH3CCCH2HC乙炔基乙炔基(ethynyl)炔丙基炔丙
11、基 丙炔基丙炔基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烯烃和炔烃的命 (1)衍生命名法衍生命名法 以乙烯和乙炔为母体以乙烯和乙炔为母体 将其它烯烃分别看作乙烯和乙炔的烷基衍将其它烯烃分别看作乙烯和乙炔的烷基衍 生物生物 取代基名称按取代基名称按“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放在,放在母体名母体名称称 之前。之前。CH3CHCH2甲基甲基乙烯乙烯 (CH3)2CCH2 不对称不对称二甲基二甲基乙烯乙烯CH3CH2CCCH3甲基乙基甲基乙基乙炔乙炔(CH3)2CHCCH异丙基异丙基乙炔乙炔对称对称甲基乙基甲基乙基乙烯乙烯CH3CH=CHCH2CH3(2)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确定母体确定母体 选择选择含碳碳重键在内
12、含碳碳重键在内的连续最长碳链作为母的连续最长碳链作为母体,根据其碳原子的个数称体,根据其碳原子的个数称“某烯某烯”或或“某某炔炔”。编号编号使碳碳重键的使碳碳重键的编号最小编号最小;写出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写出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 当碳原子数超过当碳原子数超过10时,称时,称“某碳烯某碳烯”或或“某碳炔某碳炔”。4 甲基甲基3乙基乙基 环庚烯环庚烯CH3CH2CH31234CH3CHCHCH2CH2CH2CH=CHCHCH2CH3C(CH3)2CH3CH3CH2CH3123456789101110 10 二甲基 39乙基异丙基 4 十一碳烯,CCH2CH3CH3CCCH32 甲基甲基3
13、己炔己炔 3.3.3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顺顺,反反标记法标记法 相同的原子相同的原子 或或基团基团同侧同侧 异异 侧侧 在双键在双键 顺顺 反反 CCHCH2CH2CH3H3CCH3CCHCH2CH2CH3H3CCH3顺顺3甲基甲基2己烯己烯 反反3甲基甲基2己烯己烯 (2)Z,E标记法标记法 (a)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按照原子序数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的大小,比较与碳碳双键直接比较与碳碳双键直接 相连原子的大小,大者为相连原子的大小,大者为“优先优先”基团基团。较较“优先优先”基团在双键的基团在双键的同同侧侧,标记为标记为Z式;式;较较“优先优先”基团在双键的基团在双
14、键的异异侧侧,标记为标记为E式。式。(E)1 氯氯1溴丁烯溴丁烯 Br ClCH2CH3 HCCClHBrCH2CH3CCClBrHCH2CH3(Z)1氯氯1溴丁烯溴丁烯 如果直接相连的第一个原子相同,继续逐如果直接相连的第一个原子相同,继续逐 个比较与双键个比较与双键C原子相距的第二个、第三原子相距的第二个、第三 个个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的原子序数。CHHHCCHHHHH (Z)2,4二二甲基甲基3乙基乙基3己烯己烯 反反2,4二甲基二甲基3乙基乙基3己烯己烯 Z 或或 E式式与与顺或反式没有相关性顺或反式没有相关性H3CCH2CH3H3CH2CCH(CH3)2CC123456 对于含重键的
15、基团,把它看为以两个对于含重键的基团,把它看为以两个 或三个单键分别与相同原子相连:或三个单键分别与相同原子相连:CH3CH3CH3CH2C CCHOE 二甲基 戊烯醛2 32,COHH,O,OHOOCCCHHHH,C,CHCCH2CCCH2CHHCCH2 3.3.4 烯炔的命名烯炔的命名 编号时尽可能使重键的位次编号时尽可能使重键的位次之和之和最低。最低。当双键和三键处于当双键和三键处于两头相同的位次两头相同的位次时,时,优先优先给予给予双键双键较低的位次。较低的位次。CH3CHCHCCH3戊戊烯烯1炔炔1戊戊烯烯4炔炔 5 4 3 2 1 反应部位:反应部位:炔氢的反应炔氢的反应 氢的反应
16、氢的反应(亲电亲电)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CCHCHCCCH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3.4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3.5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由于由于键易于断裂,加成反应是烯烃和键易于断裂,加成反应是烯烃和 炔烃的主要反应:炔烃的主要反应:烯烃:烯烃:炔烃:炔烃: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试剂的两部分分别加到重键试剂的两部分分别加到重键 两端的碳原子上的反应。两端的碳原子上的反应。XY+CCCCXYCCXYXYXY+CCCCXY 3.5.1 加氢加氢 CC+H2催化 剂CCHH室温催化剂:催化剂:Pt,Pd,Ni 烯烃和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进烯烃和炔烃在催化剂存在
17、下,与氢气进 行加成反应,生成烷烃:行加成反应,生成烷烃:RCCH+2H2CC室温RHHHHHNi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特点:特点:在催化剂存在下室温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室温反应。反应特点:反应特点:加氢反应活性加氢反应活性 烯烃:烯烃:炔烃:炔烃:RCCH RCCRH2CCH2 RCHCH2RCHCHRR2CCH2 R2CCHR R2CCR2 炔烃比烯烃更容易进行催化加氢炔烃比烯烃更容易进行催化加氢,当分子,当分子 中同时存在中同时存在 和和 时,催化氢时,催化氢 化首先发生在三键上。化首先发生在三键上。CCCC80%CH2=CH C=CHCH2CH2OHCH3()+HCC C=CHCH
18、2CH2OHCH3H2Pd CaCO3Pb(Ac)2催化氢化反应机理催化氢化反应机理:H2HHC CH HC CHHC CH H+CCH氢吸附在催氢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化剂表面上烯烃与催化剂烯烃与催化剂形成的络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催化剂催化剂 氢加至氢加至 C=C上上烷烃产物烷烃产物 催化剂的再生催化剂的再生 图图 3.13 催化氢化反应机理示意图催化氢化反应机理示意图 催化剂的表面对重键、氢分子的吸附,使催化剂的表面对重键、氢分子的吸附,使键键和和H-H键松驰,降低价键断裂的离解能,因此降低键松驰,降低价键断裂的离解能,因此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E1E2有催化剂有催化剂无催化剂无催化剂C
19、C+H2CCH H反应进程反应进程能量能量图图3.12 烯烃氢化反应的能量变化图烯烃氢化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是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活化能*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键的断裂:键的断裂:键键,H,HH H 键键 形成的键形成的键:2 C 2 CH H键键 氢化热:氢化热:1mol不饱和烃进行氢化反应时不饱和烃进行氢化反应时 所放出的能量。所放出的能量。氢化热与不饱和烃的稳定性相关:氢化热与不饱和烃的稳定性相关:氢化热越高,不饱和烃的稳定性则越低。氢化热越高,不饱和烃的稳定性则越低。氢化热氢化热/(kJmol-1)119.7 115.5稳定性:稳定性:(I)(II)例如:
20、例如:CCHHCH3CH3CCHHCH3H3C(I)(II)放出氢化热越高放出氢化热越高,说明原烯烃能量越高说明原烯烃能量越高,越越 不稳定。所以:不稳定。所以:反式烯烃比顺式烯烃能量低,所以反式烯烃比顺式烯烃能量低,所以反式反式 烯烃比顺式烯烃稳定。烯烃比顺式烯烃稳定。烯烃双键碳上连有烃基越多,体系能量烯烃双键碳上连有烃基越多,体系能量 越低,稳定性越高。越低,稳定性越高。立体选择性:立体选择性:烯烃的烯烃的催化加氢催化加氢反应反应顺式加成顺式加成 CH3CH3H2,PtCH3CH3HHCH3COOH70%85%炔烃的部分催化加氢反应炔烃的部分催化加氢反应 炔烃的催化加氢反应随催化剂不同炔烃
21、的催化加氢反应随催化剂不同 其立体选择性不同。其立体选择性不同。能使炔烃能使炔烃顺式顺式部分加氢部分加氢的催化剂:的催化剂:5%Pd/CaCO5%Pd/CaCO3 3/Pb(Ac)/Pb(Ac)2 2 (Lindlar(Lindlar催化剂催化剂)5%Pd-BaSO 5%Pd-BaSO4 4/喹啉喹啉 NiNi2 2B (B (则则P-2)P-2)以上催化剂都催化炔烃顺式部分加氢。以上催化剂都催化炔烃顺式部分加氢。例:例:CH3CH2C CCH2CH3H2+525。CPd/BaSO4醋酸铅或喹啉%/CH3CH2C CHCH2CH3H 反式反式部分加氢部分加氢:金属金属Na或或Li在液氨中还原炔
22、烃得反式烯烃在液氨中还原炔烃得反式烯烃 CH3CH2CH2CH2CH3C CHH 以上反应说明以上反应说明炔烃加氢炔烃加氢比烯烃加氢来得比烯烃加氢来得容易。容易。CCCH3CH2C CCH2CH3Na/NH3(液)(或)Li/NH3(液)。CH3CH2C CCH2CH3HH/7878/=。CH3CH2CH2C CCH2CH3+H2%Pd CaCO3/CPb(AcO)2或100525%喹啉()CH3CH2C C(CH2)2CH3Na/液NH3%98CH3CH2C=C(CH2)2CH3HH=3.5.2 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不饱和烃都含有不饱和烃都含有键。烯烃键。烯烃分子中分子中轨道处于双键的上轨道处
23、于双键的上方和下方,方和下方,电子是裸露的,电子是裸露的,易于受亲电试剂的攻击。易于受亲电试剂的攻击。亲电试剂亲电试剂-缺电子的试剂缺电子的试剂或或 能分解出能分解出正离子正离子的试剂。的试剂。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不饱和烃首先受亲电试剂缺电子部分进攻不饱和烃首先受亲电试剂缺电子部分进攻 而引起打开而引起打开键的加成称为键的加成称为亲电加成。加成亲电加成。加成 时不饱和烃时不饱和烃键键断裂,试剂的两部分分别加断裂,试剂的两部分分别加 到重键两端的碳原子上。到重键两端的碳原子上。CC图图 3.14 裸露的裸露的 电子云电子云 键键(1)与卤素的加成与卤素的加成 C=C或或CC的鉴定的鉴定(C
24、H3)2CHCHCHCH3+Br2CCl4(CH3)2CHCHCHCH3BrBr0 溶剂溶剂:CH2Cl2、CHCl3、乙酸、乙酸 试剂试剂:Cl2,Br2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亲电加成反应机理:CCBr+BrBrBr CC 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 步。步。第一步:烯烃与溴的加成,生成溴第一步:烯烃与溴的加成,生成溴 离子。离子。CCBrBrCCBrBr 第二步:溴负离子从溴第二步:溴负离子从溴 离子的背面进攻离子的背面进攻 原双键原双键C原子原子型离子型离子 溴负离子从反面进攻,其结果是溴负离子从反面进攻,其结果是反式加成反式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BrB
25、rBrHHBrBrH BrH反反1,2二溴环戊烷二溴环戊烷 烯烃加溴的反应机理烯烃加溴的反应机理 第一步:第一步:图图 3.15 溴溴 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 第二步:第二步:图图 3.16 溴负离子进攻溴溴负离子进攻溴 离子离子 不同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活性不同烯烃亲电加成反应活性:H2CCH2CH3CHCH2(CH3)2CCH2(CH3)2CCHCH3(CH3)2CC(CH3)2H2CCHCOOHH2CCHBr Cl2 Br2 I2 炔烃与卤素的加成:炔烃与卤素的加成:CH3CCHBr2CH3CCHBr BrBr2CH3CCHBr BrBr Br1,2二溴丙烯二溴丙烯 1,1,2,2四溴丙烷四溴
展开阅读全文